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创小微企业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的影响研究

2012-06-28 04:22贾厚光
山东社会科学 2012年11期
关键词:商业模式机会小微

文 亮 贾厚光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一、引言

按照工信部对中小企业标准的划定:在我国营业收入在2000万元以下,300万元以上的企业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企业为微型企业。根据此标准和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成果,我们将初创小微企业定义为处于初创阶段的小型和微型企业,即成立时间在5年以内的小型和微型企业。

小微企业是提供新增就业岗位的主要渠道,是企业家创业成长的主要平台,是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小型和微型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约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①许文、王贺峰等:《创业导向背景下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破解——从创新型产品到革命性商业模式》,《金融时报》2011年12月19日第12 版。支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温家宝,2012)。但是,很多资料表明,小微企业创业存在着很高的失败率。根据2011年全国工商联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小企业处境更为艰难,困难程度甚至超过了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期。在小微企业占主体地位的浙江省,仅有9%的小微企业认为经营正常无困难。②孔德兰:《关于构建“雪中送炭”小企业融资机制之思考》,《浙江金融》2011年第9 期。小微企业经营困难的根源在于商业思维的惰性和惯性,这也是导致众多初创小微企业走向衰退的元凶之一。“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说,成功的企业有着相同的基因,即合理的商业模式。我国小微企业,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低端,市场要想发展,核心技术很重要,但从小微企业创业现状来看,短时间内很难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小微企业必须整合现有资源抓住创业机会进行商业模式变革,建立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商业模式,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优势和源源不断的回报。

本研究通过对初创小微企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进行深度访谈及问卷调查,试图构建初创小微企业创业机会和商业模式的维度与测量量表,建立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影响模型,考察创业机会各维度对商业模式各维度的影响,为我国初创小微企业发现并开发利用商机,提高小微企业创业成功概率提供参考。

二、理论回顾及研究假设

(一)创业机会及其构成维度

创业机会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但其定义界定暂无定论,本研究借鉴熊彼得的观点,认为创业机会是通过把各种资源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以满足市场的需要,创造价值的一种可能性(Schumpeter,1934)。蒂蒙斯总结概括了一个评价、筛选创业机会的指标框架,包括行业与市场、经济因素等八大类,共53项指标。①Timmons J.A..New Venture Creation:Entrepreneurship for the 21st Century,5th edition.McGraw-Hill,1999.陈海涛、蔡莉(2008)在蒂蒙斯所提出的创业机会指标的基础之上,对所选的创业机会指标进行了聚类分析,将创业机会划分为机会的赢利性和机会的可行性。②参见文亮:《商业模式与创业绩效研究》,经济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本研究借鉴该观点,但仅从产业吸引力、经济性及竞争优势三方面来考察创业机会,因为创业机会的可行性应该属于创业者能力范畴。产业吸引力是创业者选择机会时的首要考虑问题;经济性是能反映市场机会价值的一系列财务指标,包括毛利率、现金流、收益率、税后利润、投资回报率等内容;竞争优势指机会本身所具有的技术优势,包括机会是否具有成本优势、技术优势,是否形成进入壁垒,这种优势能否持久等。

(二)商业模式及其构成维度

商业模式的定义有很多,但管理学界比较认同奥斯瓦尔德等学者(2005)的观点。本研究借鉴该观点,认为商业模式是在公司战略目标指导下的有效协调企业各方面资源的一套机制,它能保证企业最大化客户价值和企业价值。③文亮、刘炼春、何善:《新创企业商业模式与创业绩效关系研究——扎根理论方法的运用》,《江西社会科学》2012年第1 期。关于商业模式维度研究的文献较多,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逊·克里斯坦森和SAP 公司CEO 孔翰宁(2008)在《商业模式创新白皮书》中曾指出,任何一个商业模式都是一个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和能力、盈利方式构成的三维立体模式。叶利生(2008)认为,商业模式的核心内容和内涵可以分别归纳到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和供应链价值三个方面。本研究参考约翰逊等人与叶利生的观点,提出商业模式的维度模型由客户价值、企业资源与能力(内部价值)和合作价值构成,其中客户价值是指在一个既定价格上企业向其客户或消费者提供服务或产品时所需要完成的任务;内部价值即支持客户价值主张和盈利模式的具体经营模式;合作价值即所在供应链价值以及自身在供应链中的影响力。④叶利生:《企业竞争优势、商业模式和三维评价模型》,《生产力研究》2008年第23 期。

