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

2013-12-19 13:06
广西民族研究 2013年1期
关键词:民族学宗族基督教

认同问题一直为中外学术界所关注。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因而,认同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成为我国民族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期刊发任勇《公民教育与认同序列优化:基于西南民族地区的研究》一文,认为有效的国家治理既取决于制度与政策的合理,又取决于国家在少数民族认同序列重构中能否聚合起强大的认同力量,引导少数民族多种认同和谐相处。公民教育就扮演着以上的角色,并在不同的途径中得以展现。而在其中,学校、民族社区以及族群精英路径扮演了不同角色。国家需要采取具体公民教育措施,提升不同少数民族群体的国家认同感,全面发挥其认同序列优化功能。于春洋、李瑞君《论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认为,民族利益与国家利益是民族国家最具实质意义的两种利益形态,它们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依存、又彼此分殊。如何协调两者关系,是当今世界一切民族国家必须面对和加以解决的基本问题。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多元一体”理论为两者关系的协调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宗教问题特别是民族宗教信仰问题,因各种原因曾沉寂多年。近年来,随着学术环境的宽松,宗教问题的研究开始活跃起来。刘芳、刘树奎《人类学中国宗族研究的嬗变与创新》认为,弗里德曼范式是中国宗族研究的代表性理论。在反思、批判这一理论范式的过程中,学者们不仅质疑了其所关注的祀产要素的核心作用,也尝试从地方化聚居、文化族谱等角度重新解读中国宗族。本文梳理了人类学中国宗族研究的理论流变,反思已有的研究局限,认为各类仪式性互动对宗族的构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理解中国宗族的关键要素,并从仪式入手探讨中国宗族组织的学术路径,旨在对当代中国宗族研究的发展和创新有所贡献。张毅、蒙绍荣《基督教在广西农村的传播、发展与影响》认为,基督教于19世纪末正式传入广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基督教已成为一支重要的宗教力量。从全国来看,基督教在广西不论从信徒总数上还是发展速度上都不算突出。但近年来基督教在广西农村发展相对较快,信徒人数、聚会点和教堂等增加明显,传播范围也进一步扩大,之前从未有基督教出现的广西西南部地区也出现了基督教的活动,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及对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值得探讨。

陈英初《理论创新:人类学民族学学科发展的新进路》,对人类学民族学理论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作了简要的论述,以例证形式提出了人类学民族学哲学理论缺失、“田野调查”研究范式老化及我国生态人类学研究重心等问题。上述问题的存在,充分证明了人类学民族学及其分支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当下社会所面临的理论需求和指导。学科的基础理论创新是学术的一个增长点,是促进人类学民族学创新的新路径。赵巧艳《中国经济人类学研究述评与展望》,在简要回顾经济人类学研究历程的基础上,从经济人类学在中国的传播和针对中国情境的经济人类学研究进展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经济人类学的研究现状,然后结合国外经济人类学研究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应用,剖析了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差异,并从研究视域拓展、研究层面融合、研究范式转变和研究学科整合等四个视角展望了今后中国经济人类学研究有待努力的方向。

本期“八桂民族研究专家榜”,推出广西彝族研究专家王光荣教授。

猜你喜欢
民族学宗族基督教
历史民族学课程发凡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民族学学科简介
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调研与分析——基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专业本科生教学管理项目
基督教中国化的神学思考与实践
明确路向,践行基督教中国化——以福建基督教为例
79首同名民歌《放风筝》的宗族关系
代际分化与“俱乐部式宗族”的形成
发展战略语境下的中国山地民族学研究
一个汉族宗族的认同符号——重庆永川松溉罗氏宗族个案研究
种类型的“基督教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