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相关问题的分析

2014-01-25 03:18胡春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32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胡春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吉林 长春 130021)

关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及相关问题的分析

胡春杰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肛肠科,吉林 长春 130021)

临床护理学是一门探究型学科项目,在医学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长时间临床研究,经验积累,临床护理的教学结构已初步完善,其考核方法、模式、内容既科学又完善。但是,由于临床护理学内容庞杂、工学教育模式考核背景复杂,既定的考核项目和评价指标很难说明临床护理教学的综合教育效果。基于此,本文从临床护理教学行为、考核指标体系、多维评价模型、考评数据库软件开发与应用四个问题入手,探究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的管理重点和难点,并对今后研究前景提出展望。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相关问题分析

护理教育与其他学科类教学项目不同,其教学质量考核的作用非常关键,是判断学生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的主要标准。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是以教学效果为研究对象、教学目标为依据,制定的指标体系和标准,在有效技术手段和教学活动的帮助下,评价结果可以直观反映出临床护理教学优势和缺陷,帮助学校、教师正确衡量临床护理教学。目前,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考核体系在实践工作审核上面临严峻挑战,仍未形成科学、有效的评判体系,在标准设定上也保留了很多“不确定”问题。临床护理教学得到客观正确的评价,对我国医学教育具有深远影响意义,因为本文要从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的不同角度,针对相关问题展开综述讨论。

1 临床护理教学

1.1 理论概述:临床护理教学是指围绕临床护理学内容,将诊断、处理患者健康问题的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使其具备观察、探究患者生理、心理、社会、精神等方面行为反应的职业素质。教学内容包括:了解现象、应用理论探究、实践能力培训、评价效果、综合素质培养等几部分。

1.2 临床护理教学评价:护理教学评价是指以护理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科学考核手段、测评方式,搜集相关教学信息,对教学内容、活动、方式的有效性进行判断,衡量总体教学质量水平。评价内容有:学业成绩、教师教学质量、教学课程、实习工作等评价,其中学业成绩、教学课程评价主要以理论数据为主,教师教学质量、实习工作评价属于考核的薄弱环节,需借助多种考核依据,并随时修订。因此,对于临床护理教学评价而言,从评价结果上吸取经验、教学,挖掘教学漏洞的更深层次原因,利用教学创新改革,是发挥其价值作用的根本。

1.3 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周敏等[1]认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由德尔菲论证法、数学计算法、文献综述法、职业价值观演进法、能力评估法等几种理论构成,现阶段,国内外在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考核问题上已达成了共识,并按照职业标准,将其划分成了多级量表。如评估量表,融合学生学业成绩、教师职位变更依据、学生和老师的职业素质能力考核结果等,估量表可以利用结构优势,多角度、多层次解读临床护理教学工作质量。

2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相关问题探讨

2.1 临床护理教学行为:评价体系主要探究的是有效教学行为,因为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临床护理学对学习、教育的岗位职责要求很高,优秀的临床护理教师,必须具备充实的护理学知识,娴熟的操作技能,优秀的学生,必须同样拥有上述能力。因此,教学质量评价的核心目的是总结教学行为,使老师和学生能够在知识、技能、职业态度上具有高度统一的素质和能力。张振鹏等[2]经论证分析,教学行为包括理论知识宣讲,关怀能力、应变能力培养,医疗器械操作、常规护理操作技能训练,职业道德、心理干预教育等,上述教学行为的有效性是通过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结果体现的。总而言之,有效教学行为作为评价体系的主要参考依据,它的搜集价值、探究价值、挖掘价值不可忽视。

2.2 考核指标体系

2.2.1 评价方法:评价从学生、同行、专家、自我等四个群体出发,开展评价,从学生角度查看护理教学的受众情况,对教育主体对象的影响能力,同行和专家战斗在临床护理工作第一线,他们的评价权威、客观,说明价值最高,自我评价考察的是学生自我监督能力。

2.2.2 评价指标:学生评价指标有三部分,首先,能否保持良好的责任心、团结精神职业态度、是否能完成实习工作任务,工作学习态度如何,对护理程序的掌握度,常规护理操作技能;其次,临床实践能力,理论、操作学业考试成绩,专业探究学术报告测评结果;最后,考勤情况,包括迟到、早退、病假、事假、旷课等内容。教师评价指标有二部分,一方面是业务能力,知识水平、教育能力、操作技能等,另一方面是职业道德素养,关心尊重学生,责任心强,等正面影响学生。

