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2型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

2013-08-15 00:46孙春秀张彦芳左江华杜秋香
中国医学装备 2013年10期
关键词:基底膜糖化肾小球

孙春秀 徐 宁 张彦芳 左江华 杜秋香

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试通常可以反映患者近8~12周的血糖控制情况,是衡量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也是临床评定糖尿病(DM)病情及治疗预后的“金标准”[1-2]。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约40%的糖尿病患者会出现此并发症。尿微量白蛋白(m-ALB)是糖尿病肾脏微血管损害的检测指标,本研究通过检测42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70例健康者的HbAlc、m-ALB、FBG、CHo、TG、LDL-C、HDL-C和血常规,以探讨上述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及对DM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价值[3]。

l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照组,健康人70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27例;年龄21~54岁、平均年龄41.2岁。均排除高血压、糖尿病及其他和肾病有关病史。

糖尿病组,选取2009年10月至20010年1月于本院住院或门诊病例42例,其中男性28例、女性14例;年龄34~72岁、平均年龄51.2岁;病程2~20年。均按WHO诊断标准确诊,并根据HbAIc水平分为低值组12例(HbAIc<6.790%)、中值组15例(HbAlC6.8%~10%)和高值组15例(HbAlc>10.1%)。

1.2 设备

深圳迈瑞有限公司生产BS一4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深圳迈瑞有限公司提供[4]。

1.3 方法

于空腹且禁食12 h以上采集血液标本,尿液收集自夜间22∶00~次日6∶00混匀标本。HbAIc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m-ALB采用金标试条法,FBG检测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CHo检测采用胆固醇氧化酶法,TG检测采用磷酸甘油氧化酶,LDL-C和HDL-C检测采用直接酶法。

1.4 统计学处理

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各参数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比较

HbAlc、FBG、CHo、TG、LDL-C、m-ALB的浓度显著增高,HDL-C的浓度显著降低。两组人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8,P<0.05)。

2.2 糖尿病组各项指标比较

糖尿病组中不同HbAlc水平各组间的m-ALB、FBG、CH、TG、HDL-C、LDL-C的测定结果:①HbAlc与m-ALB比较:HbAIc水平增高,m-ALB水平随之增高,二者呈明显正相关(r=0.99,P<0.01):②HbAlc与FBG比较:HbAlc水平增高,FBG水平随之增高;③HbAlc与血脂各项的比较:HbAlc水平增高,CHo、TG、LDL-C增高,HDL-C降低,但各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P>0.05),HbAlc与血脂各项指标间无相关性。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饮食结构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随之升高,其并发症也成为常见病。DN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一旦发生,肾功能常呈进行性恶化,故早期诊断,给予及时治疗,对改善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HbAlc增高对人体的影响:①可改变红细胞对氧的亲和,使组织与细胞缺氧,加速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形成;②可引起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诱发糖尿病肾病;③可引起血脂和血粘稠度增高,是心血管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因此,监测HbAlc不仅对糖尿病患者疾病控制情况,并发症的预测情况,还是糖尿病患者的筛选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5]。

人体血液中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与血糖结合的产物是HbAlc,血糖和血红蛋白的结合生成HbAlc是不可逆反应,并与血糖浓度成正比。实验表明,HbAIc参与微血管损伤的过程[6]。因此HbAlc可作为反映糖尿病患者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的指标。当机体处于高糖环境时,必然改变非酶催化的化学性糖化反应的平衡,加快糖化反应速度,临床上直接表现为HbAlc的指标持续增高[7]。这些糖化后功能异常的蛋白质,在器官损害中起重要作用。临床上表现为微循环血管壁的变硬,弹性降低,渗透性增加,进而体现微循环血管系统的慢性损伤[8]。这些慢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心血管系统、肾脏、视网膜和四肢末梢等微循环血管丰富的部位。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良时,TG增加,脂蛋白氧化,脂蛋白酶活性增高,导致氧化蛋白成分和LDL-C增加。这些也是血管内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的胞浆毒性并参与动脉硬化的发生[9]。

m-ALB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的早期肾脏受损的表现。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m-ALB都是因起始原因不同造成的肾脏固有细胞的损伤,使肾脏固有细胞的结构发生改变,功能随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在尿液中的体现[10]。正常肾小球基底膜具有滤过功能,少量滤过的尿ALB95%又在近曲小管被重吸收,故尿中ALB的含量极低。当血糖浓度增高,HbAlc合成增多,氧合Hb减少,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肾脏微血管出现灌注不良,引起组织细胞缺血缺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释放出内皮素等血管活性物质。致肾血管收缩,阻力升高,肾血流下降,肾小球硬化,基底膜通透性增高,ALB漏出,同时肾小球基底膜结构蛋白的非酶糖化,引起基底膜电荷屏障缺陷,也导致尿蛋白产生[11]。升高的脂类沉积在肾小球基底膜。刺激基底膜细胞增殖和细胞外间质生成,使肾小球毛细血管张力改变,引起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使肾小球处于高过滤状态,引起肾损伤。高血糖对肾脏损害除了致HbAlc合成增多外,可使血液粘稠度增加,影响肾供血[12]。研究结果表明,糖尿病肾脏微血管病变程度与HbAlc的增高有关。HbAlc的增高、TG、HDL—C和LDL-C的异常可增加尿蛋白的排出,使糖尿病患者肾脏微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增高。m—ALB是糖尿病早期肾脏损害的灵敏指标。其与HbAlc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预防、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1]王小燕,史京衡,李文君,等.糖尿病肾病易患因素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01,13(1):28-29.

[2]李钟响.糖化血红蛋F-t检测对糖尿病诊断、血糖控制及疗效评价的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110-113.

[3]韩玲.糖尿病肾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探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4):429.

[4]张秀明,李继斋,魏明竞,等.现代临床生化检验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324.

[5]李慧萍,安玉英,沙拉买提.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诊断及监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30-1731.

[6]沈秀芬,李江,梁先念.糖化血红蛋白与尿微量蛋白检测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5):352-354.

[7]程苏琴,朱美财.尿微量白蛋白在糖尿病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7):740-747.

[8]李英,徐景,井楠.糖化血红蛋自、尿微量白蛋白测定判定2型糖尿病患者肾损害程度的探讨[J].天津医药,2003,30(5):280.

[9]陈宁安,刘运河.糖尿病和高血压早期损害检测[J].国外医学:泌尿系统分册,2010,11(21):1990.

[10]佘志玲,张国英,吕连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肾功能损害中的应用[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33(5):2793-2794.

[11]吴学飞,巢囤祥,杨立坤.尿微量白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8,7(12):7-8.

[12]王芳,刘春艳.糖尿病肾病检验指标的临床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10,40(8):63-64.

猜你喜欢
基底膜糖化肾小球
新生小鼠耳蜗基底膜的取材培养技术*
赵振昌教授治疗急性肾小球肾炎经验
白藜芦醇改善高糖引起肾小球系膜细胞损伤的作用研究
糖尿病患者为何要做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应用安琪酿酒曲糖化工艺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
基于螺旋型耳蜗的数值分析
皮肤中基底膜的结构与功能
豚鼠耳蜗基底膜振动的测试方法
肾小球系膜细胞与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