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
——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

2014-03-07 06:01陈育红闫鹏远
吉林金融研究 2014年9期
关键词:吉林市系统性金融风险

陈育红 闫鹏远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永吉县支行,吉林省吉林市 132002)

关于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
——以吉林省吉林市为例

陈育红 闫鹏远

(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中国人民银行永吉县支行,吉林省吉林市 132002)

近年来,吉林省吉林市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农村信用合作社和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断设立。人民银行金融稳定部门对金融机构的监测困难也日益加大。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处置风险隐患,就会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故急需建立相应的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来监测金融机构,杜绝风险发生。本文分析了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成因、风险传导机制,初步建立系统性金融预警体系。提出了相应的处置意见以及构建建议。

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金融稳定;建议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吉林省吉林市新兴金融机构的数量逐年增多。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不断建立,这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金融领域发生风险的可能性。系统性金融风险可以直接导致金融危机,主要表现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近年来,世界经济仍然处于疲软状态,波及全世界的次贷危机以及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的阴霾,在许多国家仍然笼罩。所以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秩序与防范金融风险方面建立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

系统性金融风险是在金融领域中由于全局共同因素的变化,导致损失甚至是危机的可能性。它具有发展速度快,极强的外部效应,不可分散性,交叉性强,破坏力巨大等特征。一旦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地区与地区之间就会相互传染,导致更大范围风险区域,如处理不当负的外部破坏性就会迅速蔓延,进而产生经济危机。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历史上每一次规模大的经济危机都是由风险积聚量变转化为质变产生的。从观察中会发现,每一次的危机都不是悄无声息的,都存在风险发展阶段。究其产生原因大概有以下几种:

1.银行业经营不善。目前金融的核心为银行,在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由低到高不断演进过程中,更大的风险存在于银行业。银行由于短存长贷,为获得更大的利益,往往不关注自身的流动性与经营风险。尤其是新兴的资产规模较小的村镇银行,在抵御风险能力上面薄弱,产生风险的可能性更高。银行业同时也会开展同业与代理业务,这部分业务不体现在资产负债表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为风险交叉提供了可能性,在管控方面难度也就随之加大。

2.经济周期政策不佳。经济周期性波动是经济运行的规律,但如果经济运行波动较大就会产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我国的消费与投资分配结构不合理,数据显示金融机构在对逆选择的措施不合理、主导政策传导不够等情况下都会促使经济沿着周期发展方向,加大周期性的波动。

3.经济结构不合理。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经济总量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成为全世界最受关注的经济市场。吉林市经济也在快速的发展,但经济结构不合理,发展不均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旧严重。一是需求结构不合理。主要为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吉林市是重工业城市,有着较好的农业基础,但产业发展不协调,工业占比虽大,但实力不强,服务业发展不乐观,同时还伴有产能过剩现象。三是投入不合理。资源耗用高,环境污染大的行业往往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行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往往会导致金融结构不合理,在金融行业聚集的地方就会隐藏系统性风险,一旦爆发会造成很大的损失。

表1 吉林省吉林市产业结构增加值统计表单位:万元

4.房地产行业泡沫。近几年,吉林市房地产行业发展飞速,许多金融机构把大量的可贷资金投向房地产行业,使地区产生了大量闲置房产,产能严重过剩。在房地产周期变动,泡沫破灭后,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会大大上升。

图1 吉林省吉林市近5年产业结构增加值

图2 吉林省吉林市近10年房地产投资余额

表2 2004-2013年度吉林省吉林市房地产投资余额表单位:万元

三、系统性金融风险传导机制

1.金融机构之间互相传导。这部分的主体为:国内银行、国内非银行金融机构。对于银行而言,它们会是风险的爆发起点,但非银行金融机构会隐性的蕴藏大量风险。一旦风险爆发,会迅速的进行相互传导。如图所示:

图3 金融机构之间传导图

2.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主要是通过金融市场参与者之间的资金关系和资产转移关系在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之间进行传递。例如股票市场出现价格暴跌,信息的不对称,那么股市参与者一定会脱离股票市场,而金融市场其他参与者就会恐慌,难以分析对其本身是否存在影响,就会纷纷抛售自己在其他市场上的资产,导致其他市场风险产生。如图所示:

图4 金融市场之间传导图

3.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机制。经济全球化带给我们利益以外确实也有其缺陷。国内外金融市场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参与者之间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当金融机构遭受损失或流动性困难,就迫使金融机构减少持有的融资头寸和直接卖出金融市场的资产,进而将风险传递到金融市场。示意图如下:

图5 金融风险传导图

四、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建立

(一)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建立规则

从风险机制传播的途径以及发展阶段看,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应该着重关注节点衔接风险。这个系统应该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具有金融机构与检测指标的广泛性。预警体系所涵盖的金融机构与指标范围要广泛,要涉及经济金融领域的各个方面。要涵盖吉林市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同时要包括发展指标,经济运行指标等。二是科学合理性。所选取的指标要经过科学检验,保证其正确。三是体系要互补串联。不同的机构选取不同的指标,指标与机构之间要互相联系,互相补充,能够准确全面的反映金融风险。四是灵敏可操作性。预警体系指标要有很高的灵敏度,使得在风险变动后,能够迅速的做出反应,同时要具备简单易懂的操作性,能够广泛的采集,转化为数值表现出来。

(二)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设计

从预警体系建设中的关键节点看,指标选取要全面。所以要包括宏观经济金融指标、中观经济金融指标和微观经济金融指标三大类。

1.宏观经济金融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率、货币流通状况、物价水平、就业率、国际收支状况。

(1)经济增长率。影响金融稳定最重要的经济指标就是经济增长率,经济衰退往往是系统性金融风险爆发的前兆。同时行业发展状况也会对金融机构资产质量、盈利水平和流动性产生影响。

