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习仲勋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

2013-08-15 00:48马忠智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10期
关键词:习仲勋革命群众

马忠智

(渭南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陕西渭南714000)

习仲勋(1913—2002),陕西富平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元勋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军卓越的政治工作领导人,知名的国务活动家,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改革开放事业的开拓者之一,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诞生、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为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懈奋斗,作出了重大贡献,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卓越功勋。更可贵的是,他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锤炼出了鲜明的革命风格,形成了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思想方法。他的崇高品格和风范是共产党人优秀品德的集中反映,他的思想方法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具体运用,这些都是弥足珍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在习仲勋诞辰一百周年之际,探究习仲勋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既是对他的最好纪念,也有助于我们学习借鉴其方法论智慧,传承和弘扬其优良传统和作风,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本文拟对习仲勋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作以下四个方面的概括。

尊重实践,务实求真

尊重实践、务实求真,是习仲勋同志最鲜明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之一。务实求真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一以贯之的科学精神,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品格。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其根本准则;正确认识实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有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是其根本依据;认识规律、把握规律、遵循和运用规律,是其根本要求。习仲勋从16岁投笔从戎,参加革命,先后担任过党、政、军等各种主要领导职务,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曾犯过“左”的或右的错误。形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始终能够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不唯上,不唯本本,尊重实践的权威,实事求是,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的唯一标准,针对具体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正确的措施。这种尊重实践、务实求真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首先典型地体现在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上。他和刘志丹、谢子长等领导人坚信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坚定地走“井冈山道路”,但却不照抄照搬,“不盲目依靠上级指示和抽象教条,善于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同陕甘的实际相结合,正确地估量敌情我情,按照客观情况去决定自己的政策,独立地处理重大问题,表现出政治上的成熟和独创,为探索中国革命正确道路做出有益贡献”[1]261-263。正是由于西北革命独立自主地探索出富有西北特色的革命道路,形成“稍山主义”思想,革命力量才能够由小到大、由弱到强,战胜强大的敌人,使西北革命根据地成为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唯一的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进而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

这种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还体现在解放战争时期,他在土改政策问题上不唯上、不唯本本,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勇于纠正土改中“左”的偏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土地革命或土地改革是中国革命的核心内容,制定和执行正确的土地政策是发动农民、赢得人民群众支持和拥护的根本举措,也是检验政党和个人是否求真务实的试金石。在这个问题上,习仲勋堪称楷模。1947年底,他离开前线,返回中共中央西北局主持工作。11月1日,中共中央西北局在绥德县义合镇薛家渠召开陕甘宁边区干部会议,时称义合会议。任务是贯彻全国土地会议精神和中共中央批准的《中国土地法大纲》,组织领导陕甘宁边区的土地改革。会后,他在基层做了大量的扎实细致的调查研究工作,先后两次上书毛泽东,提出了区别老区、半老区、新区不同情况制定土改政策和纠正土改中“左”的偏向的正确意见,得到了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高度肯定,并将其转发全国各解放区。其结果,不仅及时纠正了陕甘宁边区土改中的极左倾向,使土改运动循着正确轨道前进,而且为全国其他各解放区乃至全国解放后开展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这种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是一以贯之的。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亦如此。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习仲勋以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的身份,于1961年4月初到8月底,带领中央工作组奔赴河南省长葛县(1993年改设市)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调查研究。通过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与农民交谈,获得大量第一手资料,并据此亲笔撰写了《关于河南省长葛县第一次调查报告》和《关于河南省长葛县第二次调查报告》,提交给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邓小平,及时向中央汇报了地方贯彻中央《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简称“十二条”)及根除共产风的情况,为从根本上纠正1958年以来党内流行的共产风、浮夸风、瞎指挥风、干部特殊风、强迫命令风等“五风”错误提供了客观依据。[2]351978年4月,蒙受16年不白之冤的习仲勋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他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和其他领导分头到深圳宝安县等地开展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进一步思考如何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从广东实际出发,把“四化”建设搞得快一些。通过调查得出结论:一定要根据广东的特点充分发挥优势,要求中央给广东放权,在全国的改革开放中让广东先走一步。[3]13事实证明,尊重实践、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不仅使习仲勋享有广东改革开放事业的先驱者的美誉,而且促使当代中国向世界打开了一扇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大门,步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尊重群众,热爱人民

