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宫内死胎引产52例分析

2012-08-15 00:42王桂青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16期
关键词:产褥死胎子痫

王桂青

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宫内死胎患者往往病情重,应尽早终止妊娠。我院近三年对该种病例采用米非司酮配伍依沙吖啶经腹羊膜腔穿刺注药引产取得满意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2008年9月至2011年9月在本院住院被诊断重度子痫前期合并宫内死胎的患者52例孕周25~39周,年龄17~43岁,初产妇38例,经产妇14例,28周前19例,28周后33例,其中血压高达180/120 mm Hg以上18例。

2 术前准备与处理

所有详细病例均询问病史,全面体检,查血、尿常规,凝血四项,肝、肾功能,血脂、血脂,心电图,B超,严密监测血压,应用硫酸镁解痉降压治疗,并配合心痛定卡托普利降压处理,所有病例均未合并心脑肝肾肺等脏器并发症,无引产禁忌证并与家属及本人沟通同意后进行。

3 引产方法

上述准备工作完善后开始口服米非司酮。空腹服用50 mg∕次,2次∕d,共两天,服药第二天在B超引导下行经腹羊膜腔穿刺术,注入羊膜腔内依沙丫啶100 mg,术后继续解痉降压对症治疗,观察子宫收缩发动与阴道分泌物情况,规律宫缩后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血压及生命体征、宫缩及产程进展,术后16~38 h均宫缩发动,产程进展顺利,产程历时经产妇约2~6 h,初产妇约6~14 h,完整娩出胎儿胎盘,其中38例胎膜残留,行清宫术顺利,出血量100~200 ml 29例,200~300 ml 23例,其中2例产后产后宫缩欠佳,出血约400 ml,经应用缩宫素宫颈注射并静脉滴注及按摩子宫后出血减少并停止。

4 结果

本组52例患者,引产成功率100%,无一例出现子痫、心脑血管意外。胎盘早剥、肝肾功能损害、产褥感染。仅两例产后出血偏多,经缩宫素应用,按摩子宫后出血减少并停止,引产后血压下降明显,水肿减轻,病情好转,术后无发热、阴道出血不多,子宫复旧好,预后良好,经济无创,住院时间短,出院后随访血压尿量恢复正常,无晚期产后出血及产褥感染发生。

5 讨论

重度子痫前期并发宫内死胎,往往病情重,易并发心、脑、肾及凝血功能障碍甚至多脏器功能损害而严重威胁孕妇安全。需尽早终止妊娠以利于患者康复,终止妊娠的方法有药物引产,水囊引产及剖宫取胎术。水囊引产可能出现胎盘早剥,继发宫腔感染机会增加,而剖宫取胎术速度快,但其创伤大并形成永久瘢痕,易产时产后出血多,患者往往伴有低蛋白血症不利于伤口愈合,产褥感染机率增高,住院时间长,花费高,对有生育要求者,下次妊娠需间隔时间长,再次剖宫产率高。

依沙丫啶可通过机械刺激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增生,降低孕酮水平而引起宫缩,宫颈成熟是依沙丫啶引产成熟的关键,重度子痫前期并宫内死胎的患者,宫颈成熟度差,单用依沙丫啶可引起宫体收缩和宫颈成熟与扩张不协调,米非司酮为受体水平抗孕激素,与孕酮竞争受体而达到拮抗孕酮作用起到促宫颈成熟并促进子宫收缩的作用,而利于胎儿排出,二者协同使引产成功率更高,风险降低,能缩短注药至宫缩发动的时间间隔,使胎儿娩出更快,缩短总产程,减少患者痛苦,降低高血压子痫心血管意外发生率,利于康复,缩短住院天数及经济负担。

猜你喜欢
产褥死胎子痫
产褥感染发生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建立
T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后产褥感染预测价值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PCT、MDA、MPOx对产褥感染产妇病情发生发展的影响
产褥感染的预防措施
超声弹性成像评价先兆子痫的应用进展
死胎临床护理伦理困境与思考
中国减少死胎速度仅次于荷兰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
孕妇肥胖会使死胎风险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