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里拟鲿营养与饲料研究

2014-01-21 06:47杨雨虹王裕玉于世亮车建芳
饲料工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乌苏里需要量鱼粉

■杨雨虹 王裕玉 于世亮 车建芳

(东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150030)

乌苏里拟鲿(Pseudobagras ussuriensis),曾用名乌苏里鮠,俗称牛尾巴、招财鱼、马钩子,隶属于硬骨鱼纲、辅鳍亚纲,鲶形目、鲿科、拟鲿属。多栖于缓流中,是分布在黑龙江流域水系(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的特有中型经济鱼类(张觉民,1995)。乌苏里拟鲿与黄颡鱼同属鲿科鱼类,但在自然水域中乌苏里拟鲿个体较大,生长速度较快,迄今在江河中所发现其最大个体长度可达1 m。乌苏里拟鲿肉质细嫩,味道特别鲜美,具有很高的营养和经济价值。

1 乌苏里拟鲿生物学特征

乌苏里拟鲿身体细长,前部宽厚,后部侧扁,体裸无鳞,有侧线。头扁平,枕骨突几乎与背鳍刺相接。眼小,位于头的前部,侧上位,眼睑稍发达。吻端圆钝。口下位,横裂,唇厚,具有皱褶,上、下颌有绒毛状细齿。须共有4对,鼻须1对,长度后延至眼后缘;上颌须1对,较长,长度不达鳃孔;下颌须2对,外侧须长于内侧须;鳃膜不与峡部相连,背鳍具硬刺,前缘光滑,后缘有锯齿,刺长超过头长的二分之一。脂鳍低,长度与臀鳍相仿,且相对。胸鳍具有1硬刺,后缘有发达的锯齿,腹鳍达至肛门。尾柄细长。尾鳍分叉呈凹形,上、下叶圆钝。体背、体侧灰黄色,背部颜色深于腹部,背鳍、尾鳍末端为黑色。

乌苏里拟鲿雌雄区别和鲶形目鱼类较为相似,雌鱼个体相对比雄鱼小,体型匀称,腹部较为膨大松软,泌尿生殖乳突不明显,繁殖期间红润;雄鱼身体细长,腹部狭瘦,泌尿生殖乳突长约1 cm以上,繁殖期更为明显。该鱼与黄颡鱼等鲿科鱼类是特殊的产卵群体,繁殖时雄鱼挖穴,雌鱼产卵于穴中,雄鱼有护卵孵育习性。乌苏里拟鲿3龄达性成熟,产卵期为6月中旬至7月底,怀卵量较少。体长205~232 mm的个体怀卵数为2 300~3 300粒;270~320 mm的个体怀卵数为4 000~9 000粒,群体平均怀卵数为6 900粒(张觉民,1995)。卵子为橘黄色,属于沉性卵,成熟卵为球状,卵径为1 100~1 200 μm(于波,2008),在水温15~17 ℃时,受精卵需要4~5 d的胚胎发育,鱼苗出膜约96 h以上(于波,2008;潘伟志等,2001)。

乌苏里拟鲿营底栖性生活,在野生环境中主要以底栖动物为食,如蜉蝣类的幼虫,毛翅类的幼虫等(张觉民,1995)。已有研究表明,乌苏里拟鲿仔、稚鱼的食性较广,不同饲料源(例如水蚯蚓、鱼肉糜和人工配合饲料)都能较好地促进其正常生长发育。目前,杨雨虹等对于乌苏里拟鲿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已开始了系统的研究,这为乌苏里拟鲿规模化及集约化养殖生产过程中的营养、饲料以及水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技术支撑。

2 乌苏里拟鲿对蛋白质的需要量

在众多的营养物质中,蛋白质是鱼体生长的物质基础,具有更新、修复组织的生理功能;同时,蛋白质也是配合饲料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若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将导致鱼体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滞;而若饲料蛋白质含量过高,一则不经济,二则会使鱼体排放过量的氨氮,加重鱼体负担,抑制鱼体生长,并导致水体质量下降(李爱杰,1996;林小植等,2009)。杨雨虹等对(3.40±0.01)g的乌苏里拟鲿开展了蛋白质需要量的试验研究工作,以鱼粉和酪蛋白作为蛋白源,鱼油和豆油作为脂肪源,面粉作为碳水化合物源,设计4个蛋白水平,分别为35%、40%、45%和50%,每一蛋白水平设3个脂肪水平,分别为5%、10%和15%,研究结果见表1。在5%、10%和15%3个脂肪水平下,乌苏里拟鲿的蛋白含量在45%时,增重率、饲料系数等生产性能指标表现最佳(马国军等,2012)。

表1 不同蛋白质和脂肪水平对乌苏里拟鲿生长性能的影响

3 乌苏里拟鲿对脂肪的需要量

由表1可见,在35%、40%、45%和50%四种蛋白水平下,乌苏里拟鲿脂肪含量从5%上升到15%,增重率、饲料转化率等生产性能指标呈现下降趋势,这一研究结果说明乌苏里拟鲿高脂肪水平没有带来更好的生长表现,也就是说,没有发现脂肪对蛋白质具有节约作用。但是由于该试验设计脂肪的浓度梯度较大,是以5%的比例递增,也许在5%~10%这一比例范围内,会有新的研究结果出现,这一假设需要进一步研究证实。由上述试验结果推测,乌苏里拟鲿对脂肪的需要量可能较低,且脂肪对蛋白的节约作用非常有限(Y.Y.Wang等,2013)。

