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国内影视产业的辉煌与症结①

2013-08-15 00:44韩宇宏
中州学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影视

韩宇宏

新世纪以来,国内影视创作发生了一系列显著的变化,影视产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新世纪,民营影视制作机构大规模发展②。2002年,北京的影视制作公司有80到100家左右,2007年,全国注册的影视公司有一千多家;但民营影视制作机构真正可以不买厂标、独立拍电影,至少在内陆边远省份是近四五年的事。所以,影视行业较为突出的体制改革还是发生在新世纪。

——新世纪,中国大陆电影由低谷迅速蹿升至巅峰:电影产量由几十部飙升至2010年的526部,仅次于美国和印度,位居世界第三;票房则由不足10亿发展到突破百亿。

——新世纪,由电影院变过去的录像厅又变回电影院;电影厂由转拍电视剧、卖厂标、甚至卖地,到回归拍电影。

——新世纪,大陆出现了一批深具市场号召力的演员和导演。“随着最近几年中国电影的飞速发展,内地导演的‘亿元俱乐部’成员数量暴增。2009年以前,只有5位导演拍摄过票房过亿的电影:张华勋、于本正、张艺谋、冯小刚和陈凯歌;尤其是后三位导演,在很长时间内几乎就是‘亿元俱乐部’的代名词。2009年,‘亿元俱乐部’的成员暴增至11位。2010年,又增加了胡玫、丁晨、徐静蕾和姜文四位‘新人’。而2011年新年刚过,《武林外传》的导演尚敬和《将爱情进行到底》的导演张一白就马不停蹄地加入。”③

——新世纪,大陆出现了由民营公司独立制作的票房标杆式的大片,如《英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等。2009年,《建国大业》(导演韩三平,此片以国营电影制作机构为主拍摄)票房4亿多元;2010年,《唐山大地震》票房6亿多元,年底上演的姜文的《让子弹飞》创出了7亿多元的票房新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张艺谋的《英雄》,它不仅是国内第一部票房过亿元的影片,而且创造了“国内票房2.5亿,海外票房11亿”④的奇迹。其风头盖过了当年引进的所有外国影片!其国内票房近年虽不断有人超越,但其海外票房至今无人望其项背。海外票房一直是大陆电影的短板、软肋和深切的内心之痛!

——新世纪,国内电视剧产量一直保持在15000集左右,给电视台带来的广告收入却由区区20多亿发展到60亿,2010年又跃升至300亿元⑤!

——新世纪,影视剧、特别是电影制作开始出现国际化趋势。不仅部分演员、外景地取自国门之外,就是化妆、烟火、效果、后期制作等,也都由国外的专业团队来完成。

——新世纪,影视剧创作与网络形成互动,网络不仅是影视剧宣传推介的重要媒介与播出的重要平台和载体;而且网络小说更是近年高收视率影视剧创作的“源头活水”,网络语言成为走红影视剧大受欢迎最生猛“给力”的元素!

——新世纪,影视剧题材出现了大反转,不仅出现了许多国共双方特工人员在敌后有意无意地相互配合、共赴国难、联合抗日,甚至有正规部队在战场上把鲜血流在一起而壮烈殉国的作品,如《中国兄弟连》;还有许多歌颂国民党部队在正面战场特别是印度缅甸战场远征军浴血抗战的作品,如《我的团长我的团》、《中国远征军》等。

——新世纪,影视剧作品中还出现了一大批以往完全不可思议的“另类英雄形象”,如《亮剑》中的李云龙,《狼毒花》中的常发,《铁梨花》中的铁梨花,《雪豹》中的周卫国,《我的兄弟叫顺溜》中的顺溜等。就是其中的某些“反派”人物,如《铁梨花》中的魏司令也都变了很大模样,令人一下子不敢相认。

