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

2012-08-15 00:49轩芳英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皮艇训练方法教练员

轩芳英

(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周口 466001)

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探析

轩芳英

(周口市体育运动学校,河南 周口 466001)

采用文献资料和调查法,结合多年的训练和比赛经验,系统分析了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此促进皮艇运动成绩的提高,从而为皮艇训练和比赛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与参考。

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分析

1.引言

皮艇运动是一项有氧与负荷强度较高的速度耐力项目,对运动员肌肉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及综合能力要求很高。众多的研究表明:运动员的专项力量水平是决定专项动作速度和专项运动技术的关键因素。也就是说,专项力量训练水平是衡量运动训练水平高低的最主要的指标之一,因此,在运动实践中,只有很好地发展和提高皮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水平,才能有效地提高皮艇运动员的竞技成绩。然而,在实际运动训练和比赛中,针对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面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笔者希望通过自己多年来对皮艇专项力量训练方法的总结,提出在训练和比赛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为提高皮艇运动员运动成绩和皮艇训练提供借鉴和参考。

2.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存在的问题

2.1 皮艇运动员力量训练的传统性

传统意义上讲,皮艇运动员的力量训练大都采用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主要依靠负重杠铃施加给肌肉一定的重量负荷;或采用综合的力量训练,从力量训练的组数、次数、负荷重量、组间隔和力量练习频率等以提高运动员肌肉力量,然而,结合国外皮艇运动专项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效果,他们注重强调力量训练与加强专项技术相结合的力量训练,对提高皮艇运动成绩有明显的的作用。显然,我国传统的力量训练方法在指导思想以及实际运作过程中,均忽视和限制了力量与专项技术、用力特点相结合的这一重要环节,因此,这样的肌肉力量训练方法对提高皮艇运动员的专项力量作用不大。

2.1.2 单调、枯燥的训练形式和训练氛围

在发展肌肉力量训练中,重复性肌肉力量训练是发展运动员肌肉力量的最基本的训练方法,通过反复多次枯燥的训练形式,来达到提高肌肉力量的目的。然而,这样的训练方法,忽视了运动员本身训练的潜能,使得运动员的力量潜质没有充分发掘出来。依据心理学与运动训练学理论研究表明,灵活多变的训练形式和适宜的训练氛围,可以提高运动员对负荷刺激的敏感性,使大脑皮质唤起更多的运动单位发放有效的刺激,激发运动员训练的兴趣与积极性,进而提高训练的效果;另外,变换训练形式与环境氛围,还体现在可模拟运动比赛场景和气氛,尽可能消除不利于运动成绩发挥的竞技状态,如赛前冷淡和赛前起热,以此提高运动员比赛的“战斗准备状态”和适应性,有利于运动成绩更好地发挥。

2.1.3 专业力量训练与理论学习脱节

皮艇运动员大都经历了早期化训练,他们的成长背景、知识结构、思维方式都在文化知识的学习和接受上有局限性,由于运动员的文化功底不够牢固,训练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就会导致他们在力量训练时趋于盲目性,目的性不明确,只能沿袭和重复教练已有的训练方法和理论,从个人认知程度上讲,对技术动作分析不透彻,很难理解相关技术理论的内涵及关联度,加之,平时参加技术训练占用的时间较多,技术理论的学习和理解较少,运动员主动学习的时间不具备,这对于一个皮艇运动员要想在较短的时间内训练出优异的成绩,是有难度的。

3.提高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的训练方法

皮艇运动是一项有氧与负荷强度较高的速度耐力项目。根据皮艇运动员机体能量代谢的特点,专项力量训练内容应选择较高有氧的负荷,并在练习的有氧、负荷强度和量的安排或不同练习内容的组合练习。从皮艇运动的肌肉用力结构上看,皮艇专项力量的训练必须和划桨过程中所产生的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等有机联系起来;另外,皮艇训练还包含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即最大吸氧量。皮划艇专项力量训练方法在范围和手段上是相对广泛和发展的,具体在训练上,要因人而异,突出个性化训练,处处体现专项力量训练的效果,更好、更快地提高运动成绩。

