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商民主研究:10年回顾与思考*

2013-08-15 00:44朱宗友许开轶
中州学刊 2013年7期
关键词:协商学者民主

朱宗友 许开轶

协商民主研究国外先于国内,国内关于该问题的研究始于2002年底,到目前为止,已有10个年头。10年来,学界、理论界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出版发表了大量研究成果。就论文而言,截止2013年3月,从中国知网检索发现,题名中含有“协商民主”的文章高达1008篇。就著作而言,从2004年至今,有近30本著作出版。2006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第一套全面译介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丛书,该套丛书分《协商民主:论理性与政治》、《公共协商:多元主义、复杂性与民主》、《作为公共协商的民主:新的视角》、《协商民主及其超越:自由与批判的视角》四部分,由国内著名政治学家俞可平、陈家刚等主编。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与归纳,有助于推动对该问题的研究。

一、协商民主的提出

关于协商民主概念是谁最早提出的,学界有不尽相同的观点和看法。学界普遍认为,在国外第一次从学术意义上使用协商民主概念的是美国克莱蒙特大学政治学教授约瑟夫·毕塞特,他于1980年发表了《协商民主:共和政府的多数原则》一文。但是,国内是谁最早开启协商民主理论研究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有学者认为,是林尚立教授最早开始这一理论研究的,原因是林教授于2003年在《学术月刊》第4期上首次发表了有关协商民主的文章《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①对此,有学者提出不同观点,认为中央编译局陈家刚研究员是国内最早关注协商民主问题的学者,他出版的译作和研究成果,为推动国内协商民主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②然而,陈家刚研究员则提出,国内学术界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2003年。当时,俞可平教授发表了《当代西方政治理论的热点问题》的文章,介绍了国外对“协商民主”的研究,这是首次见诸于文。③实际上,俞教授的这篇文章发表在2002年12月16日《学习时报》上,2003年第1期《理论参考》进行了转载。由此可见,俞可平教授是国内最早关注协商民主问题研究的学者。

关于协商民主提出的背景和原因,学界有不尽相同的解读与阐释。

观点之一,创新说。该观点认为,协商民主的提出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新发展。有学者提出,虽然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协商民主”的概念,但其形成有一个过程。它是我们党深入思考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党和人民在理论创新、实践探索经验基础上深思熟虑的结果,是一种科学的总结,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新发展。④

观点之二,回应说。协商民主的提出是对现实问题的积极回应。有学者提出,在当下中国,协商民主受到学界的高度关切,大致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协商民主为当下中国的民主建设之路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二是源自社会治理的现实需求。⑤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的当代复兴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首先,协商民主理论是对当代西方多元主义文化和普遍冲突的现实回应;其次,协商民主理论是对当代西方政治冷淡主义的现实回应;最后,协商民主理论是直接反映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协商制度化的实践。⑥

观点之三,实践基础说。协商民主理论有着坚实的实践基础。有学者提出,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实践基础包含协商民主政治的历史实践和当代民主政治实践的现实需要两个方面。就前者而言,古希腊雅典民主和共和主义民主以及代议制民主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就后者而言,协商民主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和实践,是在应对全球化、文化多元主义、社会复杂性、大规模的社会不平等对代议制民主的挑战,适应行政领域民主化需要的基础上形成的。⑦

观点之四,替代说。作为对代议制民主的替代,协商民主是在对西方社会迫切要求加强公民和团体间的对话与合作、建立社会对公共利益的道德和责任感、促进政治共识、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协商民主恰好弥补了代议制民主的缺陷,协商民主通过沟通、磋商和协调,彼此达成共识,这不仅有利于决策的民主化,提升决策的合法性,更有利于加强公民之间的团结。⑧

观点之五,理论渊源说。协商民主同其他理论一样也有其理论渊源。协商民主的理论渊源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由主义理论,另一方面是批评理论。⑨促成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最重要的理论渊源有两个:一是自由主义民主理论,二是共和主义民主理论。⑩

观点之六,经验说。有学者提出,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形成吸收了巴黎公社、苏维埃的基本经验,借鉴了西方协商民主理论。(11)

另外,还有学者从发生学的角度探讨协商民主问题,认为协商民主的理论从发生学的角度产生于西方,但协商民主的实践从发生学的角度产生在中国——政治协商制度已经有60年的实践。(20)

