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学生“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对策

2013-08-15 00:45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12期
关键词:国培计划教学进度国培

蒋 成

地方高校学生“国培计划”顶岗实习的对策

蒋 成

文章针对顶岗实习的师范生在实习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教师专业素养”和“自我调整能力”两方面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地方高校;顶岗实习;国培计划;对策

蒋成/湖北工程学院教务处实验师(湖北孝感 432000)。

2010年起,教育部、财政部开始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简称“国培计划”。其中,“国培计划”中的顶岗置换实习项目作为一项科学而全面的新型教育培训机制,具有“针对性高,实用性强”的特点,与传统的教育实习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顶岗置换实习”项目让高师院校师范生的实习有了更多选择,顶岗实习让师范生有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平台,对高师院校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首先,“顶岗置换实习”项目的实施,使更多的学校成为教育实习基地,解决了师范生人数增长所带来的教育实习基地紧张的问题,使更多的师范生能接触基础教育。其次,顶岗实习让师范生有了更多的机会进入课堂走上讲台,有了更多的实践锻炼机会,解决了传统的教育实习中实践时间短、机会少的问题。通过顶岗实习,师范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了较快提高,能更快向专业化教师转换。

但由于该项目处在初始阶段,导致高校学生在参与“国培计划”顶岗实习中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技能”和“自主因素”两大方面,因此,为提高实习生的专业技能,加强实习生的自我调控能力,在对策上,可从“教师专业素养”和“自我调整能力”两方面应对。通过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采取相应的对策走出实习困境。

一、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

(一)知识的扩充和运用

随着我国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对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实习生需要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不仅要学好专业课程的知识,更应多积累课堂外书本外的知识。在实习中可以 “主动向资深教师请教授课方法和技巧”、“每周要抽出时间听课,做好听课记录和总结”、“认真听取听课老师们对自己讲课的评价”等。总之,要重在平时的积累,避免出现教学失误。

具备了厚实的知识基础,也并不代表自己就能完全胜任教学。教师具备多少学科专业知识与这位教师能否胜任教学工作其实并不是完全对应的关系。在教学课堂上,不仅需要大量的知识储备做基础,同时也应该注重同实际课堂情境相结合,学会利用教学资源创设出教学情境,灵活地将知识与生活融会贯通,并能巧妙地向其他学科领域延伸,使得知识点更加立体。

总之,一堂受学生欢迎的优秀课程,需要老师有厚实的知识储备,并在教学中能灵活地运用,而不是单纯枯燥的讲解。

(二)教学组织能力

关于教学组织能力表现在许多方面,这里仅简单从“教学设备操作、表达能力和课堂节奏与教学进度的把握”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从教学设备的选择使用上,把课堂教学分为两种,即黑板教学和多媒体教学。在黑板教学操作中,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好的板书设计能够让课堂效果事半功倍,因此,实习生应在备课时就构思好该节课程的板书内容,并且尽量保证板书内容干净醒目。在多媒体教学中,除了要掌握基本的制作课件、使用电子设备之外,也要掌控好知识点,由于多媒体课程丰富的声像特点,学生容易被多媒体的表象吸引而忽略知识点,所以一定要把握课堂节奏。

实习生作为知识的传授者,需具备较强的交际能力。不求滔滔不绝,但求表明达意。许多实习生缺乏训练,上讲台后满脸通红,口齿不清。因此,在生活中注重口头表达能力,与人进行沟通时说话声音清晰洪亮,上讲台后要自信,敢于直视学生,讲错时也不用慌张,要微笑着承认自己的失误,努力强化教学基本功。

在课堂节奏与教学进度的把握方面,实习生要学会如何控制好课堂上时间。做好教学设计,讲课时要注意节奏,讲完一个知识点时应留少许时间给学生们思考,切勿为了赶进度而不间断的讲授,这样反而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至于教学进度的把握,可以与老教师交流,向他们请教,根据他们的教学进度来整体上把握,避免出现赶课或提前讲完的情况。灵活把握课堂节奏和教学进度是教师掌控课堂教学的精髓,只能多实践多交流多总结,在不断的实践中慢慢体会。

(三)教师职业道德

身为一名教师,除了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较强的教学操作能力,职业道德也十分重要。所谓的教师职业道德,就是指教师在其职业生活中所应遵守的处理、调节与他人、集体、职业等工作关系的基本行为规范和准则以及在此基础上表现出来的职业信念和行为品质。具体的内容就是要求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作为一名教师,不仅需要传授学生课本上的知识,也需要结合生活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教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中的传道授业方式之外,还要与学生进行语言和思想上的交流,通过交流贴近学生,关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国陪计划”实习属顶岗置换实习,因此需要以教师的身份来严格要求自己。不仅要热爱自己的职业,关爱自己的学生,还要时刻注意自己教师的身份,要为人师表,不能在学生面前做出有损职业道德的行为,要清楚教育的目的是培育学生而不是强迫学生,对待学生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总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

