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高校济困育人的路径探讨

2013-11-16 02:46
克拉玛依学刊 2013年5期
关键词:贫困生资助育人

王 丽

(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新疆伊宁835000)

教育是人力资本投资的重要途径——不仅对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且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意义重大。民族地区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培养、服务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近年来,随着扩招步伐的持续加大,高校贫困生人数和比重呈快速增长趋势。据统计,我国现有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约占30%,而民族地区高校受生源影响,其比例相对更高,且为数众多的贫困生、特困生中又以少数民族学生居多。以2011年伊犁师范学院法政学院为例,其591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生约占57%,其中少数民族学生占比61.4%。

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问题的特殊性凸显了济困育人的重要性。济困育人,对贫困生个人而言,既利于其掌握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顺利完成学业、早日“成才”,又利于其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真正“成人”;对民族地区高校而言,既利于高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民族团结教育的有效开展,又利于和谐校园的构建与高校人才培养功能的实现;对民族地区而言,既可以得到又红又专的人才,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又利于推动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与和谐社会的构建。可见,济困育人对贫困生个人、民族地区高校以及民族地区而言都是非常有利的。

一、目前民族地区高校济困育人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过多地给予高校贫困生无条件的物质援助

民族地区高校济困育人工作的基础是国家“奖、贷、助、补、勤、减、免”的多元化贫困生资助体系。该体系虽然是多元的,但主要还是单纯经济援助的多元化,且以无条件援助、无偿援助居多,亦即对权利强调得多,对义务提得少。只要证明自己足够贫困,就能拿到相关资助,而不用付出多少代价。这就容易造成贫困生权利与义务的不对等,致使不少学生有条件要拿(贫困→证明材料→获得资助),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拿(不贫困、想拿资助→想方设法证明自己贫困→获得资助),于是形成“个个喊贫困,家家搞证明,人人拿资助”的不良局面。对申请资助的贫困生而言,其获得资助的目的是满足其基本的生活与学习需要,属自用性需求,应予以支持;而对申请资助的非贫困生而言,其获得资助的目的是满足生活与学习改善的需要,是改善性需求,应暂时不予支持。此外,无条件的物质援助还容易导致一些贫困生将贫困当做一种资本,把自己特殊化,对自我之外的外界产生严重的依赖心理,申请资助时非常积极,学习生活上却很懒散。

(二)较少涉及高校贫困生的精神贫困问题

由于人员不足、精力所限、认识不到位等原因,相关资助工作者大多只管奖助学金的审核与发放,之前与之后的思想教育工作没有及时跟上。如之前过多强调申请条件与资助金额,对发放的目的、使用方向等则较少涉及;之后对奖助学金的使用也缺少有效的监管;对某些贫困生的思想动态,特别是一些不良思想,也没有及时掌握与解决。譬如,有些贫困生以自我为中心,感恩意识淡漠,缺少社会责任感。不给他,他闹,哭哭啼啼;给他,他也不感恩。他们常问的问题是:我比他贫困,为什么给他不给我?为什么给他多,给我少?而不是问:有没有比自己更贫困、更需要帮助的?拿到奖助学金之后该干什么?这一问题的产生除了家庭教育、社会因素影响之外,与学校教育息息相关。

(三)很少关注高校贫困生的能力贫困问题

所谓能力贫困,主要表现在学习吃力、外汉语水平低、计算机操作能力差、人际交往能力弱等,这部分是由贫困所导致的多种因素造成的。诸如,民族地区高校的贫困生多来自边远贫穷、基础教育比较薄弱的落后地区,从小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他们的父母整日为生计奔波无暇顾及、也无力为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多。长期的贫穷,使他们的心灵相对闭塞,不愿与人交往,更不知怎样与人交往等。调查发现,不少贫困生属于物质贫困、精神贫困和能力贫困的“三困生”。但现有资助体系主要还是物质解困,对精神贫困特别是能力贫困关注很少,而恰恰是能力贫困使不少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很难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要求,难以按时顺利领取毕业证和学位证,难以实现顺利就业,致使贫困依旧,而这又会影响到他们今后家庭的组建、家庭的维系甚或子女的发展,导致贫困的代际传递效应再次发生,最终影响到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民族地区高校济困育人的路径探讨