二、协商民主的内涵、特点和优势

1.协商民主的内涵

围绕什么是协商民主这个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主要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是多维说。该观点从多个层面认识协商民主。有学者提出,协商民主可以从五个方面理解:作为政府体制理论的协商民主,作为公民参与理论的协商民主,作为政治合法性理论的协商民主,作为治理理论的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决策理论的协商民主。(13)也有专家认为,协商民主可从三个方面理解:作为决策形式的协商民主,作为治理形式的协商民主,作为社团或政府形式的协商民主。(14)

二是要素说。作为一种民主形式,协商民主必须具备一些基本要素。有学者提出,协商民主必须具备五个基本要素,即协商主体、协商客体、协商场域、协商原则、协商结果。(15)有的学者认为,协商民主主要包括协商参与者、偏好及其转换、讨论与协商、公共利益、共识等这样一些基本要素。(16)“协商民主”主要是指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性问题取得一致意见,具体包含三个基本要素:第一,协商主体是“人民内部各方面”;第二,协商客体,即协商的内容,是就“重大决策”、“共同性问题”进行协商;第三,协商目的是为了“取得一致意见”,实现人民当家作主。(17)

三是制度平台说。这种观点认为,协商民主为公民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制度平台。协商民主的基本含义是指各协商主体通过自由平等的对话、讨论,共同参与公共决策和国家治理,从而最大程度地缩小政治差异,减少政治冲突,增进政治共识,凝聚政治合力。协商民主的实质是为广大公民参与公共政治和社会治理提供广阔渠道和制度平台。(18)

四是治理形式说。协商民主就是在公共协商的过程中,自由、平等的公民通过对话、讨论,审视各种观点和需求。而赋予立法和决策一种合法的治理形式,是为政治生活中的理性讨论提供空间的民主政府。有效运行的宪政和积极负责的公民社会是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制度性保障)和社会条件(社会支撑)。(19)

还有学者分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思想,认为政治协商思想和社会协商思想构成了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思想的基本架构。政治协商倡导执政党、政府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各界别代表之间就国事问题进行协商。社会协商倡导执政党、政府和广大公民以及公民之间就社会重大问题进行协商。前者具有精英协商的特点,后者具有公民协商的特点,两者都强调先民主协商后决策实施。(20)

概括起来,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强调了以下四个要点:第一,“参与”是协商民主的核心;第二,“倾听”是协商民主的根本保证;第三,“讨论”是协商民主的关键环节;第四,“妥协”是协商民主能否取得成果的必要条件。(21)

2.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

第一,学者们揭示了协商民主所具有的鲜明特点。有的学者认为,协商民主具有多元性、合法性、程序性、公开性、平等性、参与性、责任性、理性等诸多特点。(22)有学者从比较的视野阐述了协商民主的特点。选举民主的行使方式是表决、投票,协商民主的行使方式是沟通、磋商;选举表现的是刚性民主,协商表现的是柔性民主;选举民主的目的是将民意落实到国家大政方针决策之时,协商民主的目的是将社情民意的表达反映到国家大政方针制定之前;选举民主注重政治结果,协商民主注重政治过程;选举民主一般有授权关系,协商民主不存在授权关系。(23)如果说选举民主关注于管理者(统治者)的产生,那么协商民主关注的就是管理过程。前者关心谁统治,后者关心如何统治。因此,协商民主完善了我们对于民主过程的理解。强调以公开讨论的形式产生公共政策,而不仅仅是通过选举把公共决策权力完全交给精英人物,这是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的最大差别。协商民主强调通过公共协商来解决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强调有组织的公民团体通过互相沟通协商理解,协调各自利益,从而形成决策。(24)

第二,协商民主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发展协商民主,一是有利于最广泛地发展政治参与;二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吸纳各方面利益诉求;三是有利于最大程度地促进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四是有利于最大可能地实现和谐团结。(25)有学者把协商民主的优点概括为十个方面:一是诱发广泛的政治参与和培育积极的政治心态;二是实现平等有效地协商参与和强化公民的政治责任感;三是有效的政治社会化和对公民政治能力的培养;四是消除政治异化、推动政治自治的逐渐实现;五是实现有效的力量整合与增强政治合法性;六是推动科学决策和节约政治成本;七是消融冲突与推动和谐政治社会的建立;八是扩大知情和参与的范围与建构开放服务型政府;九是增强了政治体的复杂性、适应性和自主性;十是拓宽了民主的广度,加深了民主的深度。(26)

