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生产力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2014-02-23 06:38
安顺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生产力贵州省贵州

宋 立 刘 颖

(1.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2.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 安顺 561000)

网络生产力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分析

宋 立1刘 颖2

(1.安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2.安顺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贵州 安顺 561000)

网络生产力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传播、交换为内容的一种新兴的生产力。文章回顾了网络生产力的概念,分析了网络生产力对贵州民族地区的作用及贵州民族地区网络生产力发展概况,提出了以网络生产力发展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几点对策建议。

网络生产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信息化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得物质生活资料的能力。网络生产力是以互联网为平台、以信息传播、交换为内容的一种新兴的生产力。当前,网络生产力及网络经济活动,在促进人类经济社会发展方面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贵州民族地区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信息不通畅,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发展网络生产力对于帮助贵州民族地区走出 “发展洼地”,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一、相关概念回顾

网络生产力是一种利用互联网络及信息传播、交换为基础的无边界的生产力,其无时间、空间工作平台,可以提高信息要素与劳动力要素相互结合的程度,增加其他生产要素的信息含量,优化生产力组合,使其他要素配置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传统质态生产力系统的整体素质和利用效率。关于网络生产力的研究,侯东城认为,网络生产力是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一个崭新阶段,具有使经济 “数字化”“虚拟化”“直接化”的特点[1]。周延召认为,网络生产力突出特点就是网络化,包括劳动资料的网络化、劳动的网络化与劳动对象的网络化[2]。杨国栋认为,网络生产力新型生产方式,全新的范畴,构成了网络经济的物质基础[3]。黄宗捷、任军从网络生产力构成性质及经济意义进行了探讨[4]。同时,部分学者将网络生产力的研究拓展到信息产业、信息生产力、网络经济、智能化生产力等方面。目前,关于网络生产力在民族地区的作用探讨还相对较少,笔者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网络生产力与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进行思考。

二、网络生产力对于贵州民族地区的作用

贵州是个多民族的省份,境内有17个世居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全省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2198485人,占63.8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2547983人,占36.11%[5]。少数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分布,少数民族分布全省。贵州全省地貌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6]。2011年全省生产总值5701.84亿元,政府全年财政总收入1330.08亿元,在交通运输、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等方面支出增长幅度较大[7]。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 “稳步推进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融合发展,提高电话、互联网普及率,加快城市光纤宽带接入,力争行政村基本通宽带,已通电的20户以上自然村和重要交通沿线通信信号基本覆盖。加快完善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化建设,推进数字化城市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促进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8]的目标。可见,发展网络生产力及信息产业,对于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1、扩大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半径

在传统的质态生产力条件下,劳动者仅仅依靠运输工具,在其周围进行物与物的交易活动。网络生产力应用后,对于自然条件差,交通不便利的贵州民族地区来说,劳动者可以无限制的通过互联网进行信息传播、交流,从异地获取信息资源,同时也打破了原有的限于地域范围内的小规模的交易方式,经济活动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贸易往来,扩大了劳动者的经济活动半径。

2、减少劳动者的经济活动机会成本

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一定数量的经济交易活动,均要付出机会成本。引入信息网络后,劳动者摆脱地域限制,加快异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效率,节省劳动者经济活动的机会成本。对于贵州民族地区来说,依托互联网而构建的网络生产、经营、管理、商务、金融与服务体系,可以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减少由于地理阻碍导致的交易机会成本的上升,弱化了贵州由于地理条件、自然条件对经济活动的约束。

3、拓宽劳动者思想理念及素质技能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贵州全省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 (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038527人,文盲率为8.74%,大大高于4.08%的全国文盲率。在贵州全省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11747780人,占33.81%;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2998688人,占66.19%[5]。城乡居民分化差异较大。同时,贵州与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文化相应的文化程度还有很大差异。详见图1:

图1 2010年贵州同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文化程度人数对比图

贵州民族地区在劳动力素质方面远远落后全国水平,网络生产力在贵州民族地区的发展,通过网络媒体信息传播,网络远程教育等,可以拓宽劳动者的思想观念,提升劳动者的素质技能。

