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教学管理工作,推进高校学风建设

2014-01-06 02:31林怀满夏艳华
商品与质量·消费研究 2013年11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林怀满 夏艳华

【摘 要】高等学校作为一个育人机构,其主要职能是向学生传授知识,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也就是培养合格的大学生。大学生能否在大学期间学有所成,学风养成是关键,只有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学习到知识,成为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影响学风建设的因素有很多,文中从教学管理的角度入手,阐述加强学风建设的必要性,重点探析加强教学管理对促进学风建设的作用。

【关键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学风建设

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奠基石”。学风建设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项长期任务,小学、中学必须抓学风建设,大学同样应当抓好学风建设。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风,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的良好愿望就不可能实现。大学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部分人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抱着学好学差无所谓的消极态度。因此,高校教学管理工作者应当把抓学生的学风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

一、高校加强学风建设的重要性

(一)学风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工程

学风,《现代汉语辞典》解释为:“学风,学校的、学术界的或一般学习方面的风气。”大学生的学风是指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追求,学风是一种无形而又强大的精神力量。目前,我国贯彻人才强国的战略,重视高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由此,我国高等学校办学呈现出多层次、多类型的发展态势,办学的规模一年比一年大,还出现了“大学城”,高校生存竞争加大。如何保证为国家培养合格的高级专门人才,增加自身的竞争实力?那就是严抓教育质量。而抓好教育质量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加强学风建设,教育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风建设的好坏,也是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一个学校的学风优劣,是直接关系到能否为国家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问题。如果只有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没有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在新的历史时期,高等学校加强学风建设,已经成为各高校严抓不怠的重要工作。

(二)学风建设影响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学风不仅表现为学生的精神风貌,更是学校精神风貌的展现。一所学校的学风不好,其校风也必定不佳。校风不佳又会直接影响到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招生、学校的秩序以及和谐校园建设。因此,一所学校要发展,要办出特色,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从学风建设抓起,做好这项基础性建设工作。

(三)大学生养成良好学风有助于其今后健康成长

青年人在大学期间是他们走向成熟、学到专业技能、成为有用之才的黄金时段。大学生能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将会让他们受益终身。大学生学风的基本内容正好是青年人步入社会成就事业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第一,责任意识。大学生明确了“自己应当做什么”,也就是明确了自己肩负的责任,就会确定学习目标,积极追求,从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当他们毕业后,就会具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努力做好自己承担的各项工作。第二,自知之明。人们子所以要不断学习,正是因为自己尚有“短处”。大学生能够自己清楚自己的“底细”,对自己有个正确的估计,就会打消“混文凭”的念头,增强求知欲望,学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当他们毕业后,就不会自命清高,能够多拜人为师,虚心学习,不断进步。第三,吃苦精神。大学时开展专业教育,与中学进行的基础教育有很大区别。大学生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一定的专业技能,必须刻苦学习,突破一道一道的难关,课堂学习、课外探索、社会实践,只有苦练才会“学有所成”。当他们毕业后,把学校养成的吃苦精神带到工作中去,就能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做到知难而进,努力做好每件事情。第四,遵章守纪。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生良好学风的形成少不了学校规章制度的约束。大学生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良好条件,学知识增才能,让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当他们毕业后,就会对法律法规、纪律规则等产生认同感,正确把握自己的言行,把个人融入到集体(社会)之中,谋求自己的合法权益。学风是“人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对在学校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对走出大学校门的人们还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清除学生的思想障碍是抓好学风建设、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

在校大学生还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期,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兴趣广泛、 个性较强。因其还没有形成明确的人生观,因此对学习、对生活、对一切都充满着渴望与希望,但也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在如今这个科技高速发展、知识总量大爆炸的时代,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尤其是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脱颖而出后,在亲友们的一片赞扬声中,大多数大学生对自我认识也开始增加,对大学的学习有很高的期望值,期望自己能在大学里学有所获,成为真正的天之骄子。新时代的大学生,大部分学生有责任感和社会担当、学习目的明确,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能够自觉勤奋学习,服从学校的管理。但有一部分学生由于以往养成的不良学习习惯,进大学后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不适应大学的教学方法,或者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因而缺乏学习动力,学习自觉性不高,集中表现为