三、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

关于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学界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就宏观而言,有学者提出,作为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协商民主对于我国改革发展关键时期积极、全方位推进改革,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提出,彰显了中央坚定不移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同时,也使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容更加全面、更加系统、更加丰富。其次,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不断健全和完善,必将有助于拓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渠道;有助于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助于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有助于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色和优势。再次,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既是对我国近年来民主政治发展实践的总结和发展,也是对未来政治文明建设表达的新期待。最后,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需要。(27)有的学者提出,协商民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独特优势的重要体现,是党和政府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途径,协商民主是实现党的领导的重要形式。(28)协商民主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和多维价值。有学者提出,协商民主契合了当前关键发展时期的多元化政治价值诉求、平等性政治价值期待和包容性政治价值趋向。(29)作为一种复兴的民主范式,协商民主在现实政治实践中具有超越既有政治模式的意义。协商民主能够促进决策合法化、控制行政权力膨胀、培养公民精神以及平衡自由主义的不足。同时,协商民主在促进草根民主建设、政治过程的参与以及推进中国基层政治发展方面也为我们提供了直接的经验材料。(30)

就微观而言,学者们从决策、人民民主、现代公民社会、农村基层民主等方面探讨了协商民主的意义和价值。从决策的角度看,协商民主可以有效避免决策的随意性,增强追究责任的明确性,提高决策执行的有效性。(31)从对人民民主的影响看,协商民主制度观照的是人民民主在中国实践的全局,将对新时期人民民主的实践和发展产生全局性、根本性的推动作用。首先,协商民主制度将使基于人民民主所形成的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实践有更为广阔的政治空间与实践平台。其次,协商民主制度将使中国社会不仅能够创造并维持多元活力,而且能够在社会分化中保持人民团结、社会和谐及国家统一。再次,协商民主制度将使中国的民主建设创造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并行结合的民主运行体系。最后,协商民主制度将为中国的民主化发展释放出更多的参与空间、制度平台及工作机制。(32)从公民社会的视角看,协商民主有利于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有利于制约政府权力,有利于培育公民精神。(33)有学者阐述了协商民主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中的意义。协商式民主是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性选择,更符合民主精神的本质,有利于党对农村工作的领导,有利于构建新型基层行政关系。(34)

四、协商民主的形式与存在的问题

1.协商民主的形式

作为一种政治实践,协商民主采取何种形式作为载体与依托进行运作,是学者们关注的又一重要问题。有学者认为,政治协商制度、基层民主治理、立法听证、公共论坛等是协商民主的主要形式。(35)有的研究者认为,协商民主有四个层面:一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坚持协商于决策之前和决策之中,就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在党内外进行广泛协商;二是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决策协商;三是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四是基层民主协商。(36)有的研究者认为,协商民主主要包括民主恳谈、民主议事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旁听、网络参与等形式。(37)民主恳谈会、协商咨询会、民情夜谈会、干部下访、网络民主等是主要形式。(38)另有学者阐述了协商民主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实现形式。在基本政治制度领域的协商民主包括有两个子系统:一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之间的直接协商制度,二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各族各界人士在人民政协进行协商的制度。(39)

2.协商民主存在的问题

有学者指出了不同形式的协商民主存在着的一些问题,如立法听证,就存在着过于追求形式而忽略了各方意见真实表达的倾向;人民政协的政治协商怎样在法治化、制度化、程序化方面有更进一步的发展;民主恳谈、参与式预算的实践范围还非常有限,需要在更广泛的领域推广;网络论坛在反映民意、促进沟通的同时,如何更加规范化、更加法治化等。(40)

有学者分析了我国协商民主在制度化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方面,有些协商民主活动还存在着随意性、零散化现象,缺乏健全的、稳定的制度保障;有关协商民主立法还不够健全,还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保障。另一方面,一些领域的民主协商重形式、轻内容,甚至存在“走过场”现象;尤其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的决策过程中如何切实发挥协商民主的作用,确保科学决策,纠正决策失误,还是一个亟待从制度化层面解决的重大问题。(41)

