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中职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012-08-15 00:47李慧媛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中职评价

李慧媛

(大连教育学院 职业学校教师教育中心,辽宁 大连116021)

由于中职学校的生源质量原因及学校、社会对中职数学学科认识上的偏差,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学处于学生学难、教师教难的两难境地。如何施以科学、有效的策略去改变现状,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切实使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是中职数学教师必须正视且积极应对的问题。关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学论专家余文森教授曾做过这样的解释:“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1]基于对有效教学的认识与理解,中职学校的数学教师应在把握有效教学本质的基础上,以多种策略组织实施数学教学活动,进一步提高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选取合适的教学内容,为学生顺利学习提供保障

教学内容的选取必须以有利于学生的心智成长为目的。选择适当、恰切的教学内容,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在教学内容的选取上,应遵循中职数学大纲提出的“便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提高”这一原则。同时本着“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的理念,重点参照三个要素——教材内容、大纲要求、学情实际。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之前,首先应通览教材,研读大纲,明确本部分内容要实现的教学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所教学生的实际,包括学生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指与本课相关的生活经历和体验及它对学习新知将会产生的影响),学生的基础能力(指本课学习必需的学习技能与能力,如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风格(指该年龄段在学习教材时的心理特征及与本部分知识的相关性)。[2]然后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调整,使重构后的教学内容更适合所教学生的心智发展特点,适合学生的现有知识基础和基本能力,保证每个学生有兴趣、有能力去学懂、学会,而不至于脱离学生实际接受水平,盲从教参去选择目标定位过高或过低的教学内容。

二、创设良好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师要抓住数学课堂导入这一“开端”,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中职学生来说,生活问题情境、专业岗位问题情境更能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数学课堂的导入环节,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及学生专业岗位的数学问题,创设导入环节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的兴趣点和注意力尽快集中到课堂上来,变被动的“要我学”为主动的“我要学”,扫除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畏惧心理和畏难情绪,使有效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在中职数学(基础模块)上册第二章不等式的讲授上,教师可以不按书上的知识顺序开篇就讲不等式的概念。可先例举日常生活中学生比较熟悉的装修中甲醛含量的安全值范围、人每天科学饮水量的范围、酸奶蛋白质含量的食品标准范围、高速公路上的限速范围、商场购物打折和送券哪个更优惠、产品销售中价格优惠幅度和销售量之间达到何种程度利润最大等事例,来分别引入不等式、一次不等式、二次不等式等相关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原来生活中有这么多方面和不等式有关联,这样,学生不但能明确学习不等式的重要意义,同时能够了解到健康生活的科学常识,进而更加有兴趣去学习数学知识。又如,在引入函数单调性概念时,除了列举大连市一天气温变化走势图、心电图、股市行情走势图、交流电波形图等,还可以引入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这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教会学生按照人脑的识记规律科学地复习知识,避免因复习不及时而遗忘。在讲等差数列一节时,可结合幼儿园小朋友常玩的积木堆放问题,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由于问题情境就是幼师专业未来就业岗位的实际情境,因而学生能很快进入学习状态。

三、优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学生对新知的理解与掌握

单一教学方法的使用容易使学生产生倦怠情绪,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将多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可穿插使用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发现法、探究法、任务教学法、分层次教学法等。通过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收获知识,形成能力。教师可根据中职学校学生的基础存在差异、很难在同一课堂上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这一实际,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深入了解学生、保护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合理分层。不论是从教学内容的安排、考核评价的内容,还是作业的布置,都应该设定不同的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跳一跳达得到。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法实现学习资源上的优势互补,最终实现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自的基础上都有所发展。

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辅助功能,利用直观图形展示、数字故事、视频等手段,发挥学生的眼、耳、脑的作用,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另外,教师一定要在一些教学软件的数学功能开发使用上做深入研究。迄今为止,还没有一本中职助教教材介绍数学教学软件的开发与使用,而目前多数培训只限于常规教学软件的常规功能普及。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数学教学软件的恰切使用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实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们的直观性、交互性、即时性等会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合适的课堂教学课件不仅能突出教学重点,化解教学难点,也能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不能仅满足于最常见的powerpoint的使用,还应注意其他各种软件的数学功能的开发,如excel表格的数学功能开发、几何画板的功能开发等。制作数学教学课件时要突出直观性,使其能恰切地展示数学概念和结论形成的动态变化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数学多媒体教学课件的辅助教学功能。如,在角的概念推广一课,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做出动态的旋转角,从动态的变化过程中学生很容易理解“旋转可以产生角”及“角的概念推广定义”。同样,可以利用几何画板展示圆心角和弧长、半径间的动态变化关系,明确弧度的大小和哪些量变化有关……这样的动态演示,能够解决传统讲授中不能实现的“数形结合”问题,轻而易举化解教学难点。数学教师还可以开发使用信息化测评系统,对学生课上回答的问题进行及时测评,这样,就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

四、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

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新大纲明确指出,数学课程的任务是“为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奠定基础”。课程教学目标是“在九年义务教育基础上,使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职业岗位和生活中所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创业能力。”在这样的目标任务引领下,中职课堂更应该突出职教特色,注重数学知识的应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和搜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专业岗位的数学教学素材。同时,教师也要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生活中、专业实践岗位中的数学问题。如,在角的概念推广的环节,可以联系生活中常见的抽奖圆盘、钟表校准等问题,引入角概念推广的必要性;在应用环节,机械专业可以借助实物展示活络扳手的工作原理,酒店专业可以联系餐厅8人台、10人台摆台的一步定位法等,让学生明确角的概念在专业岗位中的广泛应用。通过这样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同时,通过实际应用,让学生既能学会数学知识,又能提高专业技能(如摆台能一步定准位),从而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五、改变评价方式,使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注重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改进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的发展。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考核与评价要充分考虑职业教育的特点和数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包括知识、技能与能力、态度三个方面。要坚持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的原则,注重考核与评价方法的多样性和针对性。”“考核与评价应结合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进行”。因此,在对中职学生考核评价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情,改变以往过多地关注终结性评价、定量评价和教师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更多地关注过程评价、定性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如在过程评价方面,教师要更多地关注学生上课、完成作业、平时考评所表现出的学习情况,以及与他人合作交流情况等多方面的进步,以此肯定和鼓励学生。同时,改变期末总评的评价结构,可按过程性评价占40%,期中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50%的比例纳入到期末总评中。这种做法能够消除单纯按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评价学生的弊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诸多方面的进步来获得成功的喜悦,逐步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1]余文森.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理论与实践 [J].江苏教育,2006(09B):10.

[2]方贤忠.如何说课[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9.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中职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