尊重群众、热爱人民,是习仲勋同志又一鲜明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运用于党的群众工作,创造性概括、提炼出来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涵,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工作方法。习仲勋作为由农民后代成长起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当经历了七十余年的不懈奋斗进入人生深秋的时候,他仍时常吐露心声:我是农民的儿子。[4]1这句朴实的语言,浓缩了他对人民尤其对中国农民怀有的那份特殊而深沉的感情。在革命战争年代,习仲勋始终坚持尊重群众,热爱人民,夙夜在公,勤政为民。在陕甘边根据地创建过程中,他根据省委发展党的组织的指示,深入农村第一线,建立一批农村党支部和区委会,在艰苦环境中形成党的农村基层领导核心,使维护农民利益有了可靠的组织保障;他“一村一村做调查研究,一家一户访贫问苦,相继组织起农会、贫农团、赤卫队和游击队。同时,发动群众进行分粮斗争”[5]128,使维护农民利益有了坚强的武装支撑;在革命队伍里,组织领导开展阶级教育和群众纪律教育,建立政治工作制度,使之成为密切军民关系的思想和制度保障。这正是年近20岁的习仲勋同志能在中共陕甘边特委召开的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当选为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副主席的缘由和秘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习仲勋遵奉的一个人生信条。抗战时期,习仲勋一度主政关中分区,任特委书记、专员及部队的政治委员。“在关中地区农村和当年在关中分区工作过的老同志中还流传着他体贴爱护干部、关心帮助群众的许多佳话。”[4]316他在关中分区的工作不仅受到人民群众的赞扬,而且得到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充分肯定,被称为“党的宝贵的群众领袖”[4]321。

习仲勋不仅在革命战争年代始终做到了尊重群众,热爱人民,在建设、改革时期,也依然保持着这种优良作风和优秀品质。1961年5月2日,他在中共长葛县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针对长葛县大刮共产风的错误做法,语重心长地告诫各级干部:“任何党员在任何时候,考虑问题都要从群众利益出发,关心群众的疾苦。”同时还强调,搞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真正的知识在农村,在群众中,真理必须到群众中去找”[2]36。经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调查研究,习仲勋提出了许多妥善解决群众生活问题的建议。他指示县、公社干部到外地组织订购铁锅等日用品,保证群众生活的需要;抓好蔬菜生产,保证群众每天能吃上一斤蔬菜;各公社开展互助活动,调剂粮食余缺,解决群众口粮问题等等。他告诉干部群众一个道理:解决人民生活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增加生产,多打粮食。叮嘱干部不要浮夸,不要幻想,不要瞎指挥,要做好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努力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粮食产量,确保人民口粮的生产供应。[2]371965年12月,蒙冤的习仲勋被下放到洛阳矿山机器厂挂职锻炼,接受劳动改造。他“坚持深入到车间,和工人们同劳动,同学习。放下臭架子,拜工人为师,恭恭敬敬地当他们的小学生,学习他们一切优良的品质和作风”。次年5月,他在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在洛矿厂党委扩大会议上直言:“住在谷水的南村的工人,没有生活福利,没有补助,这是个大问题。孩子上学看病都和宿舍区不一样,住房也很小,很黑,有的长时间吃高价粮,这怎么行。”“突出政治都要落脚到生产上,领导革命化,质量革命化,最后都要落脚到生产上,不这样做便是空架子。”[6]71997年11月19日,已84岁高龄的习仲勋同志在同贵州省委副书记王思齐谈话时还说道:“我们的领导干部不能脱离群众,不要忘了群众。没有群众,什么也办不成。个人没有什么了不起的。现在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那不好。干任何事都要看群众,都要听群众。”[6]25这些话语既是习仲勋热爱人民崇高品质的体现,也是他相信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尊重群众首创精神的群众观以及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的反映。

