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 Touch在住院病人用药管理中的应用

2014-01-10 09:12金园飞JINYuanfei秦银娟QINYinjuan王玲欢WANGLinghuan
医院管理论坛 2014年8期
关键词:口服药口服药物护士

□金园飞JIN Yuan-fei 秦银娟QIN Yin-juan 王玲欢WANG Ling-huan

我院作为一家三级甲等医院,先进设备及信息系统的引进是必然的。2012年,我院将iPod Touch应用于临床,利用无线网络、条形码、数据库等信息技术[1],将传统的“三查七对”通过iPod Touch及与其配套的扫描仪来完成确认患者身份,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2013年,我院引进全自动摆药机,告别了传统的手工摆药,全面实施了摆药机摆药,将口服药物用一次性透明薄膜袋按次包装,避免了因核对药物时发生的掉落或遗失造成的浪费,避免药物污染、变质、受潮等,满足患者的知情权,提高患者对医院的满意度。我科通过iPod Touch扫描患者腕带上的二维码核对患者身份,实施按次包装的口服药物发放流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与方法

选取2013年1-12月妇科住院患者共1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共600例患者,以传统的药盒摆药,统计口服药物11258份;实验组600例,运用自动摆药机摆药,采用一次性透明薄膜袋按次包装摆药,并结合iPod Touch的使用,对药物及患者信息进行核对,统计口服药物11310份。对照组中每份含一种口服药的占65.8%,每份含两种的占17.7%,每份含三种及以上的占16.5%;实验组中每份含一种口服药的占59.9%,每份含两种的占20.3%,每份含三种及以上的占19.8%。两组患者口服药物构成、年龄、文化程度、情绪状态、疾病构成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操作步骤。医生开具医嘱后,由护士进行核对确认医嘱无误后将药品通过医嘱信息系统传送到药房,药房对医嘱信息确认后进行摆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白色环保无毒塑料小药盒进行摆药,按睡前、早餐后、中餐后、晚餐后的顺序将药盒从上到下进行摆药后叠加,在药盖上贴上标签(包括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护士接收药物后根据药品医嘱单进行统一核对,根据服药时间进行发放,发时再次核对药物及患者信息。实验组采用全自动摆药机进行系统摆药,药品装入一次性塑料药袋,一次性透明药袋一面是附含白色涂层,打印着患者姓名、住院号、床号、药物名称、剂量、数量、服药时间、二维码等信息;护士拿到药物后先核对药物包数,边核对药物边将药物按不同时段分类;然后在准点发放药物时,先用iPod Touch扫描仪在患者手腕带上扫描二维码,由患者或家属自述姓名,再询问患者姓名,并与iPod Touch屏幕上显示的姓名进行核对,无误后再扫描口服药袋上的二维码,信息核对正确后会在iPod Touch屏幕上显示药物名称、剂量、服用频率、给药时间,还会显示有关药物的注意事项,如:华法林应避免与动物肝脏、甘蓝、菠菜、莴苣、蛋黄、乳酪等同服[2],屏幕上会显示相应食物的图片,同时会发出“叮咚”的声音,帮助我们及时提醒患者;如信息核对错误,iPod Touch屏幕上会显示“未执行医嘱,请重新核对医嘱或患者信息”,同时会发出“咚咚”的声音。

2.使用材料与设施

2.1 材料方面。使用一次性环保透明袋包,完全避免药物污染,减少了患者的交叉感染,药片不容易被氧化、受潮、变质、丢失,保障了药效,也方便护士核对和携带,告别了传统的药盒及笨重的药盘。

2.2 药袋的信息。全自动摆药机把药物信息全面打印在药袋上,护士在核对时可以更清楚了解药物的外观、特征、数量,提高核对的正确性,减少各种差错的发生。患者也能知道自己所服用的药物名称和服用方法,全面满足患者的知情权,促进医患沟通,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能够切身体会到医院服务的无微不至,提高了患者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提升医患透明度[3]。