自我管理能力差。“大学生的自我管理,就是指大学生为了实现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及为满足社会日益发展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卓有成效地利用整合自我资源而开展的自我认识、自我计划、自我组织、自我控制和自我监督的一系列自我学习、自我计划、自我发展的活动。自我管理是开展其他活动的基础,其他活动都建立在有效的自我管理的基础上”。 部分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主要表现在:1、忧患意识淡薄。特别是家庭条件较好,不愁“后路”的大学生,对知识的渴求程度下降,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抱着学好学差无所谓的消极态度。2、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思想活跃、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但过于强调个人喜好,偏科现象较严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过于贪玩,存在严重的“临时抱佛脚”的现象。3、挫折承受力较差。 学生家庭的经济较好的学生是在相对优越的顺境下成长起来的,挫折承受力和调整能力相对较差,而且为数不少的学生由于家庭的过分娇宠,生活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差,对学习造成了一定的影响。4、自我定位不准。表现为自我估计过高或过低,高考发挥超常的学生会对大学课程学习的难度估计不足,由于过度的自信最终却把自己转向被动。还有的学生因为高考受挫,不能很好地正视自己,自卑倾向明显,进入大学后看到身边优秀的同学、条件优越的同学,还会加深自身的自卑倾向。我们在实践中体会到,教育疏导学生,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话说到他们的心坎上,工作做到要害处,他们就会产生共鸣,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的心理障碍清除了,就为取得良好学风和教学效果提供了重要条件。

三、加强教风管理、教风建设,教师敬业奉献,是抓好学风建设的关键条件

学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任课教师、教学管理教师、学生管理教师协力共管。任课教师认真对待每个教学环节,发挥每个教学环节的作用,尊重学生,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教师的治学态度对学生的学习风气具有强大的感染作用。抓学风建设需要教师做大量的细致工作,要做一些常规工作之外的“多此一举”,要在“八小时工作”之余挂念学生的冷暖安危,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敬业奉献精神,向学生献出自己的爱心。教师讲授一门课程要使学生学有所获,一是靠讲课的“含金量”和吸引力,二是靠掌握和督促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教师和学生都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的教风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学风。教师认真负责、治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严格,就会促进学生认真学习、勤奋进取,养成良好学风。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讲课的内容必须超出学生的认识水平,为此,教师就要有实事求是、谦虚好学、知难而进的精神,将自己探索获得的新知识、新信息及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从而唤起学生的求知欲。从事教学管理、学生工作的教师担负着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任务,他们认真工作、关爱学生、热情服务的一言一行,都会在学生的心中留下烙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笔者所在学院的全体教师对加强学风建设都有共识,形成从严执教,规范管理,公正公平对待每个学生,赏罚分明的良好教风。经过坚持不懈的精细工作,在全院学生中形成了“勤奋好学,刻苦钻研,遵守纪律,尊敬师长”的良好学风。实习单位、工作单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对我院学生的学习态度、工作作风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四、加强教学管理,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风

教师把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的过程,称之为“教学”。加强教学管理的目的在于落实办学理念,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教学管理包括制定制度、执行制度、监督检查、信息收集、分析总结等一系列具体工作。

(一)学风建设应从新生入学教育管理工作为起点

大学第一学期是广大新生适应大学环境,养成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著名作家柳青曾经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是紧要处却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年轻的时候。”大学一年级就是大学生人生之中的紧要处。学生在这个阶段既要把以前所学的理论、知识、技能集中和沉淀,又要养成新的学习方法、培养新的能力,以适应大学学习的特点。这时候,学生容易分不清主次、找不到方向。 新生入学前,绝大多数学生对大学生活有着无限憧憬,他们有激情,有志向,立志要在4年的大学生活中发奋学习,努力成才。但是,如果他们在心理、学习方法等方面没能完成向大学生身份的转变,就会对大学学习、生活不太适应,热情一过,接触实际,他们就会烦躁、心神不定,产生厌学情绪,甚至放弃追求,放弃学习。新生的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课,学校教育管理者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加强新生入学教育,让他们对整个大学生活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让大学生尽快适应高校的生活,为今后的学习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促进学风良性发展。

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管理工作,笔者所在学院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1、安排辅导员和朋辈辅导员双导师制

除了安排年轻优秀的教师担任新生辅导员之外,还安排了朋辈辅导员,朋辈辅导员从三年级中选拔优秀的学生担任这一职务。无论是辅导员还是朋辈辅导员,都是年轻人,易于与新生沟通交流,也了解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通过辅导员和朋辈辅导员走访学生宿舍、定期不定期召开主题班会等活动,让新生了解和正确对待大学的学习和生活,并用自己或身边的榜样事例引导新生向正确健康的道路成长,消除新生中“苦高中,耍大学”的思想。

2、加强对新生的学籍管理教育和校纪校规教育

将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相关的各种规章制度汇编成“学生手册”,要求学生学习并安排考核。通过校纪校规的教育,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互相尊重,团结协作,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引导他们主动投入学习,培养良好风气。

