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协同理论研究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系统论协同效应教学系统

贾 鼎

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协同理论研究

贾 鼎

声乐演唱教学的协同理论立足于系统论和协同论的基础上,把声乐演唱教学视为一个系统,合理运用系统论的观点对其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协同论的原理结合声乐演唱中的“教”和“学”,生理和心理来探究声乐演唱教学过程中的运动规律,有助于各系统之间“协同导致有序”并产生系统相应的协同效应。

协同理论;声乐演唱教学;协同效应

声乐演唱教学中的协同理论以系统论和协同论为基础,而系统论、协同论隶属于横断科学,所以,对声乐演唱教学进行协同论的研究就是一种将先进的横断科学研究方法与人文科学有机结合的研究。通过系统论的研究观点,我们把声乐演唱教学视作一个总系统,相对于教学过程实施而言可以把“教”与“学”视作两个子系统 ,但如果相对声乐演唱的效果产生过程而言,又可分为演唱生理过程和演唱心理过程两个子系统,对声乐演唱教学系统的划分,可以使系统论的观点更具科学性和说服力。

协同论表示了系统内部系统导致有序及自组织原理的现象,其结果都是为了最后产生与该系统相适应的协同效应,是自然界各类协同普遍存在的规律。通过对系统和子系统的分析,能过发现系统内部和各子系统之间所具有的协同合作关系。所以通过对声乐演唱教学的协同理论研究可以使我们更加客观、系统、科学地认识声乐演唱教学。

一、声乐演唱教学协同理论的理论基础

(一)系统论和协同论

声乐演唱教学的协同理论产生的理论基础之一是系统论和协同论。系统论主要是揭示系统之间共同的特征、本质、规律和原理,注重从整体到局部的研究,研究系统与子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联系。世界上的全部事物均可以通过对系统的研究来进行分析,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不是独立于系统外存在的,所以,系统论是声乐演唱教学研究的基础方法之一。协同论揭示的是系统之间的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之间的协同、互补与合作的关系,通过协同论的研究来揭示协同效应的形成和系统进化的动力。协同论以“协同导致有序”为核心思想,协同理论说明,一个开放的大系统内部既存在子系统的独立运行,也存在子系统之间或者与大系统之间的关联运动,关联运动比重越增大,协同效应越明显。协同效应的原理就是利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互相作用来揭示系统有序性的形成原理,揭示了系统本身有序复杂的组织能力。“协同导致有序”高度概括了这一原理,同时也高度概括了声乐演唱教学的协同理论,是声乐演唱教学协同理论研究基础理论依据之一。

(二)生理学和心理学

声乐演唱教学和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密切相关。人体是高度复杂的机体,同时也是一个能独立完成多种活动的整体,其功能活动必须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并且和周围环境产生影响和被影响。研究人体功能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对人体的功能进行发展、联系、对立统一的科学认识。人的心理现象也是一个高级复杂的过程,人类的心理反映包括心理内容和心理形式两个方面,心理内容是来源于现实并为每个人所意识到的各影像的内容本身,会随着个体的改变或者个体不同的现实生活变化。全面地掌握和研究生理学和心理学是开展声乐教学演唱协同理论研究的充分理论依据和重要前提。

二、声乐演唱教学协同理论的研究可行性

根据协同论的原理,系统内部协同效应是由系统内各子系统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需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条件:首先系统必须开放;其次系统内部的各分系统要有较强的非线性关系;最后要求系统普遍存在涨落。唯此,系统的协同基本原理才能在系统中体现出来,导致协同效应的发生。

(一)系统是开放的

根据系统论,声乐演唱教学是包含了“教”“学”两个子系统的一个大系统,通过“教”和“学”两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导致协同效应的产生,直接影响着声乐演唱的教学效果。不过从实际考虑而言还存在许多其他的要素影响声乐演唱教学,可以说声乐演唱教学的系统是开放性的。

从“教”的系统进行讨论,教师对声乐演唱教学效果造成的影响在于,教师的歌唱理念、歌唱的方法和水平、教学水平、教学技术、教育价值观念、文化底蕴和教学理论修养等等;从“学”的系统进行研究时,学生的身体素质、音乐的基本素质和修养、学生智力状况和情绪状态等都对声乐演唱教学造成影响。声乐演唱教学本来就是由老师和学生双互间进行的,直接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在影响教学效果的上述因素中,只要有一项因素发生改变,都会给声乐演唱教学效果直接产生影响。针对“教”和“学”的系统,教师和学生的思维都是开放的,教师和思维的开放对于协同教学十分重要。开放的思维能够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地创新和接受新的知识和教学观念,新的教学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也促进了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教”和“学”两个系统是声乐演唱教学系统的子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思维的开放性最终导致了声乐教学系统的开放性。