2.3 结合iPod Touch扫描仪的使用。患者的腕带有患者身份管理的唯一编号(二维码),并通过扫描设备获得患者精确的身份信息,避免了护士核对患者姓名时因患者的疏忽或不在意而产生的随口误答,保证了核对的准确安全[4]。同时缩短了发药的时间,确保护士医嘱执行的准确有效,及时告知患者相关药物注意事项,保证药物的疗效。iPod Touch扫描成功后,系统会自动记录执行者的签名及时间,避免了护士因忙绿而漏签名或签名不清的现象,把护理责任具体落实到了护士个人。当发生医疗纠纷时,实时、完整、可靠的护理记录可提供真实的诊疗过程,是医务人员的重要举证资料和线索[4]。

结果

1.药物安全管理方面。科内自制“自查自纠本”,采取无惩处上报原则,通过全员参与,相互监督,发现错误,详细登记在自查自纠本上。对错误分析原因,查找隐患,提出整改措施,实现持续质量改进,完善用药安全。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药物安全管理方面比较

2.护理满意率。通过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进行调查,总共10项内容,每项包括了“很满意(10分)、满意(7.5分)、较满意(5分)、一般(2.5分)、不满意(0分)”。其中,很满意与满意(例数)/总病人数*100%=满意率。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护理满意率方面比较

讨论

1.先进的医疗设备是医院医疗安全的保障。全自动摆药机及医疗信息系统的引进,提高了医院的整体形象和医疗服务水平。先进的摆药模式结合iPod Touch的使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人力浪费,加强了药品安全管理,改善了医疗服务质量。自动摆药机在医院内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有利于药品管理的规范化和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5]。二维码作为患者身份管理的唯一编号,有利于患者的医疗安全。美国医学信息协会[6]研究指出,将条形码技术应用于医疗工作,患者身份识别方面的错误可以减少54%~87%。随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全自动摆药机、医疗信息系统等设备,势必形成提高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发展趋势。

2.先进的医疗设备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率,提升了护士的综合能力水平,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护士作为药物治疗的直接执行者和观察者,在整个过程中处于第一线[7]。有研究表明.护士的素质和能力与护理缺陷、事故的发生往往有着直接的关系,是维护安全护理的最重要的基础[8]。然而,护理工作中容易发生缺陷、差错的环节是口服药发放、静脉用药、医嘱处理[9]。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增长,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意识不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服务要求也不断提高。住院患者的上升,导致护士工作强度、压力直线上升,在繁忙的工作中可能会出现懈怠情绪,影响医疗安全。事实证明,在缺乏强制的工作机制确认患者身份的情况下,无法保证“三查七对”能够真正落实到位。我院率先引进了全自动摆药机,对药物实施按次包装;对住院部各楼层实施网络覆盖,利用iPod Touch结合扫描系统,通过二维码的扫描来完成发放口服药物。实践证明,口服药物按次包装结合iPod Touch的使用,保证了患者的用药安全,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大大节省了护理工作时间,可谓“雪中送炭”;对护士业务水平的提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3.先进的医疗设备有利于药物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是临床医疗护理实践的核心目标,其中提高用药安全,是保障患者安全的重要目标之一[10]。口服药是最常见的给药途径,药物吸收后,在全身发挥治疗作用[11]。药物如何在治疗中发挥最大治疗作用,把不良反应降到最低,正确服用药物是关键。同一种药物的不同剂型决定了给药途径、吸收率和利用率[12]。然而,用药时间主要根据疾病的发作、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昼夜节律变化来确定最佳用药时间[7]。全自动摆药机器摆药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过程,药品直接封闭包装在药袋中,减少污染的同时也不影响药物疗效。包装标签往往是首先进入医务人员及用药者视线的药品信息资料[13]。包装标签上清晰的病人信息及药物信息,方便核对,减少差错;病人也能清楚得知道服药时间及方法,提高用药依从性,促进医患合作,增强信任感,感受到医院服务的温暖。在临床上,很多口服药物与我们日常饮食有着密切关系,二者间彼此发生药动学和药效学的变化,影响着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我院在iPod Touch中设置了药物的相关注意事项,让护士能对药物知识一目了然,并及时传递给患者,确保药物的疗效。我院不实行药物总领,严格按次包装发放,杜绝药物在病人处堆积、乱服、漏服、过期等现象。因为药物的服用时间与人体的生物节律相吻合,所以我们应不断学习、积累经验、查阅文献,第一时间了解药物服用最佳时间,更新知识,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使药物的疗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用药安全、合理使用、有效治疗、先进的医疗设备是评价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志。