鉴于济困育人的重要性及目前工作上存在的不足,民族地区高校应对贫困生问题给予更多的关注,并千方百计探索多样化的、全方位的解困路径。

(一)减少无条件资助的范围,增加有条件资助的力度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要让贫困生懂得享受权利的同时,要履行一定的义务,要让他们知道用自己的刻苦努力与诚实辛勤的劳动来换取报酬。为此,一是可以尝试设立学习进步奖。现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奖学金,虽然资助额度大,但覆盖面太小,仅是前几名。而有些贫困生因为基础差、底子薄,虽然考不了前几名,但是努力学习,有进步,那么这种进步也应该予以肯定与奖励。如以提高五个名次为标准,奖励学习有进步的贫困生,进步越大,奖励越多。这种奖励既能激发贫困生的上进心,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又能解决贫困生一定的生活困难。二是尽可能多地增加勤工助学岗位,适当提高津贴额度。这样的勤工助学岗位,不能仅是简单地打扫卫生、递送文件,更要能帮助贫困生增长知识与才干,如计算机操作的知识、认真做事的能力、人际交往的能力等。不一定局限于校内,可以延伸到校外,如专业实践实习基地的某些基础性工作。学校或教师个人在民族地区的社会调研,特别是一些调查类、访谈类的课题等,这在民族地区尤其可以充分利用民族学生的语言优势。三是学校超市、餐厅、培训班等营利性的机构可吸引贫困生参与其中,从而足不出校就可以获取部分收入来解决生活困难。

(二)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适时推进感恩教育,予以精神解困

卢梭在《忏悔录》中说:“没有美德就毫无真的幸福可言。”可见,要成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务必具有良好的品德。高校培养的毕业生要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就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因此,民族地区高校在“济困”的同时一定要“育人”,要对大学生特别是贫困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进行感恩教育。所谓感恩教育,就是教育者运用一定的教育手段和方法,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步骤实施的识恩、知恩、感恩、报恩以至于施恩的人文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恒久地存在。据此,可考虑以下几种途径:

1.整合资源,开发专门的感恩教育课程,并利用选修课(必选)的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这样的感恩教育课程,可由国家或教育部提供一定的资金,经由相关专家以课题的形式来研究与开发。至于其内容,一方面可以充分吸收各个民族传统伦理观念中的感恩思想。这些感恩思想一般都有一些著名的典故、历史人物或诗词歌赋来予以佐证,通过教师追古溯今、以情动人的讲解,学生会很容易也很乐意接受这些好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借鉴学习宗教文化中的一些积极有益成分,特别是那些带有感恩思想的内容。在民族地区一些贫困家庭当中,容易产生宗教信仰,若贫困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很容易受此影响。在此基础上,向他们多宣传和灌输宗教文化中的感恩、善良的理念,使其从思想深处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此来更好地增益于贫困生个人的健康成长。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感恩也是有原则的,要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要在遵守学校、社会公德与法规的前提下进行,不能因为报恩而损害自己、他人、学校和社会的利益。感恩教育是高校济困育人不可或缺的关键性要素,自己获得了社会的帮助,理应有一种感恩意识。

2.借鉴吸收他国感恩文化,并利用主题班会或团课的形式来教育和引导学生。现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在校大学生喜欢过“洋节”,像美国的感恩节、父亲节、母亲节等。我们可以抓住这一点并利用主题班会、团课的形式来告知学生这些节日的由来,并教育和引导学生感恩什么、为什么感恩以及如何感恩。如在父亲节、母亲节来临之际,由班主任或班委组织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班会,其内容:一是可让同学们回忆父母为我们做的点点滴滴,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二是可以邀请家居附近的学生父母到现场来与大家一起互动,讲述父母为子女操劳的辛苦与幸福;三是可以倡议同学们给父母打个电话,买个小礼物,或利用日记、QQ空间、博客、微博等写下一些感恩的文字,来表达这份感激之情;四是更重要的要引导大家努力学习,回报父母。

3.学校应在周末常态化地免费放映一些弘扬爱国、感恩、向善、积极向上主旋律的影视资料或宣传片,组织或吸引大家前来观看,以此来进行感恩教育。这种方式相对纯粹课堂上的理论灌输和单纯的说教而言,更易被大学生们所接受,效果也要好得多。加之,在民族地区高校,由于某些不稳定因素的存在,基于学生安全考虑,学校对学生管得比较多,对他们的外出也有诸多的限制,一定程度上引发学生的抵触和不满情绪。通过周末观看影视资料的形式,既可以把学生吸引在校内便于安全管理,又能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还可以使他们受到长期正面的感恩教育,并利于将感恩心理转化为一种自觉的意识和行为习惯。当然,考虑到民族学生汉语掌握的实际情况,可分为汉语专场和民语专场。

