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影响机理与经验证据

2012-07-19 03:16唐清亮
华东经济管理 2012年4期
关键词:透明度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何 玉,唐清亮

(1.南京财经大学 会计学院,江苏 南京,210046;2.西悉尼大学 会计学院,澳大利亚 悉尼,2751)

一、引 言

近年来,很多国家面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日益下降的窘境[1]。在美国,1958年,大约75%公众信任联邦政府,而到2002年时,这个比例下降为40%[2]。如何扭转公众信任政府程度日益下降的这种局面是现代公共管理一个难题。研究者提出,可根据企业理论和参与理论进行政府治理改革,以促进公众信任政府。企业理论强调借鉴企业经验,实施基于市场基础或者企业基础的改革,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与效果,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4]。参与理论强调提高公众参与政府监督与管理,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5]。基于这两种理论,一些国家意图通过建设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和政府透明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然而,这种举措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吗?

本研究旨在回答这个问题。本文首先剖析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对公众信任政府的影响机理,然后根据2010年300个地级市电子政务评估数据,采取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进行检验。结果发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公共服务正相关,公共服务越好,公众信任政府程度越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政府透明度正相关,政府透明度越高,公众信任政府程度越高。我们还发现,公共服务还通过影响政府透明度而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本研究对公共管理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背景

所谓电子政务,就是政府利用互联网向公众传播政府信息和提供公共服务[6]。电子政务还包括其他ICT技术,譬如:数据库、多媒体、自动化等技术[7]。为了改善公共服务和政府透明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联合国与欧盟都倡议各国建设电子政务来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的关系[8]。美国也积极要求各级政府利用电子政务来改善公共服务和政府透明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美国2002电子政务法案指出,所有适用的联邦公共服务应由电子政务提供[9]。奥巴马总统在2009年就职后不久就要求政府利用电子政务提供公共服务和提高政府透明度,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0]。

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和提高政府透明度方面具有多重优势。它可以改善信息披露质量、减少工作处理时间、降低行政负荷、减少服务成本、改善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率与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1]。研究表明,2007年,美国联邦政府针对企业的电子政务为政府节约了1.33亿美元软件成本,针对公众的电子政务使得400万公众可以免费网上申报。在欧盟,针对企业的电子政务为政府每项服务节约10亿欧元,针对公众的电子政务使得公众填报个人所得税的时间减少700万小时/年[11]。

中国1999年起建设电子政务。一项针对中国29个省级电子政务的早期研究表明,大约80%政府部门建立网站[12]。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的重视,电子政务在中国取得了长足发展。研究表明,中国政府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排在世界前列[13]。电子政务的迅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研究者在全新背景下考察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创造了丰富的研究机会。

三、文献述评

研究表明,导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日益下降的一个原因就是公众不满意公共服务,认为公共服务质量下降[14]。而电子政务具有改善政府公共服务[8]与提高政府透明度的潜力,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

近年来,越来越多文献考察电子政务对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之间关 系(Lucas,2008[15];Tolbert&Mossberger,2006[2];Welch et al.,2005[16];West,2004[17])。然而,由于缺乏强有力的统计或实证检验[18],各个文献实证结果并不一致,留下许多缺憾[9]。

一些文献对电子政务促进公众更信任政府持乐观态度。以加拿大电子政务为样本[19],发现,电子政务可以改善公共服务,进而可以提高公众的满意度,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16]。在对806个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电子政务使用者研究中发现,对利用电子政务提供公共服务与改善透明度更满意的公众更信任政府。

另一些文献并不如此乐观。根据2001年815个电子政务使用者样本[2],发现,尽管电子政务与公众对地方政府的信任正相关,但是与公众对联邦政府或州政府的信任却不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作者认为,产生这种结果的一个原因在于地方政府与公众更贴近的特性,使得公众可以更直接感知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积极效果;另一个原因在于,公众不够信任联邦政府,以致电子政务的积极效果并不足以改变公众高度不信任的整体境况[9]。在对787个联邦政府电子政务使用者的研究中也发现,尽管从长期来看,电子政务也许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但是短期内电子政务的这种积极效果很难体现出来。