3、加强新生专业思想教育

对专业的兴趣来自于对专业的了解和对专业技术工作的信心。如果对专业都不了解,也不知道所学专业的应用前景,学习就没有目标、缺乏动力,当然就没有学习积极性,也就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学风。所以,专业思想是否牢固,关系到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动机是否正确,关系到学习态度是否端正,从而影响到学习效果的优劣,影响到优良学风的形成。在新生入学后,笔者所在学院加强新生专业思想教育的工作主要有:一是制作一份新生专业教育宣传材料,介绍学院的培养人才的理念、特色工作以及取得的成效,这份材料会印发给每位新生,并制作成大型的喷绘粘贴宣传。二是学院的主要领导会召开新生年级大会,详细介绍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计划外针对专业特点和学生就业的各类辅导培训安排,专业学习方法,以及专业的应用前景等内容。三是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工作实务部门工作人员开展讲座,介绍专业技术工作的要求和经验。四是聘请专家学者开展专业讲座,介绍本专业最新成果及应用。五是召开新生年级大会,让优秀的在校生和毕业生现身说法,介绍自己学习和工作中的方法、心得、体会和经验。通过这些教育,使新生对专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专业学习和专业技术工作树立了正确的态度和信心,增强了对本专业的兴趣,为良好学风的形成奠定基础。

通过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管理工作,让学生尽快熟悉大学的学习、生活及环境,让学生对整个大学生活和专业学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促使他们刚进入大学就认识到大学是一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地方,要想在大学取得成绩,就必须通过自己顽强的意志,刻苦学习。当学生对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有了正确的态度,对专业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对专业技术工作树立了信心,就为优良学风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认真宣传教学管理制度,让学生明确如何学习

严抓教学管理,首要工作就是要加强对教学管理制度的宣传,要有可行的制度作保障。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是施教者,是教的主体,学生是受教者,是学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都是主体,同时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面对教学内容这一客体,如要到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学生这一主体至关重要,正如古人所言“师傅领进门,修行靠自己”。抓好教学管理,严字当头,有助于促进良好学风的养成,从而实现高校提高教学质量,完成培养人才的任务。大学生入学时发放的学生手册中虽有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但很少有学生能认真的通读领会其中要领,所以需要做更加细致的的宣传工作。一是把关乎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各种学校和学院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整理形成《教学管理制度摘编》,印发给每个刚进校的新生,笔者工作的学院开展了以下工作:《教学管理制度摘编》只有几千字,言简意赅,让学生通过几千字的学习就可以明确大学四年中自己应当如何学习、怎样达到学校的要求。二是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如从课堂教学管理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课程教学环节管理办法》;针对一部分学生开会纪律涣散,制定《学生集会管理办法》,让学生知道开会时应该怎么做;为了规范学生请销假,制定《学生请假管理办法》,使用统一印制的请假条。这样,既加强了教学管理,又填补了学生管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漏洞。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的约束,学生的日常学习活动就会井然有序,他们明确了应该如何学习,良好的学习氛围也就容易形成。

(三)加强经常性管理,促进整体学风好转

制定了相关的制度对学生进行约束的同时,也要把相关的制度印发给各任课教师、辅导员,如《课程教学环节管理办法》和《学生请假管理办法》,加强经常性管理。任课老师作

为学生课堂的第一负责人,每天在课堂上直接和学生接触,在“教书”的同时也有“育人”的重任,他们不仅主导学生的学习,还可引导学风向良好的方向发展。辅导员作为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管理中,监督学生的出勤和学习情况,对纪律性较差的学生采用“个别谈话”等方法进行引导。例如对学生的出勤情况,日常考勤任课教师有记录,辅导员随机抽查也做相应记录,这两份记录定期交由教务办公室对学生的考勤进行备案,从而起到较好的监督作用。两者的默契配合能够使教书与育人的效果达到极致。由于任课教师加强了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加之辅导员积极开展抽查出勤、个别谈话等工作,使一些“平时不努力,考试搞突击”的学生逐步改变了学习态度,促进了班级整体学风的好转。

