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亚丽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 人文艺术系,江苏 南通 226010)
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使得双语者甚至是多语者越来越多,而语码转换或语码混合是双语或多语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成为中外语言学家颇为关注的热点话题。语言态度指人们在双语或多语社会中,受到社会或民族认同、情感、目的和动机、行为倾向等因素的影响,对一种语言或文字的社会价值形成一定的认识或做出一定的评价[1]。语言态度是社会心理的反映,是人们对某种语言或语言变体的感觉及评价。人们的语言态度反映了该语言变体的社会地位,以及与其相关的社区成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人们往往根据说话人的言语线索 (speechcue),对说话者的个人特征(如年龄、性别、智力、吸引力等)、社会群体特征(地区、种族、阶层、职业)及心理状态 (如对社会认可的需求、对于继续交谈下去是否有兴趣、焦虑情况、情绪好坏等)进行判断[2]。
90后作为跨世纪的一代,有着鲜明的个性及特点,如追求时尚、追求另类、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等。在日常交流中,英汉语码混合也成为这一代人所崇尚的一个重要方面, “你out了”,“hold住”等成为90后年轻一代的标志用语。本文将采用语言态度的变语配对及问卷调查法,对不同年龄阶段的90后展开调查,探索90后对英汉语码混合这一语言变体的语言态度,同时力图找出影响他们语言态度的相关背景因素等。
在选择研究对象时,为了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笔者亦考虑到各项背景的平衡性。
(1)性别:男性为93人,女性为91人。
(2)年龄:将年龄段分为三组,中学生组55人,大学生组75人,从业人员44人。
(3)区域:来自农村的共98人,来自城镇的共86人。
(4)职业:在校学生共103人,从事与英语有关工作的人共50人,从事与英语无关的工作的人共41人。
(5)目前的英语水平:四级以下共122人,四级及以上共62人。
问卷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目前职业及英语水平。第二部分为采取传统的变语配对的方式,让受试者分别听内容相同的两段录音,时间约为30秒钟:一段为普通话,另一段为英汉混合。问卷设置十个形容词 (开放、正式、热情、友好、幽默、方便、文雅、权威、责任心、社会地位),参考Libert五级量表 (1.非常同意、2.同意、3.既不同意也不反对、4.不同意、5.很不同意、)的模式进行设计,数值越低就越说明受试者对本陈述持肯定态度,数值高于3说明受试者对本陈述持否定态度,数值低于3说明受试者对本陈述持肯定态度。第三部分为问卷,共设置15个多项选择题,题干分别是有关对英汉混合的态度及看法的描述,选项同样参照Libert五级量表。由于受试对象涉及不同年龄及学历,问卷所有内容均设置成中文。发放问卷 190份,收回 184份,有效率96.84%。随后将数据输入电脑,运用SPSS 16.0进行分析。
本测验的分析依据是调查工具中的第二部分,即两段内容相同的普通话及英汉语码混合的语料。笔者需要说明的是这两段语料的声音均来自笔者一人,即只有女声。这个因素可能会影响该部分的研究结果,这是研究过程的一个缺失。在以后的调查中可以做更深入的研究。
图1 研究对象对普通话及英汉混合语音变体的总体评价
图1 清楚显示,在给出的十个形容词的评分基准中,在开放、热情、友好、幽默、方便、责任心及社会地位这七个方面,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的分值均高于普通话,说明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持肯定态度。但同时在正式及权威两方面,受试者对普通话的分值远远高于英汉语码混合,说明普通话作为中国的官方语言,具有着不可替代的统治地位,同时受试者认为英汉语码混合的表达方式不够文雅。
结合第三部分的问卷,逐一分析不同的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是否有着不同的语言态度。
2.2.1 性 别
表1 性别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影响
从表1可以看出,所有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都持肯定态度,且女性的态度更为肯定,P值小于0.05,说明男性、女性两者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2.2.2 年 龄
表2显示,三组对英汉语码混合均持肯定态度,且大学生组在语言态度上明显好于从业人员,而从业人员的态度又好于中学生组。其中,差距最大的是大学生组,达0.478。同时,ANOVA得出P值为0.000<0.05,说明三者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表2 年龄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影响
2.2.3 区 域
表3 区域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影响
表3显示,来自农村及城市的所有受试者均对英汉语码混合持肯定态度,两组均值相差无几,P值为0.994>0.05,说明农村组及城市组之间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类似。
2.2.4 职 业
表4 职业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影响