4、促使劳动资料的数据化、信息化

在网络生产力中,劳动者对信息、知识的依赖性增强,网络工具信息化程度空前提高,数据、信息成为了网络活动的主要劳动对象。贵州民族地区信息产业落后,地理、交通、信息不便,发展网络生产力使生产过程数据化、信息化,通过信息高速公路把分散在各个地域的企业、机构、市场、家庭、用户联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经济效益。同时,网络信息的传播、交流和利用,促使贵州民族地区经济的国际间技术交流与合作更加普遍,从而加快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5、促使劳动对象的虚拟化、多样化

网络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劳动对象的转换,使得有形的劳动对象抽象成虚拟,出现了 “虚拟外聘”“虚拟买场”“虚拟办公”“虚拟仓库”等劳动对象。贵州民族地区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基础设施落后,可以通过网络生产力,促使劳动对象虚拟化、多样化,如开展电子商务、网络购物、网络储蓄、网络娱乐、信息咨询等业务,可以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世界市场的形成。

6、促进产业结构的技术化

网络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产业结构走向高技术化和信息化。在第一产业中,通过使用包含高科技知识、信息在内的良种、化肥、农药和机械化、自动化农业机器,通过利用农业生产动态、农产品市场、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适用技术等数据库的信息,组织规模经济和集约化生产。第二产业中,将从机械制造为主转向电子信息装备和元件制造等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为主。传统工业产业将与电子信息技术嫁接,促进其产业化升级。第三产业将广泛地渗透信息技术,其管理、运营都将走向信息化和网络化[9]。

三、网络生产力促进贵州经济发展概况

据研究,网络经济与国民经济的相关系数是0.7962,两者之间是正相关关系[10]。网络生产力,网络经济的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经济的发展。信息可通过乘数效应对经济产生重大影响,从而推动整个经济的增长。

据 《贵州省 “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截止2010年底,贵州全省光缆线路总长度达到30.18万公里;宽带接入端口数达到231.69万个,互联网出省带宽达到325G;建有3G基站数7430个,无线热点 (即Hotspot,是指在公共场所提供无线局域网 (WLAN)接入Internet服务的地点)数量超过1700个,3G网络已覆盖全省所有乡镇。电话、互联网和广播电视 “村村通”工程取得较大进展,全省100%的行政村和92%的自然村 (20户以上)通电话,100%的乡镇通宽带,103808个已通电自然村 (20户以上)全部通广播电视,基本建成了覆盖全省、技术先进的信息基础设施网络[11]。1998年以来,贵州省计算机互联网发展迅速。详见图2:

图2 贵州省1998-2011年计算机互联网趋势图

为了加快全省通信业的发展,省政府还从各个方面加大了投资力度, “十一五”期间通信业累计完成总投资256.3亿元,电信业务量和电信业务收入年均增长分别达到了26.3%和14.5%。农业信息化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全省已有80%以上的乡镇都建立了农业信息服务工作站,建有村级信息服务站点的行政村已超过50%[12]。同时,贵州省借助于互联网、信息化等技术手段,以搜索营销提升商业价值,帮助企业开拓创新销售模式,建立新的竞争形态。2011年,贵州省应用百度搜索营销的企业规模已经达到数千家,涵盖教育培训、旅游及票务、机械设备与电子电工等重点领域,涉及农、林、牧、副、渔等社会意义较大的行业。2009至2010年,全省搜索营销服务增长率更是高达175%,增长速度位于全国前列。贵阳市作为全国闻名的旅游城市,在2011年的3-5月里,应用百度搜索营销服务的旅游及票务企业增长了约31%[13]。

当前,贵州省网络生产力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网络化、信息化理论和实践还不够成熟,电子商务程度化低,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网络信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省内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群体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和网络普及程度很不平衡,城乡、区域和行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四、以网络生产力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对策

