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气词“未”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兼谈古汉语“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

2013-08-15 00:50楚艳芳
长春大学学报 2013年11期
关键词:句末古汉语句法

楚艳芳

(浙江大学 古籍研究所,杭州 310028)

语气词“未”的来源及形成过程
——兼谈古汉语“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

楚艳芳

(浙江大学 古籍研究所,杭州 310028)

文章通过对“未”文献用例的考察,论述了中古时期新生的语气词“未”的来源及形成过程,并主要依据句法功能(同时参照意义)将处于“VP-Neg”型疑问句中“未”的性质界定为否定性疑问语气词,从而将古汉语中“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界定为是非问句。

未;否定;疑问;语气词;语法化

关于“未”,大家较熟悉的用法是作否定副词和地支用字。然而在中古时期,“未”还产生了一种特殊的用法,即用在疑问句的句末表示否定性的疑问语气,这种用法的“未”已经由否定副词语法化为语气词了。本文通过对“未”文献用例的考察与分析,试图对语气词“未”的来源进行探讨,并对古汉语中“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提出自己的看法。

1 语气词“未”形成的语义基础

“未”是个象形字,象树木枝叶重叠之形,本义为“幽昧”。“未”在殷商卜辞中就被借作地支用字。大约从春秋时期开始,它又被借作否定副词,用作状语,相当于“没有、没”。地支用字“未”与语气词“未”的形成无关,我们将从“未”的否定副词用法说起。“未”作否定副词有两种基本用法:表示“没有”和“不”。

“未”用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没”,表示事情还没有实现,否定尚未施行的某种动作行为或过去的某个情况。这种用法较早见于春秋时期,后代沿用。如:

(1)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论语·里仁》)

(2)寡人幼童未通智。(《中山王 鼎》)“未”所否定的一般都是完成体的动作或行为,故吴福祥将其称为“已然性否定副词”,并指出:“‘未’是对完成体的否定,即否定动作或状态的完成或实现。”[1]沈家煊将这种否定称为“有的否定”①本文“有的否定”与“非有否定”这两种提法来源于沈家煊。他认为:汉语在区分“直陈否定”和“非直陈否定”之后,其次区分是不是对“有”的否定,可称为“有的否定”和“非有否定”。参看沈家煊《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中国语文》2010年第5期,第387-399页。。“未”侧重于陈述一个否定的事实,且语气较为舒缓、委婉。这是“未”作否定副词最常见的用法,也是“未”语法化的基点。

春秋末期,“未”的意义及用法进一步泛化,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不”,但比“不”要稍显委婉。如:

(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2)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楚辞·离骚》)

在上古汉语中,常用的表示否定的副词有“不”、“未”、“毋”、“勿”、“非”等,然而真正与“未”的用法相差无几的只有“不”。“不、未”是直陈式否定词,“毋、勿”是非直陈式否定词②本文“直陈式否定词”与“非直陈式否定词”这两种提法来源于龚波。参看龚波《从假设句的否定形式看甲骨文中的“勿”、“弜”与“不”、“弗”之别》,《中国语文》2010年第2期,第162-167页。,而“非”一般用于判断句,否定整个谓语。“不”在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了,在上古作为一般的否定副词普遍使用,“未”在春秋时出现,之后迅速成为上古主要的否定副词之一。当“未”的使用频率逐渐增多时,就会受它的同类词“不”的影响,向其他用法扩张,产生了“不”义。然而语言又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作用下,“未”的主要用法从古至今都是用作“有的否定”,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没”,而“不”从古至今都用作“非有否定”,二者各有分工,各司其职。要之,“未”的“不”义是在“没有”义的基础上语义及功能的进一步泛化,以及词汇系统内部相互作用的基础上产生的。

语气词“未”就是在这些基本用法的基础上,通过句法、语义、语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逐步形成。

2 语气词“未”的形成过程

2.1 否定副词“未”的三种特殊用法

副词一般只能用在谓词前作状语,然而大约在春秋战国之交,否定副词“未”产生了三种特殊用法:“未+也”单独作谓语(“NP+(X)+未+也”);“未+也”单独作紧缩复句的分句;“未+也”单独成句。这些用法使“未”偏离了副词的正常用法,是其由否定副词语法化为语气词的关键性环节。

2.1.1 “未+也”单独作谓语

在“NP+(X)+未+也”这种句式中,“未”表示事情尚未实现,其后省略了VP,用“也”煞句,“未也”相当于谓语。这种用法较早出现在春秋末期,如:

(1)齐犹未也,不可以不惧。(《左传·襄公十九年》)

(2)秦数使反间,伪贺公子得立为魏王未也。(《史记·魏公子传》)

(3)无常者,其行未也。(《太平经·四行本末诀》)

在古汉语中,“也”是最常见的表示肯定语气的句末语气词。在众多的句末语气词当中,“也”表达的语气最弱,用在否定副词“未”(可表委婉语气)的后面构成“未也”,这样的搭配也符合语言的使用习惯。另外,“未”是副词,单独出现在陈述句(在古汉语中,很多情况下是判断句)的句末,有种不完结感,用“也”煞句,表示一句话的完结,“也”同时具有成句的作用。这种句型中的“X”一般是副词,如(1)中是副词“犹”。

这种用法源自对话,最初可能具有较强的口语性。陆俭明指出:“副词独用都只是出现在不同的对话形式中,这说明副词独用是口语句法里所有的一种现象。……副词独用正是口语里句法成分大量省略的一种产物。”[2]为了避免重复,省略了“未”后面的VP,既体现了语言的经济性原则,也体现了汉语丰富而灵活的表达力。省略的VP并不妨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它完全可以在语境中获得。“未”的这种用法在南北朝以后逐渐消失。

2.1.2“未+也”单独作紧缩复句的分句

“未+也”还可以用于紧缩复句的后一分句,它是对前一分句情况的否定。如:

(1)若隐者,可谓经千乘之国,蹈道则未也。(《谷梁传·隐公元年》)

(2)以人观之,则是也。以法量之,则未也。(《韩诗外传》卷四)

(3)察士以为得道则未也。(《吕氏春秋·不屈》)

(4)窃论先生高节有余,于时则未也。(《后汉书·申屠蟠传》)

“未+也”单独作谓语或紧缩复句的分句,省略VP,使副词“未”看似偏离了正常的句法位置,除了语气词“也”外,它处于句末,这样的句法位置为“未”的语法化创造了条件。

2.1.3 “未+也”单独成句

战国时期,“未+也”的用法进一步凝固,可以单独成句,同样也是用在对话中,它是对前面疑问句(一般是是非问句)的否定回答。如:

(1)或问曰:“劝齐伐燕,有诸?”曰:“未也。……”(《孟子·公孙丑下》)

(2)鲍叔曰:“比其自及也?国无阙亡乎?”管仲曰:“未也。……未有敢犯我者。”(《管子·大匡》)

(3)番吾君自代来,谓公仲曰:“……今公仲相赵,于今四年,亦有进士乎?”公仲曰:“未也。”(《史记·赵世家》)

(4)春申君曰:“娉入乎?”对曰:“未也。”(《史记·春申君传》)

这里的“未也”一般是是非问句的答语,疑问句的回答都是针对疑问焦点的,是非问句的回答形式用简单的肯定或否定就可以了。由于是非问句的疑问焦点就是整个句子,所以答语有时也可以重复原来的句子,但显得有些多余。这种省略形式不是以双方共有的知识为前提,形式上更加语法化①大约在唐代,“未也”逐渐成为一个凝固结构,用在对话中,前面是陈述句,“未也”是对对方观点的否定,说明事实“并非如此”。如唐白行简《李娃传》:“生谓娃曰:‘可策名试艺矣。’娃曰:‘未也。且令精熟,以俟百战。’”宋何薳《春渚纪闻》卷第二:“更行百余棋,对手者亦韬手自得,责其夸言,曰:‘今局势已判,黑当赢筹矣。’仲甫曰:‘未也。’”这种用法晚出,语气词“未”的语法化与此无关,在此不作过多的讨论。。这种对是非问句回答形式的“未也”直接导致了语气词“未”的产生。

2.2 语气词“未”的用例及分析

大约从西汉开始,“未”进入“VP-Neg”型疑问句,用来询问句中所指是否已经出现或完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或“……了吗?”。如:

(1)君除吏已尽未?(《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2)太后独有帝,今哭而不悲,君知其解未?(《汉书·外戚传》)

(3)今日上不着天,下不着地,言出子口,入于吾耳,可以言未?(《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4)卿家痴叔死未?(《世说新语·赏誉》)

(5)吾言验未?(《隋书·郭荣传》)

(6)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维《杂诗》)