从表4可以看出,在校学生及从事与英语有关工作的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持肯定态度,而从事与英语无关工作的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持消极态度。ANOVA得出P值为0.028<0.05,说明三者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
2.2.5 英语水平
表5 英语水平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影响
表5表明,不同英语水平受试者对英汉语码混合持肯定态度,英语水平高的受试者的态度好于水平低一点的受试者。P值为0.825>0.05,说明受试者的英语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合本文前面的分析,影响对英汉语码混合态度的因素大致可分为两大类:有效因素和无效因素[3]。
3.1.1 有效因素
(1)性 别
从生理现象上来看,科学家曾经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左半球与右半球的功能及结构存在差别。大脑的左侧主要负责语言功能,右侧主要负责空间处理信息。而女性大脑的左半球的发展早于男性,男性大脑的右半球的发展早于女性[4]。因此,女性天生具备语言习得的优势,而且女性比男性在追求时尚方面也更胜一筹。所以,当英汉语码混合在网络上盛行,被人们贴上时尚的标签后,女性的态度好于男性就不足为其了。
(2)年 龄
本文的年龄分段比较笼统,由于90后主要还是在校学生,因此将这部分人按年龄大小分成中学生组及大学生组。但并不是所有年龄稍大的90后都在高校学习,其中一部分已就业。这部分人或者已高校毕业或者高中毕业之后直接就业,因此从年龄来说,这部分从业人员或许比大学生稍大,或许与大学生年龄相仿,本文对此未多加调查,直接归类为从业人员。本文调查的数据表明,年龄大小与对待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成正比,大学生组及从业人员的态度明显好于中学生组,而从业人员的态度又不如大学生。原因在于:一方面,中学生由于年龄及知识的积累,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概念还很模糊,笔者在进行问卷调查时,不少中学生竟不知何为英汉语码混合,这种现象在另外两类受试者身上没有出现。另一方面,大学生属于社会的攀升群体,他们浪漫、追求时尚,同时拥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接受各种信息。而从业人员的生活重心在于工作,他们虽前卫却更为现实、理智,所以他们对待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好于中学生组,相对于大学生组却略逊一筹。
(3)职 业
龙惠珠 (1999)调查得知,职业背景与香港人对待广东话和普通话的亲和力与地位价值有密切关系[5]。本调查亦发现职业与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也有着明显的联系。首先在校学生的态度最为肯定,其原因在上文已阐述。从事与英语有关工作的受试者的态度明显好于从事与英语无关工作的受试者,其原因有二:习惯与面子。从事与英语有关工作的受试者具备良好的英语水平,并习惯于用英语来表达自己,有时甚至觉得用英语比用汉语更自然。而从事与英语无关工作的受试者由于工作和生活的原因,可能更习惯于使用母语或其他语言。其次是面子。语用学家 Verschueren(1999)在 《语用学新论》中提出,语言运用就是 “选择—顺应”的理论,而对于话语选择的目的就在于顺应,有利于交际与生存[6]。社会语言学家Brown和 Levinson(1978/1987)将 “面子”分为两种,一种是积极面子,又称亲近面子 (solidarity-face),指希望获得赞同或喜爱;另一种是消极面子,又称权力面子(power-face),指希望得到尊重,不受干扰[7]。从事与英语有关工作的受试者用英语交流则是对积极面子的追求,希望能获得他人的赞赏,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而从事与英语无关工作的受试者,用母语或其他语言交流是为了维护其消极面子,因为母语或其他语言表达更流畅。
3.1.2 无效因素
(1)区 域
区域一直是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社会因素。随着教育的发展,网络的流行及农村城市化的进程,农村的孩子拥有了与城市孩子同样的受教育机会及条件,他们一样能从电视、网络等媒体渠道获取最新的消息与资源,甚至农村的孩子比城市的孩子多几分努力。因此,本研究中农村组与城市组对英汉语码混合均持肯定态度,而且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就不奇怪了。
(2)英语水平
语言态度与二语习得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点。Lambert是研究语言态度与二语习得的先驱。Lambert(1963)认为对待二语习得的态度及倾向(orientation)决定了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从而决定了学习者第二语言学习的成就[8]。但是反过来看,熟练掌握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未必具有好的语言态度,因为不少学习者第二语言的掌握是在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中自然和无意识的状态下习得的,而且本文的英汉语码混合与单纯的第二语言学习并不完全一样,汉语里面夹杂的简单的英语单词有时并不需要好的英语水平。因此,对待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与英语水平并不像语言态度与二语习得那样呈现相辅相成的关系。
