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善先生“易道思想”研讨笔谈

2013-08-15 00:54
湖北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9期
关键词:象数马先生笔谈

编者按:在中国的传统典籍中,“易”占有重要的地位。“易”作为经学之一种,被称之为《易经》。历代对“易经”的阐释,构成了“易学”。历代易学家对《易经》的阐释,大致可以分为象数派与义理派。象数派以象数为第一位,以象数解易,以象数论义理。义理派以义理为第一位,以义理解《易》,以义理论象数。在整个易学发展史中,两派之间的互争高下一直没有停止过,经常出现此消彼长的现象。然无论是义理派还是象数派,都不否认《易经》是讲“阴阳”哲学的,是一部讲运动变化的“变”经,其中蕴含着高深的哲理、无穷的智慧。

马宝善先生长期研习《易经》,目前已经出版了《易道书法》、《易道爻说》、《易道收藏》、《易道卦说》、《易道太极说》、《易道象数逻辑》和《易道德行说》等专著。

在马先生看来,“哲学”一词,是西方人的称谓,而中华传统文化中,将其称之为“道”。既然《易经》是“哲学”,是“六经之首”、“三玄之冠”,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那么按照中华传统文化的说法,《易经》的哲学理论就应该是“易道”。

“日月为易,一阴一阳之谓道;以阴阳之道顺乎天地自然之心,谓之‘易道’。”“易道”就是易经的哲学。《系辞》云:“易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这已经概括了“易道”的根本。

马宝善先生提出“易道”的概念,通过其出版的易学专著可以感知其研究是全面性与综合性的结合体,是创新性与开拓性的统一体。马先生的“易道”研究,推动了新时期易学的发展,在易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学术需要批评,批评需要争论。因为学术事业是我们共同的事业,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编发这组笔谈是希望以此为契机,能引发更多的学者参与,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评价,为“易道”研究的发展和繁荣作出我们力所能及的贡献。

猜你喜欢
象数马先生笔谈
马叙伦与“三白汤”
明清戏曲序跋研究笔谈
找路边“专业防水”上门服务,说好的3000元却变8000元?!
论钱澄之以《易》理为旨归的易学观
从河图浅述人体的气机升降理论
当“汉学”被缀以“主义”:汉学主义笔谈
中国易学象数对越南阮朝都城顺化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研究(笔谈)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笔谈
从六十四卦排序看不同的易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