(三)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

虽然学术界关于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影响的研究并不多,但国内外一些学者所进行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阿密特等(Amit,2001)把商业模式看作是一种利用商业机会创造价值的交易内容、结构和治理架构。王伟毅、李乾文(2005)认为,初始的商业模式如果从创业研究的视角来看,更像是一种创意,没有实现的商业模式构想,通过创业者对机会的不断丰富和逻辑化,成为商业模式,并且商业模式的设计与开发应不被当前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束缚,而应该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来设计。⑤王伟毅、李乾文:《创业视角下的商业模式研究》,《外国经济与管理》2005年第11 期。姜彦福、张帏(2005)则认为商业模型包括详细的和相互有差别的商业概念,商业概念是创业机会随着市场需求被创业者精确定义出来,随着商业概念不断成熟,创业机会就发展成为商业模式,将市场需求与资源结合起来。格雷·哈默(Gray Hamel,2001)认为,经营理论是创业者对识别的机会进行加工后的产物,对理论创意进行差异化形成商业模式。

以上商业模式的定义及形成表明商业模式与创业机会密切相关。同时,通过经典的创业模型回顾可知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是存在影响的。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H1a:产业吸引力对客户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1b:产业吸引力对企业资源与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1c:产业吸引力对合作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2a:经济性对客户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2b:经济性对企业资源与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2c:经济性对合作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3a:竞争优势对客户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3b:竞争优势对企业资源与能力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假设H3c:竞争优势对合作价值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三、样本与变量度量

(一)样本描述

本研究在正式调研前进行了小规模预调研,预调研对象为长沙、株洲、湘潭的新创企业。根据预调研收集数据的分析结果对题项进行修改得到正式调研的问卷。正式调研的调查对象主要是浙江、湖南、青海的新创企业,被调查企业的92%是成立5年及以下的新创企业,来自各行各业,选取的企业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被访对象的73.3%是新创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所采取的方式主要是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发放问卷327份,实际收回264 份,实际回收率为80.73%,去除不完全问卷,有效问卷243 份,有效回收率为74.31%。

(二)变量度量

本研究的变量包括自变量(创业机会)和因变量(商业模式),通过问卷调查方法进行数据收集。调查问卷中的测量项目均采用Likert 5 级量表进行测量。问卷的设计在参考相关理论文献的基础上进行问题编制,其中创业机会部分参考了陈海涛、蔡莉(2008)创业机会测量量表的第一部分,由行业/产业吸引力(3项目)、经济性(5项目)及机会的竞争优势(3项目)三因素构成,商业模式部分在参考Mark Johnson,Clayton Christensen,Henning Kagermann(2008)和叶利生(2008)所提出的商业模式三维评价模型编制而成,由客户价值(3项目)、内部价值(3项目)、合作价值(3项目)三因素构成。

四、假设检验与结果

(一)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测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检验是假设检验的前提。本研究根据243 份样本数据,分别对创业机会和商业模式部分进行了信度分析,然后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并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量表信度分析结果表明,内部一致性系数克朗巴赫(Cronbach)α 系数均超过了0.3 这一临界值,说明问卷具有可靠性(Kumar .eta1,1995)。

