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研究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监控评估

王 娟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是学校的核心工作,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的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能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关键在于高职人才的质量。优化高职院校人才质量,建立有效的监控与评价体系迫在眉睫。本文在总结国内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模式基础上,结合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探索适合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机制,从而不断提升我国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一、国外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高等职业教育的名称在不同国家其叫法不尽相同,如澳大利亚称“TAFE学院”,德国称“职业学院”或“高等专科学校”,但功能和我国高职学院相同。国外对高等教育质量的研究,从 (Burgess,1978)对受教育机会的研究关注,到(Diana Green,1994)对其自身意义的研究,随后(Allan Ashworth,1994)高等教育全面质量管理研究和(Geoffrey Doherty,1994)质量监控的机制研究都关注教育质量问题。进入21世纪,(Damme Dirkvan,2001;Vidovich Lesley,2002)等在国际化和全球化背景下开始探讨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与保证问题。比较有代表性的是Damme Dirkvan,2001年的《高等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教育质量问题》;Yonezawa Akiyoshi,2002年发表的《日本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系统和市场推动》;同年Vidovich Lesley,2002年的《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全球化与长期规划》;Hudson Peter,Thomas Harold,2003年发表《新世纪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积极应对还是简单适应》。

在发达国家,主要是通过政府的宏观控制实现对高职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

首先,政府或者国家行政机关通过宏观监控与评估手段保证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扮演着监控与评估的角色。例如,法国把高职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作为全国教育评价系统的一部分。具体评估课程建设、专业学科、教学、教育管理、学生、教师、学校发展目标、改革规划等。荷兰政府在高职教育评估中的角色随着国家高等教育方式的改变,逐渐由直接管理向间接调控过渡。英国政府从90年代以后开始对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与评估。各国政府在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过程中主要是在划拨教育经费和制订政策过程中通过运用评估手段进行宏观管理。政府既尊重、保护高职院校办学自主权,又确保对高职院校进行宏观控制,从而保证了高职教育质量。

其次,具有完善的评估机构。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有了较大发展,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符合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发达国家纷纷成立了高职评估中介机构。例如,英国在20世纪80年代末成立了“学术审计组织”;澳大利亚于1993年成立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委员会”;法国成立了“国家评估委员会”;荷兰成立了“荷兰大学合作委员会”和“高等职业教育学院联合会”。这些评估机构负责高职院校的评估工作,并且独立于政府和高职院校。

再次,评估机构具有严谨的组织制度。例如,法国在1989年7月颁布的《高等教育法》中明确规定,法国国家评估委员会拥有完全的行政自主权;其报告直接呈送总统,不受教育部的领导;评估委由国家财政支持,拥有自己的预算;评估委成员的资格认定极为严格,17名成员由总统任命,另有1名总秘书和24名专职职员,其成员和职员在全国范围内选聘。荷兰大学协会为使评估顺利、有序、高效地运转,在综合了政府、大学及社会各界意见后,对教育教学评估的目的、原则、过程及评估机构等内容作了严格、明确的规定。

最后,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政府对高职教育评估机构的组成及其评估活动的实施加以规定、监控和调节,以保证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首先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其次运用高效、科学、客观、灵活的评估方法,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分析并征询有关机构的意见,确保了评估结果的权威性和公正性。

二、国内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

国内对于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研究主要从组织、制度、评估、反馈几个方面体现的。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成果有贺祖斌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质量保障—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徐向艺2004年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高等学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以及沈玉顺2004年文汇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学质量保障的思想与实践》等,形成了以理论性、互动性和系统性为特色的教育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有代表性的论文有2001年陈利利等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数学模型》,将定性评估的结果量化建立监控体系的数学模型,从而使评估结果更加客观;另外项目《基于网络环境的教学质量实时监控系统》是由北京大学完成,主要在网络环境下的实时、动态、全员、全程教学质量监控,涵盖文、理、农、工、医各种专业及各类学校需求的教学管理模式和质量评估平台,提高教学管理的准确性、科学性、客观性、时效性,也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实现了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