1、制定和完善网络生产力及信息化的发展战略

要从贵州省的基本省情和现实需要出发,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网络生产力及信息化的战略。由政府牵头,整合贵州省生产力促进中心的力量,有步骤的贯彻落实 《贵州省“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贵州省2006-2020信息化建设规划》,以 “基础设施工程,社会主义新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信息技术推广应用工程、电子政务建设工程、提升产业竞争力工程、人才培养工程、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工程”为核心的主要工作,全面推进贵州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2、大力引进和培养网络信息技术人才

在网络生产力中,劳动是一种虚拟劳动,它是通过网络经济特定的劳动方式、分工与协作而构成的网络生产力的推动力。要大力引进和培养网络信息技术人才,促进贵州民族地区劳动者劳动者技能提升,学会应用网络从事经济活动的能力。要面向市场需求积极调整高等院校专业设置,大力发展信息化中等职业教育,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逐步形成学历层次多样、专业结构合理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教育体系。

3、进一步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要继续完善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加强信息资源交换平台的建设,提高网络的利用率,加强网络的延伸、入户。构建信息高速公路,加快推进 “三网融合”,加快“政府、企业、家庭”的推进,开发特联网试点,构筑网络安全。加强网络的协调与管理,整合信息资源,建立起有利于资源共享的网络信息传播、应用途径。

4、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网络常识,提高网络经济意识

网络经济可以极大地弥补贵州在地理区位上的劣势。政府要加强宣传教育,普及网络常识,提高网络经济意识,帮助消费者树立守法、诚信、自律的观念,提高社会各界对发展网络经济重要性的认识,积极推动广大企业、家庭投身网络经济活动之中。

结语

当前我国进入快速发展的时代,信息的传播、交换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网络生产力的影响也日益深远。贵州民族地区地理、交通、信息不便,处于贫穷落后的 “发展洼地”,网络生产力作为新兴的生产力,在促进贵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可谓是大有作为,还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研究。

[1]侯东城·论网络生产力[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2(12).

[2]周延召·21世纪先进生产力的主体——网络生产力[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2).

[3]杨国栋·网络经济的物质基础——网络生产力[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4).

[4]黄宗捷,任军·论网络生产力的特点及其经济意义[J].成都信息工程学院,2011(3).

[5]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R].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1(6).

[6]南宇·中国西部旅游资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82-83.

[7]2011年贵州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R].贵阳:贵州省统计局,2012(5).

[8]关于进一步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号)[EB/OL].中央政府门户网站http://www.gov.cn/zwgk/2012-01/16/content_2045519.htm,2012-01-16/2013-5-21.

[9]胡心智·信息生产力是生产力的新内涵[J].中州学刊,1999(4).

[10]唐翠芳、张仁津·贵州省网络经济发展初探[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11(6).

[11]贵州省“十二五”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R].贵阳: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2012(5).

[12]张晓丹·网络经济环境下区域经济发展新思考[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硕士论文,2010:18—29.

[13]贵州网络经济高速发展,搜索营销年增长175%[EB/OL].腾讯科技网,http://tech.qq.com/a/20110617/000213.htm,2012-08-16/2012-10-01.

Network Productivity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Guizhou Ethnic Region

Song Li1Liu Ying2

(1.College of Marxism-Leninism,Anshun University,Anshun 561000,Guizhou,China)
(2.Department of Economic Management,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Anshun,Anshun 561000,Guizhou,China)

Productivity is an emerging network productivity Internet as a platform for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exchange of content.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concept of network productivity,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the role of the network in Guizhou and Guizhou ethnic minority areas develop regional network productivity profiles,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network productivity Guizhou ethnic areas of the economy.

network productivity;Guizhou ethnic region;economic development;informatization

郑朝彬)

F062.5

A

1673-9507(2014)01-0112-03

2013-11-28

1.宋立 (1982~),男,陕西长安人,安顺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经济。

2.刘颖 (1984~),女,贵州安顺人,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旅游管理。

猜你喜欢
生产力贵州省贵州
贵州省种公牛站
贵州,有多美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沉醉贵州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
我与贵州茶一起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把“风景”转化成“生产力
我国道路货运生产力发展趋势
贵州省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信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