还有一些研究未能发现电子政务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根据2000年418个联邦政府电子政务使用者样本[17],发现电子政务与公众信任政府之间没有显著关系。作者将两者之间不显著关系的原因归结于,研究期间电子政务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电子政务改善公共服务与提高政府透明度的积极效果还不能充分显现。但是,作者预测,待发展到成熟阶段后,电子政务应能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现有研究结果不一致的主要根源在于研究数据和研究方法存在问题[9]。(1)一些研究使用电子政务初步发展阶段的早期数据(2000年左右数据)。由于其时电子政务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并不够成熟与完善,不能充分发挥其在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方面的优势,因而其积极效果不够显著,很难被使用者和研究者观察到。然而,近年来电子政务发展迅速,日益完善与成熟,其在公共服务和政府透明度方面的优势日趋显著,日趋稳定。因此,重新考察电子政务与公众信任政府之间的关系也许得出完全不同结果。(2)一些研究倾向于孤立地考察电子政务与公众信任政府之间的关系(譬如:采用单个回归方程),忽视变量间的内在复杂性。然而,电子政务是个系统工程,既包括改善公共服务,又包括提高政府透明度。而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的感知也非常复杂[9],有些公众特别关注政府公共服务,有些公众特别关注政府透明度。因此,不区分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笼统地考察公众对整体电子政务的感知易导致研究结果不稳健。为了克服现有研究的这两方面缺陷,本研究采取最近一年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方法来整体考察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对公众信任政府的影响。

四、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因果机制和影响机理

(一)何谓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就是对政府是否按公众期望做事的评估[3],是一个用来评估和衡量公众对政府存有的信心的因素[20]。传统研究认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公众对不同政策或者选举结果的偏好的乘积。但是,偏好和选举结果也仅仅能解释公众不信任政府的部分原因。实际上,在不信任政府的美国公众中,仅仅37%认为政府政策不能反映他们的信仰和价值[1]。近来研究认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还受到政府的公平、公开和回应性等因素影响[20]。

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的效果很难评估[3]。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对政府合法性和社会稳定性非常重要,不信任政府必然削弱政府合法性,导致社会不稳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还可以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投票和政府监督管理,提高公共管理效率与效果。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还有助于鼓励公众遵守法律法规[2],不信任政府必然削弱法制基础与施行效果。因此,很多国家政府迫切要求改变公众信任政府程度日益下降的这种局面。

多数人认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下降并非偶然[21]。其原因来自多方面,包括:批判性公众增加[22]、经济变革影响、社会资本下降、党派分化、后唯物主义者价值观、政府绩效低下[2]、政府回应性低下[5]、政府铺张浪费[1]、政治社会领域权威学者参与政治程度日益减少。而电子政务可以削弱其中一些原因的影响,譬如:电子政务可以改善政府绩效与回应性、监控政府铺张浪费、促进社会公众(包括专家学者)参与政治等。因此,电子政务应该有助于促进公众更信任政府。

(二)因果机制: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探讨如何促进公众信任政府的机制的文献不多[25]。与Hibbinga Theiss Morse(2001)[20]一样,Thomas(1998)[25]认为,公众关于政府的公平公开与回应性的感知对公众信任政府程度有很大影响。因此,他提出两个促进公众信任政府的机制,即过程基础的信任机制和制度基础的信任机制。这两个机制为通过电子政务来改善公共服务与提高政府透明度,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奠定了理论基础[16]。

过程基础的信任机制强调政府与公众之间反复的互动与交流。Thomas(1998)[25]认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基于政府是否关心公众、是否关注公众需要和想法,也就是说,政府是否具有回应性。政府的回应性可以通过改善政府与公众之间互动交流来实现。而电子政务为政府与公众间的互动和交流创建了一个最及时、最便捷的平台和渠道,因而可以增强政府的回应性与透明度,从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制度基础的信任机制强调制度能力而非互动效果。符合公众期望的制度可以改善政府形象[2],符合公众期望的制度的有效实施则可以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而电子政务的自动化与一贯性运行特性为有效实施政府制度提供了可靠的内部控制保证,进而提高制度执行力与约束力,改善公共服务,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三)影响机理: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基于过程基础的信任机制和制度基础的信任机制,现有文献提出企业理论与参与理论两种公共管理改革理论[2]。根据这两种理论,我们分析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的机理。

