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I理念下的区域性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设置

2014-02-13 03:19李菊仙彭庆华
大理大学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学科知识英语专业课程内容

李菊仙,张 彪,彭庆华

(1.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3.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

CBI理念下的区域性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设置

李菊仙1,张 彪2,彭庆华3

(1.楚雄师范学院外语系,云南楚雄 675000;2.云南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3.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昆明 650500)

当前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中,以阅读技能为核心的教学内容设置有利于学生对语言形式的感知,却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关照不足,不利于学生深层知识图式的建构和思辨能力的发展。阅读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应在强化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以内容依托式教学理念为理论框架,加强区域性相关专业知识教学,发掘课程内容知识的传递作用,构建区域性教学内容模块体系,有助于改善当前我国高校英语专业同课程、同课本造成的外语人才同质化竞争、结构性过剩、高端外语人才稀缺的教育现状,培养具有本土化、区域性知识结构特色的外语人才。

阅读教学;CBI;区域知识

教育部2000年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以下简称《大纲》)规定了高校英语本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1〕。《大纲》指明了高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就业方向和工作性质,体现了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怎样复合”“复合什么”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外语人才?是“外事+翻译”“经贸+管理”,还是“教育+研究”?这涉及高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大纲》将四年的英语专业课程分为三大模块并对课时进行了分配:英语专业技能课(67%)、英语专业知识课(15%)和相关专业知识课(18%)。其中,英语专业技能课程和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约占82%的课时,贯穿大学四年的学习;而约18%的相关专业知识课时则集中到了高年级阶段:8%在三年级开设,10%在四年级开设。事实上,由于实习、做毕业论文、找工作,四年级10%的相关专业知识教学难以落实,四年的英语专业教学实质上是语言技能训练。这种“技能本位”的语言驱动(language-driven)教学理念注重语言形式,对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关照不足,忽视教学中社会因素对语言本体和语言使用的影响,过量的机械训练会导致“思辨缺席”〔2-3〕,不利于学生高级思辨能力的发展。可以说,当前的外语教学课程内容设置中,技能训练有余而知识传递不足,很难达到培养“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工作的复合型英语人才”的目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内容设置应该成为高校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CBI理念概述及其启示

内容依托式教学(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简称CBI)是指将语言教学构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内容的教学之上,学科知识学习为主,语言学习为辅,把语言学习与学科知识学习结合起来,在使用语言学习学科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语言技能,提高学生学科知识和认知能力的同时,促进其语言水平的提高〔4-5〕。CBI有三大特征:①以学科知识为核心;②语言材料要真实;③要适应特殊学生群体的需求。实现CBI教学理念的教学模式通常有4种:主题模式(theme-based approach),课程模式(shel⁃tered content course),辅助模式(adjunct courses)和专题模式(language for special purposes)〔6〕。CBI教学理念汲取了Krashen的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知学习理论、交际法理论、合作性学习理论,以及大量有关阅读的动机和兴趣等多方面研究成果,具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可实践性和有效性〔7-8〕。国内外的大量研究证实了CBI的有效性,在加拿大的浸入式教学和美国的双语教育中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国内的教学实证研究也表明,CBI不仅对学生的英语学习积极性、学习动机、学习策略、综合素质和就业等产生积极影响,而且有助于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促进学生思辨能力及其英语水平的提高〔9-13〕。

经过文献梳理,国内外学者对content-based in⁃struction的有效性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但对依托什么“content”进行教学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尤其对如何结合区域特点、依托“区域知识”开展CBI教学的研究还是空白。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桥头堡建设的推进,云南与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合作交流、出国留学、劳务输出、商贸旅游等国事和民事日趋频繁。“外语是国家行走的先遣队,国家到哪里,外语就应当先走到哪里”〔14〕。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是中国与东盟沟通的纽带以及东盟各国外语教育的最主要语言,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了适应区域形势发展的需要,培养区域性英语人才成为云南高校各外语院系的必然选择。在高校英语专业课程内容中融入中国-东盟区域性知识,有利于云南各高校外语院系培养出既通晓区域知识又掌握过硬语言技能的复合型外语人才。

