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提问方法的新尝试

2014-03-12 14:05◎陈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4年10期
关键词:小组讨论课程标准教师应

◎陈 惠

陈惠,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南通。责任编校:高述新

课堂提问是实施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一个有质量的问题,可以瞬间激活课堂,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极大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但课堂常见这样的现象:问题提出后,往往只有少量的学生举手发言,教师无法真正了解绝大多数学生思考的程度。新课程实施到今天,“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早已深入人心,如何让我们所提的好问题,有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就成了摆在教师案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在课堂提问方法上进行了一些新的尝试,不仅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而且还让更多同学动了起来,使得课堂生机勃勃。

一.不难的问题,请“不会的”同学先回答

所谓不难的问题,是指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学生必须“认识”“学会”“体会”的内容,比如认读课文中的生字词、概括课文的基本内容、体会作者的主要情感等。针对这样的内容,教师在提问时,常规做法是让基础较好的学生直接回答。其实这样做,就会使“基础较弱者”失去了仅有的充分思考和表达的机会,他们也就成了课堂的旁观者,学习的效果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对于这样的应知应会的一般性问题,教师应及时转变思路,尽可能请“不会的”同学先回答,其它同学后补充。

比如在教授托尔斯泰所写的《七颗钻石》 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课文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感人故事?我没有直接请那些会的学生发言,而是这样说:不会的同学,请举手。然后让“不会的”同学尝试着先回答,要求“会的”同学之后补充。这样的做法,使得“不会的”学生得到了表达的机会,教师也能及时发现问题。而“会的”学生自然会听得更加仔细,因为接下来他们要补充。这样的过程,在充分进行“生本”对话的同时,又进行着富有真实意义的“生生”对话,一举两得,何乐不为?

二.较难的问题,请“会的”小组先回答

所谓较难的问题,是指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略高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之上的内容,属于发展层级,比如语句理解、创新观点、思辨训练等。对于这样的问题,传统的做法是教师直接开始“师生对话”,请会的同学作答。虽然这种做法可以使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但缺点也显而易见。这类问题最贴近于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集中于一两位学生的问答,就会让更多的同学失去探讨的机会。所以对于这类具有较好思考价值的问题,教师应及时组织小组讨论,尽可能请“会的”小组先回答,其它小组后补充。

比如在教授蒲松龄所写的《狼》 一文时,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屠夫杀狼可能有些残忍,请大家站在狼的角度,为狼做一个辩护。狼在我们印象中,是一种凶恶的猛兽,它要吃人,所以屠夫杀狼理所当然,而且还能体现屠夫的勇敢和智慧。所以教师所提的这个问题,具有较好的思辨价值,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学会换位思考。问题提出后,我便立即组织前后桌同学展开小组讨论,生生互动,各抒己见,互相启发,好不热闹。

三.很难的问题,谁会谁先回答

所谓很难的问题,是指按照课程标准所要求的、明显高于学生“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之上的内容,也可能超出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但有益于学生的内容。比如文史知识、科学知识等。这类问题,在课堂上比较少见,可能是教师有意发问,也可能是在师生在互相追问中临时生成。教师应及时衡量此类问题的讨论价值,如果发现它明显高于学生现有认知范畴,就应避免小组讨论的形式,而要及时提出:谁会谁先回答。一般先请“会的”同学回答,如果没有学生知道,教师则可以直接作答。

比如在教授毛泽东《沁园春·雪》一文时,在课堂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沿袭惯例,询问大家还有什么不解之处。有一个学生这样问:老师,我看过资料说,这首诗是中华诗词宝库中一首“前无古人、后启来者”的千古绝唱,“后启来者”我理解,为什么说是“前无古人”呢?这个问题显然“太难”了,已大大超出了他们目前的认知能力,因为他们对于古典诗词的积累和文史知识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所以我没有组织小组讨论,而是请“会的”同学先回答。在仅有的一位同学发言之后,教师便直接从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及时拓展了他们的知识面。

教无定法,课堂提问中,教师若能够及时调整思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参与度等课堂实际需要出发,将个人发言、教师作答、小组讨论有机结合起来,语文课堂就一定会焕发出勃勃生机,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也一定会大大提升。

猜你喜欢
小组讨论课程标准教师应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厘清小组讨论的两种取向
浅议优秀器乐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如何提升初中社会课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如何帮助开放教育学生有效开展小组讨论