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体育运动安全保障的探讨

2012-08-15 00:54熊锦秀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5期
关键词:伤害事故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熊锦秀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武汉 430200)

体质健康是我们整个民族健康的根基,是一个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青团中央三部委共同决定全国各级各类学院中广泛、深入地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阳光体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各方面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也让学生们有了更好的条件和更多的选择去享受运动,切实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但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由于体育教学活动自身的特点(运动、器械)或其他各种因素,伤害事故(尤其是运动性损伤)偶有发生,成为了高职院校教育过程中的不安定因素,也给学院体育工作者带来了心理压力。为阳光体育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提供安全保障,减少、避免体育运动中伤害事故的发生,现结合工作实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提高高职体育运动安全保障进行探讨。

1 加强体育工作部门的领导

1.1 合理设置高职院校体育课的运动项目

根据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课程理念和体育活动项目的特点,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落实健身性与文化性相结合,选择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科学性与可接受性相结合、利于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实施的原则,遵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兴趣爱好,既要考虑主动适应个性发展的需要,也要考虑职业、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和安全的需要,便于学生课外自学、自练。达到课内外共同发挥效能,构建具有职业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通过合理体育锻炼,达到掌握各类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强的整体目标。同时根据各项目特点加强安全保障工作。

1.2 建立和完善安全保障的相关制度

1.2.1 认识学生的健康状况

学院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学院的实际条件,定期对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对特殊体质进行登记,建立学生健康档案,防止学生隐瞒病史、病情。在各层次建立信息员制度,及时了解学生健康状况,同时对有病史的学生也要注重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

1.2.2 做好安全方面的应急预案

学院应针对可预见的学生伤害事故,研究和制定包括指导思想、组织领导、人员分工、预防措施、应急处理等方面内容的事故应急方案。平时组织教师学习应急方案和防范救护知识,掌握应急本领;组织学生学习救护常识,普及避险、自救本领。

1.2.3 及时作好安全事故发生后的处理工作

体育意外伤害事故一旦发生,如果处理不当,学院及体育教师或学生的合法权利就可能会受到损害。因此,在体育运动中发生伤害事故后,学生本人、同学、体育教师及学院的有关人员应采取必要的救助措施及时终止或减少伤害发展。无论是否对事故负有责任,学院都应当本着人道主义和教育工作者的职业道德,从各个方面关心、照顾、安慰受伤害的学生和家长,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他们给予必要的帮助。

1.3 学院方面应加大资金投入

不断完善学院运动环境,定期更新体育器材和设施,及时对运动场地进行维护和保养。不采购和使用质量低劣的体育器材,聘请有责任心的管理员。

2 完善教师体育课的教学

2.1 加强安全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有高度的安全责任意识,要有目的地、有计划地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在上课前,教师要根据课程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预案,力求做到教育在前,防范在先,措施落实,确保安全。上课中要向学生讲解安全问题和上课时涉及到的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让学生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做任何动作时精神要高度集中,努力完成动作,避免意外伤害事故的发生。课后对于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责任,并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2 精心组织好每节课

教师要根据对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知识以及技能、技术的水平、生理、心理的状况等基本情况,周密设计和安排合理每节课的各个环节。

(1)准备活动必须要做到充分、合理。体育教师在课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出科学、全面、合理,形式新颖、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用适宜的练习时间和运动量让学生在进行身体练习前慢慢地活动开全身各个关节,拉伸全身的韧带。使自己的身体在做大强度、大负荷的运动时不易受伤,从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

(2)实践部分内容搭配要合理,教学要循序渐进。根据区别对待原则,做到教学内容搭配合理,教学方法合理运用,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大小适中。尽量在老师的集体领导下进行练习,确保安全。必须分组练习时要充分调动体育骨干的作用,落实安全措施。

(3)结束部分放松要充分到位,根据不同的练习安排适当的放松练。同时在教学中不断地改进、不断地创新出新的放松方法,学生才能够真正的进行合理的放松。以尽量避免体育课结束后过度疲劳所导致的意外伤害事故的出现。