(二)系统间具有明显的非线性相互作用

声乐教学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相互活动,教师传授学生科学的发声技能和歌唱技巧,帮助学生能够自然而富有感情地进行歌唱。歌唱行为是人体各器官在神经系统控制下的协调行为,受到心理活动的支配,是心理活动的作用导致的生理过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作用。歌唱者的心理状态和因素对声乐的训练和学习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教学系统包含的各子系统间具有较强的非线性相互作用和关系,通过这种非线性关系来达到不同的演唱感觉效果。声乐演唱的教学相对抽象,教师可以通过比喻和想象来启发学生的感觉,影响教学效果。根据对不同学生包含的体质素质或者音乐素质等不同影响因素的不同来进行教学,会在声乐学习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心理状态,同时影响了声乐感觉的不同效果。因为在声乐演唱教学系统中,各子系统之间存在着非线性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种影响促进了子系统之间关联运动的形成,是声乐演唱教学系统形成协同的基础和关键。

(三)声乐演唱教学系统普遍存在涨落

涨落是指一种系统宏观状态的随机起伏波动,是一种系统内部各个子系统的独立运动和它们之间的关联运动引起的系统宏观参量的瞬时值偏离平均值的现象。在声乐演唱教学系统中存在普遍的涨落。比如子系统“教”系统 中,同一个教师不同的年龄阶段存在不同教学水平的差异,不同的教学环境也会因为学生素质的不同而产生教学水平的差异。同时“学”系统中也会因为学生年龄阶段的不同,指导老师的不同,教学和演唱场所的不同等等因素而产生学习上的差异。这些涨落提高了声乐演唱教学的系统组织能力,所以在声乐演唱教学的过程中,我们要有组织有意识地对涨落进行控制,形成对系统功能有益的涨落,从而达到教学的协同。

三、声乐演唱教学中协同理论的运用

(一)生理系统的协同

歌唱是一种心理支配导致的生理系统的活动,是一种人类生理高级技能。歌唱行为是在人体大脑的支配下,通过人的呼吸器官、发声器官、语言器官和共鸣器官进行同步、协调、合作的协同运动过程,简言之人体歌唱活动就是一个大脑指挥人体各功能生理器官开展协同运动的过程。而大脑系统和人体的全部生理器官都属于人体生理系统的子系统,由人体大脑支配生理器官作用的协同过程就是一个声乐演唱教学系统的协同过程,它们之间的协同、同步和合作互补的关系是系统论的基本体现,是“协同导致有序”的,所以结合生理学和心理学来进行协同理论的分析可以看出,声乐演唱教学中的生理系统歌唱行为一是个协调运动的过程。

(二)心理系统的协同

歌唱活动是受心理支配的生理过程体现,归根结底是心理作用的结果。在心理学中,歌唱是个体人的高级神经行为,受个体的心理影响,个体心理包含了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几大方面。通过系统论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把个体心理看为一个总系统,并将其划分为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三个子系统,子系统之下又包含若干相互影响和关联的子系统。根据协同论的基本原理,把个体心理看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子系统协同合作,相互补充和关联,各个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将产生心理系统的协同效应,从而优化了声乐演唱教学心理系统的整体功能。

(三)声乐教学中“教”与“学”的协同

声乐教学系统本身由诸多相互联系的因素有机结合而成,是一个具有声乐教学功能的不同层次的综合体,教与学两个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与作用形成了协同效应从而导致系统功能的产生,“教”的系统包含了老师、媒体、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众多子系统,而“学”的子系统也包括了学生、学习素质、学习方法和认知能力等,子系统之间完全符合协同论的基本理论依据,具有协同效应,符合“协同导致有序”的自然规律,“教”与“学”的协同也正表现了声乐演唱教学中协同理论的直接运用。

四、总结

总之,对声乐演唱教学协同理论研究的开展有利于对声乐演唱全新思维的形成,对我们更加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声乐教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对声乐演唱教学的发展和创新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王超.概述声乐教学中的辩证思考[D].西安音乐学院,2011[2]孙伟.艺术实践在声乐教学中的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0

[3]徐威.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协同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04

[4]徐玉兰.声乐教学中歌唱的生理与心理及其相互关系[D].湖南师范大学,2006

责任编辑:何 岩

G64

B

1671-6531(2013)06-0067-01

贾鼎/沈阳音乐学院声乐系副教授,博士(辽宁沈阳 110818)。

猜你喜欢
系统论协同效应教学系统
中国整体与区域居民收入周期的协同效应分析
预知子醇提物联合姜黄素抑制肝癌细胞增殖协同效应及机制探索
基于Unity的计算机硬件组装仿真教学系统设计
基于移动学习理念的智慧教学系统
基于交互式双板教学系统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2016年第20届系统论,控制和计算国际会议
汽车配件营销实践教学系统开发
系统论在故障定位中的应用
共同配送协同效应评价体系构建
数字电视经营系统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