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勇于担当、敢于创新,是习仲勋同志另一个可贵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回顾其伟大的一生,再艰巨的工作,他都勇于担当。1930年正月,年仅16岁的他,冒着“一经被查获,就是处死”的风险,以“最大的牺牲决心”[4]66,接受中共陕西省委的派遣,到长武县西北民军第一师第二支队开展兵运工作,历经见习官、特务长,不满18岁就担任中共营委书记,挑起了领导全营党的工作的重担,进而发动两当兵变;1933年,20岁时担任陕甘边游击队总指挥部政委、中共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1934年2月后,任陕甘边革命委员会主席、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并兼代理中共陕甘边特委书记,参与组织领导了粉碎国民党对陕甘边苏区的多次“围剿”;1936年9月,他担任中共关中特委书记,肩负起守卫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重任;1943年2月,调任绥德地委书记,又担负起守卫陕甘宁边区北大门的重任;1946年8月,始任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兼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代政治委员,接受毛泽东交给他的组织和指挥接应胜利实现中原突围的王震359旅返回陕甘宁边区的重任,随后,又肩负起保卫延安、保卫党中央、鏖战西北的领导重任;解放后,协助彭德怀主政西北,1953年9月始任中共中央宣传部部长、政务院秘书长,1978年主政广东。简而言之,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他总是勇于接受各种新的挑战,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出色地完成任务,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习仲勋不仅勇于担当,还敢于创新。从宏观上看,他是中国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两大实践创新、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创新的重要参与者;主要参与了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创新和“稍山”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广东改革开放的实践创新和改革开放思想的理论创新。以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实践创新和“稍山”主义思想的理论创新为例,在创建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他能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在将马列主义与西北革命斗争实际相结合进程中形成一系列新经验、新思想和新观点。主要体现在:关于革命力量的发动和发展壮大,采取在旧式军队或地方民团中实施教育引领的方法和兵暴策反方式,实行又斗争又联合的统一战线策略,发展壮大革命力量;关于苏区(时称“稍林”)的选择,根据敌强我弱的战略态势,放弃于敌有利而于我有害的平原,选择距敌人统治中心较远、其统治力量鞭长莫及的“稍林”,从而有助于革命力量的生长和存在,有助于根据地的开拓和发展;关于工作方法方式,注重调查研究,坚持走群众路线,使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具有可靠的依据,为革命斗争胜利奠定雄厚的群众基础;关于根据地建设,不搞孤立主义,在确定中心区的基础上,以主力红军为骨干建立多处游击区,扩大回旋余地,互相呼应配合,把革命力量的积聚和扩大统一起来;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不盲目依靠上级指示和抽象教条,善于把党的正确路线方针同陕甘实际相结合,正确地估量敌情我情,依据客观情况决策,独立、正确地处理问题。从微观上看,他的真知灼见也散见于不同历史时期对特定问题的认识上。如他担任绥德地委书记时,根据陕甘宁边区的教育方针和绥德教育事业的现状,进一步提出按照教育与劳动结合、教育与社会结合、教育与政府结合、教育与家庭结合的办学方向进行改革。这一创新之举引起了毛泽东的重视。[4]367再如前文所言的解放战争时期有关土改政策以及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有关广东改革开放政策的独到见解。

乐观豁达,勇于批评和自我批评

习仲勋同志的思想方法和崇高品格还表现在乐观豁达、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习仲勋一生经历过许多惊涛骇浪,历经牢狱之苦,兵暴之险,建政之艰,“围剿”之难,“病患”之危,肃反时开除党籍之辱、生死存亡之忧,因《刘志丹》小说遭受长达16年的审查、关押、监护之冤,但总能乐观面对、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习仲勋同志“战斗一生,快乐一生,天天奋斗,天天快乐”的座右铭,既是他一生百折不挠、快乐奋斗的真实写照,也是他所在群体革命精神与崇高精神境界的真实体现。这种革命的乐观主义源自对马克思主义的真诚信仰。实践证明,正是依靠乐观奋斗精神,他才理性而勇敢地选择了自然环境极端恶劣的“稍林”创建革命根据地,才从容淡定地应对极端困苦的物质条件的挑战,才毅然决然地面对敌人的白色恐怖、血腥屠杀,才巧妙机智地运用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破解敌人一次又一次的“围剿”难题,才以顽强的毅力冷静对待人生与革命的挫折和失败,处低谷而力争,受磨难而奋进,赢得并把握了每一次人生出彩的机会,创造出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他不仅富有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还有着豁达大度的胸襟。习仲勋是1935年陕甘边根据地错误肃反的受害者之一,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正如原中顾委委员、时任绥德地委秘书长的安子文在回忆中所说,他“都是从路线上总结历史教训出发,从中汲取对现实斗争有用的经验。他虽然也遭逮捕,坐了牢,受过刑,但他没有计较个人恩怨。这种宽广的胸怀和严于律己的精神,使当时我们参加会议的青年人受到了深刻教育”[4]361。无独有偶,从1962年起,因《刘志丹》小说遭受诬陷、有着长达16年冤情的他,再次置个人恩怨于不顾(1979年8月4日,党中央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为小说〈刘志丹〉平反的报告》,198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为所谓“习仲勋反党集团”平反的通知》),于1978年4月复出担任广东省委第二书记,挑起了广东拨乱反正、守护祖国南大门、筹划改革开放的重任。