3.1 陆地力量训练法

针对皮艇专项力量训练的特点,要想使专项力量要达到较高的水平和境界,大力量负重练习作为基础力量,必须优先发展。其次,是力量耐力和速度力量的发展,这可服务于皮艇训练的专项力量。进行专项大力量(85%以上)练习时,在负荷安排上可采用逐渐递增强度和负荷,同时减少重复次数的练习方法。这样的安排可将增大肌肉体积的练习与改善肌肉协调功能的练习结合起来;第三,可通过小负荷25%~35%的力量练习,使有机体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同时还可防止肌肉拉伤及运动损伤的发生。最后,对于体能主导性项目皮艇运动来说,耐力素质的发展水平对运动员的专项竞技水平起着主导的作用,因此,在训练中,还要提高运动员的呼吸系统耐力、肌肉耐力及全身协调耐力等,以着力发展能量供能中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全面发展运动员的专项训练水平,加大皮艇专项力量训练专项化程度。

3.2 水上负重力量训练法

我们在实际运动实践中,要积极提倡专项力量训练是提高专项成绩的关键,应尽可能减少陆地上的杠铃性质的力量训练,同时也能避免伤病的积累和发生。坚持以水上训练为主,向“每一桨划桨的效果”要质量,做到技术训练与负荷训练统一。同时,水上负重划是发展皮艇专项力量最为直接有效的训练手段。其具体方法是:如在单人艇的训练中,可采用在船体上增加阻力的方法。训练手段采用一是采用85%以上的划桨力量进行100m至250m的距离,进行抗阻速度力量重复划;另一种是采用每分钟60~70桨的桨频速率,用65%~75%的划桨力量进行2~6km的力量划。这种训练手段的最大好处是可以把陆上的辅助训练能力较直接地转换到水上去,引起肌肉力量训练很好的迁移,从而更好地提高皮艇专项运动成绩。

3.3 水陆力量训练法有机结合

在皮艇专项力量训练中,根据专项技术特点,尽可能增加水上力量训练比例,教练员要积极思考训练方法和手段,寻找有针对性的、与专项技术最相似的用力方式,考虑动作的相似性、肌肉的用力方向、力量训练的肌肉群及关节与专项动作协调配合等,也就是说这些辅助性力量练习对技术提高最有影响力,特别是用增阻形式提高训练效果的训练,注意一定不要破坏动作的正确技术和肌肉用力。

只有这样,制订的训练方案和训练计划才有针对性和可塑性,才能达到理想的训练效果。

3.4 皮艇测功仪的力量训练

利用皮艇测功仪提高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是训练的又一方法,它是与皮艇划行中动作非常相似的模拟练习器。优点是便于控制练习过程中的训练强度,其阻力的大小随训练的需要而进行随机调整,在做专项力量时,一般采用较大阻力、中等频率的重复划来实现,这样的效果最好。如频率为每分钟60~70桨,10分钟时间,划3~4组的全力划桨。教练员还可根据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身体状况、比赛周期等,掌握训练的负荷和重复组数。这种训练手段可有效地训练运动员在划桨时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协调用力能力,能够保证运动员专项力量和心血管机能发展的需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皮艇运动对人体各器官和系统功能的要求。

3.5 加强协调肌肉力量训练

《运动生理学》研究表明,肌肉完成用力做功时,既有分工又有协调,其中主动肌是肌肉收缩做功的主要发力者,对抗肌放松舒张,协调配合,其他肌肉做好固定和支持工作,他们之间功能协作,密切配合,只有这样的共同协调,才能有效地发挥肌肉的最大力量。因此,协调肌肉力量训练是现代力量训练非常重要的特点之一,试想,如果一个皮艇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时肌肉僵硬,不能协调好运动所需的肌肉群,即便是高水平的力量素质也不能有效地得到利用和发挥;同时,现代运动训练学研究表明,皮艇运动对全身肌肉力量的协调要求很高,所以,在平时的训练中,一定要重视肌肉的协调力量训练,从而更好地为提高训练水平服务。

4.发展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应注意的问题

4.1 突破传统力量训练的格局和禁锢,大胆借鉴和尝试新的训练方法

在实际皮艇力量训练的安排上,教练员和运动员应积极探索,解放思想,敢于创新,重视专项力量训练,提高力量训练的针对性。这就要求教练员和运动员认真钻研、研讨、学习和借鉴新的训练方法,例如:美国队在赛前训练中,很少采用杠铃器械进行力量训练,主要采用保持快速力量能力和专项力量协调发展的训练手段,更多的强调全身肌肉的协调用力和眼、手、腿的协调配合,倡导以较小强度的力量训练发展快速肌肉力量,在快速中强调肌肉的协调用力和与专项动作一致性,这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2 提高教练员和运动员认识程度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方案的制订者,运动员是运动训练的执行者,因此,教练员应转变训练模式,讲清专项力量训练的重要性,加强对运动员认识和理解的引导和教育,使他们明白专项力量训练与提高专项成绩之间的关系。在训练中采用灵活多变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此提高运动员对专项力量训练的兴趣和态度,彻底改变以往训练中的随意性、无目的性和机械重复的状况,把专项力量训练落到实处,提高训练效果。

