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集团企业风险控制流程设计

2012-04-18 07:13王家明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计分卡绩效考核风险管理

王家明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集团企业风险控制流程设计

王家明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合肥 230601)

对企业的风险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使其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且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企业的基本风险控制流程进行了接待好,然后对平衡计分卡嵌入风险控制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得集团企业风险控制流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企业风险控制流程的建立,为企业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平衡计分卡;风险控制;流程设计

绩效考核是一个企业想要实现高利润率并且让企业活动良性循环、充分挖掘和利用人力资源的必要条件。绩效考核是评价员工在一定时期内对企业的贡献的过程;它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与标准综合评价员工完成工作数量、质量、效率以及行为,以此为依据进行加薪酬、晋升或岗位调整来激励员工;它是对组织员工的绩效进行识别、测度和反馈的一个过程。

一、企业风险控制流程

1、风险管理目标

一个组织对其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容忍程度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其风险管理目标决定的,该目标又是由战略目标、经营目标、监管目标以及报告目标等几个部分有机组成的。

2、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的作用在于对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的各个方面的因素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和研究,发现各个事项可能对企业的经营造成的积极影响或者消极影响,以及两者共存时的各种状况。其中消极影响,也就是风险的识别和评估尤为重要,风险识别是企业对风险进行评价和估计,并且采取相应的预防、解决措施的基本前提。没有合格的风险识别,企业的风险控制基本上是没有任何的作用的,从目前来看,风险识别的方法有很多种,大致包括故障树、概率树或者决策树几种分析方法以及智暴法、德尔菲法等专家调查法。

3、风险估计

风险估计是在风险识别的基础之上,对企业经营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项风险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可能导致的具体后果进行评价和估计,以为风险的应对提供基础。从目前来看,风险估计的方法从大致类别上来看包括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类,定性分析主要是在对风险进行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分析,而后者则主要是通过建立风险管理模型,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风险应对

风险应对是在风险识别以及风险估计的基础之上,从具体的风险性质以及组织能够承受的风险程度出发,制定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的制定前提是风险的可转移、可规避、可缓解以及可接受性,通过转移、规避、缓解或者接受风险,来应对潜在的威胁。

5、风险监控

风险监控是指在组织的经营生产过程中,针对出现的风险进行风险管理,根据计划措施进行应对,并且对应对产生的结果以及风险的变化进行监控,如果发现形式出现新的变化,则需要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出新的应对措施。

二、风险控制流程嵌入平衡计分卡的意义

平衡计分卡由于是以企业的长远发展为核心目标的,将风险流程控制嵌入到平衡计分卡之中,能够有效的对企业的财务、客户、成长绩效、学习效果以及内部流程的优化等各个方面进行统一的评价。从而有效的加强风险控制流程对企业发展的积极作用的发挥。

具体而言,我们借助于平衡计分卡能够对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目标进行精确的分类以及定义,同时根据该工具我们还能够为企业的经营战略目标的贯彻执行提供坚实的基础,而以风险管理的运营目标作为平衡计分卡作用的切入点,则能够将企业的财务状况、客户关系管理状况、业务流程优化状况以及企业的创新能力的绩效清晰的表达出来,从而有助于以企业发展的不同维度作为指标,建立起企业企业的利益关联方价值预估模型。从企业的风险管理报告的角度来看,通过平衡计分卡,能够有效的评价企业的各种非财务指标,透过各种现象,对企业的经营发展真实情况进行描述,从而有效的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三、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风险控制流程设计的可行性

在企业中比较难以量化的工作行为和成果,适宜采取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方法,该考核方法是由德鲁克提出的,通过设定相应的绩效目标、确定绩效完成的时间、客观评价实际效果和目标之间的差距、在对差距做出弥补措施后重新制定绩效目标的一套过程,来实现有效管理。具体包括七大步骤:制定总体目标、细化各部门的子目标、员工提出对自己的目标或者上级给下级制定目标、企业管理者与员工之间达成关于目标及考核的协议、通过中期对考核结果的衡量,增加新的目标,摒弃不适宜目标、对绩效结果加以评定,看是否实现既定目标、最后一步就是对绩效的整体复核。目标管理绩效考核是当前比较常见的一种绩效考核方法。

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教授和其好友戴维·诺顿总裁对于平衡积分卡考核进行定义和评估,平衡积分卡的考核涉及面很广,与传统行为绩效考核和绩效结果考核可以共同使用,平衡记分卡得考核主要建立的基础是平衡财务与非财务指标、客观与主观评价、定量与定性评价、企业各部门之间、短期目标与长期目标这些企业的基本信息,在这些信息之上,建立了比较平衡的分数指标分解,通过这些分解达到一定的绩效评估具体指标。平衡记分卡得主要分解指标以及考核的步骤是:(1)收集企业运行和员工工作的相关数据和信息,在这些数据的相关收集的基础上,对于相应分析方法进行结合,结合得到全面的企业战略目标以及发展基础,在此基础上进行整体目标的划分;(2)在此基础上与员工沟通,将员工对于自身的发展规划与企业的发展愿景一一结合,根据目前企业内外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绩效指标的制定;(3)具体的考核指标有四个方面需要确定,首先是客户层面的指标,然后是财务和内部管理层面的指标,第三是员工自身的行为和满意度等绩效指标,这四个方面是重要的划分层次。(4)对于企业内部的信息和数据做好沟通,指标体系完成以后,要利用各种渠道,将指标体系公布,并且做好相应的奖励措施,这样才能有效将考核和激励机制结合起来落到实处。(5)平衡记分卡绩效考核可以提供细化、具体的考核指标,并且兼顾了内部和外部客户、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财务和非财务因素,但在实际实施中工作量相对比较大,本身的目标分解到个人都难度也比较大,很难对具体的员工个人作出考核,并且实施起来用时较长,在短期内难见成效。

