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 00:49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

赵 慧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郑州 450052)

电子技术是针对我院车辆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机电技术、电气工程等类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其理论性及实验性强,应用很广泛,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因其理论的枯燥性及内容的抽象性,学生普遍反映难学难懂,更谈不上学生能力的提高和素质的拓展,面对这一情况,结合课程的特点,笔者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运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来制作课件并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加深学生的理解,更加直观地学习,突出重点,简化难点,扩大学生们的知识面,增加信息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学好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够为其创造力和想象力提供广阔的空间。

一、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优越性

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有多种表现形式,从目前阶段信息技术进入校园的情况看,较为普遍的表现有:

1.电子教案

与传统的纸质教案相比,电子教案有很明显的优势。电子教案有利于教案的编制和修改。传统的手写教案几乎全部凭借教师个人的手工书写甚至图表也是手工完成。在教室使用的挂图要么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大图,要么就是教师手工绘制的大图,费时费力,效果还不好。在某个时代幻灯机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一现象,但幻灯机由于构造和技术性原因,使用成本较高,不久就被废弃。出现电子教案以后,教师的备课和上课都比过去有了质的飞跃。可以通过电脑编写教案,有条件的还可以从网络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

电子教案可以更加便捷地与其它设备接驳,实现在教室的同步播放,便于教室上课。电子教案存储在电脑或者可移动磁盘上,在有相关设备的教室就可以实现同步播放,既给教师减轻了负担,又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电子教案有利于教师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有利于教育教学的规范化,避免不规范的教学内容造成信息传递的偏差。因为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感兴趣或较为擅长的教学内容,在教师承担不同班级教学任务或同一年级不同班级由不同教师任教的情况下,就会出现教学内容的不同,讲授重难点的差异。这样就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

2.多媒体教学

当前阶段,最引人注目的当属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多媒体课件也是计算机辅助教学应用最广泛的形式之一。多媒体教室不仅拥有电脑,还往往会配备投影机、影碟播放器和音响设施。这样,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学生难以理解的定义、定律等重点、难点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的优势,用图形、图像、文字、三维动画、声音及动态视频等多种类型媒体进行综合处理,教师边演示边讲解,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复杂问题简单化,既缩短了教学时间,又使得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易于理解,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例如讲解第一章第一节PN结的形成,因为P区和N区存在着电子和空穴的浓度差,N区中的多子电子要向P区扩散,P区中的多子空穴要向N区扩散,在交界面附近要进行复合,形成了方向由N到P的内电场。内电场又对扩散运动起到阻止作用,同时对两侧的少子起到推动作用,形成少子的漂移运动,最终扩散运动与漂移运动会达到动态平衡,这样形成PN结。如果直接讲的话容易使学生混乱,更加难理解。此时运用动画课件,自由电子用黑色圆点,空穴用红色圈圈,扩散时空穴和电子像小蝌蚪游动,相遇时便消失。把静态讲说变成动态的演示,这样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掌握就显而易见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再比如讲解“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时候,教学难点就是“反馈类型的判断”。教材用正弦波作为输入信号,利用瞬时极性法来判断正负反馈。但有的学生缺乏想象力,容易混淆判断,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在屏幕上观看模拟信号的形成过程。同时,也可以看到反馈信号如何影响电路的输入电压。将课本中不动的图形变为电荷不断流动的动画,这样非常便于学生的理解,比较容易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便于掌握。

二、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凡事有利即有弊。同样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应该扬长避短,合理运用,才可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1.电子教案、手写教案合理运用

在实际教学当中,电子教案有诸多优势,但对于新教师或者是上新课的教师来说,纸质教案有着无可替代的优势。首先手写教案可以加深教师对备课内容的熟悉程度,从而可以增加教师上课的流利程度,其次手写教案可以练习教师的字体,新教师在进行黑板书写的时候可以更加工整规范,有利于教学。所以说电子教案和手写教案应该因人而异,合理运用。

2.控制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

多媒体的运用应该因教学的内容而异。对于演算过程比较多的教学内容,运用黑板板书是比较能够令大多数学生理解和接受的。例如在讲解静态工作点的计算和用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分析电路的时候,因为这个部分是电子技术的重点、难点,也是该课程的核心部分,并且计算量比较大,计算过程也比较繁琐,相比于多媒体教学的便捷,用板书在黑板上一步一步讲解,引导学生,循序渐进,更利于他们理解该部分的内容。

运用多媒体教学一般信息量比较大,速度比较快,学生必须长时间集中精神,紧盯屏幕。所以较大的信息量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特别是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同学,很难跟上老师讲课的步伐,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该门课程的兴趣,不利于教学的进展。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一般应是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板书相结合,在教学难点和重点部分停顿下来,用板书对该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讲解,以加强学生的理解,同时留给学生一些时间做题或者思考,所谓两种渠道双管齐下,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

信息技术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应该是非常广泛和灵活的,每位老师根据自身和课程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目标、内容、对象等紧密联系起来,在教学过程中,使各要素按各自的特性有机协调起来,才能充分发挥整体的功能特性。所以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正确选择,恰当组合,合理运用各种教学媒体,使之为课堂教学充分服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率,实现信息技术与专业课教学结合的最优化。

[1]张敏.电子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2]王旭卿.信息技术教育应用技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

[3]毛凯,洪大喜.正确对待多媒体课件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的作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S1).

猜你喜欢
教案多媒体教学课件
《触摸春天》教案
Flash课件在音乐教学中应用研究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略谈如何提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创新与应用
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现状与创新思考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教学课件
广西民办高校多媒体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索①
用Lingo编写Director课件屏幕自适应播放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