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

2013-09-12 06:08林贵平姚血明肖丽娜陈代芬李国珍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贵州贵阳550001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骨科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林贵平 姚血明 肖丽娜 陈代芬 李国珍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1)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增加,进而促使康复医学的飞速发展〔1〕。临床中康复医学的应用目的以降低或解除患者躯体障碍或重塑缺失功能为主,追求对患者的躯体障碍进行有效地预防、评估、诊疗和训练,以此改善生活质量〔2,3〕。康复医学的服务主体为各种功能障碍病人,住院康复期间存在许多潜在的安全隐患,老年患者更是如此。为降低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进而减少医患纠纷,本文对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进行如下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科参与康复训练的11名护理人员,全部为女性。年龄21~44岁,中位年龄23.8岁;工龄<5年者3名,5~10年者6名,>10年者2名;学历全为大专及以上,其中本科学历5名;高级职称1名,中级职称7名,初级职称3名。

1.2 方法 防控实施前,护理部安全组和护士长随机抽查患者54例,实施后抽查患者112例,统计抽查的患者早期康复训练期间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同期参照韩月红等〔4〕制定的康复训练护理安全质量评分量表,对护理人员的不良事件防控意识系数进行评定,系数越低,诱发不良事件的可能性越大。

安全隐患防控措施:①加强康复护理技能培训:定期邀请本专业康复护理技能熟练的治疗师讲课,对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技能训练。每周定期由护士长为主组成的安全小组抽查责任护士对康复护理技能的掌握情况。对遇有回答不确切或掌握不熟练者,责由经验丰富、资历高的护师做示教。同期将骨科各病种术后康复训练知识及注意事项制成手册,发放给医护人员和患者,便于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及患者对康复训练指导的监督。每周定期召开安全讨论会,参与人员为全体责任护士,评测康复护理技能培训效果,对于讨论或抽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通报并督促整改,使全体责任护士始终有康复训练中存在安全隐患的意识〔5〕。

②强化病情评估培训:患者入院后,指定责任护士对其进行全面评估,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生活习惯、职业背景、本次手术情况(如手术大小、创伤严重程度等)及存在并发症等,同期详细了解患者对于术后康复训练的认知程度,依据评估情况因人而异制定训练计划。依据训练计划表,详细记录患者每次训练期间的不良反应及诱发原因,尤其是加大训练量时。执行训练期间,阶段性评估患者康复效果及病情变化。

③加强护患沟通注意事项培训:依据获取的患者个人经历、生活习惯、职业素养、文化素质及经济状况等信息,与患者因人制宜的进行沟通。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患者,可以通过简明易懂的图片或动画给予讲解,直至其理解;对于对康复规范化训练认知不足的患者,则应不厌其烦地对其进行讲解,使其充分认识到早期康复训练的重要性和不及时进行康复训练造成的不良后果,使康复训练顺利进行;对于对训练计划表记忆不牢的患者,应给家属或陪护详细告知,除此之外,在训练计划表上使用一些显著易记的符号,同期给患者定期提醒,以此不使患者忘记正常的康复训练〔6〕。

④制定康复器械使用规范及管理制度:成立以指定护理人员为主的康复训练室责任小组,负责对康复器械的维护及保养,同期负责联系工程师等人员对康复器械定期进行检修,杜绝“带病器械”应用于临床。强化康复器械的使用规范,要求每位护理人员熟练掌握康复器械的使用流程及常见故障排除等,交接班期间应严格执行交接和保管制度〔7〕。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8统计软件包行χ2或t检验。

2 结果

2.1 防控实施前后安全防范意识评分结果 防控实施后护理部评分和护士长评分均高于防控实施前(P<0.05)。见表1。

表1 防控实施前后安全防范意识评分对照结果(±s)

表1 防控实施前后安全防范意识评分对照结果(±s)

组别 护理部评分 护士长评分防控实施前(n=54)58.5±5.8 57.1±4.3防控实施后(n=112) 94.3±3.4 93.2±2.5 t值 5.61 5.83 P值0.031 0.028

2.2 防控实施前后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对照结果 防控实施前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8.5%,其中关节脱位1例、关节剧痛2例、深静脉栓塞1例、再次骨折2例、钢板断裂1例、机械故障3例;显著高于防控实施后的0.9%(关节剧痛1例),差异显著(P<0.05)。

2.3 防控实施前后安全隐患统计结果 防控实施前10例不良事件3例(30.0%)为康复护理技能不足所致,1例(10.0%)为对病情评估不足所致,3例(30.0%)为护患沟通不良所致,3例(30.0%)为医疗器械故障所致;防控实施后1例不良事件为护患沟通不良所致。

3 讨论

本次研究发现,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主要有:康复护理技能不足、病情评估不足、护患沟通不良及医疗器械故障等,和国内部分学者〔8,9〕报道结果类似。通过防控措施的实施,因安全隐患所致的不良事件也显著降低,说明只要加强康复等相关技能的培训,老年骨科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期间的安全隐患是可防可控的。

虽然通过加强康复等相关技能的培训使因安全隐患所致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降低,但本研究发现,因老年患者记忆力减退的生理特征,而记忆力好的儿女又大多因工作忙碌缺少陪护,使护患沟通不良的安全隐患很难做到杜绝。因此类事件牵涉到广泛的社会问题,具体有效的防控措施需进一步研究。

1 韩金宝,毕郑钢.老年股骨头缺血坏死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5):1089-91.

2 王福安,王立富,王书祥等.下腔静脉滤器置入联合导管接触性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15(15):25-7.

3 张艳萍,韩 雪.护士在临床健康教育中的沟通技巧探析〔J〕.医学与社会,2009;22(2):9-10,18.

4 韩月红,王学艳,胡成立.临床护理中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的分析与管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10):924.

5 阳世伟,孙其风,龚 敏.骨科择期术后患者禁食时间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8;23(6):1-3.

6 朱苏芳,屈海丽.全程安全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17(10):149-50.

7 郑晓芳,叶晓明.骨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问题及干预措施〔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18(15):1796-7.

8 刘金妹,赵爱平,钱 萍,等.护士对工作环境及其与护理安全关系的评价〔J〕.护理学志,2010;25(23):114-5.

9 葛学娣,李 冰,凌 霞,等.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28(4):89-90.

猜你喜欢
骨科康复训练护理人员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Perceptions of the osteopathic profession in New York City’s Chinese Communities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第十期数字骨科技术(CAD-RP)应用学习班暨第六届南总创伤骨科高峰论坛通知
重症监护病房护士的压力源分析及应对方式
威高骨科 人本科技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浅谈影响外科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因素及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