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分析

2014-03-08 08:29李艳玲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4年3期
关键词:肾素正常值醛固酮

李艳玲,王 坚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是指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减少或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临床发病较少见,患病率为0.72/10万[1],其发生与遗传、免疫功能障碍有关,具体病因未明,主要表现为反复、频发抽搐等一系列低钙症状[2]。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是由于肾上腺皮质本身病变(肿瘤或增生),分泌过多的醛固酮,导致水钠潴留、血容量扩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受抑制[3],表现为顽固性的高血压及低钾血症[4],患病率占高血压人群的1%左右,近年来研究认为其在高血压患者中的患病率超过10%[5]。现将我院诊治的1例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2岁,因“反复双上肢抽搐30年,全身乏力1年”,于2012年5月23日入院。患者30年前出现双上肢抽搐,抽搐时双侧拇指强烈内收,呈鹰爪样,发作时患者意识清楚,感面部皮肤麻木、刺痛,胸闷并全身乏力,无恶心呕吐,无大小便失禁及肢体偏瘫。在当地医院予以葡萄糖酸钙静推及静脉滴注后,症状缓解。此后患者长期口服碳酸钙维生素 D3,0.6 g,1 次/d,抽搐每年发作 1~2 次,每次予以葡萄糖酸钙静推及静脉滴注后,症状缓解。近1年来,感全身乏力,双腿站立不能,患者未予重视,未做特殊处理,休息后症状缓解,并抽搐发作频繁,3~4次/月,为求诊治。2012年5月17日在外院查血生化示:钾 3.04 mmol/L,钙1.9 mmol/L,磷 1.84 mmol/L。头颅CT平扫示:脑内多发对称性钙化,提示甲状旁腺机能减退。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年余,血压 110~160/90~100 mmHg(1 mmHg=0.133 kPa),否认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史,否认肾病等特殊病史及家族性疾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53/87 mmHg,神志清楚,颈部未见手术疤痕,甲状腺无肿大,双侧巴彬斯基征阴性,面神经叩击症(chvostek征)阳性,束臂加压试验(Trousseau征)阳性。

辅助检查:头颅CT平扫示脑内多发对称性钙化,提示甲状旁腺机能减退。心电图示:①窦性心律;②ST段改变:Ⅱ,V4~V6下降≤0.05 mV。颈部CT示甲状腺左叶多发腺瘤可能大。肾上腺CT示左侧肾上腺可见一直径16 mm的结节,考虑腺瘤可能大。血碱性磷酸酶 49 U/L(正常值 50~172 U/L),血乳酸脱氢酶 398 U/L(正常值 60~240 U/L),血磷酸肌酸激酶278 U/L(正常值15~195 U/L),血钾 2.8 mmol/L(正常值 3.5~5.5 mmol/L),血钙 1.3 mmol/L(正常值 2.1~ 2.6 mmol/L),血磷1.6mmol/L(正 常 值 0.8 ~ 1.65 mmol/L),血 镁0.83mmol/L(正常值 0.6~1 mmol/L)。血甲状旁腺激素0.2pmol/L(正常值1.3~9.3 pmol/L)。血气分析示 PH 7.47,二氧化碳分压 35 mmHg,氧分压61mmHg,实际碳酸氢根26mmol/L,标准碳酸氢根26 mmol/L。全血碱剩余2.1mmol/L。24h尿电解质示:钾29.6mmol/L,钙4.4 mmol/L,磷6.62 mmol/L(24 h尿量1200 ml),测尿电解质时血电解质示:钾3.1mmol/L,钙 1.6 mmol/L,磷 1.68 mmol/L。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等均示正常。行立卧位实验示高醛固酮低肾素活性。最终诊断为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2 讨 论

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根据病因可分为4类:①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多继发于甲状腺等颈前部手术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极少见于颈部放疗后并发症,甲状旁腺癌或瘤转移等;②特发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系自身免疫疾病,多呈散发性,极少见呈家族性;③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系组织细胞对促甲状旁腺素无反应;④假假性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2]。特发性甲旁减较罕见,病因未明,一般认为与自身免疫变化有关。患者常有手足抽搐,chvostek征、Trousseau征阳性等神经肌肉兴奋性增高征,白内障、牙齿发育不全等外胚层发育不良表现亦不少见。少数患者有颅内压增高、视乳头水肿的表现,有的可伴有出汗、声门痉挛、气管呼吸肌及胃肠膀胱平滑肌痉挛等自主神经紊乱的表现,部分可有精神或智能改变及骨质疏松等。实验室检测示低血钙、低尿钙、高血磷、低尿磷,血清碱性磷酸酶正常或偏低,脑部CT示对称性、多发性钙化[6]。本例患者反复发作双上肢抽搐是比较典型的痫样发作,低血钙高血磷,低甲状旁腺激素,基本符合特发性甲旁减诊断标准。治疗上,有报道用甲状旁腺激素替代治疗[7]及外科移植治疗,但其安全性有效性仍有待观察,目前主要采用补充钙剂及维生素D治疗,使血清钙基本接近正常,血清磷下降,防止手足抽搐与异位钙化。

醛固酮增多症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前者多因单侧或双侧肾上腺腺瘤及双侧皮质球状带增生,少见原因为遗传缺陷所导致的糖皮质激素可调节的醛固酮增多症、肾上腺皮质癌等。后者多见于肾动脉狭窄,充血性心力衰竭、肝硬化、失炎性肾病、特发性水肿、肾素瘤、Batter综合证等。原醛症,行立卧位实验表现为高醛固酮,低肾素,肾素活性被抑制,临床表现为高血压、低血钾、高尿钾、肾上腺CT示腺瘤。治疗上,首选手术治疗,其治愈率高达90%;对于手术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用药物治疗,ALD拮抗剂,螺内酯仍是治疗原醛症的一线用药。阿米洛利、卡托普利、盐酸赛庚啶片等也可用于原醛症的治疗。

本例患者最后于我院泌尿外科行手术治疗,术后恢复良好,出院后监测血压120~138/70~85 mmHg,出院后长期口服碳酸钙维生素D3,检测血清钙基本接近正常,未再发抽搐。特发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合并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上罕见,极易出现误诊、漏诊,对于一些抽搐并全身乏力,有高血压的患者,同时具有低血钙、高血磷,低血钾,应想到此病可能。

[1] 廖二元,莫朝晖.内分泌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719-733.

[2] 邹东方,李 冰,廖建湘.甲状旁腺机能减退症10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0,25(1):43-46.

[3] 王卫庆.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临床诊治规范[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0,30(1):15-16.

[4] 高 倩,倪连松.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77例临床分析[J].温州医学院学报,2011,41(4):370-372.

[5] Acelajado MC,Calhoum DA.Aldosteronism and resisitent hypertension[J].Int J Hypertens,2011,2011:837817.

[6] Sach C,Sjoberg HE,Ericson K.Basal ganglia calcifications on CT relat ion to hypoparathyroidism[J].Neurology,1982,32(7):779.

[7] Winer KK,Ko CW,Reynolds JC,et al.Long-term treatment of hypoparathyroidism:a randomized controlled study comparing parathyroid hormone-(1-34)versus calcitriol and calcium[J].J Clin Endocrinol Matab,2003,88(9):4214-4220.

猜你喜欢
肾素正常值醛固酮
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蛋白含量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中肾素的关系研究
基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评析新冠病毒致多脏器损伤作用及中药干预作用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
前、后张力差对钽箔材轧制过程稳定性的影响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不同月龄婴儿ABR正常值分析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生理体液法测定40例健康志愿者血浆游离氨基酸正常值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