2.2.3 评价方式:采用阶段考核方式,联合中期正规考核、毕业考核成绩,在探究学生护理能力的基础上,考察教师教学能力,评定综合教学质量。阶段考核能够保证评价体系能够连续性、系统性记录学生、教师每个阶段的教学实况,反应真实地教学质量。

2.2.4 评价原则: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应本着科学性、可测性、可行性、客观性等原则,将各种项目分类,有针对性的考察每个临床护理教学从业人员,主体教育对象的职业素质能力。

2.3 多维评价模型:利用多维评价模型,从多个视角,探究临床护理教学的综合情况。

2.3.1 搜集信息:通过问卷调查,得出学生、教师自评,学生与老师双向互评信息,调查学生、教师档案,录入学生学业成绩,过程教育贡献等数据,监测实践教学活动,摘取动态信息,把处于实习阶段,专业教育环境的学生、老师的动态能力信息,选编在评价结果中。

2.3.2 多维评价:将上述信息导入多维评价模型,制定配比度,把阶段性考核、终极考核、理论实体评价,动态虚拟评价等内容,按照既定操作规范,开展对比分析、总结讨论,最终得出评价结果。

2.4 考评数据库软件开发与应用:由于临床护理教学内容复杂、测评信息量巨大,所以创建数字化的评价体系,以网络为平台,收集、处理、选择信息,其专业能力更强,管理效率更高。目前,各大医院、学校已纷纷开创了网络设施建设,其目的在于把涉及到教学方案、教育内容、教学考核内容全面导入数据库,实现教育、工作信息的量化管理。如刘丽君等[3]建立以教学质量评价为核心的数据库,将学生、教师有关临床护理的学习、工作状态全面记录下来,作为评价指标,评选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因为有数据支持,所以其评价结构的说服力会进一步增强。

3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的效果

教学质量评价属于监督、约束行为,它起到了一定的督促、规范作用,影响着临床护理教学的方方面面,评价效果的延伸意义、作用重大。刘晶等[4]表示,评价是对有效教学行为、学习行为的肯定,它能让教师更客观的认识自身教育行为的弊端和薄弱点,从学生知识、能力考核成绩,自评结论中得出正确结构,加以改进,寻求有效、科学的新型教学方式。同时,评价体系的建立,给临床护理教学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评价体系的完整度使教学工作更加透明,多维评价模型的丰富度使评价结果更具客观说服力。由此可见,建立施教标准,将教育价值量化,是保证实习带教,提高教学控制能力,拓宽临床护理教学实用空间的有效手段。

4 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研究的展望

通过上文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进行系统研究可知,各类评价的关注焦点是统一的,关注学生与教师在学术交流、能力培养上的合作关系。但是与权威、科学的评价体系相比,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还应进一步扩大数据搜集范围,以多元评价理论为基础,创建更加丰富的测评、考核项目,如丰富课业报告、调查问卷的形式种类,加强临床带教工作的监测力度,搜集患者、患者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意见。陈兰等[5]对临床护理教学的评价,依旧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既定的指标、规范,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才能较好的完成,同时,常态化的指标会显露出诸多漏洞,使教学质量的评价侧重向负面偏移,失去原始评价定位,改变初衷。因此,护理教学评价应与护师、护生职业评级相结合,将评价内容与真实的职业工作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保持动态评价环境的安全性和权威性,以达到最初的评价目标。

[1] 周敏,叶俏,洪燕.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与应用[J].护理学报,2009,11(118):1122-1124.

[2] 张振鹏,王晓光,洪富余.临床护理教学评价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9,34(12):101-102.

[3] 刘丽君,王千军,董志鹏.签订临床学习合同对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22):109-112.

[4] 刘晶,王光烈,张宝民.基于ISO9000标准原则的军医大学护理本科教学质量评价研究[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12,23 (12):109-112.

[5] 陈兰,魏红蕾.临床护理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12,35(2):109-111.

R47

:A

:1671-8194(2014)32-0389-02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考核体系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构建体系,举一反三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内部考核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家庭年终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