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生自我表露特点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2012-11-20 09:20杨继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高职生主观

王 慧 杨继平

跨文化研究表明,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文化下,个体自我表露的特点有显著差异[1]。因此研究中国文化下个体自我表露的特点是有意义的。半个世纪以来,国外心理学家主要从临床治疗的角度考察了自我表露的特点、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自我表露对心理治疗效果的影响等问题,得到了不少有价值的研究成果。而国内关于自我表露的研究较少,且要么局限于大学生群体,要么没有针对特定目标人来分析。处于21世纪之初的高职院校大学生,是大学生中最特殊的一族,他们或因家庭贫穷无法复学不得已来到高职院校,或因基础薄弱无法使高考成绩上台阶而无可奈何上高职院校。他们的自我表露既具有普通大学生的一般特点,也具有自己的独特性。而对于这一问题无人涉及。关于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国内外研究者认为自我表露有利于个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2-3]。但也有研究者指出自我表露可能会让个体冒遭受冷淡、排斥、失去控制和容易被出卖的风险。由于自我表露要冒一定的风险,我们有时会隐藏自己的感受,保护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受窥视。自我表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究竟如何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为此,本研究将主观幸福感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考察高职生高职学生的自我表露的特点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有着重大意义,也为高职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与针对性的就业心理指导。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取山西省综合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共300人作为被试,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4份,有效率为88%。其中男生占59.8%,女生占40.2%;大一占34.1%,大二占65.9%;理科占46.2%,文科占53.8%;农村占41.7%,城市占31.8%,乡镇占26.5%;独生子女占55.7%,非独生子女占44.3%。

1.2 方法

1.2.1 大学生自我表露问卷[4]我国学者杨爽参考Jourard开发的测量自我表露的内容问卷以及Kahn和Hassling编制的痛苦表露指数量表等,结合我国大学生的具体情况,编写测验项目。整个问卷有30个题目。问卷采用4级计分方式,4个层次依次记为1分、2分、3分和4分。计算各分量表题目的总分,分数范围介于30~120之间,得分越高说明自我表露水平越高。本次测验的信度为0.56,效度为0.61。

1.2.2 总体幸福感量表(GWB) 为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验工具,来评价被试对于幸福的陈述。由段建华修订。量表包括33个条目,得分越高,幸福感越高。量表单个项目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在0.48~0.78之间,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在0.91~0.95。本次测验的信度0.68,效度0.52。

1.3 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1.5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高职生自我表露的特点见表1。

表1 高职生自我表露水平在人口学变量上的状况比较

由表1可见,高职生女生的自我表露水平显著高于男生(P<0.05)。高职生大二与大一学生的自我表露水平无显著差异。高职生文科比理科学生更善于表达,但是差异不显著。高职生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表露水平高,但是差异不显著。

表2 高职生自我表露状况的城乡比较

表3 事后比较检验

由表2可见,就城乡状况而言,F值显著(F=5.619,P<0.05)。事后检验表明(见表3),城市与农村的高职生在自我表露上有显著差异,城市高于农村(P<0.05)。

2.2 高职生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 由表4可见,高职生的总体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弱相关;高职生对家人的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P<0.05);高职生对恋人、朋友的自我表露与主观幸福感无显著负相关。

表4 自我表露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

3 讨 论

3.1 高职生自我表露的特点 已有研究证明,男生的自我表露水平低于女生[5]。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一致,这可能与社会文化对高职生的性别角色期望有关。通常要求男性坚强、勇敢面对自己的一切;而对于女性则要求她们在沟通中与他人感情相融,可以展示自己的柔弱,富于情感、善解人意。大二学生自我表露水平高于大一,但不显著。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对最好异性朋友的表露水平随年级增长而提高,低年级的大学生自我表露显著低于高年级的自我表露[6]。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两个年级比较接近,他们的心理特点共同点大于不同点,都属于低年级,本身不存在差异。已有研究表明,理科学生自我表露程度显著低于文科学生[7],本研究和前人研究不相同。可能原因是高职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当中确实不存在显著差异,因此在专业上不显著。本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我表露水平高于非独生子女,但差异不显著,这可能与独生子女的生活环境有关,与非独生子女相比,他们缺乏兄弟姐妹的交流,因此他们有更多的心里话小秘密和别人分享。当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结果显示,高职生的自我表露具有城乡差异。城市生源比农村生源的学生自我表露程度显著的高。已有研究表明,来自农村的学生往往比来自城市的新生在适应方面心理压力更大,心理困惑与问题更多,可以说,低自我表露能力就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目前,我国农村经济、教育水平的滞后及文化模式的现状,容易导致农村生源的学生在刚踏人大学校门时比城市新生有更多的困难、压力和心理困扰,因此,农村学生在刚开始与他人交往时,往往显得自我表露水平较低,自然就会影响他们和谐人际关系的建立,比城市学生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3.2 高职生自我表露和主观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结果表明,主观幸福感与自我表露二者负相关但不显著。这个结论与已有研究结果青少年对家人的自我表露能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一致。有研究者指出自我表露可能会让个体冒遭受冷淡、排斥、失去控制和容易被出卖的风险[8]。由于自我表露要冒一定的风险,我们有时会隐藏自己的感受,保护自己的内部世界不受窥视。所以表露越多,幸福感越差。Smetana发现,父母对孩子越信任、对子女的问题有越高的接纳程度,则孩子的表露程度越高,保密性越少。因此本研究得出,自我表露是健康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自我表露可以预测主观幸福感,适度自我表露有利于维护自身心理健康。所以,为了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自我表露是一种值得选择的方式。

[1]Kito M.Self-disclosure in romantic relationships and friendships among American and Japanese college students[J].The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2005,145(2):127-140

[2]Matsushi ma R,Shiomi K.The effect of hesitancy toward and the motivation for self-disclosure on loneliness among Japanes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J].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2001,29(7):661-670

[3]李林英.大学生自我表露的比较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版,2003.5(1):12-15

[4]杨爽.大学生不同对象间自我表露的内容因素结构探析[D].开封:河南大学,2008

[5]智银利,陈会昌.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与自我表露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0):1140-1142

[6]孙丽丽.大学生自我表露特点及其与孤独感的相关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08

[7]金义华.理工科和文科女大学生性格特征的差异及成因[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2,14(2):80-82

[8]Dietz Uhler B,Bishop Clark C,Howard E.Formation of and adherence to a self-disclosure norm in an online chat[J].Cyber Psychology&Behavior,2005,8(2):114-120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高职生主观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与求职主动性关系实证研究
感恩团体心理辅导在高职生感恩教育中的实证研究
“美好生活”从主观愿望到执政理念的历史性提升
加一点儿主观感受的调料
当代女高职生婚恋观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对立与存在
如何引导高职生理解《三国演义》中的英雄情怀
主观指导与优劣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