1.企业理论

企业理论将政府看作企业,即政府可以借鉴企业顾客关系管理来管理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企业理论认为,企业主要任务是顾客驱动与服务导向的。政府可以模仿企业,将公众当作顾客,以公众为驱动力,向公众提供优质服务,并及时回应公众诉求。这一切都可利用具有技术优势的电子政务便捷实现。电子政务可为政府提供一个政府公众关系管理平台。政府可以将不同政府部门服务整合到此平台,促进不同政府部门间合作,从而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26],充分发挥电子政务高效性的优势[2]。公众通过该平台,可以随时进入网上政府,获取“一站式”服务[8]。另外,电子政务可以降低公共服务运行成本,这与“服务更好,成本更少”的政府管理理念相一致。总之,电子政务可以改善公共服务,改善政府公众关系,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

2.参与理论

参与理论认为公众不信任政府的主要原因在于政府透明度不高[2]。参与理论认为,为了促进公众信任政府,应该建设透明政府,加强政府公众互动,促进公众参与政府监督管理[27]。提高政府透明度、政府公众互动以及公众参与政府监督管理是增强政府受托责任与回应性的关键机制。而电子政务则为提高政府透明度、政府公众互动以及公众参与政府监督管理创建了一个重要平台。电子政务平台具有多重优势:政府网站的信息发布与传播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政府透明度;而聊天室、Email和BBS又允许政府官员和公众互动交流,为公众参与政策决策提供了成本低廉的便捷渠道;在政府网站上公布政府法律法规和政策规章制度,可以便于公众监督政府。政府可以充分利用电子政务的技术优势,提高政府透明度,改善与公众的互动交流,促进公众参与政府监督管理,有效提高回应性,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8]。

(四)研究假说

企业理论和参与理论着重点不尽相同,企业理论强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而参与理论强调政府透明度。两个理论强调的着重点正好分别对应于电子政务的改善公共服务和提高政府透明度两个功能。

1.公共服务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电子政务可以提供一系列政府公共服务,譬如:企业服务,教育服务,就业服务,旅游服务,交通服务等[29]。通过电子政务平台提供公共服务比传统公共服务方式更便捷更高效。电子政务的便捷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良好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每周7天每天24小时(7×24)提供服务,公众可以随时而不必非得在政府工作时间接受服务,从而为公众提供便利。(2)单一整合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为公众提供“一站式”服务,避免公众多个政府部门之间奔波,可为公众节省时间和成本,并提高公共服务效率。(3)良好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设计为残疾人士提供便捷服务的平台。(4)良好的电子政务平台可以同时提供多种语言,便于不同语言公众享受公共服务。电子政务平台的这些优势可以提高公众对政府的熟悉感,提高公众获取服务的满意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良好的电子政务平台还传承了电子商务的高效性,它不仅可以节省公众的时间与成本,还可以改善公共服务,节约公共服务成本与时间,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与效果。电子政务的这种高效性可以提高公众的满意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因而,有假说:

H1: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公共服务正相关。

2.政府透明度与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电子政务可以促进透明政府的建设。政府透明度的提高有利于强化政府受托责任,便于公众参与政府监督管理,促进政府管理质量改善,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2]。政府可以利用电子政务的信息披露优势提高政府透明度,从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其影响机理表现为:一方面,利用电子政务优势披露政府信息,有效提高政府透明度,便于公众参与政府监督管理,阻止政府制定错误的决策[30],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电子政务在披露信息、提高政府透明度方面具有如下优势:可以同时向所有公众发布信息;受众范围更广,可被广大公众便捷获取;可以控制披露信息的内容与时间,确保披露信息准确与全面;可以及时更新信息;可以以不同语言披露同样信息,满足不同语言公众的信息需求;可以在电子政务平台提供可供检索的信息数据库,便于公众检索所需信息;可以允许公众免费下载与处理相关信息;可以降低纸张、印刷、邮寄等成本,符合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要求。另一方面,利用电子政务的ICT技术优势提高政府回应性和公众参与性,促进政府公平公开,提高政府透明度,进而增强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电子政务在提高政府回应性与公众参与性方面具有如下优势:微博、BBS、聊天室、Email为官员与公众互动交流创造了便捷快速渠道,可以提高政府回应性,提供公众需要的信息和服务;政府网站直播的政府会议、法律法规与政府政策制定的意见征询、以及政府官员与网民互动交流等等,有利于提高公众参与政治决策和公共事务监督管理的程度。随着政府信息披露、回应性和公众参与性的改善,公众也会加深对政府透明度的认识,从而提高对政府的信任。因此,有假说:

H2: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政府透明度正相关。

3.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

研究表明,基于电子政务的公共服务改善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政府透明度的过程(Ball,2009[31];Berot,Jaeger,&Grimes,2010[32])。Ball(2009)[31]认为,当政府机构开放公共服务平台,提供多样服务允许公众选择,并且和其他政府机构合作一起提供政府公共服务时,这个过程有助于提高政府透明度。也就是说,公共服务越好,政府透明度越高。另一方面,电子政务在改善公共服务的同时,也促进政府管理的改善。电子政务可以强化政府雇员和公众之间的关系,允许公众监督管理政府活动,监管和控制政府雇员行为,提高政府部门内部控制与管理的效率[33],从而促进政府透明度的提高(Bertot et al.,2010)[32]。因而,有假说:

H3:政府透明度与公共服务正相关。

五、研究方法

(一)数据

数据来源于中国软件评测中心对2010年全国300个地级市电子政务的绩效评估结果。该评估体系主要包括13个指标。其中,反映公共服务的指标有9个,分别是:教育服务、社保服务、就业服务、医疗服务、住房服务、交通服务、证件办理、企业开办、资质认定;反映政府透明度的指标有2个,分别是:信息公开和日常监测(主要反映信息更新与信息披露及时性方面);反映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的指标有两个,分别是:互动交流与用户满意度调查。

(二)潜在变量建构

本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检验研究假说。根据评估体系13个指标反映内容的不同,我们利用反映公共服务的9个指标构建潜在变量公共服务,利用反映政府透明度的2个指标构建潜在变量政府透明度,利用反映公众信任政府的2个指标构建潜在变量信任政府。潜在变量的建构信度与效度直接关系到假说检验效果。因此,在正式检验之前,我们先考察潜在变量建构信度与效度。

1.潜在变量建构信度与效度

表1列示三个潜在变量建构效度和信度。除观察变量就业服务信度为0.49,其他观察变量的信度都在0.50以上,符合建构信度要求。三个潜在变量的建构信度分别为0.70、0.87和0.85,超过0.60的标准值,表明三个潜在变量建构信度满足要求。所有观察变量的λ系数都达显著水平。所有观察变量与潜在变量之间的因素负荷量都介于0.70至0.93之间,这表明潜在变量聚合效度满足要求。

表1 潜在变量建构信度与效度

表2反映潜在变量区别效度,其可以通过表2中三个潜在变量的相关性和均方误(AVE)来检验。检验的一个标准是:表2对角线上的均方误值需要大于潜在变量间的相关性[34],显然这个标准满足。另一个检验标准是:潜在变量之间相关性的近似信赖区间是否包含1,如果包含1,则表示只需要1个潜在变量即可[35]。经计算,公共服务与政府透明度之间的信赖区间为(0.84,0.92),公共服务与信任政府之间的信赖区间为(0.86,0.94),政府透明度与信任政府之间的信赖区间也为(0.86,0.94),这些区间都未包含1。这些检验结果表明三个潜在变量区别效度满足要求。

表2 潜在变量区别效度

2.因素结构与效度分析

前文根据指标反映内容将13个指标分成三个因素并构建三个潜在变量。虽然这种建构方法在理论上具有合理性,但是否经得起科学性检验呢?本部分进一步将这13个指标划分为单因素(即所有13个指标全部用于建构一个潜在变量)与二因素(即将反映公共服务和政府透明度的11个指标合并建构成一个潜在变量),然后比较单因素、二因素和三因素三种模式的适配指标,以检验那种因素划分模式更合理。表3简要列出这三种因素划分模式适配指标。

表3 三种因素结构模式简要适配指标比较

表3表明,只有三因素模式各适配指标都符合参考标准,而二因素模式和单因素模式都有一些适配指标未达到标准。三因素模式适配资料的能力最好,三因素模式明显好于单因素模式和二因素模式。这表明,根据指标反映内容将13个指标分成三因素并构建三个潜在变量不仅符合理论内容反映要求,而且符合科学检验要求。