课后要及时反思总结课堂上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不合理的安排,要及时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做出调整,甚至改变。让同学们在一个安全的运动环境、愉快的气氛中上好每一节课,体验到运动的意义及乐趣。

2.3 教会学生正确地进行保护与自我保护

体育教学中教会学生进行保护与自我保护的原则与方法是预防运动伤害的一种积极手段。帮助学生克服对技巧、跳跃、跨栏等项目的恐惧心理,使他们在预防运动伤害方面终生受益。首先教会学生保护与帮助的方法,要做到有人在练习,就必须有人在保护。同时还要加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动作,增强自救能力,更好的完成所学内容。如身体失去平衡时,就向前或向后跨出一大步,以保持身体平衡;当人体从高处或器械上跌落时,可屈臂、屈膝、屈髋等缓冲着地;在球类竞赛中,当跳起时被他人推撞发生直体后倒时,可顺势收腹屈膝降低重心,配合两臂支撑等都能减少和避免某些运动损伤。

3 加强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安全管理

体育教师和体育管理人员要加强体育活动场地的安全管理,定期检查维修体育设施,建立体育器材场地安全检查维修制度,对有质量问题的器材要及时发现,及时修理,全面加固室外体育器材,经检查需焊接、维修、重新埋栽的必须全面维护,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消除隐患,合理地划分活动区域和设置警戒标志,创造安全良好环境。体育教师应根据教学需要检查场地是否平整、湿滑和清洁。另外,一些长期不用的器材要保养好,在使用之前一定要确定好它的安全性能是否适合使用,还要加强课前、课后搬运器材的安全性教育,具有危险性的器材课后不能长时间摆放在操场上,要及时送还保管室等方法来提高器材使用的安全系数,为体育教学和学生课余体育活动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环境,保证师生正常的体育课堂活动,防范体育意外伤害的发生和提高教学质量。

4 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

高职院校课外体育活动时间充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而且主要由学生干部负责组织实施,安全隐患多。首先学生组织的课外体育集体活动必须上报相关管理部门,管理部门指派专门教师进行指导,指导教师要做出周密计划,对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要考虑全面,指导学生干部进行有效预防,其次负责的学生干部要严密组织,严格纪律,有敏感的安全意识,善于观察,及时发现活动中的异常情况,及时进行处理或报告老师。参与者个人也要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选择性进行参与,合理控制活动强度,加强自我保护,如有不适应及时停止运动,告知同学或老师,共同筑建安全大堤。

5 加强医务监督

加强医务监督以自我监督为主,上课的学生应与医务人员和教师配合,身体若有不良反应时,应及时反馈给教师和医务人员,认真分析原因,必要时进行医学检查,防止损伤出现。体育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状况要在课前详细了解,在练习中区别对待。学院和老师要共同加强运动医学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学生遵守体育锻炼卫生原则的自觉性。

6 结语

总之,体育运动的安全只要学院管理部门高度重视,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预防和消除体育运动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体育教师有高度责任感,落实安全措施,全面了解学生基本情况,遵循体育教学的规律,科学地组织体育活动;学生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服从安排;体育管理员认真履行职责,定期检查维修体育设施;相关部门做好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和医务监督。只要学院各个部门,相关人员共同配合,就可减少或减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才能保证学院体育工作的顺利开展,真正的让学生享受运动、享受快乐,健康的成长。

[1]詹晓燕.高校体育教学中安全问题的探讨[J].科技信息,2010(20).

[2]刘全中.体育教学中意外伤害的防范探究[J].学周刊B,2011(9).

[3]周丽英.学校体育意外伤害的法律问题探究[J].教学与管理,2009(6).

猜你喜欢
伤害事故体育运动体育教师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体育运动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发达国家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的经验及启示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呆呆和朵朵(13)
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学校体育风险管理的研究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中小学体育课伤害事故特征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