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鼻窦炎疗效分析

2013-09-14 08:30樊治军
锦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5期
关键词:术腔光镜鼻窦

樊治军

(中山市中医院,广东中山528400)

目前,治疗慢性鼻窦炎最有效的方法为鼻内窥镜手术,手术目的在于通过清除鼻腔病变组织,纠正解剖异常,改善鼻腔、鼻窦通气引流,促使鼻腔、鼻窦黏膜形态和功能恢复。但手术仅可清除阻碍鼻腔、鼻窦通气引流的病变组织,而术后规范治疗则是手术过程的延续,通过术后定期术腔清理换药及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部分患者可治愈,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鼻塞、头痛、流涕等持续性鼻窦炎症状。如何减少术后的复发及术后症状改善还缺乏理想的治疗药物及方法。本研究对慢性鼻窦炎患者采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外科术 (FESS术),术后加用清热利湿祛瘀中药进行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择期行手术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共82例,年龄在 18~60岁之间,平均为 (33.5±11.3)岁;病程在0.5~46年之间,平均为 (9.3±2.2)年;按照国内分型分期标准[1](1997海口标准)对慢性鼻窦炎患者进行分期,其中Ⅰ型29例,Ⅱ型30例,Ⅲ型23例。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分会对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诊断标准。纳入标准:临床分型分期属于Ⅰ~Ⅲ型;年龄在18~70岁之间;入院心电图、胸片、血液学检查等无明显异常。除外严重全身性疾病、严重心脏病、高血压病等疾病、孕妇、严重心理疾病。82例患者术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

1.2 方法

两组患者经常规鼻内镜检查以及CT检查[2],无手术禁忌之后,所有患者均采用Messerklinger术式,Hum-mer动力系统辅助手术,采用手术治疗的方式对上颌窦以及筛窦等鼻窦炎进行治疗。手术后对病理组织行病理学检查,并于鼻腔内填充海绵持续48 h。术后常规进行定期术腔清理换药及鼻腔局部糖皮质激素治疗,并随访3个月。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克拉霉素0.25 g,bid,服药12 w,1 w后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1次/天,连续给药12 w。观察组患者术后1 w后予以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喷鼻,1次/天,连续给药12 w,并予以服用清热利湿祛瘀中药,具体药方为:鱼腥草20 g;泽泻、当归各15 g;白芷、龙胆草、辛荑花、藿香、川芎各10 g;栀子、菊花、黄芩各10 g;甘草10 g。每日1剂清水煎服,7 d为1个疗程,连用12 w,治疗期间停止使用抗生素。两组患者术后其它处理按鼻内窥镜术后处理规范进行处理,两组处理相同。

1.3 临床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进行鼻腔镜复查,观察并记录患者的鼻黏膜清除功能、免疫组化以及光镜观察结果。

1.3.1 鼻粘膜清除功能的检查

进行糖精试验,将患者的鼻腔分泌物完全清除,并于下鼻甲背面的前端约0.5 cm处的粘膜表面放置糖精结晶颗粒 (0.5 cm),患者以2次/分钟的速度进行吞咽动作。以细棉签自患者的前鼻孔轻轻插至咽后壁部位,检测糖精放置部位直至咽后壁的距离(单位为mm)、放置糖精直至感觉到甜味的时间(min)。两者的商即为纤毛的传输速度。

1.3.2 光镜观察

取标本并行常规HE染色固定,每例取2张切片,于光镜下取5个高倍视野下观察实际情况,观察鼻粘膜上皮的损伤脱落情况,并以2003Ponikau标准进行分期:0期上皮完整;1期:纤毛脱落;2期:基底细胞层完整,上皮层细胞脱落;3期:上皮完全脱落。

1.3.3 免疫组化

取前筛区黏膜,并行HE染色,仔细观察其鼻黏膜的损伤情况。以10%的甲醛固定黏膜标本,并以石蜡包埋,以4μm连续切片,并以SABC法检测。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以统计学软件SPSS12.0[3]进行分析处理,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纤毛传输速率

两组患者术前的糖精试验纤毛传输速率无显著差异 (P>0.05),术后1、3、6个月,观察组的纤毛传输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的纤毛传输速率比较(¯x±s,mm/min)

2.2 光镜观察结果

结束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经光镜观察,观察组82.9%降低至0期,与对照组相比,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光镜观察结果比较 (n,%)

2.3 免疫组化比较

对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 (即ECP)、腭、肺以及鼻咽上皮克隆蛋白 (PLUNC)、白介素-8(IL-8)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术前两组阳性细胞平均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组化指标比较(¯x±s)

