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数学探究规律题型解法初探

2012-08-28 02:35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
中学数学杂志 2012年6期
关键词:个球实心球规律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实验初中 姚 凯

近年来,探索规律的题目成为数学中考的一个热点,目的是考查学生观察分析及探索的能力.题目一般分为题设和结论两部分,通常题设部分给出一些数量关系或图形变换关系,通过观察分析,要求学生找出这些关系中存在的规律.这种数学题目本身存在一种数学探索的思想,体现了数学思想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现规律.是中考的一个难点,越来越引起考生重视.

所谓规律探究型问题,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认知特点,分别从直观形象和抽象符号上进行规律探索,突出数学的生活化,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体验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与“经历”,使之拥有一定的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社会调查的经验,使学生经历探索事物间的数量关系并用字母和代数式表示的过程,建立初步的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进一步使学生体会到代数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下面我们根据几种不同类型的规律变化类型题进行分析.

一、规律探索型问题的分类

1.数列、代数式运算规律猜想型探究题

通常给定一些数字、代数式、等式或不等式,然后猜想其中蕴涵的规律,反映了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方法,考查了学生的分析、归纳、抽象、概括能力.一般解法是先写出数式的基本结构,然后通过横比(比较同一等式中不同部分的数量关系)或纵比(比较不同等式间相同位置的数量关系)找出各部分的特征,改写成要求的格式.

如:有一串单项式:a,2a2,3a3,4a4,…,19a19,20a20,那么第n个单项式是_______.

例1 (2011年湖南益阳,16题)观察下列算式:

①1×3-22=3-4=-1

②2×4-32=8-9=-1

③3×5-42=15-16=-1

……

(1)请你按以上规律写出第4个算式.

(2)把这个规律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出来.

(3)你认为(2)中所写出的式子一定成立吗?并说明理由.

解:(1)4×6-52=24-25=-1.

(2)答案不唯一.如n(n+2)-(n+1)2=-1.

(3)n(n+2)-(n+1)2=n2+2n-(n2+2n+10=n2+2n-n2-2n-1=-1.

猜想归纳是解决这类问题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已给出的材料和信息对研究的对象进行观察、实验、比较、归纳和分析综合,作出符合一定规律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从而发现一般规律.它是发现和认识规律的重要手段.平时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本,可以设计一些猜想性、类比性的活动,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试验等活动过程,在活动中通过对大量特殊情形的观察猜想出一般情形的结论,从而探索事物的内在规律.

2.图案变化规律探究题

图案变化规律题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探索发现有关图形所具有的规律性或不变性的问题,它往往给出了一组变化了的图形或条件,要求学生通过阅读、观察、分析、猜想来探索规律,它体现了“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考查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观察、联想、归纳的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题型可涉及填空、选择或解答.解决这类图形规律问题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数图形,将图形转化成数字规律,再用数字规律的解决问题,一种是通过图形的直观性,从图形中直接寻找规律.

例2 如图1是某同学在沙滩上用石子摆成的小房子.

图1

观察图形的变化规律,写出第n个小房子用了_________块石子.

答案:n(n+4).

例3 (2011年浙江省,10题)如图2,下面是按照一定规律画出的“数形图”,经观察可以发现:图A2比图A1多出2个“树枝”,图A3比图A2多出4个“树枝”,图A4比图A3多出8个“树枝”,……,照此规律,图A6比图A2多出“树枝”( ).

A.28 B.56 C.60 D.124

图2

答案:C.

图案、图表具有直观、形象、简明,包含的信息量多等特点,解决此类问题需要把“形”转化为“数”,考查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3.几何变化规律探究题

观察几何图形,根据题中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猜想下面所没有给出的图形变化情况、探究图形的变化和所求的结果、归纳总结发现规律.

例4 对面积为1的△ABC逐次进行以下操作:第一次操作,分别延长AB、BC、CA至点A1、B1、C1,使得A1B=2AB,B1C=2BC,C1A=2CA,顺次连接A1、B1、C1,得到△A1B1C1,记其面积为S1;第二次操作,分别延长A1B1、B1C1、C1A1至点A2、B2、C2,使得A2B1=2A1B1,B2C1=2B1C1,C2A1=2C1A1,顺次连接A2、B2、C2,得到△A2B2C2,记其面积为S2;…;按此规律继续下去,可得到△A5B5C5,则其面积S5=_____________.

图3

分析:几何变化规律探究题往往是根据计算推理、验证.

如图3,连接A1C,因为A1B=2AB,根据等高求面积,得到S△A1BC=2S△ABC,

同理S△A1B1C=2S△A1BC,所以S△A1B1B1=6S△ABC,S△C1B1C=6S△ABC,S△A1C1A=6S△ABC.

所以S△A1B1C1=19S△ABC,根据推理运算,不难计算出S5=195=2476099.

二、规律探索型问题常用解法

1.抓住条件中的变与不变

找数学规律的题目,都会涉及到一个或者几个变化的量.所谓找规律,多数情况下,是指变量的变化规律.所以,抓住了变量,就等于抓住了解决问题的关键.而这些变量通常按照一定的顺序给出,揭示的规律,常常包含着事物的序列号.

例5 观察下面两行数:

2,4 ,8 ,16 ,32,64,..(1)

5,7 ,11 ,19 ,35,67,..(2)

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取每行第十个数,求得他们的和.(要求写出最后的计算结果和详细解题过程)

解:第一组可以看出是2,第二组可以看出是第一组的每项都加3,即2+3,则第一组第十个数是210=1024,第二组第十个数是210+3得1027,两项相加得2051.

2.化繁为简,转形为数

有些题目看上去很大、图形很复杂,实际上,关键性的内容并不多.对题目做一番认真地分析,去粗取精,取伪存真,把其中主要的、关键的内容抽出来,题目的难度就会大幅度降低,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

例6(2011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将一些半径相同的小圆按如图4所示的规律摆放,请仔细观察,第n个图形有_________个小圆.(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

图4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事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更容易找到事物的变化规律.

3.寻找事物的循环节

有些题目包含着事物的循环规律,找到了事物的循环规律,其他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

例7(2011年玉林市中考)“观察下列球的排列规律(其中●是实心球,○是空心球):

从第1个球起到第2004个球止,共有实心球________个.

解:这些球,从左到右,按照固定的顺序排列,每隔10个球循环一次,循环节是●○○●●○○○○○.每个循环节里有3个实心球.我们只要知道2004包含有多少个循环节,就容易计算出实心球的个数.因为2004÷10=200(余4).所以,2004个球里有200个循环节,还余4个球.200个循环节里有200×3=600个实心球,剩下的4个球里有2个实心球.所以,一共有602个实心球.

规律探索型问题涉及的基础知识非常广泛,题目没有固定的形式,因此没有固定的解题方法.它既能充分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又能较好地考查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及发散思维的能力及创新意识,因而成为中考的热点.这就启发广大数学教师必须注重过程教学,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亲身参与、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数学之美,感受探索的愉悦,逐步培养学生的独立探究能力.

猜你喜欢
个球实心球规律
规律睡眠中医有妙招
“学、练、赛”一体化在实心球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为例
找规律 画一画 填一填
找排列规律
让实心球“飞”起来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踢你个球
巧解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