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浅析

2014-02-10 07:07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徐宁晗高宇辉孙雨晨
城市与减灾 2014年5期
关键词:标识牌城市公园防灾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王 雷 徐宁晗 露 雅 高宇辉 孙雨晨

北京城市防灾公园建设浅析

Preliminary analysis on parks of disaster-prevention themes in Beijing region

北方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王 雷 徐宁晗 露 雅 高宇辉 孙雨晨

近年来随着各种灾害的频繁发生,人们对于有效防灾的需要越来越高。而北京人口迅猛增长,人口密度大,导致人均有效避难面积小,防灾公园的建设也变得愈加重要。本文以曙光防灾教育公园、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地坛园外园公园、温泉公园这四个典型防灾公园为调研样本,探究了防灾公园的现状、市民认知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期为北京防灾公园的建设提供一些参考。

防灾公园的使用状况

本文调查选取了四个典型防灾公园的使用状况,如表1所示。所调研的公园基础防灾救援配套设施完备,但是公园使用过程中对设施的管理和维护不到位,标识系统和应急设施的现状难以达到平灾灵活转换的要求。笔者通过对公园内行人的采访发现,人们对应急标识牌和应急设施位置的认知程度不高。

表1 防灾公园的使用状况一览表

市民认知情况

本文主要通过预调研法、访谈交流法与问卷法,调查了市民对应急避难常识的了解程度、对应急避难系统和防灾公园的认知程度等方面的情况。主要在防灾公园、普通公园和社区等地发放问卷,调查问卷总样本量为500份,有效问卷476份,有效率为95.2%。

经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市民普遍了解应急避难场所的概念,其中56.07%的市民知道应急避难场所,14.02%的市民听说过,但并不能确切地知道其方位。市民普遍对防灾公园的概念还比较陌生,知道防灾公园的市民仅有一半左右。在市民对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认知程度的调查中,有接近55%的人表示没见过应急避难场所标识牌。如果灾难发生,在众多疏散方式中,市民对通过标识牌的指引寻找应急避难场所的选择只占28.82%。可见,市民对于应急避难常识的了解程度尚显不足,应急避难系统和防灾公园的易辨识度也需增强。

通过调查发现,人们了解防灾知识大多通过媒体和观察的方式了解,通过政府宣传得知防灾方法的人只占12.15%。如图3、图4所示,人们普遍认为,现今关于防灾意识及方法的宣传力度不足,政府应利用网络等传媒方式多元化地传播防灾避难意识,将宣传和教育义务逐级分配。同时开展应急培训和演习,让市民树立防灾意识,并且了解如何自救。

图1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认知情况

图2 寻求应急避难场所方式

图3 了解防灾知识的途径

图4 易接受的防灾知识宣传途径

图5 标识牌设计方案

关于避难标识的思考

标识的颜色

标识的设计要求独特、美观,可以快速地引导人们到安全区域。国家建立的突发安全预警制度,按照突发事件的紧急程度分为4级,分别用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表示。红色为最高,蓝色为最低。通过调查问卷与访谈发现,人们更倾向于第一种蓝色的标志(图5),看起来舒服并且可以引起注意。

标识的可视性

通过调查发现有些地方的标识牌已经被植被、停靠的车辆、路边的建筑等遮挡住,另外在夜间由于灯光很暗,人们不容易发现应急避难标识牌,即使白天许多老年人每天在公园中散步,也仍不清楚避难场所的所在位置。如果在标识牌上标注避难场所和标识牌所在位置,以及到达避难场所的具体线路,这样会更有利于直观地了解避难场所的具体方位。此外,管理者应当定期对标志牌进行检查,避免出现倒歪现象。标志牌一旦确认位置后,应当注意其服务半径,尽可能大的覆盖到所有区域。另外,标志牌设立在人们驻足停留的区域将会更有效果。

关于防灾公园建设的思考

在城市防灾功能建设中,将现有的城市公园向防灾公园转型能够节约用地,提升城市防灾能力。

首先,适当扩大已有公园规模,对各城区的公园绿地进行改建、扩建。根据日本防灾公园建设经验,将面积较小并处在中心城区的普通城市公园改造为更大规模的防灾公园,从而解决中心城区人均有效避难面积不足的问题。

其次,调整普通城市公园构造类型,根据防灾公园的构造要求,增加开阔空间、降低植被高度、增加应急通道。北京市城市公园的规划重视园林景观的美观,根据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原则,很多公园曲径通幽,植被茂密,但较少的开阔空间,不利于应急避难。以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为例,公园为狭长的带状,南侧与居民区相连,接触面积大,利于市民到达。而北侧与一条水系平行,与外界接触面积小,且到达公园内需过桥,不利于人员疏散。公园内植物多为松柏类植物,高大茂密且植物油性较大,不利于公园防火。狭长的公园可构建防火树林带,在其他区域种植低矮植物,增大开阔区域面积。

再次,考虑到平灾结合和平灾转换的原则,普通城市公园的转型需增加应急避难救援配套设施。经调查发现北京防灾公园的基础设施基本完善,但维护程度不足,难以让人对其产生足够的信任。因此,对于可以转型为防灾公园的普通城市公园改造,首先在于增设防灾配套设施;对于已经建成的防灾公园,要考虑到平灾转换的原则,增大对设施维护的力度。

北方工业大学科研启动基金;北方工业大学学生科技活动

猜你喜欢
标识牌城市公园防灾
家庭防灾应该囤点啥?
地质灾害防灾避险小常识
防灾减灾 共迎丰收之季
故宫防灾的“超强铠甲”
我将打扫城市公园
电杆标识牌安装器研制
分类清洗标识牌在提升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
浅析城市公园中的景观设计
论城市公园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种植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