4 乌苏里拟鲿适宜蛋能比的研究

杨雨虹等对乌苏里拟鲿饲料的蛋能比进行了研究(见图1),设计了19.70~31.90 g/MJ的12种不同蛋白能量比试验饲料,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能比为28.5 g/MJ时,乌苏里拟鲿具有最佳的特定生长率,这与对黄颡鱼(27.40~28.25 mg/kJ)(韩庆等,2002)、斑点叉尾鮰(28~29 mg/kJ)(Reis L M等,1989)、胭脂鱼(29.22 g/MJ)(Yuan Y C等,2010)的研究结果较为接近。

图1 乌苏里拟鲿饲料蛋能比与特定生长率的关系

5 乌苏里拟鲿对蛋氨酸的需要量

杨雨虹等以鱼粉、豆粕、玉米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配制6种蛋氨酸含量分别为0.55%、0.85%、1.15%、1.45%、1.75%、2.05%等氮、等能饲料,开展了乌苏里拟鲿对蛋氨酸的需要量研究,试验结果显示(见图2),以增重率和饲料蛋氨酸水平的关系拟合二次曲线方程为y=-231.2x2+654.4x+51.06(R2=0.929),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当乌苏里拟鲿增重率达到最大时,其饲料中蛋氨酸的适宜需求量为1.42%。本试验结果同大黄鱼(Mai K S等,2006)、非洲鲶(Fagbenro O A等,1998)和厚唇鲃(Hidalgo F等,1987)的研究结果相似。

图2 饲料中蛋氨酸水平对乌苏里拟鲿增重率的影响

6 乌苏里拟鲿对赖氨酸的需要量

杨雨虹等以鱼粉、豆粕、玉米蛋白为主要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并补充矿物质、维生素配制6种赖氨酸含量分别为1.34%、2.04%、2.74%、3.44%、4.14%、4.84%等氮、等能饲料,

开展了乌苏里拟鲿对赖氨酸的需要量研究。根据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与乌苏里拟鲿增重率的关系,采用折线模型拟合得到二条直线方程分别为y=60.22x+223.8(R2=0.940)、y=-23.06x+504.9(R2=0.951),通过此方程可计算得出,当增重率达到最大时,饲料中赖氨酸水平为3.37%(见图3)。本试验结果同黄颡鱼(Cao J M等,2012)的研究结果相似。

图3 饲料中赖氨酸水平对乌苏里拟鲿增重率的影响

7 乌苏里拟鲿饲料鱼粉替代的研究

杨雨虹等以鱼粉为主要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面粉作为碳水化合物源,采用等蛋白替代方式,开展了豆粕替代乌苏里拟鲿饲料鱼粉蛋白的研究(见图4),试验结果表明,豆粕替代鱼粉对乌苏里拟鲿的生长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中豆粕替代比例的增大,鱼体的增重率表现为逐渐降低,根据豆粕替代水平与增重率折线模型拟合,得出豆粕替代鱼粉的最高水平为40.72%。此替代比例,饲料中鱼粉和豆粕的含量分别为30%和28.4%,且没有对乌苏里拟鲿的生长和饲料利用产生不利影响。本试验研究结果与南方鲇(39%)(Ai等,2005)和军曹鱼(40%)(Chou R L等,2004)的研究结果相似。

图4 豆粕替代鱼粉与乌苏里拟鲿增重率的关系

8 乌苏里拟鲿配合饲料的研究

在对乌苏里拟鲿蛋白、脂肪以及蛋能比、主要氨基酸等营养生理研究基础上,杨雨虹等研制了一种乌苏里拟鲿配合饲料,具体配方为:鱼粉24%、玉米蛋白粉9%、豆粕22%、啤酒酵母4%、鱼油0.2%、棉粕6%、全脂大豆9%、肉骨粉10%、面粉6.2%、米糠5%、磷酸二氢钙0.8%、复合酶制剂0.5%、免疫增强剂0.1%、甜菜碱0.4%、氯化胆碱0.3%、卵磷脂1.5%、多维预混料0.5%、多矿预混料0.5%。此配方具有如下优点:①饲料营养均衡,利用率高,生长速度快,饲料系数低;②在水中稳定性好,摄食率高,饲料浪费少,不易造成养殖水体的污染;③鱼体免疫力增强,病害少,成活率提高。

9 展望

目前,对于乌苏里拟鲿的营养和饲料研究已经起步,但有关乌苏里拟鲿营养需求和配合饲料的研究不够系统深入,对其碳水化合物、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素的需求以及各种营养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还未开展,对有关乌苏里拟鲿着色剂、诱食剂,营养免疫以及营养分子的研究工作尚属空白。今后的研究应集中在以下几方面:第一,加大对乌苏里拟鲿饲料蛋白源、脂肪源和碳水化合物源研发力度;第二,完善乌苏里拟鲿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需求研究;第三,大力开展各种养殖模式下的乌苏里拟鲿营养需求参数研究,合理设计季节性饲料配方,同时开展其营养生态学研究,减轻其养殖污染,为生产高效环保配合饲料提供理论支持;第四,深入开展乌苏里拟鲿营养与免疫之间关系的研究,尤其是开展高剂量植物蛋白源对乌苏里拟鲿肠道和肝脏损伤的机理研究。

猜你喜欢
乌苏里需要量鱼粉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他者”与“自我”的双向互利:试析1917年前俄国南乌苏里边区朝鲜移民的“东正教化”
懂得回家“猫冬”的鱼
——乌苏里白鲑
妊娠后期云南半细毛羊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研究
肉鸡铬需要量及其营养生理作用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
鱼粉:秘鲁B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价格下滑
春到乌苏里(外一首)
黄颡鱼幼鱼的赖氨酸需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