六、实证结果

(一)描述性统计

表4给出300个城市电子政务的描述性统计。从中可看出,13个观察变量均值都很低,都在0.4以下,表明基于电子政务基础的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信任政府总体情况并不理想。但是不同城市间差异很大。反映公共服务的9个观察变量最大值都在0.5以上,最小值除企业开办为0.01之外,都是0;反映政府透明度的2个观察变量最大值分别为0.86和0.79,而最小值仅为0.01和0.05;反映信任政府的观察变量用户满意度调查的最大值为0.32,最小值仅为0.02,而反映信任政府的观察变量互动交流的最大值为0.76,最小值为0。

表4 描述性统计

表4最后一列给出13个观察变量的正态分布检验统计量。从中可看出,13个观察变量都显著不服从正态分布。因此,我们先采用Normal Scores程序将所有观察变量正态分布化,然后再进行SEM检验。

(二)推断性统计

1.模型评鉴

我们采用重复200次的bootstrap方法进行SEM检验。表5中的模型适配统计值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适配效果。(1)绝对适配量测。绝对适配量测用以决定理论的整体模式能否预测观察变量的程度,即评鉴一个事前的模式能否再拟合样本资料的程度[37]。近似误差均方根RMSEA值为0.056。一般来说,RMSEA在0.05至0.08间表示模型拟合效果良好。SRMR值为0.029,满足其小于0.05的标准;适配度指标GFI值为0.94,满足其大于0.90的标准;调整后适配度指标AGFI值为0.91,满足其大于0.90的标准;理论模式的期望符合效度指标ECVI值为0.60,既小于饱和模式的ECVI值0.61,又小于独立模式的ECVI值9.84,表明理论模型可以接受。(2)增值适配量测。其目地在于用一个比较严格的或是套层的底线模式(baseline model)来和理论模式相比较,测量其适配改进比率的程度,也称为比较性适配指标[37]。规范适配指标NFI为0.96,比较适配指标CFI为0.98,增值适配指标IFI为0.98,相对适配指标RFI为0.95,这些指标都满足大于0.90的标准,这表明模式适配良好。(3)简效适配量测。其主要目的在于更正模式的任何有过度适配的情形。在评鉴整体适配指标时,参照简效适配指标可使得理论模式更有效且符合简效原则[37]。简效良性适配指标PGFI为0.65,满足其大于0.5的标准;理论模式的AIC值为178.73,既小于饱和模式的AIC值182.00,又小于独立模式的AIC值2942.83,表明理论模型可以接受;胡特临界数CN为213.90,满足其大于200的标准;规范卡方值为1.95,表明模式适配良好,既未过度适配,也不存在未真实反映观察资料的情况。

2.检验结果

表5和图1分别给出检验结果与路径图。非标准化系数由表5给出,标准化系数由图1给出。两个结构方程的R2分别为0.82和0.89,表明模型解释能力良好。

表5 SEM检验结果

图1 SEM路径(标准系数)图

假说H1预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公共服务正相关。表5表明,变量公共服务的非标准化系数为0.10(T值为2.77,显著性水平1%),这是公共服务对信任政府的直接效用值。公共服务还通过影响政府透明度而间接影响信任政府,其间接效用值为0.17(0.19×0.90)。公共服务对信任政府影响的总效用为0.27。这表明,如果所有其他变量留着而不去触及的话,则公共服务水平变动一个单位,信任政府将有0.27个单位的变化。图2表明,公共服务对信任政府直接影响的标准化系数为0.34,公共服务通过政府透明度间接影响信任政府的效果标准化值为0.57(0.90×0.63),因而,公共服务对信任政府影响的总效果的标准值为0.91。这些结果支持假说H1,即公共服务不仅对信任政府有积极影响,而且,公共服务还通过影响政府透明度而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

假说H2预测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政府透明度正相关。表5表明,变量政府透明度的非标准化系数为0.19(T值为3.65,显著性水平1%)。这表明,当其他变量留着而不去触及的话,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一个单位,政府透明度将可以提高0.19个单位。图1表明,信任政府与政府透明度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63,也大于0.50。这表明,政府透明度对信任政府的影响具有大的效果。检验结果支持假说H2,即政府透明度对信任政府有积极影响。

