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56例临床分析

2013-12-09 00:33袁友保
中外医疗 2013年30期
关键词:挫裂伤硬膜骨瓣

袁友保

益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湖南益阳 413000

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者间接作用于头部,引起的颅骨骨折、脑震荡以及颅内出血等一系列的颅脑损伤。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为病情进展快,死亡率高,这是因为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标准(GCS)≤8分,且通常同时合并有脑挫裂伤、脑水肿和恶性颅内压增高,有研究显示,其平均病死率可高达30%~50%[1],一直是神经外科研究的重点与难点问题之一[2]。为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在重症颅脑外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该研究2006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56例,临床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重症颅脑外伤患者112例,其中男65例,女47例,年龄17~76岁,平均42岁;致伤原因:高处坠落伤23例,暴力击打伤37例,交通事故伤35例,其他原因17例;入院时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意识变化,GCS评分均≤8分,其中3~5 分48例,6~8 分的64例,一侧瞳孔散大63例,双侧瞳孔散大15例;损伤类型:脑挫裂伤22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61例,单纯硬膜外血肿8例,单纯硬膜下血肿9例,弥漫性轴索损伤5例,迟发性血肿7例;开放性损伤28例,闭合性损伤84例;受伤至入院30 min~12 h,平均4.5 h。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进行手术。观察组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于颧弓上耳屏前1 cm 处作手术切口,沿耳廓上方向后上向上延伸至顶骨正中线,然后沿正中线返向至前额发际内形成大弧形瓣,骨瓣采用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颅骨钻孔后扩大形成约12 cm×14 cm 骨窗,彻底清除硬膜下血肿、脑内血肿及失活坏死脑组织,悬吊硬脑膜,T 形或弧形剪开硬脑膜,根据需要暴露额叶、颞叶、顶叶、颅前窝和颅中窝,从而有利于清除脑部挫裂伤病灶、血肿并进行彻底止血。术后进行必要的减压操作,并根据患者脑组织的膨出情况,选择保留或摘除骨瓣,留置引流管,缝合硬膜。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术:于额颞或颞顶做马蹄形切口开颅减压,去除骨瓣10 cm×10 cm。

1.3 疗效判断标准

疗效评定根据GOS评分标准进行[3],共3个等级:①4~5分评定为良好或中度残疾;②2~3分评定为重度残疾或植物生存;③1分评定为死亡。

1.4 统计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SPSS12.0 进行统计学处理,百分率的比较采用精确概率法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的良好或中残共为25例(44.64%),对照组的良好或中残共为15例(26.79%),观察组共发生并发症12例(21.43%),对照组共发生并发症22例(39.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n(%)]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的外科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4]。传统的常规骨瓣开颅术因为去除骨瓣较小,很难明确出血来源而不能彻底清除血肿和止血,也不能彻底清除坏死的脑组织,且因为减压不充分,术后易发生恶性脑水肿、脑膨出甚至脑疝,致使患者的预后不良,死亡率增加。而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则弥补了常规手术方式的不足,该术式骨窗足够大且术野清晰,能完全显露额极、颅窝等部位,能够充分清除血肿、损伤部位的坏死脑组织得以彻底清除,且可进行完全的减压操作,降低了术后再出血的可能,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率[5-6]。

应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时,笔者认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①严格掌握其适应症[7]:包括急性硬膜下血肿范围较大甚至覆盖数个脑叶,或出血量较多致使脑组织受压明显;硬膜下血肿同时合并同侧较重脑挫伤;急性复合型硬膜下血肿等患者。②骨瓣应采用带颞肌骨瓣或游离骨瓣,同时尽量取颞肌筋膜、额部骨膜、帽状腱膜进行扩大硬膜腔减张缝合,以防术后硬膜外瘀血进入蛛网膜下腔,并可减少术后大脑皮层头皮组织粘连,切口疝、脑脊液漏、硬膜下颅内感染及外伤性癫痫的发生。③对单纯性硬膜下血肿患者,除彻底清除血肿外,应查明出血来源以确保彻底止血。④对合并有广泛性脑挫伤的患者,除彻底清除血肿以外,应尽可能清除失活坏死的脑组织,以减轻脑水肿,防止出现难以控制的颅内高压。⑤对术中出现急性脑肿胀的患者,可给予过度通气并加强脱水治疗,最好是将动脉收缩压控制在60~80 mmHg,但血压控制时间不宜太长,以免引起脑缺血的发生[8]。如效果不理想,或为脑挫伤所引起者,可考虑切除挫伤的脑叶。

综上所述,标准大骨瓣开颅术可显著降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1]陈亚东,王丰,吴挺前.212例重型颅脑损伤临床特点及救治分析[J].浙江创伤外科,2009,l4(2):151-152.

[2]王建清,盖延廷.223例标准大骨瓣开颅手术临床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0,27(10):1850-1852.

[3]江基尧,朱诚,罗其中.现代颅脑损伤学[M].2版.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4:116-117.

[4]游恒星,邱建东,杨维,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J].实用医学杂志,2007,23(4):533-534.

[5]于新华,由春玲,杨文辰,等.标准外伤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额颞顶部重型颅脑损伤预后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20(11):1690-1692.

[6]王志军,张慧娜.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额颞部脑挫裂伤的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1):94.

[7]王忠诚.神经外科学[M].2版,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440-441.

[8]施卫东.标准大骨瓣开颅术治疗急性硬膜下血肿64例体会[J].交通医学,2011,25(3):254-255.

猜你喜欢
挫裂伤硬膜骨瓣
针对双额脑挫裂伤的治疗策略的研究
CT“李琦岛征”和“黑洞征”对脑挫裂伤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髓外硬膜内软骨母细胞瘤1例
高压氧在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对冲性颅脑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
去骨瓣减压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应用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
双侧平衡去骨瓣对重症闭合性颅脑损伤的治疗效果观察
标准大骨瓣开颅治疗重型对冲性额颞脑挫裂伤38例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148例手术治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