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2012-06-10 07:10
护理与康复 2012年1期
关键词:氧气雾化依从性

汤 敏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22)

氧气雾化吸入具有排痰、消炎、平喘、解除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的作用[1],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治疗小儿急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由于患儿自控能力和认知水平较低,会出现害怕甚至拒绝雾化吸入的行为[2]。为了解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2010年4月至12月,本院儿科对住院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家长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院儿科住院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患儿。

1.2 调查内容与方法 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三部分:患儿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分布;患儿陪护人员的一般资料包括与患儿的关系、学历;影响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见表1。发放问卷102份,研究者使用统一指导语,患儿家长自行填写,回收98份,有效回收率96.08%。

1.3 评价标准 依从性好:雾化吸入过程中患儿无哭闹或偶有哭闹,按时完成治疗;依从性差:雾化吸入过程患儿哭闹不止,被迫间断吸入或不能按时完成治疗。

1.4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2 结 果

2.1 患儿一般资料 98例患儿中男62例、女36例;年龄:≤3岁48例,>3岁50例;疾病分布:肺炎31例,喘息性支气管炎9例,毛细支气管炎18例,哮喘40例。

2.2 陪护人员一般资料 父母陪护42人,爷爷奶奶陪护37人,其他人员陪护19人;文化程度:≤初中30人,>初中68人。

2.3 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见表1。

表1 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3 讨 论

3.1 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3.1.1 患儿年龄因素 表1显示,>3岁患儿行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3岁婴幼儿。≤3岁婴幼儿的认知能力差,对机械类操作有反抗心理[3],加之对雾化器产生的气雾有恐惧心理,多拒绝雾化吸入。>3岁患儿语言发育逐渐完善,理解力增强,对陌生东西有好奇心,模仿性强,常能配合雾化吸入。

3.1.2 患儿疾病因素 表1显示,哮喘患儿依从性较其他肺部疾病患儿的依从性好。因哮喘患儿喘息症状反复发作,呼吸困难明显,氧气雾化吸入后使患儿呼吸困难症状明显缓解[4],提高患儿舒适度,效果立竿见影,因此患儿治疗依从性好。

3.1.3 陪护人员因素 表1显示,父母陪护的患儿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优于爷爷奶奶及其他人员陪护的患儿;陪护人员文化程度高,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好。可能是爷爷奶奶对患儿过于宠爱,顺从患儿意愿,而父母会说服患儿配合治疗。文化程度低的陪护人员对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目的及有效性认识不足,认为静脉用药比吸入治疗的效果好而且方便,因此患儿在吸入中哭闹不配合时,常中断治疗或不按时完成治疗,导致效果不理想。

3.1.4 护士因素 吸入前,护士对患儿陪护人员耐心指导,详细讲解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目的及注意点,演示操作方法,然后指导患儿或陪护人员配合雾化吸入操作,直到正确无误为止,从而使患儿及陪护人员情绪稳定,提高治疗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吸收治疗过程中,护士加强巡视,亲切、鼓励性的语言会给患儿带来安全感、荣誉感,获取患儿的合作。因此,经过护士耐心指导的患儿治疗依从性明显优于护士未耐心指导的患儿。

3.2 提高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对策影响患儿氧气雾化吸入治疗依从性的因素较多,主要对策是加强护理,提高护士的护理服务质量,同时要提高家长的认知水平。

3.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与患儿及陪护人员首次接触时,要面带微笑,用亲切、友善的语言进行自我介绍,实施有效的护患沟通,尊重患儿及陪护人员,增进彼此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3.2.2 加强氧气雾化吸入护理 治疗前,加强健康教育,与患儿及陪护人员做好充分沟通,根据陪护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氧气雾化吸入治疗的必要性及相关知识,同时发放雾化吸入阅读手册,对患儿及陪护人员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解释和指导,以提高对雾化吸入的认知水平,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雾化吸入治疗时,根据患儿的年龄、生理心理特点,进行耐心细致的心理诱导,激发其正性行为。雾化吸入治疗后,使用鼓励性语言肯定患儿的表现,获取患儿的合作,指导患儿用温开水漱口,小婴儿让家长用干净的湿毛巾擦拭口鼻部,以减少药物对皮肤的刺激,并及时评价治疗前后患儿呼吸道症状改善情况,使患儿及陪护人员了解治疗作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1]解秀玲.氧气驱动雾化吸入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21(10):2643-2645.

[2]徐雪影,张银英,梁燕娥,等.心理诱导在喘息性疾病患儿雾化吸入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07,6(3):43.

[3]李天心.医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585-587.

[4]汤小丽.两种雾化吸入疗法佐治患儿哮喘的比较[J].护理与康复,2008,7(9):690-691.

猜你喜欢
氧气雾化依从性
聚焦空气与氧气
氧气的测定与制取
氧气汇流排间电气设计
慢性咽炎雾化剂含漱治疗慢性咽炎的疗效观察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哪些情况需要雾化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地球上的氧气能用得完吗?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解读DeVilbiss TTS智能雾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