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U药物中毒患儿行床旁血液灌流的护理体会

2014-02-06 03:04方昆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药物中毒护理要点重症监护室

方昆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 开封 457000

PICU药物中毒患儿行床旁血液灌流的护理体会

方昆

开封市儿童医院,河南 开封 457000

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我院治疗药物中毒的临床疗效,保障药物中毒患儿的生命安全。就重症监护室药物中毒患儿行床旁血液灌流的护理要点进行了浅显的研究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药物中毒患儿6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本组患儿在接受治疗后全部康复出院。结论在采用血液灌流治疗药物中毒患儿时,需要加强对患儿病情的监测和护理力度。

血液灌流(blood perfusion)是血液净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活性炭包膜材料的应用和改进,以及各种特异树脂的研制成功[1],使血液灌流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当中。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对我院自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收治的68例药物中毒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了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期间的护理要点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在我院重症监护室接受治疗的68例药物中毒患儿作为本次研究课题的调查对象。本组患儿在接受诊断期间,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头痛、呼吸抑制、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安排患儿进行尿常规、胃基础胃酸分泌量测定、胆碱酯酶等检查,确诊本组的68例患儿均符合药物中毒的诊断标准。据统计,本组的68例患儿当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为(6.5±2.5)岁;患儿从发病至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在3~4 h,平均时间(3.5±0.3)h。安眠药中毒27例、有机磷农药中毒18例、卡马西平中毒16例、其他药物中毒7例,

1.2 方法

在针对本组的68例药物中毒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期间,医务人员需要在患儿入院后立即进行彻底洗胃、氧气吸入、建立静脉通路等对症治疗[2]。应用特殊解毒药物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药物中毒患儿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冲洗血液回路及灌流器并给予肝素化。本组的68例药物中毒患儿均采用股静脉常规消毒穿刺,在针对药物中毒患儿行床旁血液灌流治疗的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年龄、体重选择血流速度,应用肝素钠进行抗凝治疗,有出血倾向者应用低分子肝素能够保证治疗效果的最大发挥。

2 结果

据统计,本组68例患儿在接受床旁血液灌流治疗后,恶心、头痛、呼吸抑制、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和体征均得到了明显改善和控制,治疗效果较为理想,所有患儿全部康复出院。

3 护理

3.1 血液灌流前准备

医务人员需要在患儿入院后,结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进行初步的病情判断,对于原因不明的中毒患儿,应及时取胃液、血、尿等标本送检,以协助进一步的诊断;根据患儿中毒的严重程度,准备好相关的抢救药品和医疗器械。对于不配合的患儿及其家属,需要与其进行积极、有效地沟通,诱导其说明服毒或中毒的原因。同时,由于多数患儿家属对血液灌流缺乏了解,对治疗效果存在质疑,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在治疗前,对患儿家属详细介绍血液灌流的治疗原理、操作方式、优点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等,缓解患儿及其家属的焦虑和恐惧心理,让患儿能够做好心理准备接受和配合治疗。在确诊病因后有针对性地用药物治疗,以防耽误最佳时机,增加过敏的症状。

3.2 严密监测病情

针对药物中毒患儿行床旁血液灌流期间,护理人员需要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以便保证呼吸道通畅,每隔30 min对患儿的血压进行监测,待患儿的体温、血压稳定后,每隔1 h进行监测;观察患儿排泄物的颜色和形状,以便能够及时发现尿少或尿潴留等异常情况[3]。针对体温低于36℃以下的患儿,护理人员应该注意保暖,使用热水袋时防烫伤。同时,每隔一段时间与患儿交谈,观察患儿的意识状态,当患儿的意识障碍加深,则说明病情恶化。当护理人员出现以上不良反应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报告相关的主治或值班医生,以便能够及时采取治疗和处理措施,争取在最大程度上保障患儿的生命安全。

3.3 妥善固定穿刺针

护理人员需要选择合适的血管,对穿刺部位进行消毒后,轻巧地建立血管通路,在血液灌流后,对患儿的穿刺部位进行观察,查看患儿的穿刺部位是否红肿、渗血。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的头部和下肢予以妥善的固定,在进行血液灌流时,可以结合患儿的实际情况,为患儿注射镇静剂,令其处于睡眠状态,从而为血液灌流的顺利进行奠定基础。

3.4 预防空气栓塞

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空气栓塞是血液灌流治疗期间的常见并发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治疗效果,加重患儿所承受的痛苦,一旦处理不及时,极有可能对患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护理人员在采用血液灌流治疗前,需要将各管路紧密连接到一起;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回血症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夹住静脉回血管[4],从而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防止空气进入到各管路当中,引发空气栓塞。

3.5 血液灌流结束后护理

护理人员需要在患儿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后,对患儿穿刺部位进行检查,查看患儿的穿刺点出是否出现了渗血症状,并且查看穿刺点的辅料固定的牢固性。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向其解释治疗后卧床休息对促进康复的重要性;如果患儿在接受血液灌流治疗后6 h内未出现出血症状,护理人员可以帮助患儿松开弹力绷带[5]。

综上所述,针对药物中毒患儿进行临床治疗时,需要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以便能够做好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保证血液灌流治疗的顺利进行,提高重症药物中毒患儿治疗的成功率。

[1]冷娟. 持续床旁血液滤过联合血液灌流抢救重度药物中毒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2,15(26):263-264.

[2]张文忠,王健,杨峰,等.早期血液灌流治疗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药,2010,13(21):136-137.

R473.32

B

1674-9308(2014)02-0073-03

10.3969/J.ISSN.1674-9308.2014.02.052

【关键词】药物中毒;重症监护室;床旁血液灌流;护理要点

猜你喜欢
药物中毒护理要点重症监护室
纳洛酮治疗急性非麻醉药物中毒性昏迷的临床治疗效果
急性重度药物中毒患者采用急诊床边血液灌流治疗的临床效果探讨
集束化干预措施在预防ICU多重耐药菌感染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重症监护室的实习带教体会
微量注射泵在神经外科中的应用
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治疗方案及护理要点分析
肝癌肝切除术后并发胸腔积液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
探究血液灌流治疗急性药物中毒的护理
浅议腹腔镜直肠癌直肠全系膜切除保肛手术的护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