最显著的转折发生在2002年。这一年,电影的制作发行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这一年初冬,党的十六大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工作目标。“几乎应声而落,一年后的《英雄》解释了电影业‘松绑’的价值。这个由民营机构‘新画面公司’投资的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大片!”⑥不仅如此,《英雄》还是中国电影人显示原创力的一个标杆,在笔者看来,这个尺度至今尚无人打破。《英雄》不仅用震撼性的画面、裂岸崩石般力度的电影语言直观地讲述了“强弓硬弩”、“箭如飞蝗”、滚滚战阵,而且在崭新的层面上解读了传统文化中“英雄”概念的内涵。握短刀利器、手刃暴君魔头,血溅五尺、报仇雪恨,自是英雄;仗三尺剑行走江湖、扶弱济困、除暴安良,固为英雄。片中的教书先生、莘莘学子、手无缚鸡之力,却在破窗而入的箭雨下习字自若,在死亡面前眉不蹙、眼不眨,如苏轼《留侯论》所称颂“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又如古语所盛赞“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亦是英雄。但像无名那样为了天下不再征战,生灵不再涂炭、黎民不再痛苦(是否真能如其所愿那是另一回事),而放弃伸报国仇家恨、慷慨赴死,岂不也是第一流的大英雄?这个极富创造性的解读阐释(无论其科学准确与否,都是一种创造,一种对文化内涵的补充和拓展),至今尚未被评论家们注意。无论这种忽视是有意还是无知,应该说都是影评界的悲哀!其直接后果便是对创造性思维的扼杀!张艺谋此后的几部片子创造性思维大大萎缩,甚至完全转向,不再在社会内容、文化内涵上下工夫。这些虽不能完全归咎于此,却也难以断然否认它们之间的正相关性。

新世纪国内影视创作的业绩是耀眼炫目的,但掩饰不住一个基本的事实:赔钱赚吆喝。就整个制作行业来说是赔钱,甚至说是“烧钱”也不为过!

中国视协副主席、国家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司长李京盛在通报2010年全国电视剧创作状况时说:“2010年电视剧总产量高达14800集,创近年最高值。2010年共有246部电视剧进入卫视黄金档首播,占总产量的60%。”“电视剧播出时长占整体节目的37%。”⑦为什么播出量会这么大呢?是因为播出方式的改变。李京盛司长说:“从最早的16家电视台合播一个电视剧,到后来广电总局限制的一部电视剧最多4台连播,到如今的各大卫视竞相购买独播剧。在江苏卫视宣布2011‘全年独播’后,浙江卫视也宣布从2012年5月起,黄金档也将只播独播剧。”⑧但即使如此,也还有40%即84部电视剧未能“在卫视黄金档播出”。“在卫视黄金档播出”就意味着赚钱、至少不赔或少赔钱,相反,那84部电视剧就不仅是赔钱甚至是血本无归了!

还有一种算法,就是比较影视作品的投入与产出。李司长说:“据粗略估算,按照50万元每集的制作成本,2010年电视剧总投资额达67亿元,较2009年的51亿元增长了16亿元。”⑨他没有讲电视台购买电视剧所用的资金总额,即制作机构总共卖了多少钱。据笔者所知,全国的电视台购买电视剧的资金总额只有15亿元,至少2007年—2009年基本如此。这就是说,即使2010年购买资金增加到20亿元,制作机构也还至少亏损47亿元!

电影制作行业的整体状况也好不到哪儿去。“2010年,中国故事片产量达526部,仅次于印度和美国。然而,这个数量背后还有一个数字让人关切:526部影片中走进影院的只有260部左右,剩下的一半似乎都人间蒸发了;此外,即使在上过影院的影片中,又有大量过了一两天就被撤下,被业内称为‘影院一日游’。全国政协委员、北京电影学院院长张会军认为,这是中国电影产业结构的问题,瓶颈在于国内银幕数还是太少。”⑩那些“影院一日游”的影片有多少这里姑置不论,还剩下266部影片根本未进影院,“似乎都人间蒸发了”。这些影片的出路只有电视台的电影频道、网络影视频道、社会行业(如公安、税务、工商、石油、铁路等)或某些(特)大型企业内部。从市场的角度看,这些都是注定赔钱的!有知情人士说,2010年上演的电影80%都在亏钱。

换一种算法也能很清楚地看出这一点。据广东电影公司总经理赵军先生讲,目前一部电影的平均成本在1000万元以上,分成比例在38%—42%。每部电影成本按1000万元计的话,制片部门总共回收40亿元左右,净亏损12亿多元(国内票房总额中不剔除国外引进片的收入,海外销售的35亿元与大量未审查通过的片子姑且也都不计算),这还未计算税收和部分宣传推介费用。“进入电影行业的资金到底有多少?江小鱼对此有一个粗略的计算,每年放映和没放映的电影大约有3000部,这还没包括没拍成的电影。每部电影至少几百万、不少电影投资上千万,甚至上亿。但是2010年的票房只有100亿。到底损失了多少资金难以统计。”(11)

当然,除上面所讲的电视、网络、行业购买发行等方式外,电影还有其他资金回收的方式,如置景旅游、道具布景、男女主角服饰用具的拍卖、衍生品产权让渡等,但这些方式因种种原因都微乎其微到可以忽略不计。