二、区域性CBI阅读课程内容模块构建

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是一个专业的核心内涵,规定了该专业学生的基本知识结构和发展方向,是实现该专业培养目标的根本保障〔15〕,甚至决定了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样的课程,由于课程内容设置不同、任课教师的知识和能力个体差异,对人才培养的影响也会有较大差异。课程内容是人才培养的核心知识载体,决定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层次。鉴于云南地处边疆,多数学生来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英语学习起步晚,学习条件差,基础薄弱,打好语言基础和进行语言技能训练成为了当前英语专业教学的重点。然而,《大纲》和实际课程设置显示,与阅读相关的泛读、基础英语、高级英语、外国报刊选读、英语小说选读、英语散文选读、英语诗歌选读等课程中,阅读技能课所占课时比例较大,所有的阅读课程几乎都以阅读技能和语篇知识为核心来组织教学,技能训练有余,而语篇知识中实质性内容的多次重复,则显示学科知识的传递不足。另外,单元主题式独立语篇课程内容设置,虽然体裁多样、题材丰富,但限于篇幅,其知识传递呈现出“浅显”“零散”和“碎片化”的特点,这严重割裂了语言与学科知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深层知识图式的建构。由此可知,优化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设置、发掘课程内容的知识传递作用和丰富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应该成为高校英语专业阅读教学改革的重点。

根据以上对《大纲》课程设置与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的解读,以及对CBI教学理念的认识,结合云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我们依托中国-东盟区域知识构建了以下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模块。

(一)主题式模块

围绕特定主题或话题选择教学内容,注重选材的原创性和趣味性,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兴趣爱好。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使用目标语获取新信息来提高语言水平;同时,组建教学团队,一位或多位教师围绕所选材料的不同话题和主题组织听、说、读、写等语言技能教学,借助列表、图片、影视、模拟等方法开展循序渐进的综合语言技能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教学评价包括语言知识测试和过程评价两部分,评价形式有课堂讨论、主题作文等。基于以上教学理念,教师可以在阅读教学的开始阶段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资源开展主题式阅读,开设主题式英语阅读课程。例如,指导学生在课外使用google或百度搜索感兴趣的话题内容进行英文阅读,思考整理做成PPT,在课堂上做presentation,然后开展班级讨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探索性自主阅读的学习习惯。同时,通过网络上的真实英文语料阅读实践,有助于学生合理应用阅读技巧和策略处理大量的信息、提高阅读技能和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和阅读面,解决当前泛读教学中阅读内容单一、陈旧等问题。

(二)课程模块

选用目标语编写的专业教材,课程难度与学生语言水平及专业的接受能力相符合,学生语言能力要求在中等或中等以上。该模式下,语言作为学习专业课程的工具,学生通过可理解性的语言输入习得语言,课程教学重在帮助学生掌握学科知识而不是习得语言知识。该模式要求授课教师既要熟悉某一学科知识,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要能熟练运用目标语授课。教师可借助上下文、图表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学科知识。此外,可通过学科知识考试来考察学生语言水平,同时对学生进行过程评价,无需进行专门语言测试。鉴于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标准和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我们可以发挥当前英语教师人文知识广博的优势,开设有关东南亚、南亚国家历史、社会和文化传统方面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辅助模块

同时开设专业课和语言课,语言课为专业课服务,学生使用目标语学习专业知识。该模块需要给授课教师安排一定时间,进行大量备课以熟悉专业学科内容,又要根据学科授课内容做一些学科知识准备工作。为了顺利开展教学,语言教师需要阅读有关专业书籍以便熟悉专业课知识。辅助模式的教学评价可分为专业知识评价和语言知识评价两部分,专业课测试考查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语言考试检测语言知识学习情况,两种评价都加上过程评价。结合辅助模式的特点,阅读教学可以开设东盟商务英语、东盟法律文本阅读等知识性课程,为学生创造使用英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的机会,在扩大知识面的同时提高语言技能。

