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沪“小热昏”的缘起、传播及嬗变述略

2013-04-02 03:29刘廷新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梨膏宝林长生

刘廷新

(常州工学院师范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2)

“小热昏”俗称“卖梨膏糖的”,是长三角地区民间的一种曲艺(说唱)艺术,主要流行于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扬州四市,浙江省的杭州、嘉兴、湖州、宁波、金华等市,以及上海市全境。“小热昏”艺术说、唱结合,形式自由、简洁,常以单档或双档表演,表演者自操小锣、板等乐器伴奏。说唱内容以时事新闻和故事笑话为主,唱词通俗、诙谐,不时加以插科打诨,表演风趣、幽默,深受民众喜爱。

“小热昏”伴随着流动商贩兜售梨膏糖而产生,当初的卖糖人为了聚集人气,吸引路人驻足关注,便采用说笑话、唱新闻、讲故事的形式进行表演。每表演到关键时刻,众人正听到兴头上时,艺人便停止说唱,开始兜售梨膏糖,待卖出适量糖块后再接着表演。这样反复数次糖块就卖完了,卖糖人便结束表演收摊回家。后来,这种以说唱来卖梨膏糖的方式被广泛采用,其表演形式经过不断加工、提炼,演变为成熟的曲艺艺术。

“热昏”在吴方言中的意思是“因高烧发热、头脑发昏而胡言乱语”,有贬义。当初,“小热昏”艺人说唱的内容大多揭露社会时弊,嘲讽当局的阴暗面,有时也有表演者随意杜撰的内容和情节,以增加趣味性。为了逃避当局的问责和迫害,卖糖人便称自己是“热昏”了,别把说唱的内容当真。清末民初,杭州卖糖艺人杜宝林自取艺名“小热昏”,由于杜宝林说唱技艺出众,表演逼真、生动,在杭州、上海两地演艺界有着极高声望,弟子遍及江浙沪地区。于是,各地的卖糖人均称自己表演的是“小热昏”,久而久之,“小热昏”便成了这种艺术形式的称谓,并一直沿用至今。

进入21世纪以来,江浙沪各地对“小热昏”进行了抢救式挖掘和保护,在做好普查、调研的基础上,积极开展“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从2006年至今,“小热昏”已分别成为江苏省、浙江省和上海市的省(市)级“非遗”保护名录,“杭州小热昏”和“常州小热昏”先后被国务院确立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

一、“小热昏”艺术的缘起

“小热昏”是伴随着梨膏糖的兴起而产生的。据传,梨膏糖最早出现在唐贞观年间,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的历史。关于梨膏糖的产生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唐朝大臣魏征的母亲患咳疾多年,久治不愈,唐太宗得知此事便选派太医开出良方医治。由于熬出的药汁太苦,魏母无法下咽,无奈之下,魏征便在药汁中加入梨汁和糖一同熬制成膏状让母亲服用,哪知此药膏不仅口感好,而且疗效不错,不久就治愈了母亲的咳疾。后来,此药方由一名宫人私下带到宫外,得以在民间流传。另一种说法是唐太宗因劳累过度患上咳疾,太医熬制了药汁给太宗服用,由于药汁味苦而无法下咽,一名聪明的宫人便在熬药时加了些梨汁等甜品,并将药汁熬干做成块状,让太宗当作小食品来吃,太宗的咳疾不久就治愈了。太宗大悦,奖赏了这位宫人,并赐名该糖块为“梨膏糖”。

北宋年间,梨膏糖制作技艺已传入民间,在当时的社会状况和医疗条件下,这种既能治病又能做零食的糖块受到百姓的偏爱,销售有保障,一些人开始以做、卖梨膏糖为生,以京城汴京(开封)为中心的城市和乡镇出现了售卖梨膏糖的小商贩。南宋迁都临安(杭州)后,梨膏糖也经扬州传入江南地区。于是,苏南、浙北和上海一带成了梨膏糖的主要产销地区。

随着历史的延续,梨膏糖产业经历了元、明、清三朝的数百年时间而不衰。到了清朝末年,清政府内忧外患,百姓民不聊生,导致百姓的消费水平和社会购买力急剧下降,小商业和小作坊受到冲击,梨膏糖行业处境艰难,一批从业人员改行另谋出路。清光绪初年,有人为了维持生计开始走街串巷叫卖梨膏糖,之后出现了在街口、码头、集市、村头、庙会、节日等人口密集地摆摊售卖梨膏糖的小贩。为了吸引路人的关注,聚集人气,卖糖人开始以己之长表演些小节目供人观赏,开始是讲笑话、说故事和新闻,之后不断改进、完善,加入当地的民歌、小调和戏曲音乐,说、唱结合进行表演,表演一段后趁机卖些糖块,然后再表演、再卖糖,直到卖完梨膏糖为止。