总之,国内影视剧制作的资金回收方式非常单一、盈利非常困难。与国际同行相比,我们的缺陷显而易见:一是只有国内市场、少有或基本没有国际市场;而美国电影赚钱主要靠国外市场。“2010年,国产电影海外销售收入仅为35.17亿元……在国际上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20)“日前,美国电影业协会公布数据,2010年全球票房高达318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比2009年增加了8%。其中,美国和加拿大两地的北美票房去年达到了顶峰,具体票房数字则与2009年的106亿美元持平。”(13)即使不包括加拿大,美国电影的国外票房也占2/3,国内票房竟是“小头”!二是资本回收基本只有票房一个途径,缺少衍生产业收入。三是影视行业原创性不足,在(国)内缺乏吸引力,在(国)外缺乏竞争力。由于长期形成的思维惯性,我国的“灾难片”至今发展不起来;由于受视野和思维定势的束缚,想象力贫乏,科幻片几乎一片空白;由于原创力的不足,现代高科技领域存在的整个人类毁灭性风险从来无人涉足;还是因原创力欠缺,我们大陆所有动作片的动作设计及导演,几乎为香港“袁家班”和“程家班”所包圆!大陆最具创造力和市场号召力的导演张艺谋、冯小刚、陈凯歌也都显示其想象力在相当程度的式微:同年炮制出炉的《满城尽带黄金甲》、《夜宴》那生吞活剥式的模拟改编,招来骂声四起;《无极》怎么看都像是18世纪欧洲童话故事的复制。自从事导演以来一直锐气十足的姜文,其《太阳照常升起》由于生活内容的贫乏而使大跨度的叙事节奏和刻意强调渲染的诗意及象征镜头,给人以故弄玄虚、不知所云之感。他的《让子弹飞》中土匪张麻子带领群匪往复驰骋、号召县城民众攻打恶霸黄四郎家庄园那些场景,很像是从欧洲搬过来的小镇和庄园。故事开头那马拉火车情节与其说是想象力的表现,真不如说是为搞笑而把真实生活变成儿戏,是把想象力用错了方向,把原作较深刻的内涵变得肤浅。

能否以压缩成本的方式使影视产业走上良性循环轨道呢?很难。且不说著名导演们的国际性制作模式:为保证一流的品质,用国外专业团队参与制作、到国外制景拍摄做后期;即使“纯国产”片子,演职员竞相飙升的片酬也早就是制片人多年来抱怨不已的话题。当然,有资格要天价的演职员也都是制片人争相追逐的对象,他们就是票房、收视率的保证,是院线、电视台签约的支柱性因素!巴结尚恐不及,遑论谈判压价!(14)尤其是“国际性影星”,既然在名位上已与国际同行相并肩,那么在片酬上自然也要完全接轨而相颉颃;何况有的演员早已经是持有外国护照的“国际友人”(在演艺界的顶级演员中这可不是个小数目)了,怎好不拿国际的价码?

电影国内票房分成比例已基本和国际接轨,难有调整余地,增加收入的途径只有设法维持高票价。如《唐山大地震》(2010年7月上演)就给院线定出了“最低限价”,“一举将保持多年的一线城市最低30 元的均价拉升到 35 元”(15)。

通过提高票价来增加电影的收入更行不通!国内舆论对中国电影的高票价诟病多年,至今批评之声仍不绝于耳。“《2010中国电影产业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电影平均票价为36.38元。而国家统计局2010年1月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571.5元。也就是说,一张电影票相当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月收入的2.3%,与发达国家0.5%的数据相比明显偏高。”(16)据国际规律推算,我国现在的人均GDP还应该有3万亿元的文化消费空间(17)。这种推算已持续多年,之所以迟迟未能变成现实,主要是GDP的分配还不尽合理。国民收入相对较低、社会保障不尽如人意,自然就吝于包括看电影在内的文化消费。当然,增加审片弹性,让尽可能多的拍成的影片与观众见面,多少也会使行业减少点损失。

在笔者看来,就整个影视产业而言,更重要的是,在法律的范围内,在国家根本利益的前提下,审片如何能更有力地保护、激发、培育制作方与影视艺术家们的原创力,刺激他们的创造性,使他们尽可能地打破思维定式,拓展思维向度和思维空间,创造出更多吸引人的文化产品。眼下,我国电视剧在收看上比电影更有竞争力,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维空间相对较大或许是一个重要因素。这可能是管理者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当然,前面谈《英雄》时也说道,评论界于此也难脱干系。目前的文艺评论是吹(捧)者多、批(棒打)者少,其实真捧到点子上、打到疼痛处、让人心服口服的还真不多。一个很具讽刺意味的现象是:越是叫座越是招骂,越是说好越是没人看!这可能与媒体的选择性甚至“版面费”有关,但也绝不是评论界的光荣。

