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德尔菲法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

2013-04-04 00:40丁美华侯进沙莎刘薇群
上海医药 2013年8期
关键词:函询社区卫生居家

丁美华 侯进 沙莎 刘薇群

(1.上海市浦东新区六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上海 201322;2.同济大学医学院 上海 200092;3.上海市浦东新区周浦医院 上海 201318)

冠心病是世界人口死因构成比最大的疾病,被称为“第一杀手”[1]。近年来,我国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呈迅速上升趋势[2]。预计到2020年,冠心病将成为全世界最首要的死亡原因和最大的疾病负担[3]。源于第3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2003年中国35~74岁人群冠心病直接经济负担为157.1亿元。因冠心病防治知识普及不够,冠心病存在三高一多现象:即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居家养老造成的疾病治疗管理不利,导致有效生命年的减少,疾病负担沉重,因此冠心病防控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本研究旨在通过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整合卫生资源,减轻患者负担,达到优化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目的。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根据专家咨询法的特点与研究目的,确定专家入选条件及专业特长。纳入标准为:①冠心病专科医生、冠心病专病护理专家、社区护理专家或二/三级护理管理专家;②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③愿意参与本研究两轮专家咨询。上海市范围内15名函询对象最终入选,其中女13位,男2位;年龄(38.8±6.3)岁;工作年限(19.3±5.4)年,从事管理工作年限(8.3±5.5)年;职称为正高7人,副高8人;博士2人,硕士3人,本科8人,大专2人。所有专家均认为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非常有必要。

1.2 方法

1.2.1 第1轮函询

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和质性访谈结果,由研究组成员初步拟定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第1轮函询信。问卷内容包括:①问卷填写说明及要求。②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健康管理模式的问卷。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中一级管理指标3个、二级管理指标6个,专家对每个条目的赞同程度分为“完全同意”、“修改后同意”、“不同意建议删除”三个等级,并设有修改意见栏,专家可对条目进行修改、补充、删减。③专家一般情况调查表,包括专家的一般情况(性别、年龄、学历、职务、职称、从事管理工作年限、总体工作年限等)、对居家养老工作和冠心病的熟悉程度与对本研究的判断依据、对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必要性的认可度等。结合专家意见和统计学结果对第1轮问卷进行修改、删减与补充,形成第2轮函询信。

1.2.2 第2轮函询

第2轮函询内容包括:①对第1轮专家意见的反馈。②问卷填写说明及要求。③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问卷。每个条目的重要性评价标准同第一轮,并附上第1轮的统计结果。让各位专家参考第1轮的结果反馈再次进行判断,并进一步提出修改意见。

1.2.3 函询信发放

采用电子邮件和纸质函询信相结合的方式发放和回收函询信,专人进行电话或邮件填写指导,确保函询信的有效率。

1.2.4 筛选标准

参考相关文献[4-5],以重要性赋值均数>3.5,满分比>20%和变异系数>20%为筛选标准,结合专家意见和统计结果进行条目筛选。

1.3 统计学方法

利用Excel 2010和SPSS 14.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条目的算术平均数、满分、变异系数,各级指标的肯德尔(Kendall)协调系数(W)并对其显著性进行检验,运用专家排序法原理计算各指标的权重。

2 结果

2.1 专家的积极系数

用函询信的有效回收率表示。本研究第1轮发放问卷15份,回收有效函询信15份,有效回收率为100%;第2轮发放函询信15份,回收有效问卷15份,有效回收率依然为100%。

2.2 专家的权威程度( Cr )

由专家对问题进行判断的依据(用判断系数Ca表示)和专家对问题的熟悉程度(用熟悉程度系数Cs表示)两个因素决定[6-7]。这两项指标值的获得以专家自我评价为主。计算公式为Cr=(Ca+ Cs)/2。本研究Cr=0.86,一般Cr>0.70为可接受,由此可见专家对本研究具有较好的权威性,函询结果可信。

2.3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显著性检验[8]

第2轮专家咨询后,计算专家意见的肯德尔(Kendall)协调系数(W)并对其显著性进行检验,检查专家对各级指标评价结果的一致性程度(表1)。

表1 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及其显著性检验

2.4 两轮专家函询指标修改情况

在第1轮专家函询中,共修改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一级管理指标0项,二级管理指标6项。通过第1轮函询之后的修改和反馈,已经对于一些统计结果不符合筛选标准的指标给予删除。因此在第2轮函询后,结合统计结果、筛选标准和专家意见,未进行指标修改。

2.5 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构成

函询最终形成构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包括冠心病居家养老健康管理小组(包括全科医师、家庭护士和健康管理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三级综合性医院3个一级管理指标;上门服务,直接实施治疗和护理工作、随访管理,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心血管疾病病例进行登记和报告、落实健康咨询和健康教育以及健康促进工作、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冠心病居家养老健康管理小组的技术指导和培训,以及落实远程医疗、远程咨询等指导工作6个二级管理指标(表2)。