4.先进的医疗设备使医院成本提高。先进医疗设备的引进和耗材成本增加带来的负效益,将随着医疗质量的提升、工作环境的改变、价格政策的调整而提高成本效益。按照国家相关政策,耗材费用只能由医院自身承担[14]。在以病人为中心的前提下,杨樟卫[15]等认为,对医院而言,既可以减少医务人员的人力,提高工作效率;又能够大幅度提高用药质量和减少潜在的医疗差错,保证病人的安全,这种成本的增加应该是值得的。尤其是当这种新设备的采用获得物价管理部门的认可后,可以进行适当的价格补偿收费,医院将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

口服药物按次包装结合iPod Touch的应用已在我院全面实施,无论是在用药安全方面,还是在护理工作方面,甚至是医院医疗质量总体水平,都有很大提高。但任何一种先进设备的引进,都是在不断探索和研究中,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不断成熟起来的。当然,口服药物按次包装及iPod Touch也有不足之处,如药物包装袋上二维码打印不清楚或因打印油墨反光有时无法实施扫描,有时无线网络信号不强,使扫描不能完成等不足,这些问题还有待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进一步完善,但先进设备全自动摆药机的引进为病人安全、医院药事、护理管理的贡献还是很大的。

1 章雅杰,钟初雷.掌上电脑患者身份确认系统的应用探讨[J].护理与康复,2013,12(2):164-165

2 王晓丽.重视常用口服药物与食物间关系[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4):688-689

3 王盛玲.自动包药机在住院药房的应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7):330-331

4 乔珊珊.条形码扫描在临床发放口服药中的应用体会[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2,(3):135

5 徐卓珺,周嫣,冯芳茗,等.全自动摆药机临床使用中拆包问题的干预及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35):4343-4345

6 AMIA Podcast.Bar code medication administration evidence[EB/OL].[2009-02-07].http://www.amia.org/podcasts.

7 李春花,何岳,肖群.老年病人口服用药的安全管理[J].全科护理,2012,10(5)上旬版:1207-1208

8 晏爱云,黄开芳,王艳,等.开展优质护理后住院患者口服药物安全管理效果评价[J].成都医学院学报,2012,7(1):152-153

9 朱艳玲,缪志梅,程艳,等.口服药发放流程在精神科护士用药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9):1745-1746

10 翁文娟.口服药物辨识卡的设计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10,25(6):60

11 周莉莉,鲁闻燕.降低住院患者口服药留药情况的方法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3,29(5)增刊:54

12 张荣.剖宫产情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5):666-667

13 袁芳,陈丽,张桂芬.应用标签药袋及物流传输系统优化口服药发放流程[J].护理学杂志,2012,27(15):58-59

14 孙东宁,秦雪鹏,张妍.住院药房自动摆药机使用评价[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1,14(3):267-268

15 杨樟卫,张梅玲,丁昆山,等.自动摆药设备应用于住院药房前后的工作模式和效益评价[J].药学服务与研究,2008,8(3):171-173

猜你喜欢
口服药口服药物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备用口服药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标准化口服药发放流程,提高患者用药安全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治疗糖尿病的效果分析
使用PDCA循环降低病区口服药管理缺陷率
药物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研究进展
家庭健康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院外口服药物治疗的干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