“目前我国电视传媒在节目制作播出上基本是‘自给自足小作坊式的自然经济’;‘管理和运营上是封闭、行政化的。’是在事业性的‘产业观’和行政性的‘市场观’指导下(运行)的”(18)。我国当前整个影视业状况可以这样来概括:市场化制作与统一集中的放映播出终端的体制并存;世界性、流动性演职员、艺术家与多种所有制并存;市场性制作与主旋律(计划性、宣传性)制作并存;娱乐性与宣传性并存;宣传性、娱乐性作品相互有节制的渗透;知识性的缺失和片种类型的单一化(纪录片、专题片、科幻片、灾难片等薄弱乃至缺失)。这种状况造成影视制作业一面赔钱,一面“不差钱”!除了如业内人士所指出,有大量的“业外资金流入,最典型的就是来自房地产和矿产资源行业的热钱”(19)之外,有多少地方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与地方企业(往往是当地政府相关部门请其“赞助”的)成为“摄制单位”恐怕谁也说不清楚。影视片后面那雪花般望不到头的署名和“鸣谢”单位,即是明证。财政(党务行政)资金连同党政高级别领导机构的头衔,也都以“宣传”的名义进入到了影视制作发行的市场中,而且往往“不讲(至少不大讲)经济效益”。那些以各地先进英模、历史名人、历史事件、文化传说等为题材的影视剧作往往是这类模式的产物。这其中固然不乏优秀杰出之作,但“叫好不叫座”或平庸无奇者绝不少见;而思想肤浅直露,艺术粗制滥造者更比比皆是。笔者在这里并不是一概反对投资拍宣传性影视作品,而是认为,要理顺市场关系、维护市场公平性,应该有个法度、立个规矩、定个程序、设个限度,绝不应如时下这样泛滥而毫无节制。现在到了该立法建制、认真管理的时候了!

所以,就行业而言,影视制片是绝对赔钱的,但各类(所有制、规模)的影视公司却是赚钱的(他们早在发行、甚至开拍之前靠各种赞助、“鸣谢”就已经赚得很丰盈了),影视剧、包括文化专题片、电视文艺晚会的制作也是“不差钱”的。如果单是行业外资金的热钱流入,这种状况并不可持续;财政(党务行政)资金无节制的进入却有可能使影视市场愈加畸形!

这个相当程度上由财政支撑的影视市场带来的另一个后果就是,影视创作与地域经济(这里主要指“人均”水平)发展基本同步的不平衡态,并且循着“马太效应”的怪圈而不断拉大高地与低谷间的差距。从片后署名便不难得知,京沪穗江浙鲁等经济发达地区正是时下影视生产的大户,例外发生在因很特殊原因而占了先机的湖南、行业遗产地(如有着半个多世纪历史的老电影厂)的陕西以及人均GDP较高的山西等省份。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影视剧(尤其是农村题材和古装剧)创作中还曾屡出风头的河南、东北诸省,现在已经很难看到它们的作品了(本山集团的异峰凸起既是例外,又是很值得深入研究的现象)。

高昂的生产成本,保本避险的常态心理,使影视产品的生产日趋走向集中、乃至某种意义的“垄断”——从生产机构到编、导、演及其他专业人员。这种情况导致新人难以涌现,对于生产滞后地区更是雪上加霜:本地人才留不住(即使留住也是常年在为别人所用),外地人才不愿来(出高价邀请来“淘金”时除外),“新生代”连试镜的机会都很难有。因为即使不大讲“经济效益”的财政资金,为了“社会效益”即影响,生产之前首先考虑的也是如何请到“金牌编剧”、大牌导演、明星大腕儿;本地制作机构往往只是挂名而已!

电视台虽对电视剧有很高的依赖度,但购片加贴片广告播出比自己生产更合算的共识(前者稳赚不赔,后者在无其他资金支持情况下却风险极高),很难调动起他们创作的积极性。

影视生产不同于一般的文学创作,多环节、社会性的生产需要一个完整的生产链和一个与之相匹配的环境。我们的一些名作邀请国外专业团队加盟,甚至到国外去做后期,就是需要生产链条完整性的体现。而某些大腕儿在滞后地区的作品往往低于其原有的水平,除其他原因,恐怕也与缺乏与之相匹配的创作环境有关。这包括科学严格的论证、乃至尖锐的批评。这是经济(主要指人均)和文化发展都相对滞后的地区在从事影视生产时不能不深入思考的!