现在,业界公认最早以说唱形式卖梨膏糖的是苏州人赵阿福①,史料记载他大约于1880年(光绪六年)在苏州玄妙观前以说唱的形式售卖梨膏糖。约10年之后(1890年),另一位苏州梨膏糖艺人陈长生在赵阿福的基础上发扬光大,创作了一些经典的段子,并吸收苏南民歌、小调和滩簧、宣卷、锡剧等音乐元素,加以整合和创新,使梨膏糖说唱艺术得以成熟。20世纪初,陈长生来到上海发展,很快就名声远扬,这一时期的说唱表演被称为“醒世说唱”。陈长生在上海收了陈国安(其儿子)、杜宝林、周阿根等几名徒弟,将自己的独门技艺传授给弟子,后经过其弟子代代相传,梨膏糖说唱传遍了江浙沪的广大地区。从上世纪的20年代开始,陈长生的高徒杜宝林红极一时,影响力远超其师父,他艺名叫“小热昏”,因其名气大,众人将梨膏糖说唱称为“小热昏”。于是,梨膏糖说唱由“醒世说唱”改称为“小热昏”②。

二、“小热昏”在江浙沪地区的传播

同为苏州人,而且都从事梨膏糖行业的赵阿福和陈长生,二者之间是否存在师徒关系,现在说法不一③。由于文献史料对此没有记载,加上时间久远无从考究,所以真伪难辨,难以还原真相。上海著名“小热昏”艺人徐和其认为,江浙沪“小热昏”应分为赵阿福和陈长生二大体系(以下简称“赵系”“陈系”)④。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赵阿福和陈长生先后来到上海发展,各自在城隍庙和天后宫摆摊说唱“小热昏”,售卖梨膏糖。当时的上海正处于繁荣的上升期,人们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上海滩来闯世界,“小热昏”和梨膏糖有着众多的观赏与消费群体,梨膏糖的销量很好,“小热昏”艺人的收入不菲。经数年经营,赵、陈二人在上海闯出了名头,成了上海滩的名艺人。之后,先后有一批青少年找赵、陈二人拜师学艺,二人因生意忙碌正缺帮手,便挑选了几名学徒。据资料记载,赵阿福的弟子有叶楚生、应保生、黄小弟、沈得宝、张云飞等,陈长生的徒弟有陈国安(其儿子)、杜宝林、周阿根等。

赵系“小热昏”现已有六代传人,虽然他们来自江浙沪各地,但大都以上海为根基,很少在异地授徒,其支系也没有走出大上海。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初的30年间,“小热昏”在上海兴盛一时,那一时期的上海是“小热昏”艺术的中心。因种种因素的制约,自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上海的“小热昏”艺人大多改行做滑稽演员,演评弹、独角戏、滑稽戏,或到公司和工厂上班,少有人以“小热昏”为生,之后几代 “小热昏”传人的情况也基本相同。自赵系“小热昏”第四代传人徐青山与徐和其相继去世后,上海市内已很难看到“小热昏”的表演,健在的“小热昏”传人已不常操练这门技艺,上海“小热昏”几近消失。

陈系“小热昏”可谓传遍四方,苏南和浙北的“小热昏”均是陈系“小热昏”的分支。陈长生的弟子杜宝林是杭州人,其悟性极高,说、唱、演俱佳,表演惟妙惟肖,生动形象。其学成回到杭州后,不仅以“小热昏”卖糖,还将“小热昏”表演形式引入到当地的“卖朝报”中,表演结合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加以创新和提炼,使得他表演的“小热昏”更具艺术性和观赏性。杜宝林创立了杭帮“小热昏”,并将“小热昏”艺术提升到新的高度,因其演技超群,上世纪20年代一度被请到杭州和上海的“大世界”娱乐场专门表演“小热昏”。杜宝林的弟子众多且代代相传,这些弟子中出了不少名艺人。可以说杭州“小热昏”是保护和传承最好的“小热昏”支系,杜宝林也是“小热昏”历史上影响最大的艺人。陈长生的儿子陈国安继承了父亲的衣钵,决心将父亲的事业发扬光大,在精心制糖、用心学艺的基础上,招收了包云飞、周福林⑤、陆保振、胡小文等几位弟子,其中包云飞和周福林是无锡人。上世纪20年代中后期,二人出师后周福林回无锡做梨膏糖,而包云飞则来到与无锡比邻的常州发展,他们分别创立了常州“小热昏”和无锡“小热昏”支系,其弟子和再传弟子至今已有4代。陆保振虽是苏州人,出师后来到嘉兴开创梨膏糖事业,创立了嘉兴“小热昏”支系。周阿根是位瞎子艺人,生于苏州,早年来到常州开设“小得利”梨膏糖店,是常州最早的“小热昏”。吴金寿于1927年随周阿根学艺,满师后在常州城隍庙一带单档说唱卖糖,1932年定居常州,与包云飞一道成为常州“小热昏”的代表人物。

