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城市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

2013-09-06 04:53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3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哈尔滨市冰雪

杨 斌

(吉林体育学院 冰雪系,吉林 长春 130022)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其主要特点之一是国民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主要的影响因素,引导和满足国民消费需求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1]。这一特点在我国冰雪文化旅游业发展进程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中国冰雪文化产业发展离不开冰雪旅游的支撑,更离不开国民对冰雪文化旅游的消费需求,因此对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已形成趋势。

一、国内外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关于城市旅游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Stansfield(1964)对城市的旅游业重要性的论述[2],Shaw 和 Williams(1984)从感知、组织和表意方面研究了城市旅游吸引力的层次[3]。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到来,知识、技术、人才成为了决定城市旅游竞争力的重要因素。D·Fodness,W.Schertler认为,旅游竞争地的竞争力可以通过信息的结构、信息的可达性、信息的质量以及传播的速度来体现。[4]

相对于国外的研究成果而言,我国对城市旅游的研究相对比较晚。目前,国内对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

从研究的视角上看,甘萌雨和保继刚在分析特大、大中、中小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基础上,对指标选取以及发展趋势做了研究和预测[5]。曹宁和郭舒对城市文化旅游的概念做了界定,指出其研究的价值和本质,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主要方向[6]。黄耀丽等学者认为,城市文化旅游研究应更多的致力于文化旅游产业的核心能力以及影响其发展的因素[7]。

从研究的方法上看,丁蕾等学者通过AHP模型并采用熵技术对权系数进行了修正[8],李丰生等学者采用因素分析方法[9]、杨莎莎运用因子聚类分析法、张补宏等学者使用增长率相乘法探讨了基于政府主导的城市文化旅游评价的方法[10]。

从研究地域上看,张争胜等学者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系统聚类分析法针对广东省的21个地级市旅游竞争力进行综合对比研究,得出旅游规模和组织能力是影响广东省旅游业的发展重要因素的结论[11]。周常春和保继刚采用因素分析方法,把城市旅游影响因素划分成绝对因素和相对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肇庆市城市旅游竞争力所处的地位及其影响因素[12]。徐喆等学者对吉林省城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做了定量分析评价[13]。

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中国冰雪文化旅游知名度最高的东北三省的部分城市为研究对象,设定了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这些城市进行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为今后这几个城市冰雪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城市的确定

东北三省是中国冰雪文化旅游发展最早的省份,发展冰雪文化旅游自然资源优势较为明显,积冰雪期长,冰雪资源分布广泛,雪质好。较早的发展使东三省冰雪文化旅游形成了国际性的知名度,每年吸引世界各地游客旅游。东北三省的一些城市每年都举办国际冰雪节及国际性的冰雪文化活动,这更使东北三省的冰雪文化旅游向国际化发展。本文选用网络信息分析法,在国内公认的“百度搜索”引擎中,分别搜索“黑龙江省旅游”、“吉林省旅游”、“辽宁省旅游”,对其中搜索到的信息进行遴选及分析,选用在所搜索到的信息中的冰雪文化旅游提到次数最多的城市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结果得出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长春市、吉林市、沈阳市五个城市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冰雪文化旅游城市。

三、评价指标和方法

1.评价指标的构建

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以国家和地区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数据为基本根据,依据科学性、综合性、代表性、可操作性的原则,从冰雪文化旅游竞争业绩、冰雪文化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和冰雪文化旅游竞争潜力三大方面,构建冰雪文化旅游城市数值化评价指标体系[14]。

2.评价方法

由于选用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依据建立的指标体系结构,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根据专家征询的结果,确定出因子相对重要性并建立判断矩阵,以确定所选指标权重。通过层次总排序和一致性检验后,得到各层次的所选指标权重值(表 1,表 2)。

表1 B,C层指标总排序权重值

表2 D层指标总排序权重值

3.指标量化与结果计算

采用规范的统计资料,除 D14、D15、D16、D17、D18以外,指标主要来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中国旅游年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吉林省统计年鉴》、《辽宁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市官方旅游网站公布的数据中获取。

D14、D15、D16、D17、D18数据采用征询专家并给指标打分的方法(评分值满分为 10,分别划为 10~9,8~7,6~5,4~3,2~0 五个等级)。经过量化后的上述指标单位不统一,所以必须对之进行无量纲化。运用如下公式对其进行转化:式中:Pi为某指标转换后的无量纲值;Di为转换前的该指标值,是所有评价区域该指标的总和。

对冰雪文化城市旅游竞争力总评价值的计算使用加权求和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求得,即把各城市的评价指标的权重值、分值代入数学模型:

式中:E为冰雪城市旅游竞争力总评价值;W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权重;Pi为第i个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值;n为评价指标的数目,最终得出冰雪文化城市旅游竞争力总评价值[14]。

四、评价结果

经过计算及整理得出了哈尔滨市、牡丹江市、长春市、吉林市、沈阳市的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综合得分并按照研究城市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得分运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划分为4个等级,见表3。

