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2012-09-17 10:14周曼曹唯仪王玉蓉
中医药信息 2012年1期
关键词:比色法葡萄籽酚类

周曼,曹唯仪,王玉蓉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北京 100102)

葡萄籽主要含有多酚类物质(GPS),包括儿茶素类和原花青素类。其中儿茶素类包括儿茶素、表儿茶素及其没食子酸酯,是葡萄籽中主要的单聚体,也是原花青素寡聚体和多聚体的构成单位,在植物体内经生物化学反应而形成复杂的聚合物[1],是一种强抗氧化剂,其抗氧化功效是维生素C的20倍、维生素E的50倍;具有抗氧化及清除自由基、抗辐射、抗肿瘤、抗衰老、治疗心血管疾病、提高免疫功能、预防神经退行性改变等作用[2-4]。本文采用正交试验方法,以儿茶素为指标,筛选葡萄籽中多酚类有效部分的提取工艺,考察葡萄籽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

1 仪器与试药

RE52CS型旋转蒸发仪(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B-220型恒温水浴锅(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先科分光仪器有限公司);BSIIOS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市赛多利斯仪器系列有限公司);G16型医用高速离心机(安新白洋离心厂)。

儿茶素对照品(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批号110877-201102);葡萄籽(购自河北安国药材市场,经本校陈玉婷教授鉴定为正品);香草醛、甲醇、浓盐酸(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2.1.1 对照品储备液的制备 取105℃干燥至恒重的儿茶素对照品,精密称定20.18mg,置50mL量瓶中,加蒸馏水溶解并定容至刻度,即得。

2.1.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称取葡萄籽粗粉1.029 4g,置100mL圆底烧瓶中,加60%乙醇溶液50mL,水浴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水相转移至100mL量瓶中,蒸馏水稀释至刻度,定容[5]。取上述溶液4mL,离心30min(16 000r/min),取上清液,备用。

2.1.3 吸收波长的选择 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各0.5mL,置10mL比色管中(避光),加入3.0mL 4%香草醛甲醇溶液和1.5mL浓盐酸,混匀,室温放置显色15min[6]。以纯水为空白,在200~800nm波长范围内进行扫描,结果显示,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均在500nm处有最大吸收峰,确定吸收波长为500nm,见图1。

图1 对照品溶液和供试品溶液吸收波长扫描图

2.1.4 儿茶素标准曲线的制备 分别精密移取对照品储 备 液 1.0mL、3.0mL、4.0mL、5.0mL、7.0mL、8.0mL,置10mL量瓶中,加蒸馏水定容至刻度。分别移取上述不同浓度对照品溶液各0.5mL,置10mL比色管中(避光),加入3.0mL 4%香草醛甲醇溶液和1.5mL浓盐酸,混匀,室温放置显色15min。以纯水为空白,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吸光度(A)。以儿茶素浓度(X)为横坐标,吸光度(Y)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Y=1.773X+0.000 1,r=0.999 8。结果显示,儿茶素对照品在0.038 1~0.304 8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2 不同提取条件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2.2.1 乙醇浓度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准确称取葡萄籽粗粉5份,分别置于100mL圆底烧瓶中,依次加入8BV 20%、40%、60%、80%、95%的乙醇溶液,回流提取2次,每次30min,滤过,合并滤液,滤液减压浓缩回收乙醇,水相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摇匀,备用。精密量取2.0mL样品溶液,置10mL量瓶中,加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各乙醇浓度项下供试品溶液。取供试品溶液4mL,离心30min(16 000r/min),吸取上清液0.5mL,置10mL比色管中(避光),照儿茶素标准曲线制备项下的方法,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计算多酚得率。结果显示,40%、60%乙醇多酚得率较高,见图2。

图2 乙醇浓度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2.2.2 溶剂倍量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考察6BV、8BV、10BV、12BV及14BV溶剂倍量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其余操作同2.2.1。结果显示,10BV乙醇较为适宜,见图3。

图3 溶剂倍量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2.2.3 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考察提取时间 30、60、90、120、150min 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1.5h多酚得率可达90%以上,见图4。

图4 提取时间对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

2.3 正交试验优选 L9(34)正交试验方法考察乙醇浓度(A)、提取次数(B)和提取时间(C),10BV提取溶剂,以多酚含量为指标,并计算提取物干膏得率。结果见表1~3。

表1 L9(34)因素水平表

表2 正交试验与结果

表3 方差分析表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B因素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各因素对得率的影响次序为:B>C>A。A1B3C3为最佳提取方案,即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但是考虑到提取时间过长对多酚类成分的稳定性会有影响,拟对总提取时间做调整。

2.4 时间对比试验 以多酚类物质得率为指标,测定药材中多酚类成分的含量,验证优化工艺参数的可行性,结果见表4。

表4 时间对比试验 (n=3)

结果显示,提取时间延长,含量无显著性差异。综合考虑工业成本、提取效率,用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第1次2h,第2次1h,第3次1h,药材中多酚含量为2.31%,出膏率为7.11%。

3 讨论

葡萄籽中的含量测定方法主要有香草醛-盐酸比色法和铁盐催化比色法,但铁盐催化比色法对样品中含水量要求苛刻,显色温度较高,时间较长。因此,选择操作简便的香草醛-盐酸比色法。

通过单因素考察,分别比较了乙醇浓度、溶剂倍量、提取时间对提取多酚类成分工艺的影响,为正交试验提供合理可靠的考察因素和水平。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选出A1B3C3,即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每次2h,并对总提取时间做了调整。通过对比试验,得出提取时间延长,对含量无显著性影响。综合考虑工业成本、提取效率,最终确定用10倍量50%乙醇,提取3次,提取4h。

[1] 刘向荣,邓银华.葡萄籽多酚性成分对小鼠抗氧化作用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11):835 -837.

[2] 左媛,王晓闻.葡萄籽提取物研究进展综述[J].山西科技,2010,25(3):138-139.

[3] 杨立军.葡萄多酚的研究概况[J].海峡药学,2009,21(6):103-105.

[4] 高军涛,HuiruTang,侯京武,等.葡萄籽中多酚类物质对氧自由基清除作用的 ESR 研究[J].波谱学杂志,1999,16(5):409-415.

[5] 向阳,马龙,苏德奇.比色法测定葡萄皮和葡萄籽中的含量[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10):1228 -1229.

[6] 王光亚.保健食品功效成分检测方法[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159-160.

猜你喜欢
比色法葡萄籽酚类
吃葡萄籽可以防癌抗衰老吗?
葡萄籽在日化用品中的应用
倒挂金钩中酚类成分的研究
基于双重脱氧核酶的超灵敏比色法检测铜离子
黄荆酚类成分的研究
车前子酚类成分的研究
酶抑制—比色法检测聊城市果蔬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
吃葡萄要不要吐籽?
纸基微孔阵列芯片比色法检测乳酸脱氢酶
不从众,才会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