表2 社区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指标

3 讨论

3.1 研究结果的可靠性

德尔菲法又称为专家函询调查法,是通过采取匿名的方式广泛征求专家意见,经过反复多次的信息交流和反馈修正,使专家的意见逐步趋向一致,最后根据专家的综合意见,从而对评价对象作出评价的一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预测、评价方法。本研究两轮调查问卷的回收率均在100%,不仅满足统计学的要求,同时也反映了专家对此项研究的关心和支持。在调查中,专家均提出了多项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反映了专家对此次调查的参与程度。选择专家是利用德尔菲法进行研究的成败关键,专家应具有较好的学科代表性和地区代表性。选取15名上海市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冠心病专科医生、冠心病专病护理专家、社区护理专家和二/三级护理管理专家,同时要求具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副主任护师、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优秀护理和心内科专家作为函询对象。经统计,专家的权威系数为0.86,证明专家的权威程度较高。从表1中不难看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各级评价指标的专家协调系数显著性检验均P<0.001,表明专家对指标重要性程度的意见协调一致。

3.2 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基本特征

3.2.1 既满足居家愿望,又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人口老龄化水平逐渐升高,冠心病患者数量日益增加,而老人子女却逐渐减少,因此人口老龄化面临着双重挑战,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正是为适应这种需要而提出的。它将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进行有机结合,顺应了人口老龄化的客观要求,满足老人居家的愿望,通过社区服务来弥补家庭养老的不足,同时也利用二、三级医院的专业诊疗资源实施远程咨询和管理,是解决城市老年人养老的经济适宜方式。同时,通过有效的健康管理,运用现代的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及时发现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协调整合不同级别、不同类型、不同任务的医疗机构资源,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的目的。

3.2.2 三级联动,实现续、动态、全程的健康管理

通过冠心病居家养老健康管理小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二、三级综合性医院三个层面的分工协作,共同努力,对为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提供高效、安全、优质、无缝隙的一体化健康和疾病相关服务,从而促进患者的健康,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冠心病高危人群开展定期检查和危险因素监测,争取早发现、早治疗;对现有的冠心病患者开展个性化治疗、健康教育和定期随访,控制慢性病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对社区居民连续、动态、全程的健康管理。

3.3 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意义及优势

3.3.1 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六位一体”功能

即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为一体的服务模式。运用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开展防治工作,集中于转诊、保健、康复、健康教育4个方面。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针对社区人群开展了冠心病疾病知识的普及教育活动,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针对性的对冠心病患者开展了监测和干预实验,这都充分发挥了社区卫生的六位一体功能,引导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积极转变。

3.3.2 提高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减少慢性并发症

冠心病诊断水平治疗技术的提高依赖于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使冠心病防治科研工作如虎添翼。各种科研突破、创造方法不断应用于临床,如放射技术、超声技术、冠状动脉造影技术明显提高了冠心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运用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利用二、三级医院的医疗资源,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例如不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传递冠心病的疾病信息、预防方法、开展系列讲座或社区义诊咨询为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的核心内容,促使个体或群体改变不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居家养老冠心病患者的诊断率,减少慢性并发症的发生,也将对慢性病的管理起到深远的影响。

4 总结

随着我国老龄化产生的不仅有“空巢老人”现象,还有“患病空巢老人”现象。这是现今社会医疗和养老模式面临的新挑战:养老和治疗双重问题都亟待解决。当然,社区养老和养老机构养老是目前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但这并不能够解决我国现有的所有患病老人的治疗和养老问题。因此多元化的养老方式和合理有效的治疗途径会成为我国养老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本研究单从冠心病居家养老患者的健康管理出发,初步建立了居家养老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希望借此模式的开展,抛砖引玉,将慢性病居家养老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进一步进行发展,从而有效应对养老资源紧缺的现状,通过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把患病老人养老问题“转危为安”,在让老人安度晚年的同时,整合医疗资源,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郭燕宏.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抑郁状态调查[J].护理学杂志, 2005, 20(3): 19.

[2] Moran A, Zhao D, Gu DF,et al.The future impact of population growth and aging 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in China:projections from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olicy mondel-China[J].BMC Public Health, 2008, 27(8): 394.

[3] 王穗琼, 廖广仁, 赖华伟.冠心病患者二级预防用药依从性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药房, 2008, 19(11): 874-875.

[4] 关勋强, 李瑞兴, 刘运成.医学研究生教育评价研究与实践[M].北京: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1: 80-84.

[5] 郭秀华.实用医学调查分析技术[M].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5: 35-37, 237-239.

[6] 曾光.现代流行病学方法与应用[M].北京: 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4: 250-270.

[7] 梁万年.医学科研方法[M].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237-238.

[8] 程综, 刘一志, 王如德, 等.Kendall协调系数W检验及其SPSS实现[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0, 31(7): 487-490.

猜你喜欢
函询社区卫生居家
为您的居家健康生活 撑起一把保护绿伞
居家好物,为你打造更浪漫的家
函询岂是走过场
staycation居家假期
函询岂是走过场
发挥谈话函询『百分百』作用坚决防止『浅谈(函)辄止』
履职尽责加快社区卫生服务建设
嫩江县“广、严、实”做好组织函询工作
社区卫生发展“老大难”还在
社区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