五、东北三省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分析

东北三省主要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水平等级分层明显,呈现4个等级。

(1)哈尔滨市领先优势明显,是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最强的城市,属于一级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城市。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无论是从旅游竞争业绩、城市旅游竞争环境支持力和城市旅游竞争力潜力分析均居首位,并且差距明显。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的省会,交通十分发达,利于中外游客前往哈尔滨市旅游。在东北地区,哈尔滨市开展冰雪文化旅游时间最早,知名度最高。早在1985年,哈尔滨市就开始举办冰雪节,2001年升级为国际冰雪节,至今每年举办,举办内容和水平向国际化靠拢并有不断提高的发展趋势。同时哈尔滨冰灯游园会、冰雪电影节、冰洽会更是开启了中国冰雪文化及旅游新纪元,引领全国冰雪文化开发[15]。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亚布力滑雪场每年吸引大量中外游客,出入境游客总数位居东北三省首位。哈尔滨市的冰雪文化旅游无疑是东北三省甚至是全国冰雪文化旅游的领军者,成为中国旅游的佼佼者,具有较高的“垄断性”。在以后的发展中,哈尔滨市应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冰雪文化与冰雪旅游的进一步结合上,应旅游市场需求开发生产更多的冰雪旅游产品。

(2)长春市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较强,研究发现长春市属于二级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城市。长春市是吉林省省会,政策、资金等条件较好。长春市政府对冰雪文化旅游的支持使长春市冰雪文化旅游发展迅速,相继成功地承办1999年1月的全国第九届冬季运动会和2007年第七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后,“中国长春净月潭冰雪旅游节暨瓦萨国际越野滑雪节”名闻世界[15],相对于哈尔滨市,长春市冰雪文化旅游开展较晚,但实力雄厚,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注意发展更多高水平的冰雪文化旅游资源。

(3)沈阳市和牡丹江市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一般,属于三级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城市。沈阳市是辽宁省省会,工业发达,经济基础优越,经济环境良好,交通发达。沈阳市开始从1993年开展大规模冰雪活动,2004年沈阳与日本友好城市札幌合作,举办第1届冰雪节,升级为国际冰雪节[15]。但相比较哈尔滨市冰雪文化旅游垄断性的地位,沈阳市缺少具有特色的知名度高的冰雪文化旅游资源,并且沈阳市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降雪期相对较短。棋盘山等滑雪场及沈阳冬季温泉项目缺少特色和品牌,更多吸引的是国内甚至是省内游客。同时冬季火爆的温泉旅游正在逐步被大庆市等城市超越。与沈阳不同的是,牡丹江市自然条件十分有利,降雪期长达四个月,牡丹江市紧邻哈尔滨市凭借“中国雪乡”的品牌效应,冰雪文化旅游得到长足的发展,与哈尔滨市冰雪文化旅游逐渐形成一体化发展。但由于牡丹江市自身经济环境和经济基础相对较弱,旅游资源品味度有待提高。在以后的发展中,牡丹江市冰雪文化需要注意与哈尔滨市恶性竞争等问题,实现资源的共享。

(4)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较弱,属于四级冰雪文化旅游竞争力城市。吉林市凭借世界闻名的雾凇岛,冰雪文化旅游发展一直在东北三省的城市中占有一席之地。在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发展中,吉林市薄弱的经济基础限制了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吉林市的冰雪文化旅游资源和开发的产品相对单一。在吉林市冰雪文化旅游下一步发展中,需要开发更丰富的冰雪文化旅游产品,也可同长春市开展联动发展,共同开发冰雪文化旅游资源。

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应用城市旅游竞争力数值化评价体系,采用2010年国家和地区实际数据,得到了东北三省冰雪文化旅游城市竞争力评价分析结果:从网络信息中遴选出的东北三省主要冰雪文化旅游城市:哈尔滨市、长春市、沈阳市、牡丹江市、吉林市中,等级明显;这些城市可分为4级。这些城市在以后的发展中,都应加强冰雪文化与旅游的结合。

[1]隋迎敌.论冰雪文化对我国冬季大众体育活动的影响[J].冰雪运动,2010,32(3):93~96.

[2]Stansfield C.A.A Note on the Urban-nourban Imbalance in Ameri-can Recreational Research[J].Tourism Review,1964.

[3]古诗韵,保继刚.城市旅游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1999,14(2):15~20.

[4]杨英宝.旅游竞争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世界地理研究,2002(2):88~96.

[5]甘萌雨,保继刚.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初步[J].现代城市研究,2003(04):22~25.

[6]曹宁,郭舒.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的理论与方法[J].社会科学家,2004(03):85~88.

[7]黄耀丽,李凡,郑坚强等.珠江三角洲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结构体系初探[J].地理研究,2006(04):730~740.

[8]丁蕾,吴小根,丁洁.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应用[J].经济地理,2006(03):511~515.

[9]李丰生,杨莎莎.中国各省(市、区)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及其实证评估[J].生产力研究,2006(06):137~138,141.

[10]杨莎莎.各省(市、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因子聚类评估[J].发展研究,2006(06):42~43.

[11]张争胜,周永章.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为例[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5(01):13~16.

[12]周常春,保继刚.肇庆城市旅游竞争力研究——兼论城市旅游竞争力的分析框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5(2):78~83.

[13]徐喆,李闯,李悦铮.吉林省城市旅游发展竞争力定量评价研究[J].世界地理研究,2011,20(3):159~165

[14]王淑华.河南省城市旅游竞争力空间分布格局[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0,29(6):88~92

[15]王东.冬季休闲体育与健身[J].冰雪运动,2009,31(1):69~71.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哈尔滨市冰雪
失而复得的玉桂叶
逐梦的“冰雪一代”
拥抱冰雪向未来
点燃“冰雪”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协会专家组2021年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市召开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方正县第一中学校
农业农村部派出工作组深入东北三省 全力推进科学抗内涝保秋粮丰收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哈尔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