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

2014-01-24 06:21李艳茹刘静华王建伟张鉴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9期
关键词:病理学显微镜数码

李艳茹,刘静华,高 航,王建伟,张鉴清

(1.吉林大学基础医学院 病理学系,吉林 长春130021;2.吉林大学第四医院)

病理学是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结局和转归的医学基础学科,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是医学生成长为临床医生的必修课程。病理学的教学一般包括理论课和实习课两部分。实习课主要是通过观察人体组织和器官的大体标本及病理切片的形态变化,充分理解和验证理论课内容,达到形态与机能、局部与整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的,是病理学教学实践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习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2],该系统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实习教学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充分发挥了实习课教学的作用,开辟了病理学实习教学的新篇章。

1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简介

我学院于2011年建立了2个Motic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由教师机、学生机及路由器软件组成。每个教室配备1台教师机和42台学生机,每台计算机配有相应的高分辨率数码显微镜,使教师机和学生机成为相对独立的强大的图像处理单元,各单元之间通过专有的局域网实现互联。教师机可以通过网络管理学生机,有效地开展实习教学。教师机可进行广播教学、语音教学、语音对讲、监控转播、分组教学、学生演示、联机讨论、电子点名、电子教鞭及用于远程教学的作业提交等功能操作。学生机可进行电子签到、电子举手、语音对讲、屏幕回放等功能操作。

2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优势

2.1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教师全面掌控实习教学过程

传统的实习课教学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实习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对每位学生的学习状态都有所了解,导致不能及时有效的指导学生的实习。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使这种状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提高了教师的指导效率。该系统的监控功能可以将学生显微镜下及学生机画面实时传输到教师机,每屏可显示16位学生的画面,共3组,教师可以随时切换到任意一组进行观察,及时掌握每位学生的实习进度,真正做到一目了然。教师机还可显示哪些学生通过电子举手进行了提问,哪些学生利用对话框提出疑问,教师不必走到学生的座位就可以对学生的提问进行回答及指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再也不必满场飞就可达到指导教学的目的。这不但大大提高了实习课的教学效果,也实现了教师对于教学过程的监督掌控。

2.2 “针对疑难,有的放矢”—学生成为实习课的真正主体

传统的实习课教学中,教师主要通过图片或手绘图画讲解教学中的重点及难点问题,如:鳞状细胞癌中细胞间桥、恶性肿瘤细胞的病理性核分裂像、病毒性肺炎中的病毒包涵体以及霍奇金淋巴瘤中的R-S细胞等。但由于这些图片和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理切片的形态变化有所出入,使学生不能产生认同感,导致他们不能很好的理解和掌握这些重点及难点问题[3]。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首先,由教师示教并将图像传输至学生机或投影仪上进行讲解;然后,再由学生自己在显微镜下寻找典型病变;最后,教师在教师机对每位学生的观察结果进行检查,并给予相应的指导。通过这个过程,使得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真正掌握了这些典型的病理改变,加深了他们对于这些重点及难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增强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及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将一些结构相似、容易混淆的形态改变放在同一屏幕上,让学生进行比较鉴别,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及分析能力,使得教学过程变得形象直观,突出了教与学的互动性,这些是传统的教学手段无法企及的。

2.3 “加强交流,活跃气氛”—实习课堂成为交流学习的有效平台

传统的实习教学中,其教学实践过程通常是教师先进行讲解,然后学生自行观察,最后教师进行总结的三部曲。师生间的交流仅限于教师下去指导时的一对一模式。学生彼此间不能随便交流,因为那会造成课堂市场化的局面。所以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是死板、沉闷的,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数码显微互动系统中的语音问答系统能够实现教师和学生间以及学生和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教师可以通过耳麦对实验室内的42名学生进行语音教学,还可通过语音对讲功能实现与学生一对一的交流,回答并指导学生提出的问题。这种方式满足了学生希望获得教师单独指导的愿望[2],极大的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使他们转变学习态度,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该系统不但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通过分组教学实现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尤其在临床病理讨论课上,这种交流讨论更加的活跃。这种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互动,不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4],而且突破了空间的限制,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3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实习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操作不熟练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不能够熟练地使用数码显微镜,并对学生机中一些功能的应用不了解,以至于不能有效地发挥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应有的作用。因此,在实验课开课前,应该对学生进行系统培训,从数码显微镜的使用、调试到学生经常使用的按键功能等进行详细的讲解,使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成为学生手里的学习工具,以便在教学中更好的发挥其作用。

3.2学生过分依赖计算机由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可将数码显微镜的镜下画面实时传输到计算机,导致一些学生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画面,根本不去观察显微镜,造成寻找病变时间长,观察随意、无目的性,违背了实习切片观察的基本原则。还有些学生不去观察大体实物标本,仅靠学生机系统内的大体图片进行学习,这同临床实践中大体标本观察的实际严重不符,不利于学生对大体标本的正确辨识。因此,在教学中要及时纠正这些问题,使学生的病理实习更加规范。

3.3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功能开发有限目前,在实习教学中,教师对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利用还局限于简单的功能操作,并未使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这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勇于尝试新的教学手段,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变为自己手中的利器,探索出更加适合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教学模式。

数码显微互动系统是近年来形态学实验教学领域的一项重大革新,是一种新的实验教学手段。教学实践证明,数码显微互动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枯燥、沉闷的实习教学模式,促进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交流。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教学手段提升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使他们转变了学习态度,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对于教师而言,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更好的实现了实习教学理念,提高了教学效率及教学质量。今后,如何更好的将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应用于实习课教学将是病理学教学长期探索的课题。

作者简介:李艳茹(1974-),女,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病理学。

参考文献:

[1]李玉林.病理学理论纲要与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胡晓松,王霞,李娟,等.显微数码多媒体互动系统在病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2):107.

[3]路新丽,王以薇.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护理专业病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48.

[4]姜晓刚,全 芯,王 舟,等.显微互动系统对病理学实验教学效果影响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6):659.

猜你喜欢
病理学显微镜数码
《用显微镜看大象》
你会使用显微镜吗
皮肤科住院医师皮肤病理学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胸腔镜微创切除肺小结节性病变临床病理学分析
显微镜
Naim Audio Uniti Nova数码播放/放大器一体机
显微镜下看沙
数码暗房
Xp11.2易位/TFE-3基因融合相关性肾癌的病理学研究进展
中药导致肝损害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