语气词“未”的形成与“未也”单独用作是非问句的答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它是受到后面答语的影响而进入“VP-未”型疑问句的。刘开骅指出:“今后的疑问句研究不仅要研究问句,最好也将答句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联系答句来探讨问句,沟通问句与答句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揭示其中一些有规律性的东西。”[3]是非问句有一个特点,它一般是由陈述句加上疑问语调或是疑问语气词来表示疑问,表达的是对整个命题的怀疑,答案要么肯定,要么否定。“未也”经常用于是非问句的否定回答,后来问句受其影响,用“未”代替了原先的语气词“乎、诸(“之乎”的合音)、耶”等。“未”由原来的位于谓语前作状语到“未+也”单独作谓语、单独成句到附着于句子的末尾,逐步语法化为语气词。

最先进入“VP-Neg”型疑问句的是“不”①古多作“不”,后来也作“否”。,它能构成这种句型同样是由于“不”单独用作是非问句的答语。此类的问答形式在甲骨卜辞中就已经出现,如“辛巳雨?不。”“今日雨?不。”命辞为是非问句,验辞为“不”②参看裘锡圭的相关论述。裘锡圭《关于殷墟卜辞的命辞是否问句的考察》,《中国语文》1988年第1期。。后代亦不乏其例。“未”进入“VP-Neg”型疑问句的情形与此类似,“不”进入这种句型比“未”早,而“未”与“不”的用法又有诸多的相似之处,所以“未”进入这种句式也有可能受到“不”的类化。词汇史上有一种由于语言的类推作用而形成的词义引申现象,许嘉璐称之为“同步引申”,即“一个词意义延伸的过程常常‘扩散’到与之相关的词身上,带动后者也沿着相类似的线路引申”[4]。在句法、语义及语用上,“未”与“不”都有极大的相似性,二者沿着同样的轨迹发展也不足为奇。当然,这只是外因之一,只起辅助作用。在这种用法中,“未”依然可以表示一定的委婉语气。

2.3 语气词“未”的性质的分析验证

词类划分的依据有形态、意义和功能。范开泰、张亚军指出:“汉语中缺少严格意义的形态变化,因此形态不能作为汉语划分词类的标准。传统语法根据意义划分词类的做法也已被否定……当然划分词类以功能为标准,并不等于否认词的分类有意义上的依据。”[5]50“未”处于疑问句的末尾,从句法位置上看,它恰好是语气词的位置。王力指出:“就意义上说,副词和语气词的界限是不很分明的。然而就词序上说,咱们仍旧可以把它们分开:副词的位置在谓词之前,语气词的位置在一句之末。”[6]

从语言发展演变的角度来看,在“VP-Neg”型疑问句产生之前,与此相关的表达是用是非问句,句末用语气词“乎、诸(“之乎”的合音)、耶”等,此类例证不胜枚举。关于这一点,柳士镇、曹广顺、遇笑容、吴福祥等学者都曾言及,兹不赘述。“未”用在疑问句的末尾,与这些词的作用一致。另外,东汉末期,与“未”相类似,“无”也进入“VP-Neg”型疑问句。唐代初期开始,处于句末的“无”逐渐演变成“麽”,“麽”又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的“吗”③演化过程大体如此,但古今汉语“无”、“麽”、“吗”的用法不尽相同。参看吴福祥《语法化与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41页。。我们既然承认“乎、诸、耶、无、吗”等都是语气词,那么也应该承认与它们有着相同作用的“未”也是语气词。

“VP-未”中“未”语气词的性质也可以在现代汉语方言中得到验证。我们说助词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弱读,研究古汉语只能依靠书面语,无从得知当时的语调,然而在现代汉语方言“VP-Neg”中的“Neg”一般都弱读。据笔者调查,河北阳原方言(属晋方言)、安徽宿州方言(属北方方言)、湖南衡阳方言(属湘方言)等都是这种情况。不难想象,古汉语中的“VP-未”中的“未”的读音也存在着弱化的情形。这也可以帮助我们证明“未”的语气词身份。

“未”虽然语法化为语气词,但它不是语气词中的典型成员。一般说来,语法化使一个实词丧失其实在意义变为虚词,或一个较虚的语法成分变为更虚的语法成分,但语法化并非脱胎换骨的演变,在语法化后的语言成分中往往还保留着源成分的意义。“未”不管处在什么位置,具有什么词性,它的否定意味始终存在,只是语气词“未”的否定意味已经没有它作否定副词时那么浓烈了。我们说虚词没有实在意义,只有语法意义,虚词的主要作用在于它的语法功能,然而意义并非不起任何作用,恰恰相反,意义在这些虚词具体的、细微的用法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范开泰、张亚军指出:“每种词类中可能存在核心和边缘两部分,核心部分是该词类的典型代表,边缘部分则可能搀合有其他词类的范畴意义或句法功能,这是语言中的客观事实,划分词类过程中的‘两可’或‘两难’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5]51“未”作为边缘成员进入到语气词之列,我们不能因为它的非典型性就否认其语气词的身份。众所周知,古汉语中有个很特别的代词“莫”,因为它具有代词的句法功能,同时还有否定的意味在其中,所以将它的性质界定为否定性无定代词,“未”与此情况类似。“VP-未”中的“未”虽然已经语法化为语气词,然而由于语言的演变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发展,所以它还可以表示一定的否定意味。鉴于此,我们也可以依据“VP-未”中“未”的功能(同时参照意义)将“未”性质界定为否定性疑问语气词。