三、“小热昏”的嬗变

(一)保持传统的苏派“小热昏”⑥

清朝末年“小热昏”在苏州起源以后,至20世纪20年代已传遍苏南地区,除苏州以外,无锡的周福林和常州的周阿根、包云飞、吴金寿创立了各自的梨膏糖市场和“小热昏”支系,“小热昏”成为苏南群众日常娱乐消遣的内容之一。

陈长生及其儿子陈国安成名后先后从苏州来到商贸发达的上海创业、授徒,加速了上海“小热昏”的繁盛。在苏州继续打拼的“小热昏”艺人在玄妙观、山塘街等地以“小热昏”卖糖,随着时局的变化,苏州的“小热昏”艺人艰难维持营生。由于收入微薄,加上生活清苦单调,无人愿意拜师学艺,仅有的几位学徒也是半途而废,无奈之下只能将这一技艺传给子女。至今,苏州尚健在的“小热昏”传人有徐洪法(80岁)、张志良(79岁)和蒋森涌(68岁)三人,他们的子女均有自己的职业,业余时间协助做做梨膏糖,但他们均不会表演“小热昏”。周福林深得陈国安和杜宝林二位师父的真传,苦练“小热昏”艺术,很快成为无锡地区的著名艺人,新中国成立前期其影响力甚至大于瞎子阿炳。其女儿周仁娣、女婿尤茂盛以及再传弟子陶希贤、杨菊芬、尤红泉等虽然经历过各种生活磨难和职业变更,至今仍操守着这一技艺,在锡惠公园和崇安寺还常常可见他(她)们表演“小热昏”。常州“小热昏”自周阿根开始,经包云飞、吴金寿的发展壮大,代代相传,今天已枝繁叶茂,其弟子和再传弟子共有六代,二十余人,范兆余、蔡茂山、叶莉莉、洪平等“小热昏”传人名声远扬,“常州小热昏”作为“小热昏”的代表性流派,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非遗”保护对象。

苏派“小热昏”历经百年发展和演变,各地“小热昏”虽然稍有差异,但总体存在两个特征,一是依然保持传统艺术形态,唱腔音乐多源自“无锡景”“哭七七”“茉莉花”等地方小调和锡剧、苏剧、滩簧、沪剧、越剧、滑稽戏等民间戏曲,演唱曲调有“梨膏糖调”、“三七赋”、“三跷赋”、“小锣赋”、“新闻调”、“杨柳青”、“苏武牧羊调”、“相思调”、“四季调”、“十劝世人”、“醒世曲”、“卖货调”等几十种之多。表演依然以单档和双档为主,一张长凳、一只糖箱、一副支架、一面小锣、一副三巧板组成全部家当,身穿长衫(或传统短衫)、头戴瓜皮帽,敲着小锣就可表演起来。表演依然按照开场、卖口、唱曲、卖糖、唱篇的程序依次进行,以《水果做亲》《卖梨膏糖》《除四害》《一条黄瓜三扁担》等传统曲目为主,新创的曲目并不多见。每次表演都会说上那句“啥人吃了我的梨膏糖,养个伲子白又胖”、“啥人吃了我的梨膏糖,肚里蛔虫全死光”、“啥人吃了我的梨膏糖,一夜困到大天亮”、“啥人吃了我的梨膏糖,财源茂盛通三江”等。二是“小热昏”没有走上专业舞台,依然属于草根艺术,仍与梨膏糖密不分离。作为一种衍生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小热昏”始终没有离开原有的生存空间,依然伴随售卖梨膏糖而生存繁衍,以普通百姓为消费对象,以简洁的形式、典型的说唱内容、滑稽的表演、鲜明的地方特色赢得观众和市场。在江苏省的苏锡常地区,无论在乡村还是城市,表演“小热昏”的地方一定可以买到梨膏糖,“小热昏”没有像其他艺术一样被纯粹地市场化、商业化,很好地保持了原生态,具有传统、古朴的艺术特性。

