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经济现代化视角的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研究

2012-07-19 03:16徐长乐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4期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结构现代化

暴 琪,徐长乐

(华东师范大学 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 200062)

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建立以来,经济现代化就成为全球最热和最为关注的研究领域之一。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现代化不仅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自身积累和全民奋斗持续发展经济的实践历程,而且更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参与全球竞争与合作、争取比较优势、占据全球经济发展至高点的角力过程,直接关系到这个国家或地区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及其国民的福祉与全面发展。

国家是经济现代化研究和实践的基本单元,而地区经济现代化是国家经济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上海为龙头、江浙为两翼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经济最发达,人口、产业、城镇、财富最密集的精粹之地,也是我国跨省市区域一体化进程起步最早、基础最好、发展最快的地区。作为国家经济现代化建设的前沿地区,长三角区域理应先行先试,积极探索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经验,努力为我国经济现代化建设和发展全局树立良好的示范和奠定良好的基础①。

一、经济现代化与经济发展方式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经济现代化的内涵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然而,在同一个历史时期,尽管由于资源禀赋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经济体制不同、市场机制完善程度不同等原因,各个国家和地区在经济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选择了不同的发展策略和模式,但是人们对于经济现代化方向和目标的认识却保持基本相近。根据《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经济现代化指经济变迁的世界前沿和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是经济发展、经济转型、国际经济竞争和国际地位变化的交集。

经济现代化是一个漫长、复杂、不断变化和全球化的过程。根据中科院中国现代化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化战略研究课题组组长、我国现代化研究专家何传启的观点,从18世纪到21世纪,经济现代化的前沿轨迹分为第一次现代化和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第一次现代化是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的转型过程及其变化,包括从小农经济、土地经济、自然经济、分散经济、地区经济向商品经济、资本经济、技术经济、集中经济、国民经济的转变等,体现为工业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专业化、标准化、集中化、规模化、市场化和非农业化等典型特征。第二次经济现代化是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的转型过程及其变化,包括从产品经济、资本经济、实体经济、规模经济、效率经济、国民经济向服务经济、信息经济、虚拟经济、创新经济、效益经济和世界经济转变等,体现为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智能化、分散化、生态化、绿色化、非物质化、全球化和非工业化等典型特征。可见,两次经济现代化转型中都体现了发展内涵和特征的巨大变化,这就要求经济发展方式随之进行转变,即经济发展方式要与经济现代化转型过程和内涵相适应[1]。

经济发展方式是指人为了实现一定的经济发展目标而选择、实行的基本制度和方法。当前,世界各国正处在向第二次经济现代化转型的历史进行中,因此,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选择必须要建立在有利于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实现的基础上,必须要建立在能够体现知识化、信息化、服务化、智能化、分散化、生态化、绿色化、非物质化、全球化和非工业化等典型特征的基础上。

二、改革开放三十年长三角经济发展的经验总结

(一)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分析

然而,总结历史发展经验,长三角经济的快速崛起,一是有赖于GDP晋升机制下地方政府对公共基础设施的大量投资而产生的对经济的巨大拉升作用,二是利用全球化机遇加入全球产业链,专注于劳动密集型、微利化、低技术含量的制造、加工和组装环节,推动了长三角区域出口导向经济的增长。从本质上分析,改革开放后长三角经济发展方式仍然是一种与注重单位要素产出效率相对应的,主要依靠增加资源和要素投入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其特点表现为消耗较高、成本较高、产品质量难以提高和经济效益较低。著名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指出,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在一段时期可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但生产率却没有与之相应的增长,技术进步对增长的贡献微乎其微。由于以要素投入为增长动力,必然受到要素稀缺性的制约,因此这种增长模式的可持续性受到质疑。

(二)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的影响

在原有的粗放发展方式下,一方面,长三角地方政府以高投资来拉动GDP增长的方式不但造成了资源环境高消耗和严重浪费,而且导致了工业产能过度扩张和大量剩余,从而转向过度出口依赖;另一方面,以外商投资和出口为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又造成了产业结构严重失衡,而“低水平制造业”又进一步加剧了资源的过度使用和环境压力的不断增大。

尽管长三角经济依然处于正的增长状态,但是长三角经济充满了威胁和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特别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外部冲击下,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快速回落。深层原因正是长三角地区长期以来粗放发展所积累的各种结构性矛盾和问题的加剧。从经济的角度看,这些矛盾和问题对长三角区域所带来的主要影响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为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二为能源利用不可持续。

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产业结构差距依然存在。自改革开放以来,尽管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见图1)。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除上海和南京以外,其他地区第三产业仍不足50%,即便是上海和南京,第三产业的占比也仅为59.4%和51.3%。远低于全球服务业占GDP比重60%以上的平均水平。

图1 江浙沪历年三次产业产值占GDP比重(%)(1978-2010)