二、迅速而有效地学会自我调整

“国培计划”顶岗置换教育实习不仅要求实习生具备扎实的教师专业素养,同时也要求他们能在顶岗实习中迅速而有效地学会自我调整,根据环境的改变将自己的实习状态调整到最佳。为了多方位的分析实习生在实习期间所遇不同情况的转变问题,将从“社会身份、生活环境、心理状态”三个方面探究实习生有效应对国培计划的方法。

(一)社会身份转变

进入实习后,“国陪计划”实习生的身份发生了改变,实习生不再是大学学习的学生,而是一名人民教师。实习生在老师面前是学生,在学生面前是老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双重身份并能迅速根据身份的改变而转变好心态,才能做好教育实习。

第一,与同事相处时,要学会“工作中谦虚,工作外积极”。作为一名刚到学校实习的实习生,与学校其他老师相处时,在教学工作和课余生活一定要认真对待。

在工作中,需谦卑有礼。遇到难题时要积极向其他教师请教;经常询问教学进度和课时安排;课时安排不合理时要先学会自我克服,不要随意调课;在工作之中,要能时刻以一名学习者的身份对待身边的同事,也对应着在老师面前还是学生这一身份。在生活中,需活泼主动。要积极融入到教师们的生活中,集体活动时,自己应主动参与而不是等待着被邀请。反之如果时刻以一个学生的身份约束自己,下意识地与老师们保持距离,那就很难融入到老师群体中去,在工作中就容易失去节奏。

第二,与学生相处时,要学会“保持亲切随和,适度距离”。实习生课堂教学经验不足,上课时心里紧张,导致面容严肃,不苟言笑;又由于缺乏自信,害怕课堂纪律失控,为保证课堂教学而反过来过分树立威信,这样会导致学生反感,而学生会将这种情绪表现在学习中,会对教学效果产生影响。保持亲切随和,吸引学生主动接近老师;一视同仁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实习生自身的双重身份,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因此要懂得利用好这个优势,做一名深受学生们喜爱的老师。当然,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是为了让学生能够信任、接受,在课堂上能够被吸引,但是要讲究尺度,与学生拉近距离,不是和学生毫无距离。

(二)生活方式转变

由于农村中小学条件的限制,一所学校只能接收很少量的实习生。这就对实习生的独立生活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

“国陪计划”实习生由于初次参与这种顶岗形式的实习,所以遇到这样的困扰时基本上都是选择上网或是看书来消磨时间。这并不是好的方式,在这段空余时间里,可以做的事情有很多:可以进行教育叙事,教学反思;写实习日志,将教学体会记录下来,或者批改作业,准备明天的课程等等。如果学校还有其他同龄教师,可以上门拜访,与他们交朋友。避免单独长时间呆在房间里产生孤独感和无助感,这种感觉会直接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三)心理状态转变

心理状态上的转变其实应该属于个人主观思维上的调整。简单来说,作为一名学生,我们的职责是获取知识,而作为一名教师来说,职责却是传授知识,获取知识和传授知识从根本上是有区别的。

获取知识,只需做好理解和吸收,但传授知识,就必须结合传授知识的目的、对象、效果等各方面的因素制定不同的授课方式,并且要保证授课方式能够为传授对象所接受。传授知识,不仅要求懂知识,还要求能讲清楚知识,呈现知识。如果理解得十分通透但是却无法准确而形象地表达出来,那只能算是获取而无法传授这个知识。

因此,实习生在实习时,要学会调整好心理状态,进行换位思考,多发掘学生容易接受的授课方法。教育实习是师范生的必修课,是他们身心走向成熟的标志。实习既是师范生心理素质全面的考核和检阅,又是一次严格的教师素质、教育才能的综合展示。

[1]管培俊.努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N].中国教育报,2010-08-11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J].教育研究与实验,1998,(1)

[3]崔益祥.教师专业素养的问题与对策[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8,(2)

[4]吴汉周.西部高师院校英语专业国培计划顶岗实习模式探究——以广西教育学院为例[J].大学教育,2012,(1)

[5]梁梅,潘立.以实施“国培计划”为契机,推动师范生实践教学改革[J].高教论坛,2012,(7)

G642

B

1671-6531(2013)12-0122-01

责任编辑:何 岩

猜你喜欢
国培计划教学进度国培
教育路漫漫 且行且用心——乡村校长第六期国培(郑州之行)学习感悟
“进而不顾其安”是师德问题
扬州大学国培计划阶段成果剪影
E-learning: 在“国培计划”教师培训中的应用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参与“国培计划”顶岗置换实效性研究
“国培计划”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的接受度
一个教学实践差异引发的思考
领会国培计划精神 提升教师整体素质
生物教学进度与落实的矛盾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