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血小板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3-09-18 07:32彭远强粱鉴添温宝泉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神经外科广东佛山528333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年16期
关键词:高血糖颅脑入院

彭远强 粱鉴添 温宝泉 (佛山市顺德区中医院神经外科,广东 佛山 528333)

准确、及时地判断患者急性颅脑损伤程度、病情变化及转归是提高治疗效果和改善预后的关键。本研究观察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糖、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PLT)的动态变化及与病情发展情况及预后之间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2月至2008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0例为研究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50~82〔平均(61.5±3.6)〕岁,均于伤后6 h内入院,经头颅CT和(或)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证实,均符合颅脑损伤诊断标准;排除伤前有心、脑血管、肝、肾疾病、血液病和糖尿病者,排除有其他部位的合并伤及失血性休克者。均于入院后24 h内行开颅手术治疗。出院时进行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GOS 1~3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包括重残、植物状态及死亡;GOS 4~5分为预后良好组28例,包括恢复良好和中残。另选择同期年龄、性别与研究对象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明确无心肺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未合并颅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

1.2 方法 分别于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入院时、术后1、3、7、14、21 d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对照组于体检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3 ml。采用奥林巴斯Au640型生化分析仪检测两组空腹血糖(FBG)、CRP、PLT浓度水平。

2 结果

2.1 研究组血清FBG、CRP、PLT的动态水平变化 研究组入院时FBG明显增高(P<0.05),之后呈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术后14 d时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组血清CRP在入院时升高,于术后1 d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术后14 d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1 d基本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组入院时至术后1 d PLT均未见升高,术后3 d开始逐渐升高,至14 d时达到最高水平,随后缓慢下降,但到21 d时仍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FBG、CRP、PLT的动态水平变化(±s)

表1 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FBG、CRP、PLT的动态水平变化(±s)

与对照组比较:1)P<0.05

组别 n FBG(mmol/L) CRP(mg/L) PLT(×109/L)研究组60入院时 11.5±1.81) 23.4±3.81) 188.5±14.6术后1 d 9.2±1.71) 46.7±2.51) 185.6±13.5术后3 d 8.2±1.51) 31.3±1.61) 204.8±16.8术后7 d 7.6±1.1 25.7±1.51) 285.4±15.91)术后14 d 6.5±0.8 15.2±1.21) 386.8±21.41)术后21 d 5.9±0.9 3.4±0.8 286.5±23.51)对照组40 5.3±0.8 1.1±0.3 195.9±20.8

2.2 不同预后的患者血清FBG、CRP、PLT的动态水平变化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的FBG动态变化一致,均随时间逐渐下降的趋势,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FBG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血清CRP入院时均升高,术后1 d达高峰,之后预后良好组逐渐下降,术后14 d已恢复正常水平,而预后不良组血清CRP高水平持续时间长,术后14 d时仍高于正常水平。在各时间点预后不良组血清CRP水平均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 (P<0.05)。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入院时至术后1 d PLT均变化不大,术后3 d开始逐渐升高,至14 d时达到高峰,预后不良组患者术后7~21 d PLT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 (P<0.05)。见表2。

表2 不同预后组血清FBG、CRP、PLT动态变化(±s)

表2 不同预后组血清FBG、CRP、PLT动态变化(±s)

与预后良好组比较:1)P<0.05

组别 n FBG(mmol/L) CRP(mg/L) PLT(×109/L)预后不良组32入院时 19.5±3.51) 36.7±4.81) 190.5±18.6术后1 d 16.4±2.51) 65.8±6.51) 189.6±23.5术后3 d 14.7±2.81) 58.3±3.61) 224.9±26.8术后7 d 12.5±2.11) 43.5±4.51) 359.6±25.91)术后14 d 11.3±1.51) 34.1±3.21) 457.2±25.41)术后21 d 9.3±1.61) 11.8±1.81) 341.5±20.51)预后良好组 28入院时 9.8±1.9 17.3±1.6 186.4±16.8术后1 d 8.8±1.4 37.5±2.4 185.9±17.4术后3 d 8.1±1.5 27.9±1.9 196.7±21.3术后7 d 7.0±1.9 20.6±1.3 235.4±22.7术后14 d 6.7±1.3 5.8±0.6 319.2±20.9术后21 d 4.8±1.2 1.7±0.4 243.8±21.4