3 讨 论

慢性鼻窦炎是一种慢性的化脓性疾病,发病率较高[4],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及日常生活。治疗中多需要服用激素、抗生素等,但仍有部分患者的症状无法缓解,且由于长期抗生素,容易导致细菌的耐药性增高,导致合并真菌感染者的感染率增加,西医治疗慢性鼻窦炎的难度增大。目前,西医治疗该病最有效的方法为鼻内窥镜手术,但尚有部分患者经手术纠正鼻腔、鼻窦解剖异常,并经过规范激素治疗后仍疗效不佳。如何在术后进行术腔换药及药物干预,促进术腔黏膜的修复,完成术腔上皮化,改善患者症状成为提高鼻窦炎手术治愈率的关键。术后术腔黏膜的转归划分为术腔清洁阶段、黏膜转归竞争阶段和上皮化完成阶段,其中黏膜转归竞争阶段是影响术腔上皮化最关键的时期,在此阶段组织学表现比较复杂,以组织增生和炎症为主,且一直存在于黏膜恢复过程的始终,因此在此期进行局部处理尤为重要,而全身治疗也非常重要,西医在此阶段往往以局部鼻腔换药和鼻用激素为主,但是效果不一定十分理想,而祖国医学在这一方面有较好的治疗作用及补充作用。

祖国医学认为,慢性鼻窦炎属于“鼻渊”的范畴,病因以湿热蕴积鼻窍、寒湿凝聚鼻窍、胆腑郁热为主。湿热邪毒侵袭,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热邪浊壅结积聚于鼻,病变多牵连脾肺脏,治疗应以清热、利湿,化浊化湿通窍为主。医证候多为湿热夹瘀,主因肺经素有湿热,手术创伤、鼻腔填塞后气血运行不畅而成瘀滞,湿热内蕴夹瘀,不通则痛,故见头痛,湿热内蕴,鼻肌膜肿胀,故见鼻塞、口干。术后给予以清热利湿,芳香通窍化瘀止痛为主,以促进气血流通、湿邪消退,从而加快术腔愈合。能改善局部的水肿,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的愈合,缓解术后鼻塞、头痛症状。辛夷花挥发油中柠檬酸、丁香油酸等生物碱有收敛作用而保护粘膜表面,并由于刺激血管扩张,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也可以促进分泌物吸收,使炎症消退,鼻腔畅通,症状缓解或消除,并有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组胺与抗乙酰胆碱的作用。川芎含有一种油状物碱、有机酸、挥发油等,能麻痹神经中枢,故有镇痛、镇静、镇痉作用用。苍耳子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能抗炎、抗过敏、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抗组胺与抗乙酰胆碱,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辛夷有收缩鼻腔血管粘膜、抗组胺作用,且能散风寒通鼻窍。白芷、黄芩有抑菌、抗感染、抗过敏作用。川穹、当归有促进微循环、抑菌、促进炎症吸收作用。鱼腥草能增强白细胞吞噬能力,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藿香芳香通窍化湿以利于消肿、改善鼻塞等症状。龙胆草、栀子、泽泻清热解毒祛湿以利于局部粘膜肿胀减轻,防止鼻腔粘连,减少复发可能。诸药配伍具有抗感染、抗过敏、改善鼻腔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并能清热解毒祛湿,提高机体防御能力。临床观察发现,清热利湿祛瘀中药可明显减轻手术后鼻腔粘膜水肿,减少鼻窦分泌物,促进嗅觉恢复,进而促进鼻窦炎、鼻息肉的治愈,尤其对伴有变态反应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的患者。

中药通过清热化浊、调血排脓治疗,效果满意。方中苍耳子、辛夷、细辛、白芷、羌活通鼻窍、止痛,白芷又可化痰排脓,解毒散结,排除已生的有形之腐浊物,川芎活血调血,消肿止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炎症的吸收及防止炎症的继续渗出;菖蒲芳香化浊;黄芩、连翘清热除湿。结合本次研究活动所得结果,认为中药治疗慢性鼻窦炎病程短者效果好,治愈率也较高,近期复发率也比较低,显著减少了术后抗生素以及激素等的用量,患者的鼻部术腔改善、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这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1] 张治成,郭向东,李莹,等.中药冲洗对Ⅱ型鼻窦炎内镜手术疗效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9,17(1):44-45.

[2] 张海防.小儿鼻窦炎中西药治疗的临床观察 [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2010,12(18):146.

[3] 姚新星,潘维青.雾化吸入配合中药治疗急性化脓性鼻窦炎85例 [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9):137.

[4] 郏雪峰.内窥镜手术结合中药治疗鼻窦炎疗效分析 [J].中国医药科学,2011,01(17):72.

猜你喜欢
术腔光镜鼻窦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乳突根治术后人工耳蜗植入患者再植入病例分析
汉皎光镜铭文释考
2 使用减光镜进行慢速快门拍摄
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开放式乳突根治术的临床应用
鼻腔、鼻窦神经鞘瘤1例
经济型鼻窦球囊在功能性鼻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鼻窦术后上颌窦口黏膜恢复过程分析
鼻内镜下手术结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NIFRS疗效观察
化湿通窍方对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术腔黏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