假说H3预测政府透明度与公共服务正相关。表5表明,变量公共服务的非标准化系数为0.90(T值为15.83,显著性水平1%)。这表明,当其他变量不去触及时,公共服务水平提高一个单位,政府透明度将可以提高0.9个单位。图1表明,政府透明度与公共服务之间的标准化系数为0.90。根据[37],对于标准化路径系数而言,其绝对值在0.50以上,应是大的效果,因而,公共服务对政府透明度有较大影响。检验结果支持假说H3,即公共服务对政府透明度有积极影响。

3.敏感性分析

我们根据不同样本和数据对上述检验结果进行稳健性检验。(1)不同样本。前文检验采用的是全国300个地级城市样本,实际上,除地级城市外,2010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还包括国务院部委、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以及县区政府。但是,由于国务院部委和县区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与地级城市网站绩效评估指标不一致,无法直接进行稳健性检验。因此,我们在原有地级城市样本的基础上再添加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副省级城市以及省会城市等样本组成新的样本,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发现,除模型的适配效果有所下降,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信任政府之间关系除路径系数稍微改变之外,主要结果没有任何改变。这表明假说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2)数据未正态分布处理。前述检验时,我们先将数据正态分布化,然后再进行SEM检验。但是,由于最大似然估计方法的稳健性,除非数据非正态分布太严重,否则可以直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来估计[37]。因此,我们直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方法对未正态分布化的数据进行SEM分析。结果发现,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与信任政府之间关系除路径系数稍微改变之外,主要结果仍然没有改变。这也表明假说检验结果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七、结论与局限性

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公共管理一个重要目标。公众信任政府不仅对政府的合法性和社会的稳定性非常重要,而且对民主政治法制社会的建设非常重要。然而,现在很多国家面临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程度日益下降的困境。如何重获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现代公共管理的一个难题。为此,现有研究提出根据企业理论和参与理论两种理论进行公共管理改革。基于这两种理论内涵,许多国家意图通过建设电子政务来改善公共服务与提高政府透明度,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然而,这种举措具有这样的效果吗?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本文先剖析公共服务、政府透明度对公众信任政府程度的影响机理,然后根据中国软件评测中心2010年电子政务评估数据进行检验。我们发现,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公共服务正相关,公共服务越好,公众信任政府程度越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与政府透明度正相关,政府透明度越高,公众信任政府程度越高。我们还发现,公共服务还通过政府透明度间接影响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即公共服务越好,政府透明度越高,公众越信任政府。

本研究对公共管理改革具有一定的应用参考价值。为了更好地改善公共服务与提高政府透明度,进而提高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有必要在现有电子政务建设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层级政府的职责与管理性质,研究制定适合不同层级政府的电子政务规范流程与基准指南,鼓励各级政府按照规范流程建设、使用、维护与更新电子政务。

本文的局限性在于,由于采用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第九届电子政务评估数据进行检验,因此,本文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将会受到该评估数据准确性的影响。

[1]Nye J S,Zelikow J P D,King D C.Why People Don't Trust Government[M].Cambridge,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7.

[2]Tolbert C J,Mossberger K.The Effects of E-Government on Trust and Confidence in Government[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6,66(3):354-369.

[3]Levi M,Stoker L.Political Trust and Trustworthiness[J].An⁃nual Review of Political Science,2000,(3):475-507.

[4]Peters B G.The Future of Governing:Four Emerging Models[M](2nd ed.).Lawrence:University Press of Kansas,2001.

[5]Donovan T,Bowler S.Reforming the Republic:Democratic In⁃stitutions for the New America[M].Upper Saddle River,NJ:Pearson/Prentice Hall,2004.

[6]United Nations,American Society for Public Administration.Benchmarking e-government:A global perspective[M].New York:NY:U.N.Publications.2002.

[7]Jaeger P T.The endless wire:E-Government as a global phe⁃nomenon[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3,20(4):323-331.

[8]Chadwick A,May C.Interaction between States and Citizens in the Age of the Internet:"E-Government"in the United States,Britain,and the European Union[J].Governance: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cy and Administration,2003,16(2):271-300.