4.通过教师或辅导员的言传身教,率先垂范。有语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或辅导员肩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重任,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应做学生品行的表率。为此,可从教师或辅导员自身做起,让学生从生活点滴当中懂得感恩。如对学生的小小帮助表示感谢,并由衷地赞美,那么学生心里会感觉很温暖,觉得自己的举手之劳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与赞赏,就会愿意继续做这些事情,而且以后遇到别人给予自己的帮助也会像老师那样心怀感激,懂得感恩,于是老师在不自觉中成了学生学习的榜样。

(三)成立专门的贫困生能力发展基金,并据此开展相关培训,予以能力解困

在贫困生起点低、基础差的既定现实条件下,仅有物质解困与精神解困显然是不够的。因为虽然物质解困解决了贫困生“上得起学”的问题,精神解困助推了贫困生心理问题、思想问题的解决,但即使上得起学,心理趋于健康了,思想认识提高了,也会由于能力贫困,不能顺利毕业或就业,致使进入社会后再度陷入贫困的境地。鉴于此,应该在物质解困、精神解困的同时,注重能力解困。要使贫困生上得起学,又要使他们毕得了业,还要使他们就得了业,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而这既需要贫困生本人能动意识的觉醒,也需要外界的强烈干预。因为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比一般学生能够更多地感受到生活得不易,内心深处改变命运的愿望要比一般学生强烈的多。对他们来讲,大学是他们人生新的起点,能够进入大学学习弥足珍贵。他们应该意识到贫困不是天生的,是可以通过努力改变的,唯有培育自立自强的精神和意识,做到穷且益坚,才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赢得社会的认可与赞许。如此,在积极乐观心态的支撑下,在家庭和社会责任感的强烈驱使下,贫困生就能保持抗争命运的勇气,增强自我信心,进而提高外界干预的有效性。同时,民族地区高校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以从办学经费中拿出一部分,或吸收社会企业与个人的捐赠,成立专门的贫困生能力发展基金。一方面,鼓励教师利用周末或假期免费为贫困生开设相关的辅导班,如外汉语辅导班、计算机辅导班、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素质拓展等,以提高他们的过级率,增加顺利毕业与就业的可能性;另一方面,资助具有一定特长的贫困生,利用专业优势,成立小型公司,学校提供专门的场所,由专职教师给予指导,并在经营良好的基础上,吸纳更多贫困生加入,以提高就业率,从而帮助贫困生从个人角度实现脱贫,降低贫困代际传递效应发生的可能性。

高校济困育人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既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也不是高校单个层面就可以做好的,它需要政府、社会、学校、贫困生家庭及其个人形成“五位一体”的合力,通过长期共同的努力来完成。比如,作为政府,既应大力扶植并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贫困家庭收入,使家庭脱贫,更应关注偏远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加大师资、资金等各方面的投入,让更多贫困家庭的孩子从小就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作为社会,应营造一个互帮互助的良好社会环境,给予贫困生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作为学校,需要对贫困生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励志强能的平台,建构以提高“能力发展性资助”的多重体系,使高校的济困育人导向以励志强能育人作为目标,从而型塑贫困生的解困能力。作为家庭,应积极努力改善家庭条件,为子女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关注他们的健康成长。作为贫困生个人,应少一份自卑与依赖,多一份阳光、感恩与努力。唯有形成合力性的济困育人资源,才能使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问题得到较为妥善的解决,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贫困代际传递效应的发生。我们共同帮助贫困生健康成长,就要不断地健全和完善济困育人的各项体制,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自强自立教育,使其树立奋发图强的精神和理念,进而完善其人格,使民族地区高校的济困育人成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重要部分,进而增益于民族地区的稳定与发展,也增益于民族地区教育现代化和科学化的秩序性建构。

[1]赵秀花,李永洪.当前我国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就业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0(4).

[2]卢梭.忏悔录[M].黎星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

[3]李晓杰.当代大学生感恩教育的缺失与重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9).

[4]李亚婕.增强高校贫困生感恩教育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1(9).

[5]唐文红.从物质资助济困育人到励志强能育人——民族地区高校能力发展性资助育人的现实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2011(7).

猜你喜欢
贫困生资助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美国防部资助研发能垂直起降的无人机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珠”育人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