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存在诸多局限性。协商民主的有效运转尚面临协商主体的理性和能力之有限性、协商未必带来更好的结果、协商条件的不平等性以及协商民主推行范围的局限性等多维协商困境。对困境的排解程度将直接决定着协商民主究竟是现实还是乌托邦。(42)协商民主不可避免地具有一些局限性,如影响决策效率、提高决策成本,协商主体力量的不平衡也有可能导致协商过程的异化等。(43)还存在着全社会尤其领导决策层对协商民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协商民主的实行缺乏必要的法规来规范和保障、协商民主作用的发挥与选举民主的作用相比差距较大、人民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建设的进程与协商民主制度发展要求还不相适应、确保协商民主制度实施的机制短缺等诸多问题。(44)

有学者指出协商民主存在向精英民主蜕变的危险。在协商民主实践过程中,必须注意可能的偏差和困境,这就是协商民主向精英民主的蜕变。协商民主的主体不是个体而是群体和阶层,同时协商民主以理性作为协商的基本手段,要求参与者理性的表达意见,理性的批判他人。与多数人的票决民主不同,协商民主是说服和被说服的过程。这就可能使那些知识渊博、能力突出、时间充裕的社会精英掌控协商的话语权。(45)

有学者认为协商民主是建构于特定的理论前提和假设基础之上的,它的实际推行也需要一系列现实条件的保障。主体的理性不足和政治能力贫困、协商意识和协商伦理的缺失或沦丧、协商的共同价值原则匮乏和共同利益基础薄弱、公正的协商制度和程序的匮乏与协商场所的不足、强势力量对协商的掌控和派系力量对社会共识的漠视等理论缺陷和践行困境限定了协商民主的功能作用和适用范围。(46)协商民主的限度体现在:协商民主具有精英主义的倾向,在公共协商过程中,团体讨论会产生极化现象,协商民主的推行范围有限。(47)有学者提出协商民主存在以下问题:协商民主具有精英主义的倾向、过于理想化、乌托邦色彩浓厚,协商理想和现存民主实践之间存在着巨大的似乎不可逾越的鸿沟,关于协商民主的程序性描述过于狭隘,程序性的描述不利于协商民主的发展,理性的局限与协商无效等。(48)

还有学者分析了协商民主存在局限性的其他原因和状况:其一,由于选择程序本身可能存在的缺陷造成了在民主条件下的偏好抹杀以及结果的非唯一性;其二,由于社会各利益主体力量对比的不对称导致共识契约难以达成;其三,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即使双方经谈判协商自愿达成共识契约,这一契约的真实性仍然存在模糊之处;其四,协商民主内涵的多数原则并不具有必然的合理性;其五,协商民主的实施存在着交易成本较高的问题。(49)笼统原则的制度设计没有改变行政机关的决策垄断地位,行政机关体制内阻力表现明显,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的普遍性有效性不足。(50)

五、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路径选择

有论者提出,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必须在理论认识、制度构造以及实践推动等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第一,要切实领会十八大报告关于协商民主的精神实质。只有这样才不会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偏废任何一个方面。第二,要准确理解当代中国的协商民主。第三,要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放在当代中国政治发展与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整体格局中去理解。第四,深入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不断完善各种协商形式,丰富民主内容,锻炼民主能力,推进协商民主朝向广泛、多层、制度化的方向发展。(51)继续推进选举民主的实践、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明智的战略选择。(52)

有的学者认为,坚持和完善协商民主形式,需要拓宽民主的广度和深度,需要加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需要完善人民政协的社会功能,需要充分发挥其他民主形式的作用,需要不断推进协商民主制度的规范化建设。(53)有学者提出,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应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导性,民主党派的相对独立性,协商程序的规范性。据此,要加强与共产党党内协商民主的互动,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加强与基层协商民主的互动,提高决策制定的透明度;加强与民主监督的互动,增强决策执行的公信度。(54)林尚立教授认为,中国发展协商政治的基本原则包括九个方面:以共产党为核心主体、以宪法为最高权威、以制度为基本平台、以共存为基本前提、以合作为基本价值、以发展为共同目标、以参与为基本动力、以监督为基本保证、以协商为基本手段。(55)