四、风险平衡计分卡的平衡原理和内在逻辑

风险平衡计分卡能够对企业的风险进行控制,而且这种控制具有平衡性的特点,从目前来看风险平衡计分卡对企业的风险控制主要是通过对企业面临的风险、当前的行为以及以后的发展影响进行考虑,并且还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流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风险进行衡量。其整体的目标是通过加强风险控制以有效的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风险平衡计分卡的四个维度,包括财务风险、客户风险、内部流程风险以及学习与成长层面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相辅相成,其中客户风险的降低能够促进财务风险的降低,而内部业务流程风险则影响客户风险,而内部流程风险又是由学习与成长层面决定的,即员工的主观风险经验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内部业务流程风险。

四个维度的内在逻辑具体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四个维度各自的分析是通过风险控制流程实现的,通过风险控制流程才能够实现四个维度方面的认识达成一致;(2)从企业的战略管理的实际要求来看,需要结合这四个维度的实际情况,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目标,并且要根据四个维度之间相互影响和抵消的特点,对这一管理目标进行细分,以实现制定的风险管理目标与企业的各个评级指标以及企业的风险控制流程的四个维度的具体目标与指标的一一对应关系。在这个过程之中,我们需要以事实为根据,严格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对企业的实际情况、管理经营情况以及企业的管理层与股东对于企业各项风险的实际态度进行综合的考量。在讲平衡计分卡的各个维度的具体指标与目标进行有机融合之后,建立在企业绩效之上的风险计量和评估功能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增强,并且能够有效的保证这一功能最大化的实现。最后,我们通过平衡计分卡对应的具体目标和指标,就能够在企业中开展风险评估工作,确定风险应对方案,从而对风险进行有效地控制。除此之外,在对整个系统进行设计的时候,还需要保证它具有一定的学习功能与适当的开放性,从而有助于企业建立起反馈学习功能,以便企业将整个系统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五、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风险控制流程设计方案

1、集团企业特点

绩效考核是企业管理中的重点和难点,不合理的绩效考核方式往往会形成绩效泡沫。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表面上看来销售生产十分繁荣,员工的行为也规范有序,而且公司的业绩不断增长,甚至出现了短期盈利的状况。但是在这些夺目的数字、员工进取努力和业绩增长的背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下降了或者是失去了这样的能力,更甚者会导致出现了严重的危机。

出现泡沫绩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绩效考核与企业文化相脱节。任何管理工具和任何模式的管理想要引入企业,首先都必须要适应企业文化,要与企业文化相呼应,绩效考核更是如此。绩效考核应当将企业的目标及追求与员工的目标及追求联系起来,引导员工行为趋向组织期望的方向,形成文化认同,使绩效考核的结果激励与企业倡导的价值观体系具有一致性。

总之,企业文化所包含的东西都应该在考核制度中体现出来。

2、集团企业风险控制流程进行设计

绩效考核能够为员工对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报酬提供一个合理有效的衡量标准,根据员工的绩效表现给予他们应得的报酬,激励员工提高自己的绩效。企业通过绩效考核管理者能够把企业的目标传达给每一位员工,让员工了解企业所希望的绩效是怎样的,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应该怎样做,标准是什么。企业在考核过程中,对员工的偏离行为进行纠正,确保员工行为的方向正确。

通过绩效考核,能够对员工的工作进行及时反馈,告诉他们自己做得好与不足的地方,如何去改进绩效。根据绩效考核的状况企业还可以制定相应的培训计划、职业生涯策划等,使员工绩效得到提高。

总之,绩效考核效能够激励员工提高绩效水平,使员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己的方向,引导员工实现企业的目标。

六、结语

对企业的风险控制流程进行设计和优化,使其符合企业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并且提升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本文首先对企业的基本风险控制流程进行了接待好,然后对平衡计分卡嵌入风险控制流程的重要性以及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最后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平衡计分卡得集团企业风险控制流程。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有助于企业风险控制流程的建立,为企业提高风险管控能力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1]COSO.Enterprise Risk Management Integrated Framework[R].http://www.coso.org,2004

[2]严复海,党星.风险管理发展历程和趋势综述[J].管理现代化,2007,(2):30.

[3]吴选作.企业风险管理和平衡计分卡的整合分析[J].财会通讯,2006,(7):65.

[4]周航,赵晓萌.风险管理平衡计分卡的设计与应用研究[J].环渤海经济望,2005,(12):38.

[7]殷俊明,王平心,吴清华.平衡计分卡研究述评经济管理·新管理,2005,(2).

[8]燕洪国.基于平衡计分卡的企业战略业绩评价体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6.

[9]毕意文,孙永玲.平衡计分卡中国战略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9

[10]孔新迎,娄丛聪.平衡计分卡[J].中国经贸 ,2011,(6).

F275

A

1008-7508(2012)01-0144-03

2011-12-12

王家明(1975~),安徽桐城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会计与财务管理。

猜你喜欢
计分卡绩效考核风险管理
内部计分卡和外部计分卡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在紫鑫初元药业有限公司的应用
房地产合作开发项目的风险管理
国企改革视角下绩效考核的具体方法
绩效考核分配的实践与思考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实施探讨
平衡计分卡对绩效管理的启示——以某国际航空快递公司为例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平衡计分卡研究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