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人文精神

2013-10-09 06:16丁文
考试·教研版 2013年12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

丁文

【摘要】人文精神体现着对生命的探索与关怀,包含着博爱与大爱,是人类追求平等与自由的心声。将人文精神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对小学生人文思想和人文关怀的启迪,为学生精神向度的追求打开了一扇窗。

【关键词】小学语文 人文精神 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152-01

人文精神是整个社会的精神向度追求,是人们重要的精神力量来源。人文精神体现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产生了两大积极推力:第一推力是推动了学生挖掘汉语言文字中独特的人文魅力和文化内涵,使中华民族璀璨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第二推力是推动了小学语文的素质教育,使学生有一个健康的人格塑造过程,培养了学生的人文素质。人文精神使小学语文教育在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良好调节,极大地丰富了小学语文教学内容。

1、人文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精神向度

语文是语言和文化的有机结合,每个民族都具有自己鲜明的文字特色,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与精华的集中体现,带有显著的民族性和人文性。小学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为学生的智育发展奠定基础。

1.1 人文精神体现着文以载道的教学诉求

文何以载道?小学语文教材呈现了丰富的中华传统文化,深入浅出,鞭辟入里。如《论语》、古代诗词赏析、中外名著赏析等带有浓郁人文关怀的文章,使学生了解到璀璨的中外文化;通过教学循循善诱的启发和引导,将学生带入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通过阅读,了解到孔融让梨、孟母戒子、老人与海欧、农夫与蛇等道德故事,了解到古代诗人词人悲天悯人的大智慧、大情怀,明白了做人的道理,树立了正确的好恶,塑造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1.2 人文精神凸显了构筑精神家园的教学理念

语文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构筑文化体系的核心。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小学生犹如一张白纸,尚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因此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是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创建健康向上的精神世界。语文教材和课外读物中富含了深厚的历史、民俗、哲学和文化等内容,是学生汲取精神营养的基地。把握好语文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合理渗透于日常教学中,教学阐述做到忠实原义、弘扬人文精神,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神圣职责。

1.3 人文精神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沃土

小学语文教材中含盖了深厚的历史、民俗、哲学和文化等内容,尽管言简意赅,但博采众家之所长,篇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加上教师的解析,使学生在感受作者丰富情感和深厚的时代背景的同时,也领略了其中的艺术魅力。对于经典课文的赏析,本身就是对于读者审美情操的一次提升,日积月累,便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学生体会到参差百态的生命真谛。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的情感,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世界。

1.4 人文精神推动了小学语文素质教育转型

当今教育大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偏向实用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走向社会寻求职业发展的技能教育;另一种偏向人文的教育,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人格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则属于后者是,因此将小学语文教学同人文精神紧密融合起来,才能帮助学生构建健康的人格,提升素质教育的教学效果。

首先,人文精神教育可接近科学世界与生活世界的距离。相对于数学、自然、英语等应用型学科,小学语文这一承载着丰富的人文精神的学科,最直接地为学生展现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其次,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更贴近生命、感悟生命。语文教学的过程是人类生命与灵魂的感知过程,相对于理性学科,语文教学更强调学生的感性思维,通过对人文精神的培养,可激发学生民族感和审美情操,使民族文化代人相传。

2、人文精神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

人文精神是人类内心世界的展示,强调感悟、熏陶、体验等感性理解,不像应用型学科那样,可以通过量化的检测来检验教学效果,而需要教师在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构建学生健康完整的人格体系。

2.1 教材中处处蕴含着人文精神闪光点

比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中,小女孩的悲惨遭遇使学生感受到同情已远远不能慰藉小女孩的心灵,她的善良在充满自私和冷漠的社会中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使学生体会到关爱他人的重要性。再如《老人与海鸥》一课中,通过老人与海鸥结缘、喂食海鸥等情境的描写,展现了老人对于动物的关爱,使学生感受到爱是需要相互的,对于人类对于动物同等重要,使学生体会到珍爱动物的重要性。再如《大瀑布的葬礼》一课,在学生面前勾勒出一副完美的大瀑布景象,但随着人类肆意砍伐、破坏大自然,瀑布完成了另一番景象,使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2.2 围绕体现人文精神展开教学实践

人文精神渗透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方方面面,在实际教学中,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与学生的互动沟通,教师适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动态,有助于调整教学工作。开展互动教学的方式有许多:

(1)创设情境,使学生感受人文精神魅力

情境教学被广泛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实践中,而对于小学语文这一涵盖历史、文化、民俗、道德等多种文化内涵的学科而言,情境教学有助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吸引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中,从而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化。

(2)实践教学,使学生感受生活中的人文精神

语文教学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而实践是理论学习的有力补充,因此要体会生活中的人文精神,需要使学生充分地感悟生活。

作为社会精神向度的体现,人文精神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教书育人要强调人文性,特别是基础教育的小学教育阶段,是播撒人文精神种子的重要时期,实现文以载道、文道统一,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如何在高中历史学习中培养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文化的自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