有学者探讨了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具体路径:一是完善协商制度,强化规范性;二是丰富协商形式,扩大包容性;三是提升协商质量,增强实效性。(56)要进一步完善与推进政党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国家权力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国家行政机关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社会基层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以及大众网络协商民主制度化建设。(57)大力完善和丰富协商民主的形式,一要完善政治协商制度,二要创新协商形式,三要培育协商民主的基础。(58)也有论者提出要做到“三个坚持”: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党际政治协商民主稳步发展的必要前提。第二,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路线是中国党际政治协商民主稳步发展的根本基础。第三,坚持推动党际政治协商民主制度建设是中国党际政治协商民主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59)

还有学者从文化建设、宪政建设以及公民社会建设等方面阐述协商民主制度建设的路径。在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发展需着力于实践空间的把握、协商文化的塑造和协商制度的构造。(60)推进社会主义宪政建设,培育协作型公民社会,是实行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和社会条件。如果忽视这一前提来奢谈协商民主则无异于空中楼阁。(61)要大力发展教育、积极培育公民文化,提高公民的智力条件和心理素质;注意与本国历史传统相结合,建立适合本国的协商民主形式;推进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协商与基层协商;充分发挥大众传播媒介的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继续发展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充分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构建并完善基于权利的制度平台。(62)

六、协商民主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综观近年来国内学术界对协商民主理论的研究,可以说取得了丰硕成果:一是对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社会背景进行审视,翻译、介绍西方协商民主理论;二是以我国政治改革为宏观背景,以协商民主理论为理论基础,论述中国的政党制度和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三是关注国内社会现实,借助协商民主理论的视角研究我国基层的协商民主实践。(63)

在肯定协商民主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也不可否认,其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憾。

第一,在一些基本理论问题上尚未取得共识。比如,什么是协商民主,协商民主运行的条件和环境,协商民主的特征、要素、意义与价值等。可以说在这些问题上,都存在分歧。学术研究存在分歧十分正常,但是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如果不能达成共识,就可能影响对该问题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因此,可以通过学术研讨、理论争鸣的形式对一些基本问题做进一步的交流与沟通,以期尽可能达成共识。

第二,对协商民主的认识上还存在偏差。有的把协商民主抬得过高,认为是对票决民主的替代与超越,有的则认为协商民主存在诸多问题,普遍推行困难重重。正确认识协商民主,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方法,既要看到协商民主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重大作用,又不能忽视其具有的局限性。作为对票决民主的修正和完善,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这种民主形式的应有作用。继续推进选举民主的实践、大力发展协商民主,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明智的战略选择。(64)任何夸大和缩小这种民主形式作用的观点,都是不正确的和有害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

第三,对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研究有待深化。就现当代而言,协商民主作为一种理论,西方先于我国,但是作为实践,我国先于西方。但从现有研究成果看,这方面研究还比较薄弱,有待加强。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协商民主尽管在我国已经有长期的实践,但它的资源挖掘和功能展示还远远不足,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65)期待学界在这方面有更多成果出现。为此,学界下一步研究既要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协商民主实践经验进行梳理和总结,又要关注近年来我国基层协商民主建设的新进展,对其进行理论提升。

第四,对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研究重视不够。现有的研究成果已经为我们认识和理解协商民主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框架,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协商民主研究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参考。(66)但是就现有成果看,大多都是译介西方的协商民主理论,而对马克思主义协商民主理论研究不多。因此学界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以便为我国的协商民主建设提供理论支援。

协商民主研究前景看好。由于党和国家的重视以及协商民主的特点和优势,可以预期,协商民主的研究领域和层次将更宽、更深、更制度化,以下议题在协商民主研究中将保持持续的活力:协商与民主理论的发展、协商民主与政策分析范式的发展、协商民主与国际问题治理研究、协商民主与公民参与研究、协商民主制度化研究、经验的协商民主研究。(67)协商民主讨论热是由于中国社会有协商的传统,同时协商不触动根本的政治制度,并且它能有效化解中国经济体制深刻变动所带来的社会治理的巨大张力,还能提高政治决策的效率,有助于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程。这样,未来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中民主程序的价值偏好就很自然地趋向于协商性民主。(68)