3 讨论

研究发现,急性颅脑损伤后凝血系统被激活而引发高凝状态和伴发的纤溶亢进,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近期临床及实验研究认为急性颅脑损伤后血管内微血栓形成不仅仅是颅脑外伤后普遍的反应,更在颅脑损伤后继发性缺血损伤中起重要作用〔2,3〕。颅脑损伤后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相关细胞因子,导致全身及颅内局部出现高凝状态,机体内PLT的数量、形态、大小及其功能均发生变化,参与微血栓形成,并与局部脑血流动力学的紊乱共同促进了损伤区及周边组织继发性缺血损伤的发生。本研究术后3~14 d PLT水平升高原因可能是在颅脑损伤、开颅手术等刺激条件下,PLT数可因消耗而一度下降,机体内巨核系集落刺激因子和促血小板生成素分泌增加,促进巨核细胞系增生活跃、分裂明显,从而PLT生成明显增多。本研究提示术后PLT的动态水平可能反映了老年急性颅脑损伤的病情进展情况,可作为判断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本组老年患者损伤后期PLT升高会引起高凝状态,在高凝状态下血液变黏稠、脑血管末梢血流减缓,既不利于受损脑组织的恢复,同时也增加颅脑损伤患者后期出现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甚至可能加重对脑组织的损伤,使患者预后不良。因而,在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治疗过程中,术后7~14 d时,应监测PLT水平变化情况,当发现PLT数目有异常增多时,应注意抗凝治疗,以及时纠正损伤后期高凝状态,防止脑缺血损伤及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的预后。

急性颅脑损伤急性时相蛋白CRP会明显升高〔4〕。CRP一方面可激活巨噬细胞和补体系统,有助于机体加快清除异物及坏死组织,对机体起保护作用,另一方面CRP升高,炎症反应加剧,致使脑组织的缺血缺氧进一步加重,不利于受损组织的恢复〔5,6〕。本文结果证明CRP动态水平变化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疗效及预后。因此,动态监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RP水平对临床判断病情和预后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于颅脑损伤时高血糖的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是应激反应的结果,同时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血糖对机体既有利又有弊,一方面可给机体创伤部位炎症组织和组织修复提供能量底物,促进抗感染和创伤的愈合,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加重神经细胞的损伤,导致继发性脑损害〔7~9〕。研究发现,高血糖状态多在颅脑损伤急性期出现,持续2~3 w左右〔10,11〕。本研究证明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的高血糖状态与颅脑损伤后应激反应有关。高血糖与患者脑损害加重及预后不良密切关系,高血糖者的病情更严重,预后更差。因此,临床上救治老年急性脑损伤患者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出现的高血糖状态,在尽可能避免使用引起血糖增高的药物的同时动态监测血糖,并针对患者高血糖状态适量应用胰岛素,将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病死率,改善预后。综上,动态监测老年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血清FBG、CRP、PLT水平对临床指导治疗、判断病情和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1 唐晓平,漆 建,唐文国,等.颅脑损伤急性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与继发性脑损害的关系〔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8;13(12):729-31.

2 戴建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亚低温治疗低血小板及其与预后的关系〔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15):2239-42.

3 郭凌霄.急性脑损伤患者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吉林医学,2010;31(13):1800.

4 白 亮.颅脑损伤急性期患者的血糖和血乳酸脱氢酶及C反应蛋白的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B):1599-600.

5 蒋 智,刘凤君,彭 华,等.应激性高血糖及C-反应蛋白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预后的评估〔J〕.四川医学,2011;32(7):1117-8.

6 Ormstad H,Aass HC,Lund-Srensen N,et al.Serum levels of cytokines and C-reactive protein in acute ischemic stroke patients,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troke lateralization,type,and infarct volume〔J〕.J Neurol,2011;258(4):677-85.

7 肖安兵,柴小平.早期颅脑损伤患者空腹血糖及乳酸脱氢酶表达的研究〔J〕. 浙江创伤外科,2010;15(1):14-5.

8 蔡朝民,曹建华,陈群蓉,等.颅脑损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糖水平的动态变化及其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9):650-1.

9 朱恒楠,任伯玮,贾文明.68例严重颅脑损伤患者血糖水平与颅内压和预后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0):44-7.

10 杨金星,杨 健,梅佩冬,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血糖变化对预后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09;16(7):28-9.

11 刘志凡.颅脑损伤后24 h血糖值与伤情程度和预后的关系〔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24):2991-3.

猜你喜欢
高血糖颅脑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应激性高血糖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
应激性高血糖及急慢性血糖比值对老年STEMI患者PCI术后短期预后质量的影响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高血糖发生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小硬膜窗策略在重型颅脑创伤手术中的应用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