(四)改革期末考试方法,引导学生勤奋学习

“一切知识都要以它适应考试目的的价值标准来衡量。这样便恰恰在学生学习一些还有商榷余地的知识,最需要他们发生兴趣时,有意地使他们意兴索然。” 抓学风必须在“考”字上下功夫,把抓学风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考”包括:上课考勤,课堂提问,检查批改作业,平时测验,抽查听课笔记,抽查阅读教材情况,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通过教师认真“考”学生,促使学生养成认真学习的习惯,学风问题也就迎刃而解,教书育人也就落到了实处。期末考试是课程教学的最终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它既关系到学习成绩的考核,也关系到良好学风的培养。笔者工作的学院为了保证专业教学质量,锻炼学生应对社会考试的能力,采取一系列措施保证期末考试的可信度和学习成绩评定的公正性,多年坚持采用教考分离。具体做法如下:1、广泛宣传教考分离。通过教研会议统一任课教师的认识,每门课第一次课时就给学生讲明考试方法(即任课教师不命题,集中统一流水评卷),动员学生勤奋学习。利用学生年级大会讲明实行教考分离的具体做法和意义,教育学生不能只管期末考试能否及格,应当着眼于今后参加的各种社会考试,实行教考分离正好与社会考试“接轨”,这是学校对学生负责的具体表现。2、制定期末考试命题、评卷工作规则。该规则对考试命题指导思想,题型、题量和命题要求,试卷质量要求,审题和试卷选用,保密要求,试卷的评阅,成绩的评定与公布等做出了具体规定,保证整个期末考试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3、认真组织期末考试命题工作。要使教考分离落到实处,建立试卷库是最好的方法,也可以采用非任课教师出题的方式,明确要求命题教师必须按照学校的具体要求命制试题,并严格遵守保密制度。4、实行集中统一评卷。所有考试课程都实行集体统一评卷,一门课程的试卷至少由3名教师分工流水评阅,并设专人累分、核分,任课教师负责提供平时成绩,总评成绩由教务办公室合成。这样,就改变了任课教师“一包到底”的传统做法,由多名教师按照规定程序共同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命题设置的“统一标准”得到“严格执行”,有效去除了学习成绩中的“水分”,避免了“高分”给学生带来的错觉。严格考试、公正评卷,对学习勤奋的学生是无声的鼓励,对学习马虎的学生是无形的鞭策,对培养良好学风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作用。

(五)切实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培养良好学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既要靠思想教育,也要靠规章制度。制度的制定无疑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养成良好学习风气会起到一定的约束作用,但起关键作用的还是要把制度的执行落到实处。结合实际制定出来的制度,再加上有效地实施,才能保证教学环节管理有序、有效的进行。认真贯彻执行学校有关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是加强学风建设最有力的措施。“执行制度”的重点是对那些达不到标准的行为或违规行为给予一定的约束或惩戒,例如采用补考、重修、学籍预警、违纪处分、退学、结业等措施。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使某些不符合规章制度要求的行为得到约束或矫正,申张了正气,从而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态度。

(六)发挥家长的教育作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广大学生家长的共同心愿。让家长了解学校的办学情况和学生在校的表现,是教学管理工作的一项内容,也是大学教师应尽的职责。通过与家长的交流,使家长更加关心子女的成长,积极配合学校做好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养成良好学风。以笔者工作的学院为例,新生报到时,请学生家长填写《学生家长联系卡》,除填写联系方式外,还留下了父母对子女的心愿和对学校的希望,家长们普遍要求学生勤奋学习、努力成才,希学校严格管理、注重质量。与此同时,还印发宣传材料,向家长们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学院加强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和办学成效。让家长了解学校,支持学校的工作。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成绩确定后,及时向家长发出学生学习成绩通知书;每学期初补考结束后,认真清理学生学分的取得情况,向重修课程学分累计较多的学生发出学籍预警通知书,同时寄发给家长,并要求家长反馈信息。学生在学校出现特殊情况时,辅导员及时通报家长,征询家长的意见。以上一系列做法架设起家校双向交流的桥梁,及时将学生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情况告知家长。家长充分肯定教师的负责精神,提供了不少加强学风建设的宝贵建议,不少家长亲自到学校教育子女,使一些学生有了明显转变,实现了家长与学校共同教育学生的目的。

结语

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教学质量。抓学风建设的目的是为了保证标准,提高质量,把更多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有用的人才。古人云:“师高弟子强”。高校教师只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子女或弟妹加以精心“管教”,学生就会把教师当作“亲人”,体谅教师的良苦用心,勤奋刻苦学习,自觉加强修炼,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黎鸿雁,邵彩玲,安涛.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研究[J]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8(1).

[2]蒲俊霖.浅谈大学一年级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J].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7(6).

[3](英)贝尔纳,陈体芳译.科学的社会功能[M].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顾明远.学校教学管理要以校风学风建设为统帅[J].基础教育参考,2008(7).

[5]刘汉英,王铁生.学校文化视角的学风建设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8(4).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高等学校教学管理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高等学校教学及科研设备政府采购操作实务
浅谈高校宿舍管理与宿舍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