效度分析主要考察结构化效度指标。探索性因子分析结果表明,创业机会部分KMO 值为0.735,Bartlett’s 球形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474,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抽取3 因子,累积可解释变异总量为52.07%。商业模式部分KMO 值为0.861,Bartlett’s 球形检验结果的卡方值为770,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抽取3 因子,累积可解释变异总量为67.52%。因子分析中所提取的因子与理论框架中对变量概念的分类基本一致。通过Amos7.0 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模型拟合优度指标表明测量模型各项拟合指数均达到了所推荐的标准,说明问卷结构效度得到验证,可以进行下一步分析。

(二)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影响的相关分析

为了考察创业机会各维度对商业模式各维度的影响,我们首先进行了相关分析。由表1 可见,创业机会各维度与商业模式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p<0.05)。

表1 创业机会与商业模式的相关分析

(三)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影响的SEM分析

为进一步探讨创业机会各维度对商业模式各维度的影响关系,我们以创业机会的三个维度作为自变量,以商业模式的三个维度作为因变量,使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来考察。由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影响模型拟合优度评价(表2)可知,模型拟合优度测量指标χ2/df =2.748,GFI =0.834,RMSEA =0.085,因而该模型绝对拟合优度较好,可以利用它的结果对研究假设进行验证。假设具体的验证情况见表3。

表2 创业机会三维度对商业模式三维度影响的模型拟合优度评价表(n=243)

表3 系数估计结果

表3 显示,创业机会中,产业吸引力对商业模式三维度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的回归路径系数显著;机会经济性对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的回归路径系数显著;机会竞争优势对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合作价值的回归路径系数都不显著。综上分析,假设H1a、H1b、H1c、H2a、H2b、H2c 成立,假设H3a、H3b、H3c 不成立。

五、结论与启示

其一,本研究在阅读国内外参考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了创业机会和商业模式的维度构成及测度量表。维度构成显示,创业机会由行业/产业吸引力、机会经济性及机会竞争优势三因素构成,商业模式由客户价值、内部价值和合作价值三因素构成。测量量表经检验证明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既能成为后续研究及其他学者研究的工具,又能为我国初创小微企业创业过程的实践分析提供指导。

其二,研究表明创业机会对商业模式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创业机会的不同维度对商业模式所产生的正向影响大小是不同的。产业吸引力对商业模式三维度客户、内部、合作价值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机会经济性对商业模式三维度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但机会竞争优势对商业模式三维度的影响均不显著。创业的整个过程是围绕创业机会进行的,创业始于创业机会的识别。初创小微企业通过商业模式的建立来抓住、整合商机,需要在合理利用现有资源,充分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属于自身企业的商业模式。创业机会的吸引性维度和经济性维度对商业模式产生深刻的影响,因为这关系到一个企业的市场定位。一个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赢得胜利,首先必须明确自身的定位,定位是商业模式的支撑点。当创业者建立商业模式时,要善用其长而避其短。注重企业内外的环境,特别是考虑如何运用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产品、服务、市场或运营方式的选择。其次是选择那些机会之窗存在时间长一些的市场机会,创业企业可获利的时间也可长一些,取得成功的概率就会大一些。但是,由于机会竞争优势维度是指机会本身所具有的持久优势,这种优势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体现出来,对于刚成立不久的初创小微企业来说,其对商业模式的影响是存在的,但不是特别明显。因此,初创小微企业最后还应在创业机会的竞争优势上下功夫来打造属于自身的成功商业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为顾客提供独特的价值。这个独特的价值一般是产品和服务独特性的组合。这种组合要么能为客户提供额外的价值;要么使得客户能用更低的价格获得同样的利益;或者用同样的价格获得更多的利益。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培育适应两型社会建设的且具竞争力的商业模式。

猜你喜欢
商业模式机会小微
小微课大应用
给进步一个机会
最后的机会
给彼此多一次相爱的机会
没机会下手
小微企业借款人
商业模式从0到N
小微企业经营者思想动态调查
解决小微金融机构的风控难题
从星巴克的成功谈商业模式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