无论如何,深化体制改革,解放思想,拓展艺术家的思维空间,培育、激发艺术家的创造力、原创力,解放影视生产力,是从根本上改变全国、当然也是发展滞后省份影视生产现状的唯一途径。舍此,便难避空谈之嫌!

注释

①这是笔者两年前参加河南省评论家协会研讨会的一篇发言稿,因此采用的多是2010年的统计数据。此稿尚未公开发表过,现在翻出来重新阅读,感到影视制作行业的基本面貌并无本质变化。也就是说,文章的基本观点并未出现被新现实证明的错误,还是站得住的。现在再补充一下搜罗到的这两年的最新材料:国产电影海外票房和销售收入,2010年度为35.17亿元;2011年度为20.46亿元。(李博:《2012,中国电影须着力三大转折》,《中国艺术报》2012年1月13日)这与引进的外国影片在国内获得的票房大体相当或更少,所以,笔者用两者相抵的算法大抵适当或少许高估了国产片的票房业绩。如《人民日报》2013年1月10日刊发彭侃的《期待下一个十年的辉煌》一文中说:“2012年,总票房1707301万元,国产片票房827319万元,进口片票房879982万元”,国产片票房占比净跌破了50%;而欧阳有权、禹建湘在《光明日报》2012年4月18日发布的《文化品牌随风起舞——2011年中国文化品牌成长报告》中说:“2011年,取得发行证的电视剧为14942(部)集;电影791部,总票房131.15亿元……”刨除引进国外片的票房,近800部国产片分不足百亿元的票房,亏损额更是高得惊人;这还不包括本年度成本飙升的因素!关于影视拍摄成本飞跃式上涨,《泰囧》是个很好的例证。这部冠压群雄、创出了票房奇迹的影片被业界称作“小制作”影片,其成本有两个很权威的媒体披露:《人民日报》记者刘阳在《2012,中国电影迎来拐点》一文中说“《泰囧》投资3000万元”(2013年1月10日);《中国艺术报》记者郑荣建在《小成本电影成国产片市场“潜力股”——从〈泰囧〉看电影市场新的增长可能》这篇文章中披露《泰囧》的投资是4000万元。(2013年2月4日)相差竟达1/3或1/4!顺便说一句,这也是像笔者这样单从主流媒体公开报道中获取资讯的学者很难研究当代文化艺术问题的重要原因。但即使是3000万的“小成本”比诸两三年前1000万的平均成本还是跃升了两倍!由此可见,影视制作行业整体上以及绝大部分影视剧都是赔钱且是赔得很惨的!至于原因及解决途径,窃以为两年前的看法也还没有什么需要改变的。正因如此,笔者才不揣浅陋将此文公诸于众。②1994年11月,京城第一家“民间电视机构”——实嘉广告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挂牌。这是不是我国大陆第一家民营影视公司,因笔者手头无现成资料,无从判断。但在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的广州,后来一度被称为影视“大鳄”的邓建国,1995年还在以珠影“明星工作室”的名义开拍电影《广州故事》、电视剧《广州教父》,1997年才正式成立广东巨星影业公司来看,“北京实嘉”的挂牌应该是个别的先例。③⑩参见《中国文化报》2011年3月10日李静整理的“数字报道”。④⑥徐一龙:《中国电影市场化改制20年:从低谷走向重生》,《中国周刊》2010年10月11日。⑤参见阿原:《交流信息 推动发展》,《当代电视》2011年第3期。⑦⑧⑨李京盛司长的讲话转引自阿原:《交流信息 推动发展》,《当代电视》2011年第3期。 (11) (19)张珂:《资本狂潮下的电影乱象 热钱受伤》,《数字商业时代》2011年3月 9 日。 (20) (17)李舫:《三万亿的机遇与挑战》,《人民日报》2011 年 3月18 日。 (13)《中国文化报》2011 年 3 月 10 日。 (14)李春利:《谁在主张高价明星》,《光明日报》2011 年3 月25 日。 (15) (16)刘阳:《大众艺术的“亲民”之困——如何破解中国电影票价降价难题》,《人民日报》2011年3月18日《文教周刊》。 (18)迟名:《试析电视节目主持人的市场化生存》,《当代电视》2011年第3期。

猜你喜欢
影视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影视中的古典音乐
台湾影视人的“北漂”路
影视声音中听觉思维的建立与培养
中国影视,墙内开花墙外香
中国影视如何更好“走出去”
对中国影视独特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