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市级医院实习护生专业认同度调查1)

2014-01-01 02:26张红健周利娟黄爱华王裕珍邢健红陈黎黎
护理研究 2014年32期
关键词:认同度认同感问卷

张红健,周利娟,陈 松,黄爱华,王裕珍,邢健红,陈黎黎

职业认同(professional identity,PI)指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目标和社会价值以及其他因素的心理倾向[1]。它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2]。过程是指个体自我从自身经历中逐步发展、确认自我职业角色的过程;状态是指当下个体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认同程度。职业认同主要涵盖个体的职业自我概念、职业获益感和职业动力感3个因素[3]。社会认同理论提出,认同最基本的目标是职业人自尊增强,它可促进积极的自我概念[4]。认同影响职业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职业人的认同感强,可体现所属群体的价值,对于自己的知识、技能持肯定的态度,进而避免消极的情感体验[5]。国内外不少研究结果表明,护士群体中的一部分并未形成积极的职业认同感或职业认同感不稳定,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护理人员。职业认同感作为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的心理综合过程,其与护理实践行为的质量密切相关[6]。本研究以县市级医院临床实习护生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职业认同现状及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为2011年11月—2013年9月在2所县市级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实习的289名专科、中专护生,均为女生,学制3年~5年,专科97人(33.6%),中专192人(66.4%)。所有护生进行科室轮转实习,接受临床老师“一对一”带教,总实习时间8个月~9个月。于临床实习前、实习中、实习结束前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现场调查。

1.2 方法

1.2.1 问卷调查 借鉴国内外相关文献结合本项目研究目的自行设计护生职业认同调查表,第一部分为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学制、入学志愿、户籍、是否贫困生、是否独生子女。第二部分为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有4个条目。第三部分为护生职业认同度及毕业后择业意向。经2所二级甲等医院护理部预试验,本问卷效度为0.85。由研究者亲自发放问卷,并于发放问卷时向研究对象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无记名志愿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发放问卷291份,收回有效问卷289份,有效回收率99.3%。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9.3进行数据录入、整理、分析,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及关联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类别护生实习结束前职业认同情况(见表1)

表1 不同类别护生实习结束前职业认同情况

2.2 实习不同阶段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见表2)

表2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n=289) 人(%)

2.3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职业认同度及择业意向比较 (见表3)

表3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职业认同度比较 (n=289) 人(%)

3 讨论

3.1 不同阶段护生对从事护理工作的态度 长期以来护理工作被认为是低学历、低技能、简单而繁杂的服务性工作,护理工作常常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这已成为影响职业态度的重要因素[7]。现有的医疗环境、护理工作社会地位、职业发展、工作环境的消极影响,使护生对职业的喜欢程度逐渐降低。“不喜欢但还会选择”的护生随着实习时间的延长比率在提高。国外有研究指出,从事护理工作有以下益处:容易就业,工作稳定有保障,可以为家庭的健康保驾护航等,护士可通过合理的社会化感知职业益处,从而增强职业认同[8,9]。Hinshsw的职业角色适应过程模式指出,一个人职业化过程分为6个阶段,而实习护生处于第四阶段:角色模仿阶段[10]。它的特点是学生将职业偶像的行为进行临床实践,且教师与学生的比例1∶1,这对护生的角色模仿及职业形象树立十分有益。护生的职业认同感不稳定,如果临床带教老师能对护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将会使其职业认同感积极化,但如果临床老师对其实施消极影响,将会导致这部分护生职业认同感消极化,表明护理教育应重视被动就读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教育。在教学工作中做到言传身教,将自己对护理事业的热爱和执著追求的精神传递给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3.2 不同实习阶段护生职业认同度比较 护生在临床实习时间越长,其职业认同感越容易被工作中的他人所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从事护理专业能发挥特长及毕业后选择本专业人数实习结束前较实习前增多。有研究显示,护士对自尊的满足程度可直接影响其护理工作的质量、对待职业的价值观等[11,12]。提示实习各期应对护生进行不同层次的规范化培训,进行阶段性评估,及时调整对实习生培训课程,可以促进护生达到积极的职业认同效果。

3.3 不同类别护生实习结束前职业认同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自愿选择就读护理专业者认同度显著高于服从安排和非自愿选择护理专业者。有研究表明,再次肯定自愿选择表明兴趣之所在,可以使人产生巨大的学习动力,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当面临择业选择时,将对专业的兴趣转移到相关职业的兴趣上,当选择了与自己职业兴趣一致的职业后,就容易对这些职业产生长期的依恋[13]。

护理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培养护生的职业兴趣。护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兴趣不稳定的阶段,可塑性较大。社会认知职业理论认为,对特殊职业的自我效能与结果目标将会塑造个体的职业兴趣。如果人们认为自己擅长从事某种职业或将从事该职业带来满意的结果,就形成对该职业的兴趣并坚持下来[14]。因此,临床带教老师应借助护生对临床实践的好奇心和积极性给予积极影响,使护生认知护理行业的社会价值,巩固其职业认同感,为实习护生专业情感教育提供依据。

[1] 胡蕴绮,仇瑶琴,胡再平.护理本科生职业认同感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6(12):47-49.

[2] 魏淑华,山显光.国外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J].外国教育研究,2005,32(3):15-17.

[3] 王晓辉,李玉红,林兰芬.潍坊市179名护士职业认同现况调查[J].护理研究,2007,21(7A):1728-1730.

[4] Dumont K,Louw J.A citation analysis of Henri Taifel’s work on intergroup relations[J].Int J Psychol,2009,44(1):46-59.

[5] Ashforth BE,Harrison SH,Corley KG.Identification in organizations:An examination of four fundamental questions[J].J Manag,2008,34(3):325-374.

[6] 陈松兰,陈惠,修云.对护生职业态度教育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5,19(9A):1704-1705.

[7] 黄白桦,肖春秀.护理专科本科学生职业态度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3,18(9):662-663.

[8] Erickson JI,Holm LJ,Chelminiak L,etal.Why not nursing[J].Nursing,2005,35(7):46-49.

[9] Schnauts ZL.Our own worst enemies[J].Am J Nurs,2003,103(11):11.

[10] 邵文利,杨英华.护理本科生专业角色适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1997,12(1):27-29.

[11] Olthuis G,Leget C,Dekkers W.Why hospice nurses need high self-esteem[J].Nurs Ethics,2007,14(1):62-71.

[12] 郑翠红,黄湘晖,杨美丽.护士自尊、个人发展性竞争水平与职业价值观的关系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6):485-487.

[13] 刘泽文,刘华山,张建新.青少年早期职业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6,29(1):198-200.

[14] 高山川,孙时进.社会认知职业理论:研究进展与应用[J].心理科学,2005,28(5):1263-1265.

猜你喜欢
认同度认同感问卷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挑战和提升路径
——评《提升当代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度研究》
成都市初任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问卷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普通群众中的认知与认同度研究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高考加分新政认同度的调查与分析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