注释

①⑥ (19) (61)铁错、王振亚:《论协商民主的政治基础及社会条件——兼论中国协商民主的进路》,《河南大学学报》2007 年第 6 期。② (23) (65)齐卫平:《协商民主制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桂海论丛》2013 年第 1 期。③④ (27) (35) (40) (51)陈家刚:《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路径选择》,《团结》2012 年第 6 期。⑤ (13) (67)李强彬:《国外协商民主研究30年:路线、视角与议题》,《教学与研究》2012年第2期。⑦⑩韩冬梅:《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兴起的实践基础和理论渊源》,《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⑧杜英歌、娄成武:《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述评》,《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5期。⑨陈家刚:《协商民主引论》,《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4 年第 3 期。 (11) (37)王春江:《中国特色协商民主制度的形成路径与实践形式》,《人民论坛》2012年第6期。 (20)宁波市政协课题组:《中西协商民主制度比较研究》,《中国政协理论研究》2010 年第 4 期。 (14) (16) (22) (30)陈家刚:《协商民主:概念、要素与价值》,《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3期。 (15)童庆平:《也谈协商民主的基本要素》,《江苏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年第6期。 (17)莫岳云、张青红:《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 年第 7 期。 (19) (25) (29) (41) (57)包心鉴:《论协商民主的现实政治价值和制度化构建》,《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13年第1期。 (20)黄国华:《中国特色协商民主思想基本架构初探》,《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21)王建军、唐娟:《中国协商民主制度的历史演进》,《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24)燕继荣:《协商民主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社会主义》2006 年第6 期。 (26) (46)王洪树:《协商民主的缺陷和面临的践行困境》,《湖北社会科学》2007 年第 1 期。 (28) (36) (56)贾庆林:《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求是》2012 年第 23 期。 (31) (54)刘洁:《党际政治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和发展路径——基于科学民主决策的思考》,《理论学刊》2012年第9期。 (32)林尚立:《协商民主制度开创政治建设新境界》,《求是》2012年第23期。 (33) (43)杨炳超:《论协商民主的政治意义及其局限》,《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4期。 (34)刘朝瑞:《协商式民主:完善农村民主政治建设的可行性选择》,《中州学刊》2006年第3期。 (38)阙忠东、张永忠:《协商民主:渊源、实践、进路——以浙江省为例》,《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7 年第 4 期。 (39) (44)许开轶:《中国特色协商民主的制度安排与实践形式》,《党政论坛》2011年第1期。 (42)周义程:《论协商民主的协商困境》,《求实》2008年第7期。 (45)吴斌、易钢:《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层与协商民主的发展》,《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47)张等文、刘彤:《西方学者视域中的协商民主:理念、价值与限度》,《东北师大学报》2012年第1期。 (48)陈家刚:《协商民主的价值、挑战与前景》,《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3期。 (49)贾可卿:《协商民主的价值及其局限》,《人文杂志》2008年第4期。 (50)杨叶红、刘峰:《重大行政决策中协商民主的困境与突围》,《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10 年第 1 期。 (52) (64)陈家刚:《协商民主与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53)张立群:《关于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思考》,《青海社会科学》2013 年第 1 期。 (55)林尚立:《协商政治: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一种思考》,《学术月刊》2004年第3期。 (58)陶文昭:《协商民主的中国视角》,《学术界》2006年第5期。 (59)刘俊杰:《中国党际政治协商民主的发展及其启示》,《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60)李强彬、廖业扬:《中国语境下协商民主的发展:理由、可能与路径》,《求实》2012年第 8期。 (62)杨曦:《协商民主的政治价值及其对当代中国民主建设的启示》,《河南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 (63) (66)秦绪娜、郑曙村:《中外协商民主研究的差异分析》,《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5期。 (68)宋洁:《近年来国内关于协商民主的研究综述》,《宁夏党校学报》2012年第1期。

猜你喜欢
协商学者民主
学者介绍
学者简介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学者介绍
论协商实效与协商伦理、协商能力
Rheological Properties and Microstructur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Modifed Asphalt
学者介绍
以政协参与立法深化协商民主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