(2)物价波动。价格波动会影响到企业经营成本和还贷本息能力,从而流动性和效益都会有变化。

(3)就业率。它是衡量经济稳定的重要指标。失业率高,很可能是经济衰退的迹象。

(4)货币供应量增长速度。主要反映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速度。货币供应量提高,会造成通货膨胀的压力。这会成为宏观政策传导障碍。M2过快增长,不但说明储蓄存款的过快增长,还意味着银行不良贷款会增加,若超过预期需求,就会成为风险隐患。

(5)股价指数。股价总指数是国民经济的晴雨表。股价指数基本上能够反映债券市场的运行状况。

(6)国际收支状况。我国随着经济开放程度的提高,国际收支、外债的变动都会对国内经济金融的稳定造成很大的影响。吉林市由于地域原因,同样在国际收支方面受到影响。

2.中观经济金融指标包括不良贷款率、利率水平等。

(1)不良贷款率。信贷质量好与坏,主要体现不良贷款比例越高,资产的流动性越低;信贷质量就越不好。反之,不良贷款比例越低,资产的流动性越高,信贷质量就越好。

(2)利率相应变化,会使金融机构购入或售出持有金融资产产生损失。同时会对商业银行国内外收支产生较大的影响。

3.微观金融指标主要包括资本充足、流动性、盈利能力、信贷收支方面。

(1)资本充足状况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核心资本充足率、最大借款户贷款比例、最大十家客户贷款比例。资本充足率和核心资本充足率属于综合指标,主要目的是应对负债,非常重要。这两项指标应分别大于8%和4%。贷款的集中程度反映贷款投放是否合理、安全。比值越大,说明金融机构的贷款越集中,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反之亦然。

(2)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性比例、存贷款比例、拆入资金比例、拆出资金比例、备付金比例。流动性比例反映金融机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结构搭配是否合理,其他指标则从各个方面反映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金融机构应该对资产组合结构调整来满足流动性需求,通过对负债的管理增强稳定性,减少流动性需求。

(3)经营效益指标包括:资产利润率、损益指标完成率。合理的盈利水平是金融机构稳建经营的重要条件。经营效益指标主要衡量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收益、损失状况及其损益指标完成情况。

(4)信贷收支指标包括:存款增长率、贷款增长率、短期贷款比例、中长期贷款比例。信贷收支指标监测的是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流动性、负债状况和资产状况,以及它们之间的结构是否合理。

五、预警界限

预警界限是指指标的数据变化达到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区域的标准。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预警要分为两种。一是现有国际公认的预警指标。二是没有国际公认的预警界限指标,可以参照监管部门和金融稳定的相关数值指标来确定,并根据历史上发生金融危机过程中有关指标数据变化情况结合实际来分析测定。

六、预警结果

风险预警可以按照不同风险类型赋予相应的颜色。红灯代表严重警戒,表示金融风险很大,此时应采取严格警戒监控,防止随时可能出现的影响金融稳健运行的严重事件;黄灯代表中等警戒,表示已经出现了金融风险,需要提高监控力度并及时反馈信息,尽可能地化解风险;绿灯代表轻微警戒,表示风险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此时动静监控即可;蓝灯无预警,表示风险很小,静态监控即可。

七、预警处置措施

1.预警后要及时通知金融机构,要求金融机构启动风险事件预案并对金融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对不可救助金融机构尽快作退出市场处理,斩断风险的传染链。

2.对能够挽救的金融机构发挥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利用央行调节工具对有关金融机构进行资金救助,加强资金调度和内部控制,密切关注风险发展动向,及时反馈风险防范和处置情况。

3.对没有发生风险的金融机构定期检查与评估,从根本上防范风险。

4.建立监管机制,央行负责全面监管,同时利用同业之间的相互监督,杜绝风险。

八、系统性金融风险预警体系建立的几点建议

1.建立完善的金融数据分析模型,不断研究和开发新的适应金融风险的预警模型,更能有效地发现潜在的金融风险,提高金融风险预警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2.建立和完善经济金融信息共享机制平台,保证金融风险预警指标数据采集的及时,加强信息质量上,确保准确反映情况。

3.建立完善保密制度及人员职责。严控央行数据泄露造成的金融不稳定和公众的恐慌。

4.建设人民银行金融稳定队伍,提高金融风险人员水平。针对队伍的现状,从保证国家经济金融安全的高度,制定长远的培训计划,完善金融稳定业务知识,改善知识结构状况,更专业的服务于地方乃至中国经济。

About Set Up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Take a Example of Jilin City

CHEN Yuhong YAN Pengyuan

In recent years, the financial industry of Jilin City developing rapidly.The rural credit cooperatives, rural commercial banks and other financial institutions are set up continuously.It can increase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department of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diffi culties of fi nancial supervising.If not timely foresee and dispose risks, it can cause systemic financial risk.So we indeed need to establish a corresponding early warning system that can refl ect fi nancial risk and eliminate i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 systemic fi nancial risk, and risk transmission mechanism.Setting up early warning system of systemic fi nancial is very important.In the end, we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isposal opinions and suggestions.

Systemic Financial Risk; Early Warning System; Financial Stability; Advice

F830

A

1009 - 3109(2014)09-0035-05

(责任编辑:何昆烨)

陈育红,女,汉族,本科,中国人民银行吉林市中心支行,高级经济师。

闫鹏远,男,满族,本科,中国人民银行永吉县支行。

猜你喜欢
吉林市系统性金融风险
吉林省吉林市松江东路小学校
对于单身的偏见系统性地入侵了我们的生活?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吉林市粮食局 推动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超声引导经直肠“10+X”点系统性穿刺前列腺的诊疗体会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产品销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