英汉语码混合使用的现象具备一些特征,这些特征符合90后青年一代的性格及追求。
3.2.1 新颖、时尚、有面子
英汉语码混合的使用打破了传统的单一语言交流的现象,是网络飞速发展、多重文化碰撞的产物。90后一代从记事起,电脑就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部分,网络的使用更是使得这一群体接受异文化元素的机会空前频繁,许多异文化的元素或者在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说法,或者还没来得及翻译成汉语就直接使用了,如:B超,做CT,直接使用比译成汉语更为顺口。还有一些词,它们在网络上广为流传,90后一代也以自己熟练运用那些语码混合为荣,,他们会说 “咱们PK一下!”而很少会说 “我们竞赛一下!”或 “你out啦” 而绝不会说 “你思想过时了”等。
3.2.2 诙谐、幽默、委婉
英汉语码混合现象多数用在日常交流当中,通常不在正式文体中使用。90后一代普遍情商较高,有时甚至是心理年龄超过生理年龄,在日常交流中为了达到某种交流目的,他们会有意识地采用某种修辞或语码混合的方式来达到某种表达效果。比如90后口头上的 “I服了U”等,比直接用中文表达显得风趣幽默的多;又如: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kitty猫等,既表达了自己的感情,又增添了对话的戏剧化效果等。
3.2.3 用语精炼、便于交流,符合语言经济学原则
Victoria Fromkin(1985)提出 “简约原理”(the theory of least effort),认为人们在使用语言时总是尽量节省气力,减少麻烦。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人们倾向于用简洁的语言来表达自己。诸多名词不管是口头表达或翻译成汉语,用英汉语码混合的方式都要简练得多,同时人们也更为熟悉。如WTO(世界贸易组织)、NBA(美国全国篮球联赛)、GPS(全球定位系统)等。90后作为引领时代潮流的主力军,当然会顺其自然的说出U盘、USB接口、3G(G指generation)、3D电影 (dimension)、我的iphone等[9]。
通过对90后一代对英汉语码混合语言态度的调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90后一代对英汉语码混合基本上持肯定、接受态度,但与普通话相比较,90后一代认为普通话更为正式和权威。
(2)在影响90后一代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态度的众多因素中,存在影响的因素有:性别、年龄和职业。
(3)本调查暂时没有发现区域与英语水平两个因素与英汉语码混合之间有直接的影响关系,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悖。
本文虽然以90后这一特定人群作为调查对象,研究了他们对英汉语码混合的态度。但本调查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将年龄分段过于笼统化,其次本调查虽然得出区域差异及英语水平没有影响90后这个特定人群对待英汉语码混合的语言态度,但其具体原因并没有做详细的研究。在以后的调查中还要做更深入的研究。
[1]王远新.论我国少数民族语言态度的几个问题[J].满语研究,1999,28(1):87-88.
[2]Carranza,M.“Attitudinal research onHispanic language varieties” [C].Attitudestowards Language Variation:Social and applied contexts.Ed.Ryan,E&Gilews,H.London:Edeard Arnold,1982:63-83.
[3]倪传斌,王志刚,王际平,等.外国留学生的汉语语言态度调查[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4):56-66.
[4]Day,R.“Children′sattitudes towards language” [C].Attitudes towardsLanguage Variation:Social and applied contexts.Ed.Ryan,E&Gilews,H.London:Edeard Arnold,1982:116-131.
[5]龙惠珠.从职业背景看语音态度的分层[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56-62.
[6]Verschueren,J.Understanding Pragmatics[M].London,New York,Sydney,and Auckland:Amold,1999.
[7]Brown,Penelope,Stephen Levinson.Universals in language usage:politeness phenomena[C].In Questions and Politeness,Esther Goody(ed.),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78:56-311.
[8]Lambert,W.E..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language,part II:o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bilingualism[J].Modern Language Journal,1963,(14):114-121.
[9]于根元.中国网络语言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