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传统和作风之一,它在习仲勋同志身上也得到充分体现。首先,勇于批评。1947年10月19日,习仲勋以西北党校校长的身份参加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在他看来,犯了错误的同志,只有“老老实实下决心诚恳地承认错误,纠正错误,向前进步。这样才是我们个人之幸,全党之幸!”[4]330-331在他担任绥德地委书记期间,由康生错误指导的“抢救失足者”运动像瘟疫一样迅速在陕甘宁边区蔓延,绥德地区的“抢救运动”愈演愈烈。面对这种乱象,他焦虑不安,除了利用作报告和个别谈话等方式提醒大家要坚持实事求是,还打报告给党中央和西北局,如实反映绥德地区发生的情况,建议中央及时制止“逼供信”,纠正“左”的偏向。这种敢说真话、敢于批评的精神在党内政治生活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实属难能可贵。[4]355解放战争初期,在彭德怀、习仲勋的指挥下,陕甘宁边区的自卫战争先后取得青化砭、羊马河、蟠龙镇三战三捷的骄人战绩,1947年5月14日,在安塞县城以北的真武洞举行祝捷大会。习仲勋当众严肃批评了以陕甘宁边区慰问团成员身份参加祝捷大会、期盼夫妻团聚的爱人齐心。[4]5051950年5月20日,是西安解放的周年纪念日。他在西安干部大会上作了题为《反对官僚主义命令主义》[7]137的讲话,旗帜鲜明地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官僚主义、命令主义的思想作风,对官僚主义的类型、产生的原因、危害性以及克服的办法都做了入木三分的精辟分析,堪称批判官僚主义的典范之作。在庆祝大会上作如此鲜明而大胆的讲话,看似不合时宜,匪夷所思,但却折射出他一贯嫉恶如仇、敢于正视问题、敢于批评的可贵精神。其次,勇于自我批评。习仲勋不仅敢于抵制和纠正“抢救运动”的“左”的错误,而且在运动进入甄别阶段,还勇于承担领导责任,“主动作自我批评,向搞错了的同志赔礼道歉”[4]357。他在中共中央西北局召开的陕甘宁边区高级干部会议的发言中对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作了认真的自我批评。[4]330再次,勇于接受批评。1946年2月10日,习仲勋作为中共中央西北局书记主持西北局记者招待会,向新闻记者通报工作。在讲话中,希望党报“对领导干部的缺点提出严正的善意的和实事求是的批评。必须纠正某些干部只愿听说好话,不愿听批评的偏向”[4]410。1978年9 月25日,广东惠州地区检察分院麦子灿给时任省委第二书记的习仲勋写了一封批评信,“措词用语之尖锐、尖刻,超出上下级的容忍度,非一般人所能承受”。习仲勋不但给回了信,表扬了写信人敢于进言的精神,而且在随后召开的省革委会上自曝来信,又给全省县以上党委和省直局以上负责人写了一封公开信,将麦子灿来信和他的回信一并转发,请在党委中讨论。[8]56这段省级高官闻过则喜、敢于开诚布公地接受批评的佳话足以让人震撼、景慕。

[1]中共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甘肃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资料丛书:陕甘边革命根据地[M].北京:中央党史出版社,1997.

[2]李福长.实事求是,心系群众——1961年习仲勋长葛调研记[J].党史博览,2009,(6):35-38.

[3]何立波,马红敏.“英雄一世,坎坷一生”的习仲勋[J].党史博采,2006,(6):8-14.

[4]贾巨川.习仲勋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

[5]习仲勋.群众领袖,民族英雄[N].人民日报,1979-10-16.

[6]贾巨川.习仲勋年谱(1962.10—2002.5)[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3):5-25.

[7]习仲勋.习仲勋文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5.

[8]林培.习仲勋如何面对“小人物”的尖锐批评[N].北京日报,2010-01-06.

猜你喜欢
习仲勋革命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中国画《习仲勋与两当起义》
习仲勋 政治生涯的“艰苦岁月”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革命人永远是年轻
习仲勋:统战工作的典范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