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步态的康复治疗

2013-08-20 08:58侯国勇郑文权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10期
关键词:步态治疗师步行

侯国勇 郑文权

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三区 平顶山 467000

我们2008-03—2012-03积极充分利用康复治疗技术对收治的44例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步态患者进行治疗,取得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22例,男16例,女6例;平均年龄(53.1±7.4)岁,左侧偏瘫8例,右侧偏瘫14例;对照组22例,男14例,女8例;平均年龄(56.4±6.2)岁,左侧偏瘫7例,右侧偏瘫15例。

1.2 方法 治疗组:第一步:急性期床上活动,患者屈膝、髋内旋,治疗师在手压患者患膝的同时另一手使力于患侧肩,使患者的躯干肌得到缓慢和持续的牵伸;髋控制能力的训练,摆髋是早期髋控制能力的重要训练,患者取仰卧位,双膝从一侧向另一侧摆动;仰卧及俯卧位屈膝运动;以上在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20min,然后进行起立床训练15min。第二步:翻身和起坐训练,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15min。第三步: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和站立平衡训练。在治疗师的帮助下各进行15min。第四步:站立训练,患者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首先进行10min的患肢负重训练,然后进行10min坐-站起训练。第五步:步行训练,先进行扶持步行或平行杠内步行10min,再到徒手步行20min,重点纠正划圈步态。在每日进行康复治疗的同时,分别于2、4、6周后进行康复评定。2组其他治疗措施是按2010年中华医学会神经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发布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1]进行治疗。2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由同一组康复医师进行康复评定,评定方法采用修订的Ashworth痉挛评定量表[2]和肌力测评。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

1.3 结果 2组治疗前后Ashworth痉挛评定和肌力均提高,但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明显(P<0.01),见表1、表2。

表2 2组患者肌力改善比较

2 讨论

现代康复理论和实践证明,有效的康复训练能够减轻患者功能上的残疾,约70%的脑卒中患者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偏瘫患者下肢“画圈”样行走是常见现象,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偏瘫步态,这是由于患者踝关节控制不良造成的步态,也是康复治疗中的难点。偏瘫患者的治疗重点是提高其生活质量,怎么才能使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其中通过积极的康复治疗使患者从瘫痪到步行或独立步行,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步态是人类步行的行为特征,正常步态需要正常的肌力和平衡。所以,在临床治疗中,要想患者恢复正常的步态,就要使其肌力和平衡得到改善。本治疗组治疗的重点就在于患者肌力和平衡的康复治疗。肌力,骨盆的控制,平衡和协调的训练不仅在垫上和坐位时训练,还应在站立和行走时训练,以及复杂的环境下不同形式的行走训练等[3]。本治疗组病人严格遵循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治疗组病人多在发病14周内开始,此阶段多为卧床期,主要进行良肢位摆放,关节被动活动,早期床边坐位保持和坐位平衡训练等,此阶段治疗属一级康复,也就是脑卒中的早期康复。通过以上第一步至第三步的治疗,患者瘫痪肌力先得到改善,通过第四步、第五步的治疗纠正患者抬足时的脚尖下垂内翻,同时可以避免患者为代偿足尖下垂而采取的提髋画圈动作,从而纠正异常步态。

步行能力低下是多数偏瘫患者的主要问题,获得步行的最低条件是:(1)为了保持直立体位,而具有最小限度的肌群活动功能和骨骼系的排列以及活动度,也可以说成是为了防止摔倒而具有的稳定性。(2)可以向目的地移动足部运动性。(3)姿势调节所需要的最小限度的姿势反射及翻正反应。另外还有小限度的前庭、本体感觉、视觉等功能,也就是为应对某种状态而协调地变化运动。偏瘫患者由于低张力带来的不稳定是最基础的运动功能问题,在临床上由于支持性的低下和对新运动刺激反应的迟缓成为主要问题。在治疗中的每一步我们都根据中国脑卒中康复治疗指南(2011完全版)要求,规范治疗师的治疗行为,且严格规定了每一步的治疗时间,从而保证了治疗效果。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持续报道和科学规范的早期康复能够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运动、感觉和行为能力[4],本组研究也证明了规范科学的康复治疗,对患者步态的恢复有积极意义,从而为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对照组患者没有进行有效的康复治疗,大部分原因是患者家属对康复治疗的不认同或其他原因。所以,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深入宣教也须引起临床医生重视,尤其早期的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由于提供相关的知识和康复指导,使患者对疾病有了更多的了解,积极参与功能锻炼,充分发挥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重组作用,促进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减少并发症,使患者生物—心理—社会功能方面达到全面康复,为回归家庭、重返社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5]。

[1]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会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 .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0,2:50-59.

[2]南登昆主编 .康复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0.

[3]华东 .运动再学习对偏瘫患者步行能力及步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1):59-60.

[4]谢财中,高润,唐军凯 .早期康复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足底压力分布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7):644-648.

[5]张英 .实施健康教育对脑卒中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22):32.

猜你喜欢
步态治疗师步行
2022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火热招生中
基于步态参数分析的老年跌倒人群步态特征研究
魔方小区
2021 年上海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即将开班
步行回家
沙盘游戏治疗师的成长
基于面部和步态识别的儿童走失寻回系统
步态识人
[失眠男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