(二)不断创新的浙派“小热昏”

浙派“小热昏”的流传区域较广,各地的“小热昏”都经苏州或上海传入,由于同宗同源,最初的“小热昏”与苏沪一带的“小热昏”没有两样,由于区域文化存在差异,加上艺人自身素养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在传承的过程中各地“小热昏”发生了一些变异,其中尤以杭州“小热昏”最具代表性。

杭州“小热昏”的代表人物首推杜宝林。20世纪初,学成满师的杜宝林回到杭州后,把杭州街头说唱朝报的形式运用到卖梨膏糖上,一改过去卖糖艺人单纯唱小曲与说笑话的谋生方式,把说唱的内容由新闻朝报和生活趣事变为有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的说唱艺术。20世纪20年代,杭州“盖世界游乐场”和上海“大世界”先后邀请杜宝林前往演出,“小热昏”首次登上大雅之堂,成为当时流行的曲种。这时,众人纷纷拜杜宝林为师,逐步形成“小热昏”传人队伍,丁有生、朱克勤、俞笑飞、安忠文、徐筱安、周志华等一批弟子不断将“小热昏”发扬光大。1958年,杭州“小热昏”晋京参加全国曲艺汇演大获成功,在中南海受到周总理等中央领导的接见,创造了“小热昏”历史上的辉煌一页。随着历史的演变,杭州“小热昏”几经沉浮,进入21世纪以后,政府开始重视文化事业,在杭州市和浙江省政府的关心和支持下,杭州“小热昏”于2006年成为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对象。今天的杭州“小热昏”在艺术形态上更趋成熟,在表演形式、唱腔音乐、表演曲目、艺术风格、表演场合上有了较大的变化与创新,有时表演采用录音合成的小型乐队进行伴奏,其艺术性和感染力大为增强。周志华和徐筱安创作的反映时代风貌的优秀作品多次在浙江省的各级舞台上进行表演,屡获表彰和奖励。浙江“小热昏”已经脱离梨膏糖的束缚,发展为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舞台表演艺术。

近两年,杭州电视台推出了一档电视“小热昏”栏目——《阿六头说新闻》,由杭州“小热昏”国家级传承人周志华采用“小热昏”的形式说天下新闻。这一节目获得了较高的收视率,在当地有着较大的观众群体。可以说,这一形式是“小热昏”顺应时代潮流,保持与时俱进,进行现代传承的有益尝试,值得肯定和推崇。

(三)逐步演化的海派“小热昏”

1905年左右,苏州“小热昏”艺人陈长生来到上海创业,其表演的“小热昏”很受上海市民的喜爱,梨膏糖的生意十分红火,引得许多人前来拜师学艺,逐渐形成陈系“小热昏”。由于“小热昏”在上海声名鹊起,江浙一带的“小热昏”传人纷纷涌进大上海,形成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小热昏”在上海的繁盛时期。艺人们约定俗成地各划定一片城区经营梨膏糖生意,当时在上海有十多个固定表演“小热昏”的堂口。除陈长生外,陈国安、叶楚生、朱克勤、孙桂林、黄小弟、田桂宝、江一峰、徐和其、顾天笑、陈少璋、施笑翁、小春林、周长生等,是当时影响较大的上海“小热昏”艺人。