(四)专题模块

教学内容选择某一行业或专业知识,采用实际工作岗位或有关学科领域的知识。教师可借助图式理论和各种语言教学手段指导学生提高专业能力和语言能力。教学评估采用专业知识考试和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该模块有助于培养职业技能,为特殊岗位培养特殊人才。基于专题模式课程理念,可以就中国-东盟贸易区分职业领域和工作岗位开展外语能力需求调查,然后结合学生的就业意向在高年级阶段开设专题模式的选修课,如中国-东盟旅游英语、酒店管理和商务礼仪等职业知识和技能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五)区域性内容依托式阅读课程模块体系

综合以上课程内容模块,我们可以设置以下中国-东盟区域性内容依托式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模块体系(详见表1),并以此作为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设计和改革的参照依据。

表1“区域性内容依托式”阅读课程内容体系

三、结语

外语(EFL)语境下,阅读是学习者目的语言输入最重要的手段,同时也是目的语言运用最主要和最有效的途径。英语文字材料是国外信息的主要来源,无论是书报杂志、公文信件还是科技文献、商业合同、网络新闻都需要阅读,获得英语阅读的自由能使学习者的知识水平更上一个层次。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应该在加强阅读技能训练的同时发掘课程内容知识的传递作用,加强区域性专业知识教学。构建区域性内容依托式高校英语专业阅读课程内容模块体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有助于改变当前高校英语专业同课程、同课本造成的外语人才同质化竞争、结构性过剩、高端外语人才稀缺的教育现状。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黄源深.思辨的缺席〔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7):1.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再谈“思辨缺席”〔J〕.外语界,2010(1):11-16.

〔4〕MOHAN B A.Language and Content〔M〕.Reading MA:Addison-Wesley,1986.

〔5〕袁平华,俞理明.以内容为依托的大学外语教学模式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1):59-64.

〔6〕STRYKER S,LEAVER B.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in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Models and Methods〔C〕. Washington,D.C.:Georgetown University Press,1997.

〔7〕KASPER L.Content-based College ESL Instruction〔M〕. Mahwah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2000.

〔8〕袁平华.依托课程内容进行外语教学之理据及教学元模式探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3):31-36.

〔9〕常俊跃.《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实施效果的定性研究:用英语开设相关专业知识课程的影响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7(9):36-40.

〔10〕常俊跃,高璐璐.英语专业初始阶段系统开设“主题式”内容依托课程对学生英语语言发展的影响〔J〕.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09(1):19-28.

〔11〕常俊跃,刘晓蕖,邓耀臣.内容依托式教学改革对英语专业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发展的影响分析〔J〕.中国外语, 2009,6(3):40-48.

〔12〕袁平华,刘婷,王丽娟,等.CBI教学模式对学生英语学习策略使用及英语水平影响研究〔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58-63.

〔13〕杨德祥,赵永平.内容依托式教学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的影响〔J〕.外语教学,2011,32(5):61-64.

〔14〕李宇明.中国外语规划的若干思考〔J〕.外国语,2010,33(1):2-8.

〔15〕孙有中,金利民.英语专业的专业知识课程设置改革初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42(4):303-305.

(责任编辑 胡 椿)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and Regionalized Materials of English Reading Courses for College English Majors

LI Juxian1,ZHANG Biao2,PENG Qinghua3
(1.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Chuxiong,Yunnan 675000,China;2.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Kunming 650500,China;3.College of Foreign Languages,Yunnan Normal University, Kunming 650500,China)

The present skill-oriented philosophy of reading courses largely hinders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majors'integrated reading ability,because this practice puts much emphasis on language forms,but pays less attention to meanings and functions.This will badly slow down the increase of English majors'subject knowledge.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withi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 of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theory,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possibility of replacing the skill-oriented teaching materials with regional knowledge of China-ASEAN.

English reading teaching;content-based instruction;regional knowledge

H319.1

A

1672-2345(2014)01-0084-04

10.3969∕j.issn.1672-2345.2014.01.019

云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11J068);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WT201101)

2013-04-18

2013-10-01

李菊仙,讲师,主要从事语言学及外语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学科知识英语专业课程内容
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品读
水彩画课程内容与教学体系改革的必要性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学校德育要植根于学科知识的意蕴之中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基于本体的学科知识门户语义服务机制研究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