[9]Morgeson F V,VanAmburg D,Mithas S.Misplaced Trust?Ex⁃plor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E-Government-Citizen Trust Rela⁃tionship[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10,21(2):257-283.

[10]Armstrong C L.Providing a clearer view:An examination of transparency on local government website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1,28(1):11-16.

[11]Zhao J J,Zhao S Y.Opportunities and threats:A security as⁃sessment of state e-government website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0,27(1):49-56.

[12]Lollar X L.Assessing China's E-Government information,service,transparency and citizen outreach of government web⁃sites[J].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2006,15(46):31-41.

[13]Relly J E,Sabharwal M.Perceptions of transparency of gov⁃ernment policymaking:A cross-national study[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09,26(2):148-157.

[14]Peters B G.American public policy:Promise and perfor⁃mance[M].New York:Chatham House,1999.

[15]Lucas HC.Inside the future:Surviring the technology revolut⁃ton[M].Westport,CT:Praeger,2008.

[16]Welch E W,Hinnant C C,Moon M J.Linking Citizen Satis⁃faction with E-Government and Trust in Government[J].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 Research and Theory,2005,15(3):371-391.

[17]West D M.E-Government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Service Delivery and Citizen Attitudes[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4,64(1):15-27.

[18]Norris D F,Lloyd B A.The scholarly literature on e-govern⁃ment:Characterizing a nascent f i eld[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lectronic Government Research,2006,2(4):40-56.

[19]Furlong S.E-government in Canada:Building public trust through citizen-centric governance[M]//R Vitro.The knowl⁃edge economy in development:Perspectives for effective part⁃nerships.Washington,DC:Inter-American Development Bank,2005.

[20]Hibbing J R,Theiss-Morse E.Process Preferences and American Politics:What the People Want Government to Be[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2001,95(1):145-153.

[21]Putnam R.Bowling Alone:The Collapse and Revival of Amer⁃ican Community[M].New York:Simon&Schuster,2000.

[22]Norris P.Critical Citizens:Global Support for Democratic Governance[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3]Hetherington M J.The Political Relevance of Political Trust[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8,92(4):791-808.

[24]Hetherington M J.The Effect of Political Trust on the Presi⁃dential Vote 1968-96[J].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1999,93(2):311-326.

[25]Thomas C W.Maintaining and Restoring Public Trust in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Their Employees[J].Administration&Society,1998,30(2):166-193.

[26]Ho A.Tat-Kei Reinventing Local Governments and the E-Government Initiative[J].Public Administration Review,2002,62(4):434-444.

[27]Tolbert C.Direct Democracy and Institutional Realignment in the American States[J].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2003.118(3):467-489.

[28]Alvarez M,Bedolla L.The Revolution against Affirmative Ac⁃tion in California:Racism,Economics,and Proposition 209[J].State Politics and Policy Quarterly,2004,4:1-17.

[29]Zhao J J,Truell A D,Alexander M W,et al.State e-govern⁃ment service and economic competitiveness:a relational analy⁃sis[J].Issues in Information Systems,2006,7(2):171-176.

[30]Coglianese C.The transparency president?The Obama Ad⁃ministration and open government[J].Governance,2009,22(4):529-544.

[31]Ball C.What is transparency[J].Public Integrity,2009,11(4):293-307.

[32]Bertot J C,Jaeger P T,Grimes J M.Using ICTs to create a culture of transparency:E-government and social media as openness and anti-corruption tools for societies[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0,27(3):264-271.

[33]Shim D C,Eom T H.E-government and anti-corruption:Em⁃pirical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dat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2008,31(3):298-316.

[34]Chin W W.Issues and opinions on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ling[J].MIS Quarterly,1998,22(1):7-16.

[35]Joreskog K G,Sorbom D.LISREL8: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with the SIMPLIS command language[M].NJ:Erlbaum:Hillsdale,1993.

[36]侯泰杰,温忠麟,成子娟.结构方程模型及其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7]黄芳铭.结构方程模式: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透明度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公共服务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中国FTA中的透明度原则
电子政务工程项目绩效评价研究
中国电子政务的“短板”
股权结构与信息透明度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提高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