二是产业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长三角制造业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产业链的低端和价值链的末端。从产业门类、产业环节和产业控制力上看,长三角地区反应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仍然规模小,技术基础薄弱、先进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与国外发达国家差距明显、长期被掌握核心技术专利和产品标准体系的跨国公司和掌握国际需求市场销售终端通路与品牌的国家大买家“俘获”和“压制”在产业链的低端位置,对全球产业链的控制相当有限。

三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问题。从目前来看,由于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商务成本逐渐高企,资源和能源性商品价格大幅度攀升、劳动力价格快速提高以及人民币不升值步伐加快等因素,长三角区域原有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支撑起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经济增长动力日益枯竭的问题开始显现[2]。

能源利用不可持续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长三角地区能源严重匮乏,短缺现象严重。长江三角洲地区对能源尤其是电力的需求增长迅速(见图2),但自有能源资源十分匮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犹甚,自给率很低,对外依赖程度高,且每年约有6%~10%的供电缺口。2009年,江苏省煤炭的自给率仅为25%,浙江省95%以上的一次能源需要调入,而上海市一次能源生产几乎全部需要调入。

图2 1986-2009年长江三角洲地区两省一市电力消费情况(亿千瓦时)

二是能源结构性矛盾突出,规模结构有待提升。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一次能源结构中,煤炭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63%。与国际大城市仅23%的水平有较大差距。尽管长三角地区蕴藏着比较丰富的可再生能源,也取得了一些开发进展,但是由于能源使用过程中的内外部成本、后继储量以及是否可再生等关键问题仍然没能有效解决。所占比例仍然偏低,能源结构调整与优化亟待解决。

三是能源利用效率水平不高,区域碳排放规模较大。尽管长三角能源系统利用效率高于国内平均水平,但明显低于国际50%~55%的先进水平。从经济效益看,2010年上海、江苏、浙江万元GDP能耗分别为0.65、0.62、0.61吨标准煤,约为2000年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日本的6~7倍,美国的2~3倍。这也使得长三角区域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及强度高居不下。本文对长三角各地区碳排放的估算采用煤炭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乘以能源消费总量(折算成标煤)的计算办法。其中,煤炭消耗的碳排放系数以各类有关文献中煤炭消耗碳排放系数的平均值来确定(见表1、表2)[3]。

表1 煤炭的碳排放

经过计算得出,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长三角碳排放总量随之逐年增长,2010年,长三角地区碳排放总量达到近4亿吨,占全国碳排放量的17.48%,由此可见,长三角未来的节能减排工作面临巨大挑战。

(三)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针对长三角原有经济发展方式下所引发的问题,本文提出在向二次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长三角应采取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010)将产业结构升级界定为:“在特定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资源条件下,按照一般的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和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采取一定的措施,不断提高产业的结构层次和发展水平,以保证国民经济长期持续增长的一种经济活动”。由此可见,产业结构升级就是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合理化,蕴含两层含义:一是通过不断的产业结构变化、主导产业转换,推动“一、二、三”产业之间以及各产业内部依次转移、结构从低水平状态向高水平状态发展的动态过程;二是通过合理化配置产业内外的各种经济资源,推动产业部门劳动生产率、附加值以及资本和技术要素含量不断提升的过程。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正式概念的提出,源于2003年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旨在围绕整个经济活动,在生产和消费的各个环节对能源生产和消费作出更加有效率的选择,以求达到最小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其核心是能源高效循环利用、清洁能源开发以及追求绿色GDP的问题。

由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内涵可知,二者协同发展,一方面能够有效促进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的兴起和低碳技术的大量研发和应用,另一方面,也能够推进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对资源要素的科学分配和合理使用以及低碳技术对生产、消费等所有环节的改造所带来的能源利用高效化和清洁化转变,从而,最终有利于将区域经济引向知识经济和生态经济的二次现代化发展轨道②。

三、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协同发展的可行性分析

以经济现代化为终极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并不是孤立进行的,任何影响经济发展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到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一般而言,如果将产业结构升级与低碳经济耦合与联动发展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则影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因素可以归为供给因素、需求因素和环境因素三大类别。其中,供给因素是指确保新的发展方式能正常运行所要求的对系统的要素输入;需求因素是指新的发展方式正常运行时向系统外部的输出;环境因素是指这一系统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周围影响变量。

(一)供给因素

供给因素包括经济实力、科研基础和国际产业转移三个方面。首先,已整体迈入了工业化的高级阶段的长三角,作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领头羊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先行和示范区域,以占全国不到2%的土地和1/10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5的生产总值和1/3的外贸进出口,吸引了全国2/5的外资,经济实力雄厚;其次,长三角拥有众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人才荟萃,科教文化事业发达,技术与管理先进,智力资源及科研实力长期居全国前列(表3);最后,由于各国政府相继放松了对服务业的经济规制、全球服务贸易自由化程度越来越高,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环境和基础设施不断改善、高端人力资源丰富且成本较低等因素,以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为主导的经济力量加快了服务业向全球转移的进程。