根据目前国内外教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价可以看出,现在采用的体系主要是督导、听课、检查和学生评分体系,带有很大的主观性,把精力大部分都放在教师的身上,即使应用了现代的处理技术通过网络进行匿名评估,只是节约了人力和时间,没有从根本上改善教学的效果。同时国内研究针对高职特殊的群体很少,都是为了高等教育教学服务的。

基于上面的原因,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监控应该从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出发,不同的教师、不同的专业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最终达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应与高职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

三、高职教育的特殊性

高职教育兼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性质,除了遵循一般的教育教学规律,在教学中更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明确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标。

高职教育的职业性。高职教育不等同于高等教育的学科体系,有职业教育的特殊性,以社会上的职业岗位为背景,不断满足市场需求。专业设置与社会岗位直接对接,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组织都以应用为基础。

高职学生生源的整体素质偏低。高职教育教学对象影响教学质量,由于高职的学生大部分生源都是专科起点,素质偏低,加大了教学难度,也出现了管理难的现象。只有改变教学方法和内容,同时完善教学管理,进行有效的管理,才能提高高职的教学质量。尤其高职学生都是以应用型培养为基础,注重实践能力,就必须改进教学管理的方式和方法。

实践与技能重于理论。以应用为导向的职业技能培养机制,以个人和社会双向选择(需求)为导向的个性化培养机制,是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必然要求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核心,以理论知识为支撑,实现高职人才培养。所以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应该与学校最终实现的培养目标为标准。

四、构建高职教育教学监控体系

要有效提高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本着落实全面质量管理的理念建立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全面质量管理理念在于全员、全方位和全过程参与教育教学监控。同时结合现代网络计算机等科学技术手段,实时、动态、发展地进行监督和评价。具体把握以下几个方面,建立一套科学的教育教学监控与评价体系,规范高职院校的管理。

一是全员。全员是指除了学院各个部门的全体教职员工与学生外,还要包括学生家长与亲友、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劳动技能考核部门和用人单位。学院设立专门人员负责,全体教职工参与监督和互评,要本着客观、公正原则,由网络随时提供信息,匿名反馈。学生的参与更为重要,学生本来就是高职教育教学质量考核的重要对象,学生技能和学科要达到相关标准,及时作出反馈和评价。学生家长和亲友,作为学生主要接触人,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的进步及时提出反馈意见,对学校改进教育教学至关重要。相关教育管理机构,如政府部门等能够对学院发展提出宝贵意见和客观评价。劳动技能考核部门,是指对于一些专业职业资格认证考核资质的部门,如劳动局负责人力资源证、理财师等考核,对于学院提高教学质量有促进作用。用人单位,作为教学“产品”的最终受益者,用人单位的反馈信息重要性可想而知,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和人才需求是衡量高职院校学生质量的核心。通过全员参与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不断指导学院改进管理方法,完善监督体系。

二是全方位。全方位质量监控不仅仅是教学的质量监控,还包括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有关的方方面面工作,如学生日常管理工作,行为习惯养成,德育操行等;参与社会调查的方式方法,信息结果加工处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监控与评价,实践达标的情况,要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考核;校园文化营造也是体现学院教育教学质量的指标,良好的精神文明与发展要相适应。学生的价值观、思想状况、学习能力、心理素质等都是监控和评价的范围。

三是全过程。全过程是指教学质量贯穿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个过程,从学校定位、专业设置开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教学计划、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材建设、开拓良好的实习实训基地,最终到学生毕业实习教育、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等。在整个过程中,教学过程监控是核心,包括教学督导监控、听课制度、评教制度、教学检查制度、考试制度等方面。这个过程可通过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两个方面,理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可以包括监控教学计划、落实教学任务、课堂教学、辅导和批改作业、教师备课与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考试考核办法等内容。而实践教学过程监控要针对试验、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方面加大质量监控。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发展的看待,不断维护和改进监控体系,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

[1]程超.高职动态教学评价系统的构建[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2]马良军.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继续教育研究,2008,(3)

[3]仇雅莉等.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原则与方法[J].当代教育论坛,2008,(5)

[4]陈慧.借鉴ISO质量管理体系构建高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监控评估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第四代评估理论对我国学科评估的启示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你被监控了吗?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评估依据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