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思考

2014-01-13 14:55任春锋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6期
关键词:免疫学实验课双语

任春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450052)

人体免疫系统是复杂的免疫调节系统,正常状况下执行生理性免疫防卫功能,当免疫反应调节异常或功能缺陷时,将导致免疫性疾病。与免疫反应有关的各种免疫活性物质的检测及临床应用是医学检验学生应当了解和掌握的重点,也是《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材( 供医学检验专业用) 与基础《医学免疫学》教材的区别。《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课程之一,针对该课程的专业特点,笔者在多媒体教学、双语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改进,引进“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并取得一些成效,现总结如下。

1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结合

多媒体的使用给教师带来很大方便,节约了课堂写板书的时间,使单位时间内授课容量大大增加,改变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形式单调、枯燥等缺点。但教学中也容易出现一些问题[1],如内容多、重点不突出;师生缺乏交流; 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下面打瞌睡,学习效果不理想等。为了增强互动,笔者仅仅把一些重要的概念、生物学功能、具体的发生机制用多媒体图片或动画演示,在关键内容、重点强调、需要记忆的地方,给学生充分时间记,这样便于课下进行复习; 其余能用语言讲解清楚的不在多媒体上演示,尽量利用语言、手势、动作等加以讲解,尽量减轻学生视觉听觉的负担。

2 启发式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2-3]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的客观规律,按照教学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一种教学方法。实施启发式教学的关键在于提出一个恰当的、有一定难度的、学生力所能及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潜在地学习需求变成实际的主动学习,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这一章节的讲授时,笔者采用临床常发生的一些实例进行启发式教学,收效甚大。如检验医师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内容是室内质控,将一个常见的质控图让大家分享: 所有的质控结果均在±1 s 范围内。请同学们思考并且连续提问几个同学,大部分同学都说这一段时间的质控非常好,然后再给大家讲解室内质控的概念、方法、过程、分析,然后再总结,由几个同学回答该问题。这样同学们会对该次讲课内容印象深刻,掌握了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的计算方法和质控图绘制方法。

3 提高学习兴趣

课本上的知识必须应用到临床实际才有意义。同学们都喜欢上实验课,实验课不但可以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巩固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增加其动手能力,使学生感觉到“学以致用”不是一句空话,能激发学习热情。《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是一门与临床联系密切的学科,许多临床现象学生都亲身经历过,但不知其所以然。例如进行ELISA 相关章节内容讲授时,把乙肝五项检测的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如何看待所谓的“大三阳”、“小三阳”,乙型肝炎的治疗时机,免疫学检验在乙型肝炎治疗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如何结合生化指标、分子生物学指标进行诊断和治疗结果的判断等问题。又比如讲流式细胞术相关内容时,讲授一些艾滋病的知识,CD+4、CD+8淋巴细胞检测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关爱艾滋病患者免费检测的内容之一,全省艾滋病高发区卫生防疫部门均配备了专用的流式细胞仪进行CD+4、CD+8淋巴细胞检测。

4 将科研课题融入课堂教学

在讲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检测这一节时,结合书本知识讲解的同时,将自己正在研究的课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ccp 抗体检测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的关系”进展情况讲授给学生。不仅丰富了现有的理论教学,更让学生了解了本学科的前沿技术与发展动向,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5 双语教学

目前医学各专业文献最新知识大多来自于英文文献[4],采用双语教学可以使学生熟悉免疫学检验日新月异的变化,进一步掌握和提高专业知识,同时也使学生的英语水平大幅度提高。

由于学生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基础不尽相同,按照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不同,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式。理论课授课开始,首先对每一章节中的免疫学重要概念用英文强调。如单克隆抗体( monoclonal antibody,McAb)、凝集反应( agglutination reaction)、沉淀反应(precipitation reaction)、免疫荧光技术( immunofluorescene technique) 等。而且教师所用英文不是很多,讲课时反复强调,从而使学生熟悉免疫学中常用术语的英文翻译,对双语教学逐渐产生兴趣,对这些术语的英文不再陌生,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进行实验课时,教师可以占用一定的时间开展中英文教学,采用分句穿插法,即先讲中文,再用英文解释,例如:关于凝集反应分类,先用中文介绍凝集反应的分类,然后用英文讲述: Agglutination reaction can be grouped as directed agglutination reaction,indirect agglutination,coagglutination reaction and antihuman globulin test et al. Direct agglutination reaction is a most simple and often used experimental method which includes slide method and tube method.由于实验课讲授原理时间不长,内容不多,使免疫学检验知识变得通俗,较容易被学生接受。随着对双语教学模式的逐渐接受,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有了大幅度提高。

6 PBL 教学法

目前医学检验专业课教材与时俱进,从第一版到目前的第五版,已经改进四次,每一版教材均有许多新的变化:书越来越厚,知识越来越丰富,插图越来越多并且由黑白变为彩色,而且附带有教学光盘。这些对于教师和学生均是有利的,便于学生自学也便于教师授课,特别是对于教师采用PBL 教学法是非常有利的。

1969年美国Barrows 教授提出的PBL 教学法[5-7],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教学过程融入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问题,从而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PBL 教学法的优势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的外延以及学科间的联系,提高创新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8]。

《临床免疫学与检验》教学有其自身的特点和难点,教师在备课、授课过程中多思考、多备课、多留心教学中的问题和临床实际之间的联系,不断改进,提高教学质量。近年笔者针对不同教学章节特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可能一个知识点使用到好几个方法,目的是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

[1]雷 萍,关洪全,韩晓伟,等. 医学免疫学化难为简的措施[J]. 基础医学教育,2012,14(4):243-244.

[2]裘宇容,杨 佳. 四年制医学检验本科《临床免疫学检验》教学的几点体会[J]. 热带医学杂志,2007,7( 11): 1 143-1 145.

[3]王慧琴,李婷婷. 免疫学教学方法初探[J]. 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0(2):60-62.

[4]郝玉娜,张庆波. 运用双语教学提高免疫学教学质量的探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3):314-316.

[5]王庸晋,宋晓亮,费丽萍. 医学教学模式改革与PBL 教学初探[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2008,10(4):436-438.

[6]刘忠秀.医学教育中PBL 教学模式应用的探讨[J].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8(1):1-16.

[7]Burgun A,Darmoni S,Duff FL,et al. Problem—based learninginmedical informatics for Undergraduatemedical studentsc Anexperiment in twomedicalschools[J]. Inj J Med Inform,2006,75(5):18.

[8]周秀萍,刘志杰,李争鸣,等. PBL 教学模式在免疫学检验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4): 886-887.

猜你喜欢
免疫学实验课双语
密林深处——“从写生到创作”的水墨实验课
有趣的实验
猪流行性腹泻的免疫学机理与临床应用
《中国免疫学杂志》第八届编委会名单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中国免疫学杂志》征稿、征订启事
高中化学实验课改进和实践及其效果评价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