(二)需求因素

需求因素包括地址全球金融危机需求、制造业需求和城市化需求三个方面。首先,基于提高抵御全球经济和金融风险能力的区域竞争力建设,长三角一方面需要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增强发展动力,另一方面需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和合理化,从而提升区域能级和竞争力;其次,长三角大量的制造业存量不但创造出大量的生产和服务中间需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而且低端制造业的高排放问题也需要通过低碳经济的发展予以破解;最后,长三角作为全国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人口和工业密集,对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都有着较大的需求。此外,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也需要低碳化的解决方案进行配套。

表3 2010年江浙沪科技情况一览表

(三)环境因素

近年来,国家和长三角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的发展,相继出台了大量的引导性和支持性政策关于产业结构升级,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关于上海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若干政策意见》、《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服务业提速计划的通知》、《中共浙江省委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决定》《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2009年实施方案》、《关于建设低碳城市的决议》等文件,极大地推动长三角经济转型发展[4]。

四、长三角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统一完善的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

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低碳经济既是长三角经济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政策决定,也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抓手。由于具有巨大的外部性、投资的高门槛值、投入和收益高风险等特点,这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往往是单一主体或单个区域政府无法解决的,这就需要通过区域协定,区域公约或局部协商、多方协议等形式打破行政藩篱,积极开展跨区域的协调和合作。因此,长三角地区应以一体化建设为基础,整合各方力量,统筹规划,建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综合实践示范区,通过区域间政府合作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区域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具体而言,统一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包括目标明确的发展规划、市场准入制度、知识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信用制度以及产业发展标准等。

(二)推动低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开发低碳技术,具体而言,发展低碳技术可以通过自主创新、国际合作、低碳技术产业化整合三种方式予以实现:一是自主创新。发达国家对低碳技术实施垄断的现实,使得我国低碳技术研发必须建立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之上。二是国际合作。加强国际间技术的合作,不但可以减小技术研发的投入风险,而且能够有效利用各国技术研发优势,共享低碳技术发展,最终实现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技术瓶颈的突破。三是低碳技术产业化整合。就是通过建立长三角科技成果价值评估体系、科学合理产学研协作机制以及有利于加快提高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率的创业企业治理结构来促进科技成果携手市场资金,推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的。

(三)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排放权交易市场

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建立长三角地区碳交易市场,有利于克服降低碳排放强度过程中“行政命令”所造成的缺少弹性、激励不足和减排效率低等弊端,充分发挥市场的优势,即以市场机制将环境资源成本转化为企业内部成本,从而有效激励企业自觉地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方式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有利于架构连接低碳环境下实体经济与虚拟资本的桥梁,通过“资本输血”方式有效增强实体经济向低碳经济和服务经济转变的动力,进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国际碳定价话语权的争夺,避免碳排放资源流失。由于我国长期未建立碳排放配额制度,市场主体缺位,碳排放权市场缺失,致使我国围绕碳产业严重依赖国际碳交易买家,国内产业链无法形成,碳金融、碳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无法开展,碳定价也因此被虚置;有利于促进我国政府、企业、公民及其他组织熟悉碳排放交易制度、规则、方式、程序、内容等,加强相关领域信息、知识的研究与实践,了解全球市场供需情况和价格以及碳金融和碳服务业的运行规律,为低碳服务业的发展做好启蒙教育及知识和人才的储备[5-6]。

(四)搭建高层次的人力资本平台

现代经济发展表明,知识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相同的物质技术条件下,知识制约着生产活动的方式、范围、强度及成败。掌握较高知识能力的人才就成为经济发展的稀缺资源。因此,长三角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必须着眼于人才队伍的建设,积极促进人力资本存量的有效积累,积累的方式主要包括培养和吸引人才两种方式。从产业结构升级和低碳经济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和优化人才结构的角度来看,高层次人才大致可归纳为以下三类:一是服务专业人才。以金融、贸易、物流、信息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人才;二是具有战略思维和国际实业,熟悉国际服务业和碳市场规则、具有跨文化沟通能力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三是具有较高知识层次和低碳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

[注 释]

①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国函〔2010〕38号。

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国发[2010]12号。

[1]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2011[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俞立中,郁鸿胜.长三角新一轮改革发展的战略思考[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25-40.

[3]徐长乐,马学新.长江三角洲发展报告2010:区域发展态势和新思路[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9-22.

[4]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城市经济规划研究中心.2010上海城市经济与管理发展报告[R].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121-129.

[5]李婷,李成武,何剑锋.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我国碳交易市场展望[J].经济纵横,2010,(7):76-80.

[6]朴英爱.低碳经济与碳排放权交易制度[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5):153-158.

猜你喜欢
长三角产业结构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整车、动力电池产业结构将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因素的统计考察
基于产业结构对接的人力资源培养实践与思考——以湖南省为例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长三角瞭望
长三角瞭望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