3 余论

既然“VP-Neg”中“Neg”的性质得到了解决,那么“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也就有了说法。关于古汉语“VP-Neg”型疑问句,目前学界根据对“Neg”性质的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是非问句,有人认为是正反问句。经过上文的分析论证,“Neg”是语气词,那么“VP-未”型疑问句就是是非问句。把疑问句分为是非、特指、选择、正反4种基本类型是现代汉语的分法,是参照现代汉语现有的语言状况作出的分类。现代汉语不等于古代汉语,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现代汉语的分类方法及标准是否也符合古代汉语。即使在现代汉语,正反问句与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尚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吕叔湘指出:“这类问句(反复问),从形式上看,是抉择问句。……但就意义而论,这类问句和单纯的是非问句没有分别。……文言里的反复问句在形式上也和单纯是非问句更接近了,因为文言里不重复句子的一部分词语,只在句末加一‘否’字(古多作‘不’),或‘未’字,或‘无’字。”[7]张伯江直接把正反问句看成是是非问句中的一小类[8],邵敬敏等主张正反问句可以归为选择问句的一种[9]。在上古汉语,疑问句系统尚未形成或刚刚形成的时候,我们恐怕不能用现代汉语疑问句的4种类型去附会古代汉语。上古汉语没有“VP-Neg-VP”型正反问句,就连“VP-Neg”型疑问句也很少见,笔者认为,正反问句是从是非问句中分化出来的,分化的过渡阶段正是“VP-Neg”型疑问句,之后继续分化,才有了标准的“VP-Neg-VP”型正反问句。值得注意的是,从本质上来说,古汉语中的“VP-Neg”型疑问句与现代汉语中的“VP-Neg”型疑问句的性质并不相同。现代汉语“VP-Neg”型疑问句是“VP-Neg-VP”型正反问句的省略形式,是正反问句,而古汉语“VP-Neg”型疑问句是是非问句的一种特殊类型,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

[1]吴福祥.敦煌变文12种语法研究[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4:93.

[2]陆俭明.现代汉语副词独用刍议[J].语言教学与研究,1982(2):39-40.

[3]刘开骅.中古汉语疑问句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8:253.

[4]许嘉璐.论同步引申[J].中国语文,1987(1):50.

[5]范开泰,张亚军.现代汉语语法分析[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6]王力.中国语法理论:上册[M].北京:中华书局,1954:319.

[7]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C]∥吕叔湘.吕叔湘文集:第1卷.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86.

[8]张伯江.疑问句功能琐议[J].中国语文,1997(2):104-110.

[9]邵敬敏.现代汉语通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219.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al Particle“Wei(未)”—Concurrently Talk about the Nature of“VP-Neg”Interrogative Sentences in Ancient Chinese

CHU Yan-fang
(Research Institute for Ancient Books,Zhejiang University,Hangzhou 310028,China)

By investigating the examples of“Wei”in literature,this paper explains the origin and evolution of the modal particle“Wei”,mainly based on its syntactic function(considering its meaning),it defines“Wei”of“VP-Neg”interrogative sentences as negative interrogative particles,in addition,it defines these 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ith the type of“VP-Neg”in ancient Chinese as non-interrogative sentences.

Wei;negation;doubt;modal particle;grammaticalization

H141

A

1009-3907(2013)11-1419-04

2013-09-07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11JJD740016)

楚艳芳(1982-),女,河北阳原人,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中古汉语研究。

责任编辑:

柳 克

猜你喜欢
句末古汉语句法
四川方言句末助词“哆”
古汉语疑问句末“为”字补证
完整句末不一定都用句号
述谓结构与英语句法配置
“也”“还”在英语中的用法
句末“没”和“没有”的演变分析
句法二题
上古汉语“施”字音义考
诗词联句句法梳理
谈谈古汉语的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