上海是一个近代发展起来的移民城市,这里经济发达,商贾云集,人口众多,文化构成复杂,娱乐消遣群体庞大,造就了文化艺术的兴盛和繁荣。这一时期,产生于清末的“文明戏”也是上海滩很受欢迎的滑稽艺术,同“小热昏”一样,是人们茶余饭后的主要消遣内容。1927年,杜宝林的弟子江笑笑和鲍乐乐来到上海,他们在从事“小热昏”艺术的同时,参与文明戏的表演与创新,与上海文明戏名家王无能、刘春山等人一道以文明戏为基础,吸纳“小热昏”的说唱形式与滑稽表演精髓,创立了“独角戏”艺术。于是,20世纪30年代的“独角戏”在上海兴盛起来。进入40年代后,在“独角戏”的基础上又出现了艺术更成熟的“滑稽戏”,而“滑稽戏”中同样采用了“小热昏”的表演形式和“卖口”技艺。从20年代的“小热昏”“文明戏”,到30年代的“独角戏”,再到40年代的“滑稽戏”,上海滩的娱乐业畸形繁荣,新的娱乐艺术不断涌现。尽管“小热昏”受到其他姊妹艺术的冲击,但“小热昏”拥有自己的观众群体,得以代代传承,经久不衰。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举国上下倡导“移风易俗、反对封建迷信”之风,庙会、集市活动基本停办,“小热昏”的生存空间不复存在。这时,上海市成立了“街头艺人改进协会”,有序引导“小热昏”等街头艺人改行另谋出路。于是,“小热昏”艺人纷纷改行,有的改说评话、评弹,有的改演滑稽,有的进入工厂、企业做工人。之后,上海“小热昏”一蹶不振,到80年代以后,上海“小热昏”已难得一见。今天,梨膏糖在上海仍有市场,但从业者已不会表演“小热昏”。上海“小热昏”虽然已成为人们的记忆,但经过历史的删汰,其艺术形式和滑稽技艺已融入到“独角戏”和“滑稽戏”中,其艺术精髓还在延续。值得一提的是,现在在全国有着较大影响的“海派清口”,其表演形式与内容与“小热昏”有着诸多类似之处,同样与“小热昏”有着必然的渊源关系。

注释:

①程勉中先生撰文认为:明朝万历年间的宫中艺人杨宁宇流落民间后,以做、卖梨膏糖为生,因是伶优出身,叫卖之声拖腔拖调,别有一种韵味。杨宁宇的这种叫卖声腔为“小热昏”的表演形式开创了基础。

②“醒世说唱”是早期梨膏糖艺人对自己说唱内容和表演形式的高度诠释,是梨膏糖说唱的标志和招牌,往往将这4个字刻在糖箱最醒目的位置。上世纪20年代梨膏糖说唱统称为“小热昏”后,“醒世说唱”少有人使用,糖箱上的招牌字也变成了“小热昏”。

③仲富兰、薛理勇等人撰文认为“赵阿福和陈长生是师徒关系”。而南歌、俞成伟等人的文章写到:“陈长生只是借鉴和模仿了赵阿福的说唱形式,二者间无直接的师徒关系。”

④由徐其和口述,俞成伟整理的文章《民间艺术“小热昏”记》中,不仅认为赵系、陈系是各自独立的“小热昏”体系,还列出了两个体系中历代传人的“世系表”,其可信度较高。

扬州“小热昏”与苏南及浙江、上海的“小热昏”有着较大的区别,至于其起源于何时已无从考证,在清末民初的一段时期曾较为兴盛。民国初年,扬州“小热昏”艺人曾推着独轮车、拉着老式手风琴、唱着扬州小调,到上海、苏州一带叫卖梨膏糖,对南方各地的“小热昏”产生过一定影响。随着南方“小热昏”艺术的逐步成熟,扬州“小热昏”没有了市场,就少有人南下叫卖梨膏糖了。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扬州“小热昏”逐步衰弱,到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扬州“小热昏”就已濒临失传。今天,扬州尚有做、卖梨膏糖的商家,但“小热昏”却消亡了。

⑤周福林早年在家乡无锡拜陈国安为师学唱“小热昏”,艺名“小得利”。后到上海谋生,受到杜宝林的赏识,被杜收为弟子,取艺名“小福林”。

⑥据调查,扬州“小热昏”现已失传,此处主要论述苏南“小热昏”的嬗变概况。

[参考文献]

[1]杨建新.杭州“小热昏”[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9.

[2]《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编撰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M].北京:中国ISBN中心出版社,1994.

[3]钱铁民,徐晓慧.无锡民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萃[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程勉中.梨膏糖与“小热昏”说唱艺术流变述略[J].戏文,1997(7):39-40.

[6]李燕.“杭州小热昏”的历史、现状与振兴对策[J].大众文艺,1997(6):106-107.

猜你喜欢
梨膏宝林长生
《力量》
手工制作之长生花
金川雪梨膏 止咳化痰好处多
淘气的我
孙思邈的长生之道——饮食之道
Application of real space Kerker method in simulating gate-all-around nanowire transistors with realistic discrete dopants∗
Reduced technique for modeling electromagnetic immunity on braid shielding cable bundles∗
“养路铁人”金宝林
秋梨膏先生
蜜蜂、蝴蝶,甲壳虫乐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