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例早产儿贫血原因分析

2013-12-08 07:41李秀桂
中外医疗 2013年7期
关键词:医源性胎龄早产儿

李秀桂

广西上林县人民医院儿科,广西上林 530500

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较高[1],贫血可降低患儿免疫力,影响患儿生长发育,严重可危及生命。了解导致早产儿贫血的原因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 可及早对早产儿贫血进行干预, 保障患儿健康。 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6月—2012年9月收治的74 例患有贫血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其贫血的原因,同时与同期54 例非贫血早产儿进行对照, 评价引起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各相关因素与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患有贫血的早产儿74 例,其中男33 例,女41 例,胎龄28.6 周~36.6 周,同期非贫血早产儿54 例,男36 例,女18 例,胎龄29.5~36.5 周。

1.2 诊断标准

所有新生儿均取血,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血常规检测,按1989年中国小儿血液会议制定的新生儿贫血标准作为诊断标准[3]: Hb<145 g/L 定为贫血。

1.3 研究方法

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74 例发生贫血的早产儿做为观察组,统计观察组患儿临床资料,分析引起早产儿贫血的原因,选取同期无贫血症状的早产儿54 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胎龄、采血量≥10 mL/kg 的例数、住院期间早产儿平均血红蛋白值, 评价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及各相关因素与贫血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1.4 统计方法

2 结果

2.1 观察组早产儿贫血原因构成比

74 例早产儿中,出生即有贫血的有19 例,占25.7%,出生1周内发生贫血的有27 例,占36.5%,2 周内发生贫血的有23 例,占31.1%,2 周以上发生贫血的仅有5 例,占6.7%。 由此可见,早产儿贫血多发生在出生后2 周内,失血、感染、血红蛋白病、母亲贫血、溶血是早产儿贫血的常见原因,引起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是失血和感染,具体结果见表1。

2.2 早产儿贫血相关因素

观察组和对照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胎龄、采血量≥10 mL/kg 的例数、住院期间平均血红蛋白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可见早产儿出生时体重、 胎龄、 采血量与早产儿贫血发生密切相关,出生时体重越轻、胎龄越小、医源性失血量越大的早产儿越容易出现贫血,贫血也越严重,具体结果见表2。

3 讨论

胎儿在发育过程中可从母体获得铁,因此足月儿出生后20~24 周骨髓内储存的铁血黄素才会耗尽, 而早产儿出生后8 周骨髓内储存的铁血黄素就会消失,因此早产儿更容易出现贫血,而且贫血出现较早。 目前我国6 个月以上婴幼儿营养性贫血已经得到控制,因此早产儿贫血问题容易被忽视[4],该研究发现早产儿贫血多发生在出生后2 周内,占93.2%,因此对早产儿贫血的干预应在婴儿出生后1~2 周内进行。

早产儿贫血的原因包括生理性贫血和病理性贫血,婴儿生长迅速、红细胞寿命短、婴儿血浆容量扩张、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活性下降及生成减少等是早产儿贫血的生理性原因,病理性原因主要是失血、感染及溶血等。 以往有文献报道新生儿贫血中失血性贫血占主要原因,而感染及溶血占第2、3 位[5],本研究结果显示失血、感染、血红蛋白病、母亲贫血是造成早产儿贫血的主要原因。

表1 早产儿贫血原因构成比[n(%)]

早产儿贫血的程度与胎儿出生时体重及胎龄有直接关系,在胚胎早期,胎儿体内EPO 由肝脏生成,后逐渐向肾脏转移,出生后主要由肾小管间质细胞分泌;随胎龄的增长,EPO 在体内的浓度也逐渐升高,在胎龄38 周时EPO 浓度达峰值,因此早产儿体内EPO 水平在出生时就处于较低水平, 且早产儿胎龄越短其贫血程度越严重。 同时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低,体内铁的储存量也低,出生后体重迅速增长,对铁的需求量也急剧增加,仅靠体内储存的铁很难维持生长需要,因此更易发生贫血;本研究结果也提示胎龄短、 体重低的早产儿其血红蛋白含量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提示观察组患儿贫血程度较对照组重。 另外,本研究显示,母亲贫血的早产儿大多在出生时即发生贫血,且贫血的程度较重,出生1~2 周内常可达到中、重度贫血的程度。 该县属于地中海贫血高发区,早产儿贫血的原因中母亲贫血的比例比较高,母亲贫血的原因大部分也是地中海贫血,少部分是前置胎盘出血引起的贫血。

关于医源性失血,很多学者[6]认为早产儿在出生后1~2 周内采血总量多为总血容量的10%左右,甚至更多,因此医源性失血是早产儿出生2 周内贫血的常见原因。 该研究结果也提示出现贫血的早产儿采血量≥10 mL/kg 例数远远高于未贫血的早产儿,可见医源性失血造成早产儿贫血情况不容忽视。

表2 两组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胎龄、平均血Hb 对比情况

表3 两组早产儿采血量≥10 mL/kg 比重与缺氧、母亲贫血构成情况[n(%)]

综上所述,早产儿贫血多发生在出生后2 周内,失血、感染、血红蛋白病、母亲贫血是早产儿贫血的常见原因,出生时体重、胎龄、采血量与早产儿贫血发生密切相关,出生时体重越轻、胎龄越小、医源性失血量越大的早产儿越容易出现贫血,贫血也越严重;应加强早产儿住院期间管理,提倡母乳喂养,及早补充铁剂、叶酸、维生素E,尽量避免反复采血,减少抽血量,降低感染性疾病发生,对早产儿贫血进行早期干预。 地中海贫血高发区的孕妇应加强产前诊断,避免地中海贫血婴儿的出生。

[1] 杨爱君,崔红.早产儿贫血[J].中国医刊,2010(1):22.

[2] 丰有吉,沈铿.妇产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04-107.

[3] 薛辛东.儿科学[M].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361.

[4] 丁晶,刘捷,曾超美.早产儿贫血140 例相关因素分析[J].实用儿科临床杂,2012,27(2):98-99.

[5] 严超英.重视早产儿贫血的发生及其防治[J].中国新生儿科杂志,2009,24(6):331-334.

[6] 黄英,彭建,王家蓉.新生儿贫血121 例病因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43-44.

猜你喜欢
医源性胎龄早产儿
不同胎龄、不同出生体重新生儿的首次肝功能指标的差异性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早产儿长途转诊的护理管理
晚期早产儿轻松哺喂全攻略
肘关节术后医源性骨折伴僵硬
不同胎龄胎鼠脊髓源性神经干细胞特性比较
内镜下钛夹封闭治疗医源性结肠穿孔6例分析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及诊治进展
早产儿胎龄和体重对儿童糖尿病的预测作用
医源性胆道损伤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