4.3 重视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训练成绩提高

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运动实体中很重要的单位个体,因此,应营造浓厚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加强学习,尤其要加强文化知识和技术理论的学习,重视运动训练理论的学习和积累。另外,作为教练员要了解队员的特点、性格和特长,便于与运动员进行交流和沟通,像制定训练任务一样给队员提出学习要求,培养运动员良好的训练和比赛动机,努力把个人学习进步与运动训练水平提高有机地结合起来,立志成才,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教练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真正意义上做好运动员的“衣食父母”。

4.4 教练员灵活掌握测功仪或水上负重划的量和强度

利用测功仪或水上负重划,只是为训练提供了辅助练习,但在实际训练中,教练员应从运动员身体条件和状况、比赛周期以及体力上的反应来制定切实可行训练计划。全年训练计划、半年训练计划和每一次训练计划应针对皮艇项目的供能特点,科学合理地设计练习强度和练习动作,尽可能与水上动作保持一致性,以保证专项力量在水上运动的动作迁移,这样的训练才能接近专项接近比赛,符合实战要求。另外,在训练中还要建立科学的检测、分析和评价系统,积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信息材料,为良好的力量训练创造条件,确保力量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4.5 安排力量训练要重视全年的系统性

运动训练研究表明,经过系统力量训练的运动员,肌肉力量有很快的增长速度,一旦停止训练后,肌肉的力量消退也很快。因此,为使肌肉保持和发挥较好的力量作用和效果,在保证恢复和不出现肌肉损伤的前提下,应坚持力量的系统训练和全年训练,根据训练和比赛的需要,使机体局部的力量练习与整体的力量练习结合起来,使大肌肉群力量和小肌肉群力量练习结合起来,静力性肌肉练习和动力性肌肉练习结合起来,从而防止局部肌肉、韧带、关节负担过重而引起的运动损伤,或小部分肌肉得不到应有的力量增进。

4.6 皮艇运动员柔韧素质不可忽视

在加强以上肌肉力量训练的同时,还要加强皮艇运动员身体各部位的柔韧训练,尤其如肩关节、腰部周围关节、韧带和肌肉的伸展性,可以通过拉伸、延展、牵拉等动力性和静力性练习,以保证专项力量能最有效地利用和发挥作用。

5.结论

5.1 皮艇运动专项力量训练存在着传统肌肉力量训练的“痕迹”,训练形式单一枯燥,运动员练习兴趣不高,效果不明显;教练员应努力学习并积极引进先进的训练方法,大胆尝试创新,使肌肉用力形式和结构更符合皮艇运动专项技术的需要,突出训练的针对性和专项性,最大限度提高皮艇运动专项训练的实效性。

5.2 皮艇运动员常年训练和比赛,平时用于学习的时间少,知识结构和理论学习匮乏,其学习引导和教育亟待解决;教练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提高思想认识,结合运动员成长和生活进行有目的的引导和教育,提高他们理论指导实践的水平和能力,快出成绩,早出成绩。

5.3 教练员在制定皮艇训练和比赛各周期的训练计划时,要统筹安排,科学合理,既要考虑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增进的系统性,又要注意在肌肉力量增进同时,提高运动员肩部、腰部周围关节和韧带的柔韧性;重视协调肌肉的力量训练,同样是有效提高皮艇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水平重要的环节。

[1] 王建江,等.我国国家皮划艇项目高原训练的探索历程[J].浙江体育科学,2006,6.

[2] 刘丹.足球体能训练[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3] 毕红星.阐述游泳项目专项力量训练的新理念[J].浙江体育科学,2006,4.

G808

A

1008-7427(2012)03-0154-02

2012-01-15

猜你喜欢
皮艇训练方法教练员
谈高中数学习题训练方法与答题技巧
莫干山漂流记
壁球反手击球技术及其训练方法
论足球教练员的角色定位
跳远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方法
体育教练员面临的新挑战
划皮艇
简论1min跳绳训练方法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
教练员的执教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