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生化检查在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

2013-05-30 07:35刘柱深
当代医学 2013年18期
关键词:骨髓瘤血钙多发性

刘柱深

多发性骨髓瘤是单克隆浆细胞发生恶性增殖的一种疾病,其发病率约十万分四,占恶性血液病的10%左右,占所有恶性肿瘤的1%左右,且每年都呈上升趋势[1]。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分期阶段的差异,导致其疾病严重程度也有所差异,治疗的措施也要相应改变,从而使患者的生存质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所以其分期对预后判断、病情的监测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都非常重要。而在辅助骨髓瘤分期中常规实验室检查起到无比重要的作用,患者体内肿瘤细胞的负荷可以通过C反应蛋白(CRP)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来反映,而患者受损的严重程度则可以通过ALB(白蛋白)、GLO(球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ESR)来反映,这都与患者生存时间的长短有着无比紧密的关系。因此患者分期的意义会因不同的实验室指标而不尽相同,两者相互补充,共同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2]。本研究回顾并且分析我院在一段时间内所确诊的63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利用SD分期标准对其进行分期观察,比较各个时期的患者生化指标,并探讨在多发性骨髓瘤临床分期中常规生化检查的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4年1月-2010年1月接收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63 例,患者均符合国际制定的诊断标准[3],其中男32 例,平均年龄70 岁;女31 例,平均年龄(66±4.5)岁,男女比例是1.03∶1。其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大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大多数也伴有其他常见的老年病,合并肝硬化5 例,合并慢、急性肾功能不全或肾功能衰竭患者28 例,合并肺炎患者28 例,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26 例。

1.2 方法 首先对所有患者血钙水平按公式校正,当结果显示校正后的血钙,血钙水平高于2.75 mmol/L的症状可以定为高钙血症,然后比较经过血清ALB校正前后的高钙血症发病率。由此按照DS分期标准可以将患者分为Ⅰ、Ⅱ、Ⅲ期3 个小组,最后比较分析这3 个小组之间LDH、微球蛋白(MG)、CRP等的差异,并且分析MG与其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

1.3 统计学方法 相关数据采用SPSS 13.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过测定血清ALB浓度对患者的血钙水平进行校正,结果发现校正前患者高钙血症发病率为17.46%,校正后患者的发病率变为38.10%,χ2=8.76,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Ⅰ期患者校正前后血钙水平的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但是Ⅱ、Ⅲ期患者校正前后血钙浓度的差异有统计意义,χ2=9.11,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具体数据见表1。通过各期患者的实验室检查显示,LDH和CRP在3 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GLO/ALB和ESR在3 期中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χ2=10.23,P<0.05,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经血清Alb校正前后多发性骨髓瘤各期患者血钙水平

表2 不同分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实验室检查的比较

3 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的异质性强,是起源于前B细胞的一种最常见的恶性浆细胞疾病,其临床症状呈隐藏化、多样化,一般症状无特异性,容易导致误诊、漏诊的发生,从而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往往使患者在被确诊时就已处于晚期。因此,如何通过有价值的实验室检测指标以及结合此病的分期标准来及时准确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情况,已经成为该病临床诊断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4-5]。这也是引起误诊漏诊的一个重要因素。

而通过常规实验室检查可以看出,II、Ⅲ期校正前后患者的血钙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校正之后患者高钙血症发生率为38.10%,高于校正前的发病率,与张曦等[6]报道的结果相同。该病患者因为恶性增殖的浆细胞分泌许多异常的免疫蛋白,抑制ALB的分泌,并且很多患者肝功能受伤害,导致ALB合成下降,另外肿瘤患者在晚期常伴有白血症,这也可能会使真实的血钙水平被掩盖。而如果低估了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血钙水平则会直接导致严重后果,因为高钙血症本身会加重患者的肾脏伤害,严重者更会导致肾功能不全。而经过校正的血钙比未经过校正的钙更能准确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这无论是对多发性骨髓瘤的准确分期还是对疾病的判断,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CRP及LDH的差异在不同的分期之间无统计学意义,而ALB、ESR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些专家指出,血清可以作为反映多发性骨髓瘤病情轻重的常规性指标。低清蛋白症患者本身其实就挺严重,营养状态很差,肿瘤病状况也很明显,受感染的几率也就相对增高。研究表明,严重的低清蛋白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感染高危因素,其感染之后病死率非常高。A/G与GLO、ALB单独相比,能更加灵敏反映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发展的情况,通过指导并制定相对更加合理的治疗方案,是因为患者本身就同时有低清蛋白血症和高球蛋白血症,两者的比值比单一的指标变化幅度会更大一些。ESR则是能够反映身体状态异常的非特异性指标,它在感染、发热、外伤等病状态下都会有所升高,而很多患者的ESR都会相应的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不过鉴于其特异性较低,所以其临床意义并不是很大。

CRP和LDH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肿瘤状态。CRP属于急性反应蛋白之一,一般受诱导在肝脏内合成,理论上而言,患者的CRP一般都会升高,而且会因分期增加而随之增高。LDH则属于糖酵解酶的一种,主要存在于肾脏、骨骼肌、肝脾和肿瘤组织中,在红细胞中含量很丰富,其水平的升高跟肿瘤量的增加息息相关[6]。但是,实验发现CRP和LDH在3 个分期之间的差异无统计意义,这可能是多发性骨髓瘤发病一般在老年人群体的原因,而且很多老年患者都往往伴有肝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疾病和肺部感染等老年病,这些老年病都可以导致LDH和CRP的异常升高,从而干扰多发性骨髓瘤中CRP和LDH的分析和判断[7]。

综上所述,GLO、A/G及ALB等在不同分期的多发性骨髓瘤中是呈梯度变化的,CRP能够用在间接反映患者体内肿瘤量上,而在辅助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和判断病情中,提示这些生化指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多发性骨髓瘤病情监测以及临床分析中,常规的生化检查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也能为DS分期提供一些必需的辅助信息,而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检查能为该病的临床作进一步的选择治疗方案时提供更准确的实验室数据支持。

[1]杨新宇,方亦兵,肖佩玲,等.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钙异常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0):7-8.

[2]何群,祝焱,陈曙平,等.多发性骨髓瘤97 例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08,35(16):917-918.

[3]关则兵,叶昌雄.含吡柔比星与多柔比星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效果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1,17(20):125-126.

[4]白砚霞,陆敏秋,李真,等.多发性骨髓瘤医院感染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9):1261-1263.

[5]杨渝伟,薛冰蓉,陈小红,等.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多发性骨髓瘤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12-14,45.

[6]张曦,常春康,吴凌云,等.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清蛋白校正后高血钙发生率的研究[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3):233-235.

[7]沈华英,石永兵,施晓松,等.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害38 例临床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28(4):636-637.

猜你喜欢
骨髓瘤血钙多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围产期奶牛血钙影响因素及其与生产性能关系分析
骨髓瘤相关性肾轻链淀粉样变1例
氟斑牙患儿ERα启动子区甲基化率与血钙和尿氟的相关性
术前血钙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比对肾透明细胞癌预后的价值分析
微RNA-34a在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坚固内固定术联合牵引在颌面骨多发性骨折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